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意力是智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此人专心于某事物的能力。怎样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是家长乃至我们教师普遍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尽管我有多年的幼儿教育工作经验,也曾多次与家长及同行有过有关此类问题的交流,但是由于这一问题牵涉的因素太多,不管是家长还是幼教工作者都无法将其全面、具体的叙述清楚。幼儿注意力的培养的是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配合完成的任务。
从事多年的幼教工作,我深切的体会到: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最大障碍是上课不专心,即静不下心来。孩子上课不专心,学的东西也就要打折扣了,大多数儿童的注意力与其年龄相当的,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把人比作一台计算机,那么,大多数正常儿童的“硬件”(生理、机制)是差不多的,而“软件”(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训练逐步优化的,谁若是在幼儿时代播下了“专注”的种子,谁就将在学生时代乃至一生都获得丰收。古往今来的成才者,无一不是注意力很集中、精力十分投入的人,他们有的在幼儿时期,就表现出很强的专注性。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呢?首先要了解影响孩子注意力的主要因素:
1、 生理方面
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这是正常的,只要教养得法,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孩子能做到注意力集中。
2、病理方面
轻微脑组织损害、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等可引发儿童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情绪不稳,行为异常,学习困难;神经根结构或功能异常可引发儿童抽动症,除了主要表现为交替出现的刻板式眨眼、皱眉、呶嘴,清嗓音,扭脖子,耸肩,甩胳膊,踢腿外,也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另外,有听觉或视觉障碍的孩子也会被误以为充耳不闻,不注意听或视若无睹,缺乏学习意愿。这些情况需要得到专科医师指导下的治疗才能改善。
3、饮食与环境方面
糖果、含咖啡因的饮料或掺有人工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的食物,会刺激孩子的情绪,影响专心度。此外,环境污染造成血液中铅含量过高也有影响。
4、家庭方面
教养态度与家中生活习惯对孩子的行为影响极大,也常是影响孩子最主要的因素,但“当局者迷”,往往无法客观的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观察,也许可以找出一些原因。
(1)教养态度是否一致?家长对孩子教养态度不一致的情况常使孩子无所适从,没有定性。
(2)是否太宠爱孩子,缺少行为规范?过度的宠爱会导致对孩子的纵容,往往使孩子随心所欲,爱做什么做什么,没有忍耐、克制情绪、克服困难的观念,做事自然难以静下心来进行到底。
(3)是否为孩子买过多的玩具或书籍?外在刺激太多,玩着汽车又找别的玩具,一换再换,玩具只带给孩子短暂的吸引,无法在玩的过程中感受到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乐趣。
(4)家庭生活步调是否太快?家长在公私两忙的情况下,凡事讲求效率,步调原本较慢的孩子,被迫在快、快、快的节奏中打转,根本无暇慢慢而专心地完成一件事。
(5)家里的活动是否太多?太多则无法给孩子提供安静的环境,生活总在浮动的气氛中度过。若非自制力很强的孩子,很难建立良 的专注力。
(6)学习的过程中是否积累了不愉快的经验?提供给孩子的教材太深或太浅,都不易引起学习兴趣,而引导的技巧不佳,或经常因此造成乘兴开场,大哭收场的局面,将使幼儿产生对学习排斥的心理,学习起来自然无法专心。
(7)孩子是否有情绪上的压力?如孩子觉得自己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等等,这些压力易使孩子看起来魂不守舍。
(8)是否过多的批评、数落孩子?过多的数落可能形成对孩子不良的暗示,使他产生“反正自己怎么干也是干不好”的想法,从而做事时不肯专心完成它。
(9)孩子是否受到太多不良信息的影响?不好的影视作品、较大龄儿童不良行为对孩子的灌输、污染,会使孩子心理发生扭曲,行为异常。
上面所述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几项因素中,前两项属于儿童的“硬件”(即生理、机制),我们无法依靠后天的行为改变,而后面两项属于儿童的“软件”(即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训练逐步优化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除了要解决上面谈到的几个而难题之外,还要家长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供安静的环境
孩子生活中虽需要团体生活的机会,但也有个人活动的时候。在安静的环境中,使心灵逐渐沉静,发掘学习的兴趣,以增进专心度。此外,在孩子专注于学习时,大人不宜随便打搅,应在告一段落时,再提出要求。
2、陪伴孩子需有技巧
若是孩子无法独立完成学习,大人可在旁陪伴、协助,但切忌给予过多指导。
3、用静态的游戏延续注意力
像玩拼图、穿珠子等静态游戏可以从简单的开始,享受完成的成就感,以训练短时间的注意力,再慢慢加深游戏的难度和延长游戏的时间,以延长孩子的耐力,增进专心度。
4、从1分钟开始
孩子只要保持1 分钟的专注力,就予以称赞,再逐渐延长到一次5分钟、10分钟。赞赏、鼓励是学习的重要因素。
5、从孩子有兴趣的事着手
如拿本相片簿,为孩子讲述他出生、成长的故事;欣赏孩子的劳作,听听他小脑袋里在想什么;观察鱼缸里的小鱼,池塘里的蝌蚪……
6、建立秩序感
