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城镇化社区是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镇化之间新的结合点,是新农村建设的新平台,也是农村城镇化的起点。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城镇化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人口的城镇化、就业的城镇化和土地的城镇化三个方面入手,结合笔者2013年暑假在河北L村的调研所获,阐释新型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农民向市民的转换、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就业问题以及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所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 农村 城镇化 农民
一、农村城镇化的概念
农村城镇化是一个以非农产业发展及其向城镇聚集为基础,以符合实际的城镇发展为依托,以市场机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为导向而实现的农村和城镇融合、城乡资源互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它既包括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资金、信息、产业向城镇聚集,城镇不断发展,也包括城镇反哺农村,城市产业对农业的带动力增强,农业的现代化,农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准则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逐渐融入城市,农民市民化和农业现代化。
二、 城镇化过程中的三个问题——以L村为例
(一)人口的城镇化。农村城镇化的直接表现是人口转化,其动力在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地域空间的扩展。人口转化包含农村人口的地域变化和职业转化。农村人口的职业转变、经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城镇型转变,这将会对地域空间的重组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中失地农民和进程务工农民身份越来越尴尬,这一部分农民群体介于城市居民和农民之间,处于城镇化的边际位置。一方面,他们不具备城市居民的身份,虽然他们居住在城市,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仍旧属于农民,不能够享受城市居民的身份。以笔者2013年暑假所调研的河北省邯郸市L村为例,L村属于城郊村,交通方便。该村正在进行社区建设。笔者在调研该村的过程中发现,该村村民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与城镇居民无两样,一栋栋整齐的单门别院、全套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唯一与城镇居民不同的便是有些农民依旧保留着土地,以务农收入为主要收入。
另一方面,他们相较于普通的农民又表现出了某种程度上的不同。进城务工的农民,受城市的影响较多,和城市居民之间交流频繁,他们在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方面有着和城市居民趋同的倾向,城市的发展对他们的影响较大,而对于失去土地的农民群体,城市的扩建征用了他们的土地,失地后的农民或者选择进入乡镇企业打工或者背井离乡进城务工,城市的文化和社会生活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也产生了较深的影响。这样一来,那些进程务工的农民身份反而更显尴尬,他们不能够享有城市居民的各项福利保障,但是他们又失去了土地,介于传统农民和现代市民之间,实现他们身份的转换才是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二)就业的城镇化。在笔者调研的L村,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农民就业在城镇的情况是相当普遍的,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城镇提供了农村地区所不具备的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服务设施,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吸引他们到城镇定居和就业。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动是由单一的农业向非农产业的发展,非农产业由于受聚集经济效益的驱动,城镇以不同的规模集聚和发展,从而使城镇化得以发展。这样,非农产业的发展便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了人口向城镇的转移。
(三) 土地的城镇化。在L村进行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村集体的土地是集体承包给开发商,然后进行统一的筹建。其间,不乏村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利中饱私囊,将工程承包给自己的亲戚,利用城镇化的契机,大搞村庄土地交易。在土地城镇化的过程中,土地产权是通过国家征收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变成国有土地后再通过土地出让或者划拨等方式出让给城镇土地使用者。无论是在城镇国有土地上,还是在农村集体土地上的私人房屋或厂房设备,由于没有土地所有权,一旦地方政府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或者提前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让私有房屋所有者或私人企业业主搬走。
首先,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保障。失去土地以后,农民便失去了生存保障,养老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和医疗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便凸显出来,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强迫农民和土地分开,这意味着农民赖以生存的环境要发生改变,新的生活方式将取代传统的以耕作为主的生产方式。土地的供给不是无限量的,工业化进程加快之后用于农业的土地肯定会越来越少,为此,农民要想生活不受影响,继续过着富足的生活,就要适应变化,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农民要想富裕起来,就要转变旧的观念。
其次,不同层次的农民对土地的感情也不一样。年龄越大的农民普遍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要高于那些年轻人。这在L村表现突出,年龄大的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土地的感情比较深厚。在城镇化土地被征用问题上,持较为消极的态度。不愿意放弃土地,搬到新型农村社区居住。而那些年轻的农民则更愿意尝试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外出务工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低于在家务农的农民。长期在外地务工的农民家里仅种少量的土地甚至全部流转出去或者抛荒。他们更希望能够搬到新型农村社区去居住,对土地没有特别的依赖感。再者就是那些受教育程度较高,在外务工小有成就的农民,他们所有的生活开支基本上都是依靠打工收入来维持的,从土地中得到的回报很少。他们生活充裕,与城里人没有两样。这就要求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办法,灵活多样,使农民顺利实现身份的转变。
再者,城镇化是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保护好农民的利益,解决好农民的征地补偿问题,农村社会“不患寡而患不均”,征地补偿款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在说到征地补偿款的问题上,政府必须强化土地征用管理。一方面通过立法规范土地征用制度,禁止强拆强建,合理开发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可以实行出让改出租,农民当股东。农民以土地入股,由农民变为股东,参与企业经营,同担风险,共享经营成果。这样以来可以解决农民土地流失的问题,又可以使农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也进一步减轻了地方财政的负担。
参考文献:
[1]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冯尚春.中国农村城镇化动力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王小刚,王建平.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我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J].社会科学研究,2011(5).
