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等教育与网络教育高度发展的今天,米勒娃项目以兼顾二者优势的创新构想,以及欲与常春藤高校一争高下的“雄心”,在国际高等教育界掀起热议。文章在介绍此项目的创办背景与理念,学习活动与课程设置,招生规划与师资管理,实施举措与进程等内容的同时,还关注到媒体及社会人士对此项目的评议与思考。
关键词:米勒娃项目;国际高等教育;创新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智能传媒以及各种高端教育技术已使脱离传统课堂的知识传授成为可能,同时,种类繁杂的知识体系与多样化的认知需求,也不断推动着育人技术与手段的花样翻新。着眼全球化人才市场的未来所需,瞄准国际化行业领军人物的培养方向,精英类、国际化、专业级以及管理型的人才目标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育人机制中的核心词汇。现代与传统应当如何取长补短,实现完美结合,以使高等教育能适应并满足这一未来所需?
一、米勒娃项目的主创者及其教育理念
米勒娃项目(Minerva Project)创建于2010年底,创建者是美国人本·尼尔森,他借用古罗马智慧女神Minerva的名字,希望能将传统高等教育与当代网络教育中的办学理念与育人实践相结合,创办出一所前所未有的新式“顶级大学”——米勒娃学校。这个近乎“虚拟式的大学”没有校园,学生们通过网络以研讨会的方式上课,却居住在学习城市的学生宿舍中,享受着传统大学式的集体生活,每隔几个月便移居到世界其他大城市的学习中心继续学业……
尼尔森早年毕业于宾西法尼亚大学,之前是一家网络照片公司(Snapfish公司)的总裁。作为投身教育行业的思想者与实践者,尼尔森认为,对学生社会交流与交往的教育与借助高科技为他们提供网络课程式的个性化教育一样,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因此,尼尔森希望米勒娃项目能“利用研究型大学最好的治学传统、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几十年来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成果”,为“世界上最聪明的、最富激情的学子们提供一个与现行高等教育模式完全不同的大学体验”,提供“常春藤高校都想提供的教育。”[1]
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大胆而富于变革意味的时代构想,使米勒娃项目赢得了大量的资金支持。2012年4月,基准资本公司(Benchmark Capital)①宣布,提供2500万美元的资金给处于创建阶段的米勒娃项目以担保支持,这笔投入不仅是基准资本公司自1995年上市以来最大的一笔风险投入,也是全美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获得的最大一笔公司投资。基准资本公司的负责人凯文·哈瑞表示,“能与具有变革性思想的本·尼尔森合作为未来培养出更好的人才,是十分难得的。”[2]
如哈瑞所言,很多加入到米勒娃项目团队的人士,大多被其“致力于提供无与伦比的教育经历,为培养21世纪的全球领导者作准备”的教育宣言所感召。米勒娃项目中的首位院长(KGI-米勒娃学院)斯蒂芬·M·考斯林曾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社会科学院院长,曾就职于斯坦福大学行为科研的高级研究中心,拥有30年的项目负责人经历。考斯林称赞米勒娃项目具有“革命性”,他说:“当下的大学,有太多的‘传统体制’阻碍着变革,这些体制下,学校都是大课堂,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处在昏睡状态;而那些风行一时的网络课堂,专家们讲授的大多是学生们已知的信息。在米勒娃这所新式的学术训练营中,我们不要这些令人乏味的东西。”事实上,考斯林对“以高科技融入研讨班的方式来培养全球最具潜力的学生”的想法尤其推崇,这些理念与他一生从事的有效教与学的策略研究,尤其是基于发展与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科学研究,极大程度地融合在一起[3]。此外,美国财政部前部长、哈佛大学前校长劳瑞·萨默斯,以及纽约新学院大学前校长、美国前参议员鲍伯·克瑞等社会知名贤达的加入,无疑扩大了这一新式教育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及市场关注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项目的时代必要性。
当然,除了给学子们提供不同凡响的学习经历之外,米勒娃项目还有另一个建设目标:盈利。总之,米勒娃项目以一个崭新的理念闯入了高等教育界,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二、学习活动与课程设置