为孩子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从学习物归原处、整理个人物品的过程中,逐渐建立秩序感。在日常生活作息上也要有规律,生活规范要建立。在执行过程中,家长要严格而不严厉。
7、选择小规模的幼儿园
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对噪音的忍受度低,大班制较不适宜。应选择小班制并且有系统教学方法的幼儿园,才能对幼儿个别情况,给予较多的关注与辅导。
8、加强孩子意志锻炼,培养其形成有始有终地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 孩子在家里由家长陪伴,进入幼儿园则由幼儿园老师来引导。幼儿对喜爱的活动或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较易集中,但不易持久。因此,根据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有意注意。
1、精心设计教育活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
幼儿园的集中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应根据幼儿注意的特点,精心设计教育环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幼儿的注意吸引到活动中来。如综合主题活动“帮助小白兔”的活动目的是通过帮助小盲兔,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爱心,同时,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一开始,教师组织幼儿进入事先精心布置的场地中,使他们置身于“森林小动物住宅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紧接着,教师设计一系列吸引幼儿的环节:小盲兔探路的情境表演;表演后让幼儿各抒己见的谈话;幼儿戴上墨镜体验双目失明的感觉;教师边演示教具边声情并茂地讲述“小白兔的故事”。整个教育活动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巧妙地巩固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其有意注意。设计时还注意动静交替,时张时弛,使幼儿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以调节大脑皮层的活动,使幼儿自始至终情绪愉悦,积极性高涨。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情境表演、谈话、讲故事、游戏、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大胆表述、扮演角色,使他们情趣盎然,注意力集中,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2、运用新颖、直观的教具,唤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一切新颖、具体、生动的形象和多变的刺激物,都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如教学“5的形成”中,教师采用“小白兔种萝卜”的系列贴绒教具进行讲解,又用形象逼真的教具演示了从小白兔上山劳动、挖坑、下种、出苗到又红又大的萝卜丰收的过程,帮助幼儿理解、掌握5的形成,并通过幼儿拔萝卜的具体操作,练习、巩固了4添上1是5的概念。教学实践证明:直观教具有助于幼儿将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
3、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自然亲切的教态,灵活多变的教学机智,有利于稳定幼儿的有意注意
语言是教师和儿沟通的桥梁。教师形象化的语言是稳定幼儿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语言应具有针对性、直观性和启发性。
语言的针对性是要求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语言要适合各年龄班幼儿的特点。教师说话的口吻、语气在大、中、小班应有所区别。一般说来,小班教师讲话亲切、缓慢,角色意识强;中班教师说话生动、有趣、游戏情趣浓;大班教师的语言应更富启发、诱导、激励、知识性。
生动、形象的直观性语言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语言素质。讲述故事时,抑扬顿挫的语调变化,使幼儿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样,不仅有效地控制了幼儿的有意注意,也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了其思维的发展。
教师的语言还应具有启发性。如常识教学认识“伞”,课前要求每个幼儿带一把伞。一开始,教师问:“小朋友,你们能用什么办法把伞打开?”一句话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由此可见,教师的启发性语言,有利于打开幼儿心灵的窗户,唤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幼儿教师应成为语言的艺术家。
教师自然的教态,给人以亲切、愉快的感觉,吸引了幼儿的注意。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往孩子面前一站,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教师身上。因此,教师的仪表要整洁大方,语调和蔼可亲,表情自然愉悦,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和舒适感。
此外,教师还应注意教学的灵活性,善于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善于观察、判断幼儿是否注意。如果幼儿注意力分散,应马上寻找原因,是教材深浅不宜,还是讲述呆板乏味。此时,教师应运用注意的规律,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如提高说话的声调,调整教学环节和速度,模仿几个有趣的动作等。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有驾驭课堂的教学机智。
