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如何避免英国无协议脱欧?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y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挫败了议会力图排除“无协议”脱欧可能性的努力之后,英国首相梅再次加大了欧盟领导人在3月29日英国脱欧截止日前接受其条件的压力。
  正如希腊威胁要脱离欧元区时所发现的那样,拿枪指着自己的头大概算不上是个成功的谈判策略。但相较希腊事件来说,英欧贸易掉线显然更令人担忧(英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此外,除了爱尔兰之外,梅可能要求的主要让步,实际上也并未触及欧盟各国的核心利益。因此,有理由相信在英国脱欧最后期限临近时,欧盟领导人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满足梅的愿望。
  通过说服数十名工党议员不要在英国脱欧的关键投票中投反对票,梅在整整一代亲欧盟年轻选民眼前成功打了工党的脸。通过说服保守党脱欧派相信她会神奇地抹去脱欧协议中最引人反对的特征,梅已经赢得了执政到下次大选的可能性。
  但梅的这一美好前景,构建于一个重要假设之上:3月29日的英国最后脱欧期限将保持不变。如果了解梅这种令人抓狂的犹豫和拖延策略背后的逻辑,欧盟领导人可以轻易化解梅的无协议脱欧威胁。
  纵观其政治生涯,梅一直擅长于拖延制胜。作为内政大臣,她经常赢得与其他部门的斗争,只需要拒绝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在最后决定之前几分钟才出席会议。
  梅的“数秒”战略屡试不爽,但前提是,必须有个无法更改的截止期限,去迫使其对手屈服。如果没有这一点,“数秒”就变成“拖延”。
  一旦合理理解了梅的谈判策略,欧盟如何做理性反应就变得显而易见了:在英国脱欧协议的实质内容上寸步不让,但同时取消其脱欧期限。
  而解除3月29日这个只因一条奇怪规定就主导了英国脱欧谈判的莫名日期,只不过是承认了某些在幕后已经发生的事情。欧盟和英国官员早已规划好了延期,无非是双方都不愿公开承认罢了,因为他们都觉得最后期限是自己的谈判筹码。
  但与先前的预期相反,现在应该明确认识到,截止日期实际上削弱了欧盟的谈判立场。也正是这个最后期限,将英国无协议脱欧的威胁变成了梅手中的武器。只要去除这一日期,梅就没法再以经济混乱去威胁欧盟领导人。
  那么试想,如果欧盟领导人如今投票决定暂停此最后期限,并愿意继续进行英国脱欧谈判,那又会发生什么?
  从理论上讲,梅可能会拒绝接受延期,并在欧盟拒绝其重新谈判要求或议会未能支持其交易的情况下,让英国在3月29日匆忙退出。但在这种情况下,这场无协议乱局的责任,将完全落在梅身上。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最反欧盟的工党议员,也不愿投票赞成梅出于纯粹党派考虑而施加的截止日期。
  因此,绝大多数国会议员几乎肯定会再次推动之前勉强未得通过的法案。这将从英国法律中删除英国脱欧的最后期限,并消除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
  但假设议会拒绝了欧盟提出的延期提议(或许是为了支持梅的无协议威胁),欧盟也不会因单方面放弃3月29日最后期限而招致任何损失。那些原本计划在最后时刻屈服于梅的欧盟领导人,也依然可以为了避免无协议脱欧而在3月28日作出让步。
  简而言之,欧盟关于取消特定最后期限的动议,可能是打开脱欧僵局的关键。欧盟可以借此让英國有时间去寻求全国共识,然后冷静地塑造其未来与欧盟的关系—无论是关税同盟、挪威风格的单一市场安排,还是保持一定距离的贸易协议,或完全不脱欧—而不是自己沦为梅的无协议威胁的俘虏。
  在每次成功的人质谈判中,突破的第一个关键步骤就是取消最后期限。这也是欧盟领导人目前应当采取的一步。
安纳托尔·凯勒茨基(Anatole Kaletsky)

  本文由Project Syndicate授权《南风窗》独家刊发中文版。安纳托尔·凯勒茨基是龙洲经讯首席经济学家、联职主席,著有《资本主义4.0》。
其他文献
2019年10月9日,一名猎人在刚果姆班达卡市附近一条河上狩猎。    1. 2018年10月19日,刚果姆班达卡市一个市场上,一名妇女在售卖熏制鱼。  如果你是一个饮食态度保守的人,第一次在旅途或风景照中看到非洲野生动物肉类交易市场的样子,恐怕会目瞪口呆,甚至连连作呕:剥了皮的猴子、猩猩挂在架子上,临死前挣扎的扭曲表情让痛苦的尖叫仿佛犹在耳畔;被简单烟熏过的老鼠和兔子在脏兮兮的托盘上一字排开,像
1927年的陈独秀(左)、1930年的李大钊  1920年2月14日,北京大雪纷飞。  一架慢悠悠的小骡车,穿过东边的朝阳门,出了北京城,走小路往天津行去。  驾车的30岁上下,留着八字胡,戴金边眼镜,一身长袍马褂,手提包里装着几册账本,自称是个“会计”。  车棚里,坐着他的“老板”,“老板”40多岁,寡言少语,闭目养神,空负一天雪景。  老板叫陈独秀,会计是李大钊,两人都是名满天下的大教授。  