米勒娃项目推行小班制授课和研讨式学习,一个班级中最多有25名学生,学生以研讨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实时流媒体(live-streaming)技术获取网络课堂内容,并借助专门为他们设计的互动平台进行讨论、交流。这种形式与现有的网络在线学习完全不同,现有的方式强调的是学生的规模与网络的快捷,而在米勒娃课堂中,更强调人际互动,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与教师、同学交流。例如,如果有学生想要提问,这个学生的面部影像就会出现在教师与其他学生的电脑屏幕上。尼尔森称:“高端技术将帮助教师为学生量身定做学习材料。这样,害羞的学生将变得主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将会得到额外的辅助资源或与教师面谈的机会,而对于那些进度较快者,教师将帮助他们学得更多。”同时,尼尔森还强调:“米勒娃项目通过互动问题激发学生的才智,而这在传统的大学课堂很少见。如果我们能精确地捕捉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就能利用这些数据,追踪并改善他们的学习效果”[4]。尼尔森还表示,米勒娃项目将给学生提供具有含金量的课程,而非传统网络课堂所提供的那种已知的、基础的信息。
根据规划,米勒娃项目将建设五个学院:四所艺术与科学学院,一所商学院。在第一个10~15年内,米勒娃项目将每年建立两个城市学习点,旧金山总部将作为第一个城市学习点,伦敦、约翰内斯堡、伊斯坦布尔、特拉唯夫、孟买、上海、悉尼、圣堡罗等大都市将是考虑的对象。此外,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要在六个不同的国际大都市生活。尼尔森说,让学生保留集体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其成长与成熟,同时他还希望米勒娃的毕业生们能够成为国际公民,除了专业课程以外,学校将为学生提供语言与地区文化学习方面的帮助。
在课程设置上,考斯林学术团队的研究成果将发挥作用,即依据已有的对人类学习动机、学习过程以及记忆研究的相关成果来设计课程;同时,学生学术经历的每个环节都将重新设计,包括入学第一年所采用的课程方式。学校将通过基本技能的传授,确保每位新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或专业领域内都能取得成果。为达到这一目标,米勒娃项目规定,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后的第一学年都将学习以下四门核心课程: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复杂系统分析和多方式交流。尼尔森认为,这四门课程已被美国现在的大学“遗忘”,米勒娃项目希望学生们能通过培养新的思维技能与习惯,帮助自身取得成功[5]。此外,为使学生能完全掌握这四门重要课程,学校将统一在学生毕业时再给予考核。 三、招生规划与师资管理
在宣传中,米勒娃学校的学费只是常春藤高校的一半左右。考斯林表示:“我们需要钱来做事,但我们更需要学生。为使运作顺畅,学校需要招收到5000~8000名的本科生,这几乎与常春藤高校一样多。”那么,米勒娃学校靠什么招收到如此多的学生呢?低廉的学费、新颖的办学方式以及全球性的本科学士文凭,都将是吸引学生就读的亮点[6]。根据计划,米勒娃学校第一批新生将在2015年秋季入学,学校计划招收150名学生,不过尼尔森希望每年的入学人数能保持在200~300人,他认为,市场需求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那些对一流的美国式教育有强烈需求的国际学生。在招生程序上,米勒娃项目“将参照世界大学最严格的人才招录标准,绝不会在学生年龄、运动才能、国家和地区,或是捐赠能力大小等方面给予照顾或倾斜”。[7]
在师资管理方面,根据米勒娃项目计划,成立第一个学院后,首任院长考斯林将招聘自己的教师团队,并参照对网络和研讨式课堂教学研究的新近调查,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考斯林认为,要与常春藤高校竞争,米勒娃学校就必须快速建立起强大的学术阵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学术大师和优秀的学生。米勒娃学校的教师团队由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员组成,新毕业的博士或是即将退休的大学教授均可到米勒娃工作。尼尔森认为,利用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现实,学校可招聘到那些顶级商学院的博士毕业生;同时,学校还能够吸引那些不愿在某一所学校固定工作的资深教授。
米勒娃学校承诺将给予教师富有竞争力的薪资。学校希望教师是流动的,教师首次合同的期限为三年。合同期满后,如果教师愿意利用米勒娃联盟团队中的研究资源继续从事研究的话,所有的服务将全部免费。同时,为便于此种安排,米勒娃项目还计划,只在周二至周四的时间段为教师们安排课程[8]。每位教师每个学年有30周的课,每周两天,一个学期最多教70名学生。尼尔森强调,在米勒娃,教师有充足的个人时间。学校重视的是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成就,那些只对研究感兴趣或整天呆在实验室以期取得一个研究成果的教师,不适合来米勒娃工作。[9]