注意力是吸收知识的窗口,儿童天性活泼、好奇、好动、好玩,注意力不集中,常常静不下心来 ,坐不住板凳,做事不能坚持到底,如果能有意识地把这种“活泼”的天性逐步导向“专注”习惯,那么,我们今天的顽皮小孩童将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
从事多年的幼教工作,我深切的体会到: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最大障碍是上课不专心,即静不下心来。孩子上课不专心,学的东西也就要打折扣了,大多数儿童的注意力与其年龄相当的,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把人比作一台计算机,那么,大多数正常儿童的“硬件”(生理、机制)是差不多的,而“软件”(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训练逐步优化的,谁若是在幼儿时代播下了“专注”的种子,谁就将在学生时代乃至一生都获得丰收。古往今来的成才者,无一不是注意力很集中、精力十分投入的人,他们有的在幼儿时期,就表现出很强的专注性。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呢?首先要了解影响孩子注意力的主要因素:
1、 生理方面
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这是正常的,只要教养得法,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孩子能做到注意力集中。
2、病理方面
轻微脑组织损害、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等可引发儿童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情绪不稳,行为异常,学习困难;神经根结构或功能异常可引发儿童抽动症,除了主要表现为交替出现的刻板式眨眼、皱眉、呶嘴,清嗓音,扭脖子,耸肩,甩胳膊,踢腿外,也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另外,有听觉或视觉障碍的孩子也会被误以为充耳不闻,不注意听或视若无睹,缺乏学习意愿。这些情况需要得到专科医师指导下的治疗才能改善。
3、饮食与环境方面
糖果、含咖啡因的饮料或掺有人工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的食物,会刺激孩子的情绪,影响专心度。此外,环境污染造成血液中铅含量过高也有影响。
4、家庭方面
教养态度与家中生活习惯对孩子的行为影响极大,也常是影响孩子最主要的因素,但“当局者迷”,往往无法客观的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观察,也许可以找出一些原因。
(1)教养态度是否一致?家长对孩子教养态度不一致的情况常使孩子无所适从,没有定性。
(2)是否太宠爱孩子,缺少行为规范?过度的宠爱会导致对孩子的纵容,往往使孩子随心所欲,爱做什么做什么,没有忍耐、克制情绪、克服困难的观念,做事自然难以静下心来进行到底。
(3)是否为孩子买过多的玩具或书籍?外在刺激太多,玩着汽车又找别的玩具,一换再换,玩具只带给孩子短暂的吸引,无法在玩的过程中感受到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乐趣。
(4)家庭生活步调是否太快?家长在公私两忙的情况下,凡事讲求效率,步调原本较慢的孩子,被迫在快、快、快的节奏中打转,根本无暇慢慢而专心地完成一件事。
(5)家里的活动是否太多?太多则无法给孩子提供安静的环境,生活总在浮动的气氛中度过。若非自制力很强的孩子,很难建立良 的专注力。
(6)学习的过程中是否积累了不愉快的经验?提供给孩子的教材太深或太浅,都不易引起学习兴趣,而引导的技巧不佳,或经常因此造成乘兴开场,大哭收场的局面,将使幼儿产生对学习排斥的心理,学习起来自然无法专心。
(7)孩子是否有情绪上的压力?如孩子觉得自己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等等,这些压力易使孩子看起来魂不守舍。
(8)是否过多的批评、数落孩子?过多的数落可能形成对孩子不良的暗示,使他产生“反正自己怎么干也是干不好”的想法,从而做事时不肯专心完成它。
(9)孩子是否受到太多不良信息的影响?不好的影视作品、较大龄儿童不良行为对孩子的灌输、污染,会使孩子心理发生扭曲,行为异常。
上面所述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几项因素中,前两项属于儿童的“硬件”(即生理、机制),我们无法依靠后天的行为改变,而后面两项属于儿童的“软件”(即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训练逐步优化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除了要解决上面谈到的几个而难题之外,还要家长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供安静的环境
孩子生活中虽需要团体生活的机会,但也有个人活动的时候。在安静的环境中,使心灵逐渐沉静,发掘学习的兴趣,以增进专心度。此外,在孩子专注于学习时,大人不宜随便打搅,应在告一段落时,再提出要求。
2、陪伴孩子需有技巧
若是孩子无法独立完成学习,大人可在旁陪伴、协助,但切忌给予过多指导。
3、用静态的游戏延续注意力
像玩拼图、穿珠子等静态游戏可以从简单的开始,享受完成的成就感,以训练短时间的注意力,再慢慢加深游戏的难度和延长游戏的时间,以延长孩子的耐力,增进专心度。
4、从1分钟开始
孩子只要保持1 分钟的专注力,就予以称赞,再逐渐延长到一次5分钟、10分钟。赞赏、鼓励是学习的重要因素。
5、从孩子有兴趣的事着手
如拿本相片簿,为孩子讲述他出生、成长的故事;欣赏孩子的劳作,听听他小脑袋里在想什么;观察鱼缸里的小鱼,池塘里的蝌蚪……
6、建立秩序感
为孩子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从学习物归原处、整理个人物品的过程中,逐渐建立秩序感。在日常生活作息上也要有规律,生活规范要建立。在执行过程中,家长要严格而不严厉。
7、选择小规模的幼儿园
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对噪音的忍受度低,大班制较不适宜。应选择小班制并且有系统教学方法的幼儿园,才能对幼儿个别情况,给予较多的关注与辅导。
