种植产业的诚与信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j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个人,深受祖辈和父辈的影响,立志为农民服务,在种植面积无法增加的情况下,发展科技种植,使每亩玉米产量提升20-70%;推广水稻旱作,提高农户种植收益。不仅如此,他还发展黑玉米种植产业链,回收黑玉米进行深加工,磨成碴子,造酒,酿酒的副产品制成鱼饵销往全国。如今他的技术和服务已经覆盖东北及新疆、甘肃、河北、山东、河南等省份,近万名农户因此受益。
  他就是黑龙江刘俊波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俊波。
  今年42岁的刘俊波1996年毕业于吉林白城畜牧学校,后至沈阳农业大学进修。刘俊波的祖父、父亲和叔叔都是辽宁沈阳新民一带远近闻名的兽医。尤其是刘俊波的父亲和叔叔,曾经使几家频临倒闭的养殖场转危为安,深受乡邻的拥戴。受祖辈和父辈的熏陶及影响,为养殖户和农民解决切实问题,是刘俊波的志向。2002年,他开设了兽医门店,由于业务范围逐渐扩大,逐渐转向农牧业综合发展,2016年,他在哈尔滨注册了黑龙江刘俊波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牧业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不到一年,在东北各省市已经开设分公司10余家。
  农资经销乱象中独树一帜:传口诀教会农民辨别真假
  听过刘俊波讲授种植知识的农户都说他非常特别,跟其他的农资经销商或者农业单位的技术员明显不同:这个人说的是掏心窝子的大实话,真心对咱农户好!
  在东北广阔的农村,一些农资经销商或者种子公司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占领种子肥料市场,可谓是挖空了心思施展各种手段对农户进行营销,有的低价倾销、以次充好,有的抓住个别农户爱贪便宜的心理,宴请农户喝酒、赠送礼品拉关系,软磨硬泡销售种子、肥料,更多的农资经销商将种子、化肥赊销给农户,农户以为不用现金购买、秋后付款占了便宜,实际上经销商早已经将利息加入到了种、肥当中,甚至个别农资经销商将各种元素不达标的化肥和新陈混合的种子一股脑儿推销给了农户或者种地大户,农户秋后产量不高大多以为受气候影响或是自己田间管理不到位,从来没想到自己买了不达标的肥料和根本就不可能高产的种子。
  尤其是种子,新种子和陈种子在外观和颜色上,没有经验的农户根本区分不出来,而种子是产量高低重要的因素之一,只有良种才可能高产。
  两年前,刘俊波在吉林省的一个乡镇讲解多胞胎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现场有300多名农户听课,农户对这种新型种植技术非常感兴趣,两个多小时的听课中掌声不断。刘俊波不仅讲授了玉米种植技术,还现场传授了区分新旧种子的口诀。
  现场所有农户全都掌握了鉴别的方法,很多农民会后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对自己买的种子进行新陈鉴别,发现其中有一个种业的种子出现了问题。当时购买种子时是村民们一同开车去的,大家第二天又聚集在一起商量,又一同开车去了这家种子公司在镇上的销售现场,要求集体退款。
  到了销售现场,正赶上主讲人员在销售大厅给200多位农户讲解种子质量如何过硬呢!现场还有农户陆续交钱购买种子,前往退种、气愤不过的农户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拎着事先准备好的锤子冲到了授课的讲桌前,这个农户当着乡亲的面,把正在销售的种子拿出一把放在了桌子上,用锤子逐个敲击,口中还念念有词:新籽咋敲都是块,陈籽它就全是面……这家公司销售的都是上一年度剩下的陈种子,锤子落在种子上,全部成了粉状的细面面,种子公司的技术人员想不到在如此偏僻的山村,还有人能识别出新陈种子,当时就傻了眼。
  这位讲解人员见状恶狠狠地质问这个敲种子的农民:“这是谁教你的?”这位朴实的农民现场拿出了刘俊波的名片说:“就是这位老师说的!人家赚的是良心钱,你们赚的是昧良心的钱!”