四、实施举措与进程
尼尔森很清楚学校的目标是朝着美国大学体系的最高峰挺进,“米勒娃不仅要像常春藤高校一样有名,而且要打败它们”[1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尼尔森牵头成立了由资深学界大师组成的米勒娃顾问委员会,萨默斯担任顾问委员会主席。委员会名单中,除了考斯林和克瑞外,还有德拉华大学校长帕垂克·哈克、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教育学院的退休教授李·舒曼。资金与规划到位后,米勒娃项目加快了前进的步伐,截至目前,学校已开展了以下几项重要工作:
第一,建立米勒娃研究与奖学金协会(Minerva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该机构于2013年1月在美国旧金山总部成立,旨在支持与引导教师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同时为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提供重要支持。米勒娃顾问委员会成员克瑞担任这一机构的执行主席。[11]
第二,成立米勒娃学会(Minerva Academy)并在全球发起奖金为50万美元的教学创新年度大奖“慧师米勒娃奖”。这是米勒娃2013年上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科恩·伯格罗杰任研究院的执行主席。米勒娃学会的主要作用是选出在高等教育教学育人方面有创新和突出贡献的教学大师,并向其颁发“慧师米勒娃奖”的奖励。2013年4月22日的《华盛顿邮报》以“新的教学育人奖:50万美元!”为标题,对这一项旨在激励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的重大举措作了详细报道。米勒娃学会 将参照诺贝尔奖的评奖程序,在全球提名的基础上,选出获奖者。据报道,第一次全球公开候选人提名活动将持续到2013年11月30日,“慧师米勒娃奖”首次颁奖活动也将在2014年5月举行。[12]
第三,与美国西部学校与学院联合会(Western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Colleges,WASC)的会员单位美国凯克研究所(Keck Graduate Institute, KGI)建立合作关系,成立KGI-米勒娃学院。该合作协议签署于2013年7月底,旨在优化合作双方本科生(米勒娃学校)和研究生(凯克研究所)的教育,拓展团队型的学习模式,增强双方学生的全球竞争力,同时,进一步使双方学生共享的跨学科方法延伸到学术研究当中去[13]。事实上,通过与凯克研究所的合作,米勒娃项目得到了美国西部学校与学院联合会的认可。因此,在起步阶段,米勒娃项目就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总之,米勒娃项目通过实施内部与外部的建设举措,正在向预定的目标前进。
五、投入产出矛盾与社会评价
自米勒娃项目创建之初,各方人士对它的评价就褒贬不一。如前所述,除了培养新世纪国际领导型人才的目标之外,米勒娃项目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盈利。因此,建设投入与效益产出的矛盾在很多方面均有所体现。
一、学生费用方面
仅仅是开发可用来分析学生学业表现的在线研讨的软件系统,费用就已经很高。为了盈利,米勒娃项目不得不削减传统大学中花费最大的开支——根据计划,学校不会有大型的体育运动设施、终身制的教授,甚至也没有校园。而且,学生们的宿舍也将向全球的地产开发商租用,此类费用都要转嫁给学生。因此,米勒娃学校的学费将比任何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要高很多,这与创办人设想的使学费保持在常春藤高校的一半水平相去甚远(2013年,哈佛大学的每名学生在学费、住宿、膳食及其他费用上的花费平均约54496美元)。
二、师资管理方面
想在教师身上省钱,却又想提高教育质量,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吸引优秀师资,米勒娃学校声称只收取教师研究经费中的小部分作为日常管理费用,同时还允诺教师可以拥有自身的知识产权以及科学研究成果的所有权。另外,尽管尼尔森相信学校能招聘到和常春藤高校一样的世界级专家来设计课程,但他却想用更廉价且没有终身教席的教师来教授这些课程并管理学校的学生。因此,有媒体称:“除非米勒娃教师拥有更多的课程决定权,要不就只能用研究生助教来教学”[14]。不少评论者还认为,米勒娃与教师们签订短期合同(初次签约为三年),而且教师没有机会获得终身教席,这听来有些“荒唐”。[15] 三、学习实效方面
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高等教育专家罗伯特·泽姆斯基对米勒娃项目的教育实效提出质疑,他认为,尽管高科技最终可使大多数的专业课程通过网络教授,但是,这绝不是全部的课程;另外,有些课程没有实验场所,学生不能进行实验活动,这也是不行的。米勒娃要想建成一所富有声望的高等学府,就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此外,泽姆斯基还认为,米勒娃学校不具备常春藤高校的“名牌效应”,而且前者没有运动场、剧院等公共设施,能否招收到世界一流的学生,可能也是个问题。[16]
