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初中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将艺术与传统相结合,浸润学生的心灵,熏陶他们的思想,提升他们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文章基于此点,对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初中农村美术教师应该积极尝试引入传统文化元素,鼓励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会,让他们能够对传统文化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和了解,促使他们能够将美术课堂学习的内容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习美术的效率,实现自身的有效发展。
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的意义
(一)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
美术是一种艺术类的学科,将其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能够在发展学生艺术能力的基础上丰富和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让学生能够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作加持,让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此基础上展开的美术教学,内容不仅丰富多样,形式千姿百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提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实现德育教学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单纯的美术教学并不能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也不可能让学生的审美观念变得客观、科学、合理。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审美意识,培养自己形成更加客观、科学的审美观念。在这种前提下展开的美术教学,能够让学生具备辩证性的思维,促使他们能够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将精华融于艺术之中,丰富艺术涵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的融合现状
(一)美术教科书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较少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美术课本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是其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是很少的。因此,学生很难从美术课本中得到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点,他们也无法将美术知识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以此,整个教学过程就变得比较单调,教学内容单一,不能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进而也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品质。
(二)教学方式枯燥无味
传统文化与美术知识相融合,如果没有妙趣横生的教学方法,那么整个课堂就是枯燥无味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和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化知识所覆盖,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降低,积极性也得到抑制,不利于他们学习效能的增强。因此,整个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的融合方法
(一)借助建筑艺术加以文化熏陶
在初中美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入建筑艺术的概念,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建筑艺术在美术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熏陶,借助艺术手段深化学生对美术知识内容的深度理解,以此提升他们的美术素养,强化他们的美术能力,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对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农村这片肥沃的土壤,带领学生去观察各种形式的建筑物,引导他们积极挖掘其中所蕴藏着的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在农村都有具体的呈现方式,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去挖掘这些艺术之美,让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这种建筑物,感叹建筑之美,感叹传统文化之美,引导他们在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也能够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真正地理解并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真谛。
(二)结合民间工艺认知传统文化
俗话说:高手在民间。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接触传统文化的媒介大多都是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这些民间工艺都蕴藏着十分浓厚的文化底蕴,也正是因为农村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很多手工艺都得到保留。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民间,走近手工艺人,了解其中所传承的文化,进而感知传统文化。
例如,捏泥娃娃和剪纸在民间十分盛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查阅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然后去向当地有名的手工艺人学习,感受这些民间工艺蕴含的繁复步骤。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展开实践,将自己所制作出来的工艺品带到学校,在讲台上一一呈现和展示,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促使他们能够形成更加专业的美术素养,树立更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样一来,学生的综合素养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他们才会在与传统文化相交融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认知,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强化艺术感知力,实现自身的综合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初中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增加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让美术资源得到拓展和延伸,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促使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能够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以此,学生才会对传统文化有敬仰之情,才能够丰富自身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程佳.初中美术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136-137.
[2]刘兴伟. 永善苗族蜡染艺术融入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万和镇中心学校)
关键词:初中美术;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初中农村美术教师应该积极尝试引入传统文化元素,鼓励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会,让他们能够对传统文化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和了解,促使他们能够将美术课堂学习的内容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习美术的效率,实现自身的有效发展。
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的意义
(一)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
美术是一种艺术类的学科,将其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能够在发展学生艺术能力的基础上丰富和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让学生能够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作加持,让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此基础上展开的美术教学,内容不仅丰富多样,形式千姿百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提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实现德育教学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单纯的美术教学并不能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也不可能让学生的审美观念变得客观、科学、合理。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审美意识,培养自己形成更加客观、科学的审美观念。在这种前提下展开的美术教学,能够让学生具备辩证性的思维,促使他们能够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将精华融于艺术之中,丰富艺术涵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的融合现状
(一)美术教科书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较少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美术课本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是其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是很少的。因此,学生很难从美术课本中得到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点,他们也无法将美术知识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以此,整个教学过程就变得比较单调,教学内容单一,不能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进而也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品质。
(二)教学方式枯燥无味
传统文化与美术知识相融合,如果没有妙趣横生的教学方法,那么整个课堂就是枯燥无味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和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化知识所覆盖,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降低,积极性也得到抑制,不利于他们学习效能的增强。因此,整个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的融合方法
(一)借助建筑艺术加以文化熏陶
在初中美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入建筑艺术的概念,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建筑艺术在美术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熏陶,借助艺术手段深化学生对美术知识内容的深度理解,以此提升他们的美术素养,强化他们的美术能力,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对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农村这片肥沃的土壤,带领学生去观察各种形式的建筑物,引导他们积极挖掘其中所蕴藏着的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在农村都有具体的呈现方式,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去挖掘这些艺术之美,让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这种建筑物,感叹建筑之美,感叹传统文化之美,引导他们在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也能够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真正地理解并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真谛。
(二)结合民间工艺认知传统文化
俗话说:高手在民间。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接触传统文化的媒介大多都是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这些民间工艺都蕴藏着十分浓厚的文化底蕴,也正是因为农村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很多手工艺都得到保留。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民间,走近手工艺人,了解其中所传承的文化,进而感知传统文化。
例如,捏泥娃娃和剪纸在民间十分盛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查阅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然后去向当地有名的手工艺人学习,感受这些民间工艺蕴含的繁复步骤。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展开实践,将自己所制作出来的工艺品带到学校,在讲台上一一呈现和展示,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促使他们能够形成更加专业的美术素养,树立更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样一来,学生的综合素养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他们才会在与传统文化相交融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认知,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强化艺术感知力,实现自身的综合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初中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增加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让美术资源得到拓展和延伸,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促使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能够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以此,学生才会对传统文化有敬仰之情,才能够丰富自身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程佳.初中美术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136-137.
[2]刘兴伟. 永善苗族蜡染艺术融入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万和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