  现场乱做一片,农户纷纷要求退钱:“骗我们百姓的血汗钱,真是丧尽了天良!”最后大家一哄而散,一袋种子没买全都回家了。
  这位朴实的农民,让这家种业公司从此再未踏入这个地区推广,这家种业公司因此损失惨重,一直记恨着刘俊波,甚至扬言要报复他。为了让村民少受损失,刘俊波不改初衷,还是到处不停地宣讲如何区分新陈种子。
  2016年春季,刘俊波驱车几千里参加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一个农展会,返程中路过奈曼旗时,接到了知道其行程的张经理邀请电话,诚挚地邀请他给一个村的农户授课。长途跋涉、不顾疲倦的刘俊波应邀来到了一个极其偏辟的村庄,在一个农户家里, 20多位上了年纪的农户正等着他讲课呢,其中一位老人还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刘俊波用了一个半小时讲解了如何做到合理化种植,怎样区别真假化肥和玉米种。讲课结束后,一位70多岁的老人送刘俊波出村时,哭着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啊,我活这么大岁数,每年都是看到他们卖种卖肥的来村里开会,然后请吃请喝再变相卖产品,只有你是真正的为我们百姓增产增收服务的,教我们百姓怎么辨别真假种肥,我们种了一辈子地,却没种明白啊!我代表全村百姓感谢你!”
  刘俊波常说:“做事先做人,做农业凭的就是自己的良心,只有一步一个脚窝的走,走的才能稳健踏实。”
  好种子+好肥料+高技术=高产量。刘俊波不仅传授农户新型的种植技术,还让农户放心地与他负责的农业公司合作,推出农户与公司产量分成模式:即种子、化肥等均由公司免费提供,合作社或农户无需花一分钱,只负责提供土地和田间管理,秋后按当地平均产量为基础,將农作物产量三分之二归合作社或农户,公司只留三分之一,保证合作社或农户无任何后顾之忧。
  东北三省和安徽、新疆的农户,合作社负责人,农资经销商和农业投资者闻讯,纷纷与刘俊波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
  协议。
  发展多胞胎玉米种植技术,姜占山等一批村民受益
  刘俊波多年来一直钻研水稻、黄豆、高粱、葵花等农作物的合理密度与高产种植技术,特别是对专家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专项收集、整理,不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改进种植与管理技术。他在多位专家和美国德凯尔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技术支持与帮助下,精心研制了一种密植玉米专用生物菌剂,结合肥料使用,可以改良土壤,解除药害,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根系发达,抗倒伏、提高肥料利用率,结合叶面肥喷施,可以延长授粉3—5天,并可以促进早熟3—5天,能有效补充加密后玉米生长期所需的大量元素及营养,改善作物的品质,进而提高经济效益,玉米增产达到30%—70%,一公顷(15市亩)玉米总产突破5万斤。不仅如此,刘俊波将此项技术用于其他农作物的实验种植,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水稻三围立体高产栽培,一公顷增产5000斤;水稻旱作种植亩产突破1200斤。   2017年9月12日,辽宁省昌图县东嘎镇梨家村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村里一条通往田间的公路上停满了不同省份牌照的轿车,300多位来自吉林长春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辽宁本溪市和昌图本地的合作社负责人及种粮大户钻进了村民姜占山承包的玉米地参观,当现场称重测出玉米亩产达到2800斤时,姜占山笑得合不拢嘴。姜占山说,自己家这块承包地,年景最好的时候,亩产也就是1700斤左右,没想到自己种两垄地、扔掉一垄地(俗称2比空)的种植方法,竟然一亩地增产1000多斤,他当即对刘俊波表示,过年自己家的20亩地,全部采用刘俊波传授的多胞胎玉米种植技术种植。
  刘俊波在黑龙江省多个市县试验种植成功后,他将目光瞄准了“中国黄金玉米带”的昌图,他想为家乡造福,让更多的乡亲分享丰收的喜悦,早日踏上种植致富的道路。2017年春季,他与辽宁省昌图县旺达农业服务公司负责人王颖达成共识,为王颖合作社的千余名农户传授新的种植和管理技术。王颖合作社的成员姜占山成为受惠者之一。60岁的姜占山是个老庄稼把式,但他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当他听完刘俊波的技术辅导后,就决定用这种“一穴两株”的方法种植10亩玉米试验一年。这种种植方法是每种两条垄,空出一条垄用于通风,每穴要保证有两棵玉米苗。这样一来,一亩地只是种植了7分地,3分地空闲。不少种了一辈子地的村民看着姜占山的种植方法感到稀奇甚至不理解,有的还说老姜是糟蹋了土地,有的还说姜占山是瞎胡闹,但姜占山相信年轻人有活力有闯劲,他精心的侍弄自己新方法种植的10亩玉米田。跟姜占山一样敢于试验的村民在附近的乡镇也有多人,他们总计种植了1000多亩的试验田。