事实上,不仅是专家持有不同观点,社会大众对米勒娃项目的教育实效也莫衷一是,有人甚至认为米勒娃项目本身就是“一时冲动”的决定,还有人认为这是在“开玩笑”,甚至怀疑是一场“骗局”。
网名为“rwjanderson Featured”的网友评价道;“让学生们在全球流动学习,这很难有什么成效,反而可能会对学生有害。另外,没有任何实验,只通过网络学习,英文和历史等专业似乎还行,但理工科专业要学得好不大可能。”这位网友还质疑“难道米勒娃建立实验室就意味着一定要丢掉国外的‘国际化经历’吗?也许这个项目本身就是初步的、一时冲动的想法而已,它要做的还有太多,要实现目标,就要比最初设想的花更多力气!” 另一名叫“chguk”的网友也担忧:“米勒娃学校教师工资要‘富有竞争力’,仅向学生收取‘很低的学费’,同时学校还要‘赚到钱’,我真不知道如何做得到,不过,我想这一切将在未来得以证明”[17]。当然,伴随质疑的,也有肯定,网友“KareAnderson”就表示,这个项目对所有参与者来说都是一个受益的,他对2015年很期待。[18]
的确,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肯定会引起所属业界的关注。米勒娃项目的开展在高等教育界尚属首次,它能否创造出高等教育的神话,正如网友们所说,还要通过时间来证明。我们也需要冷静地分析、理性地看待。
注释:
①基准资本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联合经营的风险资本公司,专门为刚起步的各类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基准资本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门洛帕克市,另在世界其他城市设有办事处或分公司。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已对150多家创业公司进行了投资,其管理的承诺资本近30亿美元。
参考文献:
[1][13]Minerva Project and KGI Partner to Launch the Minerva Schools at KGI[EB/OL].http://s3.minervaproject.com/press-releases/Minerva_Project_ and_KGI_Partner_to_Launch_the_Minerva_Schools_ at_KGI.pdf,2013-07-24.
[2][7]The Minerva Project Redefines Elite Higher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orldwide; Secures $25 Million from Benchmark Capital[EB/OL].http://s3.minervaproject.com/press-releases/Minerva-Project-Redefines-Higher-Education-Secures-25-Million.pdf,2012-04-04.
[3][6][8][18]Peter Monaghan. Behavior Expert Seizes Chance to Run an Ambitious Experiment in Higher Education[EB/OL], http://chronicle.com/article/Behavior-Expert-Seizes-Chance/138375/,2013-08-19.
[4][14][15][16][17] Jill Barshay. Minerva Aims to Be an Online Ivy League University[EB/OL], http://nation.time.com/2013/04/23/minerva-aims-to-be-an-online-ivy-league-university/,2013-04-23.
[5][9][10] Chris Parr. Minerva Reimagines the World of Wisdom[EB/OL], 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news/minerva-reimagines-the-world-of-wisdom/2005757.article,2013-08-19.
[11]Minerva Project Launches the Minerva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EB/OL], http://s3.minervaproject.com/press-releases/Minerva_ Project_Launches_Minerva_Institute_Release.pdf,2013-08-19.