8、加强孩子意志锻炼,培养其形成有始有终地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习惯。 孩子在家里由家长陪伴,进入幼儿园则由幼儿园老师来引导。幼儿对喜爱的活动或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较易集中,但不易持久。因此,根据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有意注意。
1、精心设计教育活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
幼儿园的集中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应根据幼儿注意的特点,精心设计教育环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幼儿的注意吸引到活动中来。如综合主题活动“帮助小白兔”的活动目的是通过帮助小盲兔,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爱心,同时,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一开始,教师组织幼儿进入事先精心布置的场地中,使他们置身于“森林小动物住宅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紧接着,教师设计一系列吸引幼儿的环节:小盲兔探路的情境表演;表演后让幼儿各抒己见的谈话;幼儿戴上墨镜体验双目失明的感觉;教师边演示教具边声情并茂地讲述“小白兔的故事”。整个教育活动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巧妙地巩固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其有意注意。设计时还注意动静交替,时张时弛,使幼儿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以调节大脑皮层的活动,使幼儿自始至终情绪愉悦,积极性高涨。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情境表演、谈话、讲故事、游戏、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大胆表述、扮演角色,使他们情趣盎然,注意力集中,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2、运用新颖、直观的教具,唤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一切新颖、具体、生动的形象和多变的刺激物,都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如教学“5的形成”中,教师采用“小白兔种萝卜”的系列贴绒教具进行讲解,又用形象逼真的教具演示了从小白兔上山劳动、挖坑、下种、出苗到又红又大的萝卜丰收的过程,帮助幼儿理解、掌握5的形成,并通过幼儿拔萝卜的具体操作,练习、巩固了4添上1是5的概念。教学实践证明:直观教具有助于幼儿将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
3、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自然亲切的教态,灵活多变的教学机智,有利于稳定幼儿的有意注意
语言是教师和儿沟通的桥梁。教师形象化的语言是稳定幼儿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语言应具有针对性、直观性和启发性。
语言的针对性是要求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语言要适合各年龄班幼儿的特点。教师说话的口吻、语气在大、中、小班应有所区别。一般说来,小班教师讲话亲切、缓慢,角色意识强;中班教师说话生动、有趣、游戏情趣浓;大班教师的语言应更富启发、诱导、激励、知识性。
生动、形象的直观性语言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语言素质。讲述故事时,抑扬顿挫的语调变化,使幼儿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样,不仅有效地控制了幼儿的有意注意,也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了其思维的发展。
教师的语言还应具有启发性。如常识教学认识“伞”,课前要求每个幼儿带一把伞。一开始,教师问:“小朋友,你们能用什么办法把伞打开?”一句话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由此可见,教师的启发性语言,有利于打开幼儿心灵的窗户,唤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幼儿教师应成为语言的艺术家。
教师自然的教态,给人以亲切、愉快的感觉,吸引了幼儿的注意。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往孩子面前一站,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教师身上。因此,教师的仪表要整洁大方,语调和蔼可亲,表情自然愉悦,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和舒适感。
此外,教师还应注意教学的灵活性,善于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善于观察、判断幼儿是否注意。如果幼儿注意力分散,应马上寻找原因,是教材深浅不宜,还是讲述呆板乏味。此时,教师应运用注意的规律,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如提高说话的声调,调整教学环节和速度,模仿几个有趣的动作等。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有驾驭课堂的教学机智。
注意力是吸收知识的窗口,儿童天性活泼、好奇、好动、好玩,注意力不集中,常常静不下心来 ,坐不住板凳,做事不能坚持到底,如果能有意识地把这种“活泼”的天性逐步导向“专注”习惯,那么,我们今天的顽皮小孩童将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