  旺达农业服务公司负责人王颖说,今年种植的1000多亩玉米田普遍获得了高产,村民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或者要求他提供种肥及技术服务。9月中旬喜讯连连。辽宁省锦州北镇市双丰大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邢铁新打来电话报喜:刘俊波提供技术服务的廖屯鎮胡景升家玉米亩产达到了4000斤,曹屯乡瓦房村佟宝军家亩产超过了3000斤;黑山县农发局的试验田亩产也超过了3000斤。邢铁新在电话中告诉刘俊波,2018年他准备在该地区推广种植5万亩的“一穴双株”玉米。
  当玉米市场价格不断走低,而农户又改变不了自家的种植模式,如何实现增产进而增收?刘俊波多胞胎玉米种植千亩示范田给了众多的种植合作社和农户一个答案和
  参考。
  发展黑玉米种植,精品农业前景无限
  刘俊波总结,农业发展一靠产量,二靠质量。发展黑玉米种植产业链,前景无限。
  刘俊波说黑玉米有两种:一个是单杆多穗,特适合养殖场种植;另一种是单株单穗,轴和玉米都是黑色的,其营养很高,富含高量花青素。
  据资料记载,黑玉米深加工提取原花青素项目是朝阳产业,所提取的原花青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医药及保健食品、护肤品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用黑玉米提取的花青素比先进国家同类产品生产工艺科学而简单,是产量高、成本低、品质好、无污染的绿色产业,也是大型的生物工程链产业。该项目投资少、回报率高、净利润可达产值的55%,是高科技项目:以制药中间体作为药品、保健药品的原料进入市场,每年市场需求量在600吨以上;开发原花青素的终端产品:如泡腾片、饮片、口服液等市场潜力巨大,原花青素在国际市场售价每公斤1500元;每吨黑玉米可深加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公斤,每公斤国际市场价人民币27万元。
  在刘俊波的带动下,河北省种植了3000亩的黑玉米,并且成立了多家合作社,对黑玉米进行深加工,加工成大碴子、小碴子、黑玉米面销往当地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黑玉米的种植户每垧地比种植普通玉米增收5000—10000元。
  刘俊波在辽宁新民、吉林省公主岭种植了大量的黑玉米,在辽宁老家两家酒厂用古老的工艺造酒,已经存储黑玉米酒5万斤。黑玉米全身都是宝,酿酒的副产品制成鱼饵,一上市就供不应求。
  由于刘俊波对黑玉米种植和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的构建有所突破,吸引了吉林和黑龙江等大型合作社前来洽谈和加盟,黑玉米深加工已经初具规模,产品刚投放到市场,就引起高端人群的关注。刘俊波更希望有识之士一同发展黑玉米种植和深加工的产业链,让黑玉米造福百姓,造福社会。
其他文献
“三教”改革指教师、教材、教法改革。2019年1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推动实施“三教”改革作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重要抓手加以强调。为更好落实“职教20条”精神,高职院校要将“三教”改革作为强化内涵建设的切入点和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三教”改革以教师为根本、教材为基础、教法为手段,着重解决“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等核心问题。其中“如何教”,是连
期刊
公司对管理层及技术骨干进行了一次股权激励。然而,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激励效果,反而出现了工作推诿、管理混乱、官僚作风、消极怠工等问题。事与愿违,为什么会这样?  缪维:建议在工资和奖金方面体现差异性和价值,以消弭股权方案的一刀切弊端,同时将奖金和工作绩效挂钩。  黄铁鹰:太多上市企业遇到这个难题。怎么解决?难,太难。这需要对现在职位上的人重新评价,这谈何容易?!更难的是,管理层今后进行薪酬调整或年底奖
期刊