[12]Nick Anderson. New $500,000 Prize Planned for Teaching[EB/OL],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local/education/new-500000-prize-planned-for-teaching/2013/04/21/e1181d2c-aab0-11e2-b6fd-ba6f5f26d70e_story.html,2013-07-16.
编辑 许方舟
关键词:米勒娃项目;国际高等教育;创新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智能传媒以及各种高端教育技术已使脱离传统课堂的知识传授成为可能,同时,种类繁杂的知识体系与多样化的认知需求,也不断推动着育人技术与手段的花样翻新。着眼全球化人才市场的未来所需,瞄准国际化行业领军人物的培养方向,精英类、国际化、专业级以及管理型的人才目标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育人机制中的核心词汇。现代与传统应当如何取长补短,实现完美结合,以使高等教育能适应并满足这一未来所需?
一、米勒娃项目的主创者及其教育理念
米勒娃项目(Minerva Project)创建于2010年底,创建者是美国人本·尼尔森,他借用古罗马智慧女神Minerva的名字,希望能将传统高等教育与当代网络教育中的办学理念与育人实践相结合,创办出一所前所未有的新式“顶级大学”——米勒娃学校。这个近乎“虚拟式的大学”没有校园,学生们通过网络以研讨会的方式上课,却居住在学习城市的学生宿舍中,享受着传统大学式的集体生活,每隔几个月便移居到世界其他大城市的学习中心继续学业……
尼尔森早年毕业于宾西法尼亚大学,之前是一家网络照片公司(Snapfish公司)的总裁。作为投身教育行业的思想者与实践者,尼尔森认为,对学生社会交流与交往的教育与借助高科技为他们提供网络课程式的个性化教育一样,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因此,尼尔森希望米勒娃项目能“利用研究型大学最好的治学传统、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几十年来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成果”,为“世界上最聪明的、最富激情的学子们提供一个与现行高等教育模式完全不同的大学体验”,提供“常春藤高校都想提供的教育。”[1]
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大胆而富于变革意味的时代构想,使米勒娃项目赢得了大量的资金支持。2012年4月,基准资本公司(Benchmark Capital)①宣布,提供2500万美元的资金给处于创建阶段的米勒娃项目以担保支持,这笔投入不仅是基准资本公司自1995年上市以来最大的一笔风险投入,也是全美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获得的最大一笔公司投资。基准资本公司的负责人凯文·哈瑞表示,“能与具有变革性思想的本·尼尔森合作为未来培养出更好的人才,是十分难得的。”[2]
如哈瑞所言,很多加入到米勒娃项目团队的人士,大多被其“致力于提供无与伦比的教育经历,为培养21世纪的全球领导者作准备”的教育宣言所感召。米勒娃项目中的首位院长(KGI-米勒娃学院)斯蒂芬·M·考斯林曾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社会科学院院长,曾就职于斯坦福大学行为科研的高级研究中心,拥有30年的项目负责人经历。考斯林称赞米勒娃项目具有“革命性”,他说:“当下的大学,有太多的‘传统体制’阻碍着变革,这些体制下,学校都是大课堂,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处在昏睡状态;而那些风行一时的网络课堂,专家们讲授的大多是学生们已知的信息。在米勒娃这所新式的学术训练营中,我们不要这些令人乏味的东西。”事实上,考斯林对“以高科技融入研讨班的方式来培养全球最具潜力的学生”的想法尤其推崇,这些理念与他一生从事的有效教与学的策略研究,尤其是基于发展与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科学研究,极大程度地融合在一起[3]。此外,美国财政部前部长、哈佛大学前校长劳瑞·萨默斯,以及纽约新学院大学前校长、美国前参议员鲍伯·克瑞等社会知名贤达的加入,无疑扩大了这一新式教育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及市场关注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项目的时代必要性。
当然,除了给学子们提供不同凡响的学习经历之外,米勒娃项目还有另一个建设目标:盈利。总之,米勒娃项目以一个崭新的理念闯入了高等教育界,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二、学习活动与课程设置
