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已步入大众旅游的时代。国民旅游需求日益多元化,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旅游业深度结合,这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许多高校都围绕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旅游业态的发展变化,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这就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载体和手段的课程体系也随之做出调整。本课题以江西省的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有所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2016年中国旅游局发布的《中国旅游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已步入大众旅游的时代。国民旅游需求日益多元化,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旅游业深度结合,这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许多高校都围绕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旅游业态的发展变化,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表现的一个核心就是应用型,也就是专业人才按照市场需求,将自身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产业规律认识转换为社会实践,为实际生产和社会发展提供转化应用和服务应用任务的实践能力强、操作熟练的人才类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载体和手段的课程体系也随之做出调整。本文以江西省的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有所帮助和启示。一、江西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
根据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上收集的数据,2015年江西共有19所高校(含独立学院)招收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分别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3个专业。其中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占2/3。
上述高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两大类,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这些课程一般都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以及教学实践课5大模块,总学分在170分左右。在主干专业课程方面,由于个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所依托的学科背景差异较大,各校往往依据自身优势来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除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等课程较为统一外,其他主干课程差异很大,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广,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市场学、心理学、财务会计等众多课程。
从专业课程结构比例来看,各校都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见习。大致专业基础课占50Yo以上、专业选修课约占26%一30%、实践教学约占15%左右、专业实习、见习仅占5%-9%。
二、江西高校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第一,科目门数多,课程过于庞杂,缺乏行业的指向性。尤其是相关技能,职业素养等有关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课程设置较少。第二,实践课比重小,理论课比重大。大部分学校实践学分仅占总学分的15%左右,且在课程目标要求和具体安排上较为模糊。见习、实习学分不到总学分的10,6,这对旅游管理这样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来说,远不能满足需要。
(二)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主要表现在:第一,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知识点重复多。江西各高校旅游管理本科都以管理学、经济学、财务会计作为专业基础课。其专业主干课中的部分课程,如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概论、旅游景区管理、会展项目策划与管理等都会涉及到管理学相关知识,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财务管理等也会与经济学、财务会计的知识点有所重复。第二,本专业知识点整合不足,内容交叉重复较多。部分专业课程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现象时,缺乏有效整合,从而导致不同专业方向课程之间出现基本相同的授课内容,这不仅浪费基本教学课时,还影响教学效果。
(三)课程设置无特色
各校大部分专业课程设置雷同,差异性过小,涉及到的主干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课时大致相同。所有高校几乎都没有设置能针对江西旅游市场人才需求、充分利用江西本地资源,将地域文化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服务于江西地方经济的特色课程,结果导致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存在差距,学生缺乏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课程设置创新性不够
主要表现在:第一,课程设置明显滞后。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强调创新。在这一背景下,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企业转型升级,旅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这意味着市场对旅游人才需求有了根本变化。然而,各校在课程设置中,能针对人才市场需求开设的新课程不多。第二,开课计划是本科生入学初期就拟定的,分四年按计划修学分,较少中途变动。这就使课程设置按部就班,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业态发展变化来调整,导致课程设置滞后于行业发展和需求。
三、优化整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及建议
1.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
(1)各高校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诸如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专业选修和实践拓展等课程平台,在平台的基础上设置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在专业选修一块,可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设置一些体现地方特色和行业发展趋势的模块课程。不同的模块可由相应的课程构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和就业意向选修不同的模块课程。这种课程设置保证了国家教育部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又注意了学科性、专业性、特色化、地方性的要求,更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的价值取向。
(2)公共基础课要加强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基础课内容应围绕专业需求来选择。
(3)大幅度增加实践课的比例和学生实习学分的比重。我们建议将实习改为一年,分阶段进行。此外,在不同学期可安排多次的实践活动,如教学见习、专业考察、校企合作项目等,以期达到最大程度发挥实践课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2.以行業需求为依据,减少课程及课程内容的重复。
在课程设置优化过程中,各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在学生“出口”中作用,删减那些对于专业培养目标支撑力度较小、较弱的课程:合并一些知识点重复多的课程:压缩那些所包含知识并不是旅游从业人员必备核心知识课程的课时。
3.服务地方经济,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开发特色课程。
我们建议各高校应增加一些面向行业,面向地方的新课程。随着国民旅游普遍化发展,旅游消費需求多元化趋势明显,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转向休闲、个性化方向发展。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一些相关专业知识性课程。如休闲旅游、饮食营养、文博知识、、世界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等:开设一些满足市场需求的服务型的课程。如旅游策划、手语导游服务、服务运营管理、贴身管家服务等。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增设课程还应包括那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如旅游美学与旅游摄影、旅游文化学等。此外,各校还应围绕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尽量增设贴近本地社会经济特征和市场需求的特色课程,如江西旅游专题、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茶文化研究、江西旅游与名人名胜等,进一步丰富旅游专业知识结构,拓宽就业口径。
4.培养岗位能力,注重创新实践课程设置。
近年来,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与此对应的课程设置也要注重前瞻性和创新性,不断丰富专业课程的内容。要适应“互联网+”的旅游发展趋势,增加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网络创建、大数据管理等课程的设置。要适应目前旅游需求多元化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关注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策划等创新型课程。要结合各种技能大赛,技能考试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活动,开发创新型课程。