继IT和业务流程外包浪潮兴起之后,“人才云”又横空出世。人才云给全球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巨大变化,它意味着公司不需要长期维持一支庞大的员工队伍,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临时召集虚拟的人才队伍。  人才云以一个在线中间商为核心,吸引了一大批虚拟员工。目前可以由云工作者承担的任务中,涉及内容生成、銷售与营销以及设计和优化的工作占比最多,但最近的一份行业报告发现,至少有15大类的工作可以交给人才云来处理。  
期刊
2000年,正在清华读书的周亚辉拿到了清华科技园投的50万元的创业资本,休学创业,曾创办国内最大的原创动漫网站火神动漫网;2005年11月至2007年3月,他任千橡集团总监,负责新业务拓展;2008年,他注册成立了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为用户群打造精彩的互动平台;2015年,38岁的他以21.8亿美元的身价登上福布斯富豪榜,实现了财富自由;2020年,他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告别昆仑
期刊
黑白琴键铺就万千旋律,绯色迷梦,于旋律的起止间,旖旎着轻舞。如果你听过陈坦锐的钢琴演奏,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此刻“少年钢琴家”陈坦锐的公益演奏会之旅正在进行中,美妙的音乐在他的家乡山东济宁缓缓奏起,不同风格的曲调和变幻莫测的弹奏,不断地从陈坦锐的指尖上流淌,一次次把音乐会推向高潮,现场观众陶醉其中,不时爆发出热烈掌声。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演出门票的全部收入将捐赠慈善机构,这份身体力行的公益之心令人敬佩
期刊
我国的包装行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昆明市国强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创立于1985年的昆明市国强纸盒厂。但是,最早一批包装印刷企业都烙印着单一、低端制造等痕迹。一直到2010年,国强纸盒厂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印刷作坊,让它从根本上发生质变的是在2011年,这一年,胡旭东接手国强纸盒厂,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于2011年8月,正式更名为昆明市国强包装印刷有限公司。转型,打造精品高端包装印刷
期刊
刘昊天,男,山西省太原人。当代青年写实油画家,现为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现代管理大学书画艺术客座教授。  其創作主要分三个系列,一是假面系列,反映人性关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二是暗香系列,对老物件与生活的记录。三是秘境系列,记录与反思当下年轻人的一种生活精神状态。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常常一个个提防,一个个有所顾虑,太多的人情世故与左右逢源,活在假面之下,自己都忘了自己本该是什么样,那些尔虞我
期刊
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早在200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了6.9%,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保障广大公民权益的制度之一,社保基金通过社会统筹的方式,帮助参保人员规避分担年老、失业、疾病以及死亡等社会风险。实行多年以来,社保制度在取得良好成效的
期刊
十月的台依湖天蓝水碧,风光秀美。近日,山东乳山台依湖第五届国际酒庄文化艺术节如期而至。在艺术节现场,记者见到了台依湖集团董事长陈春萌,40多岁的他从地产商转为葡萄酒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路走来带给他最多的还是对国产酒庄酒酿造的执着  情怀。  从地产商转为葡萄酒商,致力打造民族产业  2010年正值房地产市场最为火热的时候,陈春萌却离开房地产领域,转战葡萄酒产业,投资30亿元打造台依湖葡萄酒
期刊
王爱红,1963年出生,山东潍坊安丘市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侨联文艺家协会理事,现居北京。出版诗文集、书法集多部,曾主编或参与主编《当代著名诗人作家手迹》《中国文艺30年》《文艺报》美术书法专刊以及《当代美术精品》《火花》《延河》(下半月)、《中国诗人生日大典》等。曾获2015年人人文学网诗歌新锐奖、首届《山东诗人》2015年度优秀诗人奖、第四届中国当代诗歌奖、201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