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就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发展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以阐述,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创新;创设;民主互动;情境;动手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文化、教育、科技的生命力。一个国家或民族缺乏创新力就会落后挨打,甚至消亡;文教、科技就会死水一潭,没有活力,意识形态和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发展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迫在眉睫。下面是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民主,互动的教学氛围,诱发创新意识
一个留美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课堂上一名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提出质疑,教师回答,又再问,又再答……学生追问的结果令这位知名教授瞠目以对,张口结舌。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寞,学生们看他们的教师并没有面红耳赤,而是满面春风,并热情洋溢的提议:请同学起立,为这位同学鼓掌。教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刷的站起来,教室里顿时想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这个故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这位教授的教法实在好。他使学生明白,师生之间的平等切磋比起单纯的“你讲我听”更为正常而有益;他让学生明白,追求真理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他让学生感受到,认知和思辨是件多么快乐的事,他给学生展示出一种虚心诚恳,胸怀坦荡的人格风范。因此,我也经常鼓励学生大胆的向老师提出问题,并表扬穷追不舍的精神,能把老师难住更好,从而改变了以前只有老师设疑提问学生,学生被动回答问题的课堂局面。其结果是,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了,也推动我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教材和学识。
学生在学习中互助合作,对关键性的问题展开讨论,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讲错了不要紧,对学生的作业开展自评,鼓励学生勇敢发言,积极争议。如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后,计算“6+6+6+3”,出现了如下多种算法:
6+6+6+3=12+6+3
6+6+6+3=6×3+3
6+6+6+3=6×4-3
6+6+6+3=3×7(或7×3)
我先让学生说说这样的理由,然后评议哪种算法比较好。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思路,收到了多项反馈的信息,促使“创新”思路的幼芽在儿童的心灵中萌发。
另外,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不仅要留意学生解题的正误,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适时以精妙的评语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发学生拓展思路,发挥创新潜能。如解答:“一个小组要加工4000个零件,6天加工了零件个数的60%,还要几天才能完成?”一般的解题方法是:
4000÷(4000×60%÷6)-6=4(天)
批改作业时,我在“√”的旁边写简洁的评语:“如果工作总量变化了,您又会解吗?”“如果具体工作总量不知道,您又会解吗?”通过评语启发,学生茅塞顿开,相继列出
(1)6×【(1-60%)÷60%】
(2)6÷【60%÷(1-60%)】
(3)1÷(60%÷6)-6
(4)6÷60%-6
等正确和简洁的算式。有对用“6÷60%-6”这种解法的同学写上“优+有创造性”的评语,学生看到了很高兴,还是前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规律。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肯定,进一步激起了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创新思维
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儿童遇到事物,发生了求知的动机,于是亲自去观察,去实验,结果,他们对于这事物得到了一些新知识,他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一个新趋向。这种活动创造的能力,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用得着,这才是做人的根本方法。学校教育能注重这一点,学生就能不断创造,以谋求社会的进步。”
如“小数的意义”,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三位小数的意义”。教学时,学生在我创设的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了一、二位小数的涵义,我大胆地让学生独自想出一个三位小数,并结合实际说出这一个小数的意义。学生活跃极了,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创造的那个小数。有的学生说:商店购进1000支同样的铅笔,我买了8支,就是千分之八,用小数表示就是0.008:有的说:“好利来公司”为“六一”那天过生日的小朋友做了个巨型蛋糕,统计之后发现有1000份,我吃了其中一份,就是0.001份……给学生独立思考例举后,认识趋向一致,三位小数的涵义是“千分之几的分数”,更可贵的是这样的三位小数都是学生自己“创造的”是靠他们自己不断体会,挖掘、领语、深化得出的,其价值远比教师”直接告诉”大多了。
三、动手又动脑,培养创新能力
教育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独自去尝试、去发现。教育家陶行知说过: “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提供各种会让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掌握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一是多提供说的机会;二是多提供动手的机会,在教学中注意精心设计提问,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教师。一个教师缺乏创新力,其教学必然平谈无奇,学生想象的翅膀展不开,联想的骏马不能纵横驰骋、凌空飞跃,怎么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四有”新人?面对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勇于想自己开刀,不断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从而实现自身的解放。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东湖学校)
