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重要支撑,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准则,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a)-0239-0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也是抵御高校不正确社会思潮泛滥的有力武器。特别是面对“普世价值”等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旗,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江泽民曾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人民之祸。胡锦涛总书记也深刻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民的思想下手。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生产和传播的重要阵地,马克思主义如果不去占领,就会给其他诸如“普世价值”之类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带来可乘之机。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广大青年学生的头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2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主题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没有理想就会失去人生目标,就会失去奋斗动力。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也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和人生追求。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加强世界历史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劣迹斑斑的发家史,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加强党史与国情教育,让大学生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新中国富国强民的辉煌建设史,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目前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发展领先于我们的现实,正确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另一方面,要教育大学生将个人追求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教育大学生实现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脚踏实地,善于把远大理想与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时刻准备担当历史的重任。
3 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重要支撑,弘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毛泽东曾指出,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邓小平也曾指出,从延安到新中国,除了靠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外,还要靠宝贵的革命精神。一个人要自立,一个民族要振兴,一个国家要富强,都离不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也是包括当代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中华儿女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和必须展现的精神风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促进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反映了历史进步的方向,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动力支撑。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引导大学生认清所谓“普世价值”等西方社会思潮的迷惑性。一方面,要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同时,要对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进行合理引导,消除狭隘的爱国情绪和民族偏见,引导他们以开放的胸怀和气度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和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使他们自觉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动力,为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4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准则,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基础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优良道德风尚的提倡和尊崇,以及通过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不良思想行为的反对和贬斥,把贯穿于、渗透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并且保证其和谐发展的灵魂性、本质性的东西揭示了出来,反映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当代大学生的修身立德之本。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他们分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所谓“普世价值”的界限,着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主动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入课堂之中,引导大学生明是非、辨美丑、知荣辱,自觉增强公德意识、树立服务意识;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宣传革命先烈、民族英雄、仁人志士的崇高气节,使青年学生受到熏陶,汲取力量。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在平等互助、真诚交流、积极引导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发展,使大学生在不断的自我体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过程中,接受锻炼、陶冶情操、提升品格,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遵守者和实践者,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08-23.
[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06-10-1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a)-0239-0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也是抵御高校不正确社会思潮泛滥的有力武器。特别是面对“普世价值”等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旗,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江泽民曾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人民之祸。胡锦涛总书记也深刻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民的思想下手。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生产和传播的重要阵地,马克思主义如果不去占领,就会给其他诸如“普世价值”之类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带来可乘之机。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广大青年学生的头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2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主题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没有理想就会失去人生目标,就会失去奋斗动力。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也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和人生追求。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加强世界历史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劣迹斑斑的发家史,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加强党史与国情教育,让大学生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新中国富国强民的辉煌建设史,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目前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发展领先于我们的现实,正确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另一方面,要教育大学生将个人追求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教育大学生实现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脚踏实地,善于把远大理想与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时刻准备担当历史的重任。
3 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重要支撑,弘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毛泽东曾指出,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邓小平也曾指出,从延安到新中国,除了靠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外,还要靠宝贵的革命精神。一个人要自立,一个民族要振兴,一个国家要富强,都离不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也是包括当代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中华儿女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和必须展现的精神风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促进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反映了历史进步的方向,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动力支撑。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引导大学生认清所谓“普世价值”等西方社会思潮的迷惑性。一方面,要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同时,要对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进行合理引导,消除狭隘的爱国情绪和民族偏见,引导他们以开放的胸怀和气度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和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使他们自觉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动力,为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4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准则,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基础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优良道德风尚的提倡和尊崇,以及通过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不良思想行为的反对和贬斥,把贯穿于、渗透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并且保证其和谐发展的灵魂性、本质性的东西揭示了出来,反映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当代大学生的修身立德之本。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他们分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所谓“普世价值”的界限,着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主动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入课堂之中,引导大学生明是非、辨美丑、知荣辱,自觉增强公德意识、树立服务意识;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宣传革命先烈、民族英雄、仁人志士的崇高气节,使青年学生受到熏陶,汲取力量。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在平等互助、真诚交流、积极引导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发展,使大学生在不断的自我体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过程中,接受锻炼、陶冶情操、提升品格,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遵守者和实践者,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08-23.
[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光明日报,200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