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解读《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
“此次调研也发现了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偏高、学生超重肥胖率上升等一些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
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意见》要求,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结合,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
王登峰表示,在国家课程体系中,体育与健康课既包括体育,也包括健康,但此前都是体育老师来讲的。此次《意见》明确提出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课时要求,把健康教育的内容真正规范化、系统化,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意见》提出,鼓励普通高校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师范类、体育类普通高校应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和教法课。落实各学段健康教育教学时间,中小学校每学期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总课时中安排4个健康教育课时。
《意见》明确了健康教育内容,要求构建分学段、一体化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日常锻炼、传染病预防、食品卫生安全、合理膳食、体格检查、心理健康、生长发育、性与生殖健康、心肺复苏、安全避险与应急救护等方面知识和技能。把预防新型毒品等毒品教育納入健康教育课程。落实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任务,加强青春期、性道德和性责任教育。
根据《意见》要求,各地各校要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健全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严格落实眼保健操、课间操制度,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意见》特别强调,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生命教育、亲情教育,增强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意识。加强重大疫情、重大灾害等特殊时期心理危机干预,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保持乐观向上心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理念,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掌握正确应对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的技能,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做到自尊自信、理性平和。”《意见》指出。
此外,《意见》还对加强学校急救教育作出明确要求,提出加强学校急救设施建设和师生急救教育培训,加强适龄学生急救培训,在师生中逐步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
据人民网
“此次调研也发现了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偏高、学生超重肥胖率上升等一些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
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意见》要求,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结合,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
王登峰表示,在国家课程体系中,体育与健康课既包括体育,也包括健康,但此前都是体育老师来讲的。此次《意见》明确提出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课时要求,把健康教育的内容真正规范化、系统化,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意见》提出,鼓励普通高校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师范类、体育类普通高校应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和教法课。落实各学段健康教育教学时间,中小学校每学期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总课时中安排4个健康教育课时。
《意见》明确了健康教育内容,要求构建分学段、一体化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日常锻炼、传染病预防、食品卫生安全、合理膳食、体格检查、心理健康、生长发育、性与生殖健康、心肺复苏、安全避险与应急救护等方面知识和技能。把预防新型毒品等毒品教育納入健康教育课程。落实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任务,加强青春期、性道德和性责任教育。
根据《意见》要求,各地各校要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健全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严格落实眼保健操、课间操制度,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意见》特别强调,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生命教育、亲情教育,增强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意识。加强重大疫情、重大灾害等特殊时期心理危机干预,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保持乐观向上心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理念,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掌握正确应对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的技能,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做到自尊自信、理性平和。”《意见》指出。
此外,《意见》还对加强学校急救教育作出明确要求,提出加强学校急救设施建设和师生急救教育培训,加强适龄学生急救培训,在师生中逐步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