米勒娃项目推行小班制授课和研讨式学习,一个班级中最多有25名学生,学生以研讨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实时流媒体(live-streaming)技术获取网络课堂内容,并借助专门为他们设计的互动平台进行讨论、交流。这种形式与现有的网络在线学习完全不同,现有的方式强调的是学生的规模与网络的快捷,而在米勒娃课堂中,更强调人际互动,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与教师、同学交流。例如,如果有学生想要提问,这个学生的面部影像就会出现在教师与其他学生的电脑屏幕上。尼尔森称:“高端技术将帮助教师为学生量身定做学习材料。这样,害羞的学生将变得主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将会得到额外的辅助资源或与教师面谈的机会,而对于那些进度较快者,教师将帮助他们学得更多。”同时,尼尔森还强调:“米勒娃项目通过互动问题激发学生的才智,而这在传统的大学课堂很少见。如果我们能精确地捕捉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就能利用这些数据,追踪并改善他们的学习效果”[4]。尼尔森还表示,米勒娃项目将给学生提供具有含金量的课程,而非传统网络课堂所提供的那种已知的、基础的信息。
根据规划,米勒娃项目将建设五个学院:四所艺术与科学学院,一所商学院。在第一个10~15年内,米勒娃项目将每年建立两个城市学习点,旧金山总部将作为第一个城市学习点,伦敦、约翰内斯堡、伊斯坦布尔、特拉唯夫、孟买、上海、悉尼、圣堡罗等大都市将是考虑的对象。此外,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要在六个不同的国际大都市生活。尼尔森说,让学生保留集体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其成长与成熟,同时他还希望米勒娃的毕业生们能够成为国际公民,除了专业课程以外,学校将为学生提供语言与地区文化学习方面的帮助。
在课程设置上,考斯林学术团队的研究成果将发挥作用,即依据已有的对人类学习动机、学习过程以及记忆研究的相关成果来设计课程;同时,学生学术经历的每个环节都将重新设计,包括入学第一年所采用的课程方式。学校将通过基本技能的传授,确保每位新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或专业领域内都能取得成果。为达到这一目标,米勒娃项目规定,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后的第一学年都将学习以下四门核心课程: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复杂系统分析和多方式交流。尼尔森认为,这四门课程已被美国现在的大学“遗忘”,米勒娃项目希望学生们能通过培养新的思维技能与习惯,帮助自身取得成功[5]。此外,为使学生能完全掌握这四门重要课程,学校将统一在学生毕业时再给予考核。 三、招生规划与师资管理
在宣传中,米勒娃学校的学费只是常春藤高校的一半左右。考斯林表示:“我们需要钱来做事,但我们更需要学生。为使运作顺畅,学校需要招收到5000~8000名的本科生,这几乎与常春藤高校一样多。”那么,米勒娃学校靠什么招收到如此多的学生呢?低廉的学费、新颖的办学方式以及全球性的本科学士文凭,都将是吸引学生就读的亮点[6]。根据计划,米勒娃学校第一批新生将在2015年秋季入学,学校计划招收150名学生,不过尼尔森希望每年的入学人数能保持在200~300人,他认为,市场需求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那些对一流的美国式教育有强烈需求的国际学生。在招生程序上,米勒娃项目“将参照世界大学最严格的人才招录标准,绝不会在学生年龄、运动才能、国家和地区,或是捐赠能力大小等方面给予照顾或倾斜”。[7]
在师资管理方面,根据米勒娃项目计划,成立第一个学院后,首任院长考斯林将招聘自己的教师团队,并参照对网络和研讨式课堂教学研究的新近调查,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考斯林认为,要与常春藤高校竞争,米勒娃学校就必须快速建立起强大的学术阵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学术大师和优秀的学生。米勒娃学校的教师团队由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员组成,新毕业的博士或是即将退休的大学教授均可到米勒娃工作。尼尔森认为,利用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现实,学校可招聘到那些顶级商学院的博士毕业生;同时,学校还能够吸引那些不愿在某一所学校固定工作的资深教授。
米勒娃学校承诺将给予教师富有竞争力的薪资。学校希望教师是流动的,教师首次合同的期限为三年。合同期满后,如果教师愿意利用米勒娃联盟团队中的研究资源继续从事研究的话,所有的服务将全部免费。同时,为便于此种安排,米勒娃项目还计划,只在周二至周四的时间段为教师们安排课程[8]。每位教师每个学年有30周的课,每周两天,一个学期最多教70名学生。尼尔森强调,在米勒娃,教师有充足的个人时间。学校重视的是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成就,那些只对研究感兴趣或整天呆在实验室以期取得一个研究成果的教师,不适合来米勒娃工作。[9]
四、实施举措与进程