关键词:创新;创设;民主互动;情境;动手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文化、教育、科技的生命力。一个国家或民族缺乏创新力就会落后挨打,甚至消亡;文教、科技就会死水一潭,没有活力,意识形态和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发展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迫在眉睫。下面是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民主,互动的教学氛围,诱发创新意识
一个留美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课堂上一名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提出质疑,教师回答,又再问,又再答……学生追问的结果令这位知名教授瞠目以对,张口结舌。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寞,学生们看他们的教师并没有面红耳赤,而是满面春风,并热情洋溢的提议:请同学起立,为这位同学鼓掌。教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刷的站起来,教室里顿时想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这个故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这位教授的教法实在好。他使学生明白,师生之间的平等切磋比起单纯的“你讲我听”更为正常而有益;他让学生明白,追求真理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他让学生感受到,认知和思辨是件多么快乐的事,他给学生展示出一种虚心诚恳,胸怀坦荡的人格风范。因此,我也经常鼓励学生大胆的向老师提出问题,并表扬穷追不舍的精神,能把老师难住更好,从而改变了以前只有老师设疑提问学生,学生被动回答问题的课堂局面。其结果是,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了,也推动我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教材和学识。
学生在学习中互助合作,对关键性的问题展开讨论,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讲错了不要紧,对学生的作业开展自评,鼓励学生勇敢发言,积极争议。如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后,计算“6+6+6+3”,出现了如下多种算法:
6+6+6+3=12+6+3
6+6+6+3=6×3+3
6+6+6+3=6×4-3
6+6+6+3=3×7(或7×3)
我先让学生说说这样的理由,然后评议哪种算法比较好。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思路,收到了多项反馈的信息,促使“创新”思路的幼芽在儿童的心灵中萌发。
另外,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不仅要留意学生解题的正误,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适时以精妙的评语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发学生拓展思路,发挥创新潜能。如解答:“一个小组要加工4000个零件,6天加工了零件个数的60%,还要几天才能完成?”一般的解题方法是:
4000÷(4000×60%÷6)-6=4(天)
批改作业时,我在“√”的旁边写简洁的评语:“如果工作总量变化了,您又会解吗?”“如果具体工作总量不知道,您又会解吗?”通过评语启发,学生茅塞顿开,相继列出
(1)6×【(1-60%)÷60%】
(2)6÷【60%÷(1-60%)】
(3)1÷(60%÷6)-6
(4)6÷60%-6
等正确和简洁的算式。有对用“6÷60%-6”这种解法的同学写上“优+有创造性”的评语,学生看到了很高兴,还是前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规律。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肯定,进一步激起了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创新思维
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儿童遇到事物,发生了求知的动机,于是亲自去观察,去实验,结果,他们对于这事物得到了一些新知识,他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一个新趋向。这种活动创造的能力,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用得着,这才是做人的根本方法。学校教育能注重这一点,学生就能不断创造,以谋求社会的进步。”
如“小数的意义”,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三位小数的意义”。教学时,学生在我创设的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了一、二位小数的涵义,我大胆地让学生独自想出一个三位小数,并结合实际说出这一个小数的意义。学生活跃极了,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创造的那个小数。有的学生说:商店购进1000支同样的铅笔,我买了8支,就是千分之八,用小数表示就是0.008:有的说:“好利来公司”为“六一”那天过生日的小朋友做了个巨型蛋糕,统计之后发现有1000份,我吃了其中一份,就是0.001份……给学生独立思考例举后,认识趋向一致,三位小数的涵义是“千分之几的分数”,更可贵的是这样的三位小数都是学生自己“创造的”是靠他们自己不断体会,挖掘、领语、深化得出的,其价值远比教师”直接告诉”大多了。
三、动手又动脑,培养创新能力
教育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独自去尝试、去发现。教育家陶行知说过: “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提供各种会让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掌握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一是多提供说的机会;二是多提供动手的机会,在教学中注意精心设计提问,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教师。一个教师缺乏创新力,其教学必然平谈无奇,学生想象的翅膀展不开,联想的骏马不能纵横驰骋、凌空飞跃,怎么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四有”新人?面对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勇于想自己开刀,不断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从而实现自身的解放。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东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