[4]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关键词 农村 城镇化 农民
一、农村城镇化的概念
农村城镇化是一个以非农产业发展及其向城镇聚集为基础,以符合实际的城镇发展为依托,以市场机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为导向而实现的农村和城镇融合、城乡资源互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它既包括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资金、信息、产业向城镇聚集,城镇不断发展,也包括城镇反哺农村,城市产业对农业的带动力增强,农业的现代化,农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准则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逐渐融入城市,农民市民化和农业现代化。
二、 城镇化过程中的三个问题——以L村为例
(一)人口的城镇化。农村城镇化的直接表现是人口转化,其动力在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地域空间的扩展。人口转化包含农村人口的地域变化和职业转化。农村人口的职业转变、经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城镇型转变,这将会对地域空间的重组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中失地农民和进程务工农民身份越来越尴尬,这一部分农民群体介于城市居民和农民之间,处于城镇化的边际位置。一方面,他们不具备城市居民的身份,虽然他们居住在城市,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仍旧属于农民,不能够享受城市居民的身份。以笔者2013年暑假所调研的河北省邯郸市L村为例,L村属于城郊村,交通方便。该村正在进行社区建设。笔者在调研该村的过程中发现,该村村民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与城镇居民无两样,一栋栋整齐的单门别院、全套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唯一与城镇居民不同的便是有些农民依旧保留着土地,以务农收入为主要收入。
另一方面,他们相较于普通的农民又表现出了某种程度上的不同。进城务工的农民,受城市的影响较多,和城市居民之间交流频繁,他们在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方面有着和城市居民趋同的倾向,城市的发展对他们的影响较大,而对于失去土地的农民群体,城市的扩建征用了他们的土地,失地后的农民或者选择进入乡镇企业打工或者背井离乡进城务工,城市的文化和社会生活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也产生了较深的影响。这样一来,那些进程务工的农民身份反而更显尴尬,他们不能够享有城市居民的各项福利保障,但是他们又失去了土地,介于传统农民和现代市民之间,实现他们身份的转换才是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二)就业的城镇化。在笔者调研的L村,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农民就业在城镇的情况是相当普遍的,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城镇提供了农村地区所不具备的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服务设施,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吸引他们到城镇定居和就业。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动是由单一的农业向非农产业的发展,非农产业由于受聚集经济效益的驱动,城镇以不同的规模集聚和发展,从而使城镇化得以发展。这样,非农产业的发展便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了人口向城镇的转移。
(三) 土地的城镇化。在L村进行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村集体的土地是集体承包给开发商,然后进行统一的筹建。其间,不乏村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利中饱私囊,将工程承包给自己的亲戚,利用城镇化的契机,大搞村庄土地交易。在土地城镇化的过程中,土地产权是通过国家征收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变成国有土地后再通过土地出让或者划拨等方式出让给城镇土地使用者。无论是在城镇国有土地上,还是在农村集体土地上的私人房屋或厂房设备,由于没有土地所有权,一旦地方政府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或者提前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让私有房屋所有者或私人企业业主搬走。
首先,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保障。失去土地以后,农民便失去了生存保障,养老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和医疗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便凸显出来,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强迫农民和土地分开,这意味着农民赖以生存的环境要发生改变,新的生活方式将取代传统的以耕作为主的生产方式。土地的供给不是无限量的,工业化进程加快之后用于农业的土地肯定会越来越少,为此,农民要想生活不受影响,继续过着富足的生活,就要适应变化,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农民要想富裕起来,就要转变旧的观念。
其次,不同层次的农民对土地的感情也不一样。年龄越大的农民普遍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要高于那些年轻人。这在L村表现突出,年龄大的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土地的感情比较深厚。在城镇化土地被征用问题上,持较为消极的态度。不愿意放弃土地,搬到新型农村社区居住。而那些年轻的农民则更愿意尝试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外出务工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低于在家务农的农民。长期在外地务工的农民家里仅种少量的土地甚至全部流转出去或者抛荒。他们更希望能够搬到新型农村社区去居住,对土地没有特别的依赖感。再者就是那些受教育程度较高,在外务工小有成就的农民,他们所有的生活开支基本上都是依靠打工收入来维持的,从土地中得到的回报很少。他们生活充裕,与城里人没有两样。这就要求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办法,灵活多样,使农民顺利实现身份的转变。
再者,城镇化是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保护好农民的利益,解决好农民的征地补偿问题,农村社会“不患寡而患不均”,征地补偿款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在说到征地补偿款的问题上,政府必须强化土地征用管理。一方面通过立法规范土地征用制度,禁止强拆强建,合理开发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可以实行出让改出租,农民当股东。农民以土地入股,由农民变为股东,参与企业经营,同担风险,共享经营成果。这样以来可以解决农民土地流失的问题,又可以使农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也进一步减轻了地方财政的负担。
参考文献:
[1]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冯尚春.中国农村城镇化动力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王小刚,王建平.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我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J].社会科学研究,2011(5).
[4]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