尼尔森很清楚学校的目标是朝着美国大学体系的最高峰挺进,“米勒娃不仅要像常春藤高校一样有名,而且要打败它们”[1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尼尔森牵头成立了由资深学界大师组成的米勒娃顾问委员会,萨默斯担任顾问委员会主席。委员会名单中,除了考斯林和克瑞外,还有德拉华大学校长帕垂克·哈克、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教育学院的退休教授李·舒曼。资金与规划到位后,米勒娃项目加快了前进的步伐,截至目前,学校已开展了以下几项重要工作:
第一,建立米勒娃研究与奖学金协会(Minerva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该机构于2013年1月在美国旧金山总部成立,旨在支持与引导教师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同时为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提供重要支持。米勒娃顾问委员会成员克瑞担任这一机构的执行主席。[11]
第二,成立米勒娃学会(Minerva Academy)并在全球发起奖金为50万美元的教学创新年度大奖“慧师米勒娃奖”。这是米勒娃2013年上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科恩·伯格罗杰任研究院的执行主席。米勒娃学会的主要作用是选出在高等教育教学育人方面有创新和突出贡献的教学大师,并向其颁发“慧师米勒娃奖”的奖励。2013年4月22日的《华盛顿邮报》以“新的教学育人奖:50万美元!”为标题,对这一项旨在激励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的重大举措作了详细报道。米勒娃学会 将参照诺贝尔奖的评奖程序,在全球提名的基础上,选出获奖者。据报道,第一次全球公开候选人提名活动将持续到2013年11月30日,“慧师米勒娃奖”首次颁奖活动也将在2014年5月举行。[12]
第三,与美国西部学校与学院联合会(Western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Colleges,WASC)的会员单位美国凯克研究所(Keck Graduate Institute, KGI)建立合作关系,成立KGI-米勒娃学院。该合作协议签署于2013年7月底,旨在优化合作双方本科生(米勒娃学校)和研究生(凯克研究所)的教育,拓展团队型的学习模式,增强双方学生的全球竞争力,同时,进一步使双方学生共享的跨学科方法延伸到学术研究当中去[13]。事实上,通过与凯克研究所的合作,米勒娃项目得到了美国西部学校与学院联合会的认可。因此,在起步阶段,米勒娃项目就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总之,米勒娃项目通过实施内部与外部的建设举措,正在向预定的目标前进。
五、投入产出矛盾与社会评价
自米勒娃项目创建之初,各方人士对它的评价就褒贬不一。如前所述,除了培养新世纪国际领导型人才的目标之外,米勒娃项目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盈利。因此,建设投入与效益产出的矛盾在很多方面均有所体现。
一、学生费用方面
仅仅是开发可用来分析学生学业表现的在线研讨的软件系统,费用就已经很高。为了盈利,米勒娃项目不得不削减传统大学中花费最大的开支——根据计划,学校不会有大型的体育运动设施、终身制的教授,甚至也没有校园。而且,学生们的宿舍也将向全球的地产开发商租用,此类费用都要转嫁给学生。因此,米勒娃学校的学费将比任何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要高很多,这与创办人设想的使学费保持在常春藤高校的一半水平相去甚远(2013年,哈佛大学的每名学生在学费、住宿、膳食及其他费用上的花费平均约54496美元)。
二、师资管理方面
想在教师身上省钱,却又想提高教育质量,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吸引优秀师资,米勒娃学校声称只收取教师研究经费中的小部分作为日常管理费用,同时还允诺教师可以拥有自身的知识产权以及科学研究成果的所有权。另外,尽管尼尔森相信学校能招聘到和常春藤高校一样的世界级专家来设计课程,但他却想用更廉价且没有终身教席的教师来教授这些课程并管理学校的学生。因此,有媒体称:“除非米勒娃教师拥有更多的课程决定权,要不就只能用研究生助教来教学”[14]。不少评论者还认为,米勒娃与教师们签订短期合同(初次签约为三年),而且教师没有机会获得终身教席,这听来有些“荒唐”。[15] 三、学习实效方面
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高等教育专家罗伯特·泽姆斯基对米勒娃项目的教育实效提出质疑,他认为,尽管高科技最终可使大多数的专业课程通过网络教授,但是,这绝不是全部的课程;另外,有些课程没有实验场所,学生不能进行实验活动,这也是不行的。米勒娃要想建成一所富有声望的高等学府,就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此外,泽姆斯基还认为,米勒娃学校不具备常春藤高校的“名牌效应”,而且前者没有运动场、剧院等公共设施,能否招收到世界一流的学生,可能也是个问题。[16]
事实上,不仅是专家持有不同观点,社会大众对米勒娃项目的教育实效也莫衷一是,有人甚至认为米勒娃项目本身就是“一时冲动”的决定,还有人认为这是在“开玩笑”,甚至怀疑是一场“骗局”。