课程体系是高等院校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和手段,因此,用全新的思路设计和开发出科学合理、满足市场和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对提高和保障高院校教育质量,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2016年中国旅游局发布的《中国旅游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已步入大众旅游的时代。国民旅游需求日益多元化,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旅游业深度结合,这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许多高校都围绕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旅游业态的发展变化,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表现的一个核心就是应用型,也就是专业人才按照市场需求,将自身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产业规律认识转换为社会实践,为实际生产和社会发展提供转化应用和服务应用任务的实践能力强、操作熟练的人才类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载体和手段的课程体系也随之做出调整。本文以江西省的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有所帮助和启示。一、江西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
根据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上收集的数据,2015年江西共有19所高校(含独立学院)招收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分别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3个专业。其中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占2/3。
上述高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两大类,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这些课程一般都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以及教学实践课5大模块,总学分在170分左右。在主干专业课程方面,由于个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所依托的学科背景差异较大,各校往往依据自身优势来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除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等课程较为统一外,其他主干课程差异很大,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广,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市场学、心理学、财务会计等众多课程。
从专业课程结构比例来看,各校都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见习。大致专业基础课占50Yo以上、专业选修课约占26%一30%、实践教学约占15%左右、专业实习、见习仅占5%-9%。
二、江西高校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第一,科目门数多,课程过于庞杂,缺乏行业的指向性。尤其是相关技能,职业素养等有关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课程设置较少。第二,实践课比重小,理论课比重大。大部分学校实践学分仅占总学分的15%左右,且在课程目标要求和具体安排上较为模糊。见习、实习学分不到总学分的10,6,这对旅游管理这样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来说,远不能满足需要。
(二)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主要表现在:第一,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知识点重复多。江西各高校旅游管理本科都以管理学、经济学、财务会计作为专业基础课。其专业主干课中的部分课程,如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概论、旅游景区管理、会展项目策划与管理等都会涉及到管理学相关知识,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财务管理等也会与经济学、财务会计的知识点有所重复。第二,本专业知识点整合不足,内容交叉重复较多。部分专业课程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现象时,缺乏有效整合,从而导致不同专业方向课程之间出现基本相同的授课内容,这不仅浪费基本教学课时,还影响教学效果。
(三)课程设置无特色
各校大部分专业课程设置雷同,差异性过小,涉及到的主干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课时大致相同。所有高校几乎都没有设置能针对江西旅游市场人才需求、充分利用江西本地资源,将地域文化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服务于江西地方经济的特色课程,结果导致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存在差距,学生缺乏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课程设置创新性不够
主要表现在:第一,课程设置明显滞后。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强调创新。在这一背景下,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企业转型升级,旅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这意味着市场对旅游人才需求有了根本变化。然而,各校在课程设置中,能针对人才市场需求开设的新课程不多。第二,开课计划是本科生入学初期就拟定的,分四年按计划修学分,较少中途变动。这就使课程设置按部就班,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业态发展变化来调整,导致课程设置滞后于行业发展和需求。
三、优化整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及建议
1.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
(1)各高校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诸如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专业选修和实践拓展等课程平台,在平台的基础上设置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在专业选修一块,可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设置一些体现地方特色和行业发展趋势的模块课程。不同的模块可由相应的课程构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和就业意向选修不同的模块课程。这种课程设置保证了国家教育部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又注意了学科性、专业性、特色化、地方性的要求,更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的价值取向。
(2)公共基础课要加强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基础课内容应围绕专业需求来选择。
(3)大幅度增加实践课的比例和学生实习学分的比重。我们建议将实习改为一年,分阶段进行。此外,在不同学期可安排多次的实践活动,如教学见习、专业考察、校企合作项目等,以期达到最大程度发挥实践课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2.以行業需求为依据,减少课程及课程内容的重复。
在课程设置优化过程中,各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在学生“出口”中作用,删减那些对于专业培养目标支撑力度较小、较弱的课程:合并一些知识点重复多的课程:压缩那些所包含知识并不是旅游从业人员必备核心知识课程的课时。
3.服务地方经济,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开发特色课程。
我们建议各高校应增加一些面向行业,面向地方的新课程。随着国民旅游普遍化发展,旅游消費需求多元化趋势明显,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转向休闲、个性化方向发展。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一些相关专业知识性课程。如休闲旅游、饮食营养、文博知识、、世界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等:开设一些满足市场需求的服务型的课程。如旅游策划、手语导游服务、服务运营管理、贴身管家服务等。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增设课程还应包括那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如旅游美学与旅游摄影、旅游文化学等。此外,各校还应围绕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尽量增设贴近本地社会经济特征和市场需求的特色课程,如江西旅游专题、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茶文化研究、江西旅游与名人名胜等,进一步丰富旅游专业知识结构,拓宽就业口径。
4.培养岗位能力,注重创新实践课程设置。
近年来,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与此对应的课程设置也要注重前瞻性和创新性,不断丰富专业课程的内容。要适应“互联网+”的旅游发展趋势,增加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网络创建、大数据管理等课程的设置。要适应目前旅游需求多元化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关注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策划等创新型课程。要结合各种技能大赛,技能考试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活动,开发创新型课程。
课程体系是高等院校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和手段,因此,用全新的思路设计和开发出科学合理、满足市场和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对提高和保障高院校教育质量,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