吕德文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员  家庭是我国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内部的性别分工和代际分工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保障。传统意义上的“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实际上是一种劳动分工。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以及打工经济的兴起,使得老年人可以在家务农,而青壮年劳动力则在城市务工。由此,家庭内部形成了相互配合的“城乡二元体制”:首先,家庭内部的年轻夫妇和老年人的收入、支出单独核算。其次,家庭内部分工
2018年11月底,辽宁省的最低气温逼近零下十度,人们躲在臃肿的羽绒外套里,一张嘴就呼出一片呵气。而远在华南的香港特区依然春意盎然,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穿着短衣短裤的行人。  跨越巨大的温差,辽宁省省长唐一军来到了香港。他此行的目的是推介辽宁的招商引资政策和营商环境,增强与香港的经贸合作。会面时,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欢迎唐一军首次以辽宁省省长的身份访港。两人上次见面是在一年多以前,那时唐一军的职务还是
迎接来自中国的“量子惊喜”  美《新闻周刊》11月1日  Google的工程师制造了一台量子计算机,该计算机可以在200秒内完成传统计算机用10000年才能得到结果的运算。这几乎称得上是人类科技发展的“里程碑”。  2012年,《量子》(Quanta)杂志将这一里程碑称为“量子至上”,《自然》杂志则提及这是一个“使用可编程超导处理器的量子优势”。然而这些表述受到来自Google竞争对手—IBM公司
雷墨资深主笔  “巴统”是“巴黎统筹委员会”的简称,正式名称叫“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这个已经走入历史的委员会,如今却很值得玩味。  1949年11月,也就是北约成立半年多以后,在美国的提议下,西方阵营国家成立了这个以限制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为目的的组织。起初的运作是秘密进行的,成员国代表每周在巴黎碰头开会,调整禁运清单。當然,也免不了为豁免项目而争吵,因为冷战并没有
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Robert Skidelsky)  新冠疫情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当成数学问题处理的全球危机,政府把政策看成是解微分方程组。除了少数异类—当然,其中就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大部分政治领导人在应对病毒时堪称“科学”的奴隶。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英国政府,3月23日,英国政府突然改弦易辙,大张旗鼓地实施了封锁政策,原因是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研
今年3月后,中国的疫情控制效果显现。其中,房地产业复工复产进度加快。单月数据来看,3月房企土地购置面积、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等同比降幅均较前两月大幅收窄,效果显著。  2020年2—3月,房企各渠道的到位资金均出现增长现象,主要在于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國家、各地稍微宽松政策的支持。数据显示,2020年2—3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为33566.0亿元,同比增长66.1%;其中,国内贷款671
5月28日,山東济南人才市场举办现场招聘会,求职者参加招聘活动  北漂青年王部失业了。2020年春天,是他从老家内蒙古呼伦贝尔来到北京打拼的第四个年头。  他的北漂梦可能会随这次失业而“折戟”。上一份互联网运营工作,是从去年12月刚刚跳槽过去的,他满心欢喜,却未曾想,2月份,公司业务就因疫情停摆。“疫情突然,欲哭无泪”,到月底,公司撑不下去,王部“被动离职”了。  “三四五月,信念被一点点摧残,斗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未来如何发展,是我们近期十分关心的问题。随着疫情分析数据的不断披露,关于病毒的传染强度、致死率的知识也在刷新。通过和2003年SARS时期数据对比,新冠病毒的致死率远低于SARS,其传染性则比SARS强。虽然对新冠病毒,我们的认识还只是初步,但事实已经说明,它不是一个呼吸就会感染、感染就会九死一生的病毒,新冠病毒肺炎也是一个科学防护就可避免感染、及时就诊就能痊愈的疾病。在疫情防控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