网名为“rwjanderson Featured”的网友评价道;“让学生们在全球流动学习,这很难有什么成效,反而可能会对学生有害。另外,没有任何实验,只通过网络学习,英文和历史等专业似乎还行,但理工科专业要学得好不大可能。”这位网友还质疑“难道米勒娃建立实验室就意味着一定要丢掉国外的‘国际化经历’吗?也许这个项目本身就是初步的、一时冲动的想法而已,它要做的还有太多,要实现目标,就要比最初设想的花更多力气!” 另一名叫“chguk”的网友也担忧:“米勒娃学校教师工资要‘富有竞争力’,仅向学生收取‘很低的学费’,同时学校还要‘赚到钱’,我真不知道如何做得到,不过,我想这一切将在未来得以证明”[17]。当然,伴随质疑的,也有肯定,网友“KareAnderson”就表示,这个项目对所有参与者来说都是一个受益的,他对2015年很期待。[18]
的确,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肯定会引起所属业界的关注。米勒娃项目的开展在高等教育界尚属首次,它能否创造出高等教育的神话,正如网友们所说,还要通过时间来证明。我们也需要冷静地分析、理性地看待。
注释:
①基准资本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联合经营的风险资本公司,专门为刚起步的各类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基准资本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门洛帕克市,另在世界其他城市设有办事处或分公司。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已对150多家创业公司进行了投资,其管理的承诺资本近30亿美元。
参考文献:
[1][13]Minerva Project and KGI Partner to Launch the Minerva Schools at KGI[EB/OL].http://s3.minervaproject.com/press-releases/Minerva_Project_ and_KGI_Partner_to_Launch_the_Minerva_Schools_ at_KGI.pdf,2013-07-24.
[2][7]The Minerva Project Redefines Elite Higher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orldwide; Secures $25 Million from Benchmark Capital[EB/OL].http://s3.minervaproject.com/press-releases/Minerva-Project-Redefines-Higher-Education-Secures-25-Million.pdf,2012-04-04.
[3][6][8][18]Peter Monaghan. Behavior Expert Seizes Chance to Run an Ambitious Experiment in Higher Education[EB/OL], http://chronicle.com/article/Behavior-Expert-Seizes-Chance/138375/,2013-08-19.
[4][14][15][16][17] Jill Barshay. Minerva Aims to Be an Online Ivy League University[EB/OL], http://nation.time.com/2013/04/23/minerva-aims-to-be-an-online-ivy-league-university/,2013-04-23.
[5][9][10] Chris Parr. Minerva Reimagines the World of Wisdom[EB/OL], 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news/minerva-reimagines-the-world-of-wisdom/2005757.article,2013-08-19.
[11]Minerva Project Launches the Minerva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EB/OL], http://s3.minervaproject.com/press-releases/Minerva_ Project_Launches_Minerva_Institute_Release.pdf,2013-08-19.
[12]Nick Anderson. New $500,000 Prize Planned for Teaching[EB/OL],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local/education/new-500000-prize-planned-for-teaching/2013/04/21/e1181d2c-aab0-11e2-b6fd-ba6f5f26d70e_story.html,2013-07-16.
编辑 许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