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下的民主政治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科学技术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均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以“民主政治”为例,探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民主政治所起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科学技术 民主政治
  作者简介:冯炬,西安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博士研究生,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冯小炯,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1-132-02
  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进步。与此同时,民主政治历经几次波峰波谷,再度复苏,日渐完善。“正是由于有了工业化,才给我们带来了所谓的民主。在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才爆发了民主革命和广泛参与政治的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民主政治的影响日渐广泛和深入,成为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民主政治的建立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双向互动。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又为人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创造了良好条件。一定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从物质基础、技术条件上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科学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人文价值倾向亦对民主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以“民主政治”为视角,探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民主政治所起的促进作用。
  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一)现代科学技术为公民参政、议政提供了空间条件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不仅带来了现代技术文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使民主政治真正落实到实处。由于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和发达的大众传媒,为人们关心、了解和监督政治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现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公民的政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不受空间的制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地域因素影响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随着航空、高速铁路等行业的发展,民用飞机和高铁速度不断提高、成本大幅降低。据笔者调查,2010年以来,在外地的当事人(尤其是省外和国外的当事人)本人参加庭审的比例大大提高。由于陕西省际高速公路的相继开通,当日往返陕南、陕北已成为可能。
  (二)现代科学技术为民主政治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1.在选举方面。电子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使其在统计和分析选举结果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大大减少劳动强度,避免偏差。尽管世界各国的选举方式千差万别,但通常采用多数当选制、比例当选制和区域当选制等计算方法。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计算选票,都十分繁琐,且容易出现偏差。电子计算机的使用,解决了这个难题。它不仅可以迅速、准确地计算选票,而且可以进行科学的对比和分析。我国现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现场投票一般采用无记名投票和举手表决等方式。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县级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基本上均采用电子系统进行投票。代表只需轻轻按键,就可完成投票,投票系统便会自动统计投票结果。电子投票系统的运用,保证了投票过程的秘密性和投票结果的公正性。
  2.在民意测验方面。为了掌握公民的思想动态,做出科学决策,专门机构和人员事先往往要進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常见的调查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和开座谈会等形式。这些调查方法由于涉及不同类型的内容,一般先由调查者进行选择,然后再进行统计分析。这项工作由于涉及信息量过大,手工劳动一般很难完成。如果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统计和分析,就可以克服程序上的缺陷,更能准确的反应调查者的意愿。因此,在一定条件下,现代科学技术为民主政治提供的物质条件越先进,民主政治发展的空间就会越广阔。
  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为民主政治的发展营造了文化氛围
  (一)科学精神促进了民主气质的养成
  科学技术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使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观念产生了实质性改变。正如科恩所说“即使在重大问题上以及在自己深信不疑的意见方面,人是多么易于出错”。在传统社会中,由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不能正确认识许多自然现象,对自然规律的把握也不够。因此,人们极易相信某些异端邪说,轻易放弃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于他人身上,在精神上遭受折磨和奴役,导致专制和独裁。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障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任务是,探知未知领域和揭示事物本来面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了勇于探索和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
  (二)科技进步提升了人的文化素质
  1.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不能保证一定产生民主的政策,但是,假如公民未受教育,民主要想取得持久的成功,希望甚微”。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为人们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创造了条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使生产率大幅提高,劳动时间逐渐缩短,人们获得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人们对智力投资日渐重视,出现了“蓝领工人白领化”和“体力劳动脑力化”的现象。
  2.教育方式的变革。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下,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一次性学校教育已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终生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趋势。在电子技术的推动下,教育方式逐步突破传统模式,单一的学校教育,发展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全方位发展的多功能、多种类教育。“一专多能”成为现代社会对就业者的新要求。先进的、形式多样的大众传播媒介,使人们科技借助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方式获得了新的知识。学校教育的形式呈现多样化,多媒体教学已逐步取代“板书教学”。远程教育方便受教育者实现资源共享,甚至摆脱了时空的限制,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对受教育者答疑解惑和检测。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引发了教育革命,促进了人们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   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增强了人的主体性
  人是科学技术的发现者和民主政治生活的主体,人的主体性的体现直接关系到以公民个人权利为核心的民主政治的水平。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的自主意识每推进一步,人的主体地位每增强一步,民主政治的水平就拓宽和深入一步。因此,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提高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标尺,对民主政治的发展起引领作用。同时,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发展相互推动、相互制约,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以机器人的发展为例,人类不断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赋予机器人一定的“模拟思维”,使机器人参与劳动生产,代替人从事繁重、高危劳动。人只需掌握控制程序,就能生产出质量高、性能好的尖端产品。不仅如此,机器人还可以模拟人的思维从事看病、下棋、烹飪和聊天等复杂劳动。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发展的越迅速,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越先进,人在自然界的活动天地就越广阔,人类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发展和完善自身。因此,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逐步解放,标志着人对自然认识的逐步深入,人的主体性的不断增强和民主政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四、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加快了管理和决策方式的改革
  (一)增强决策的民主化
  如果说传统社会是经验型决策,那么现代社会正逐步走向科学化和民主化决策。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对数量多、内容复杂、种类繁多和变化迅速的信息提供准确的描述和精确的分析,使决策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成为“最优”决策。这种决策过程的科学化,体现了自上而下、公开透明的民主精神。“多元决策中心”和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模式,决策制定权逐渐从坐办公室的人员手中交给“一线人员”手中。此外,近年来广泛推行“政府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即政府在作出关系民生的政策前,征询公民代表的意见,使该项制度尽量符合民意。这种“问道于民”的决策程序和方式的改变,既下放了权利,又赋予基层和一线工作人员更多的民主。
  (二)强化管理的科学化
  1.有利于上、下级之间的内部监督。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在空间上缩小,在时间上缩短。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几乎每个单位都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以陕西省法院系统为例,一个案件从立案庭收案开始,到业务庭庭长分案、承办人接受案件、排期、制作法律文书,直至送达结案,有管理权限的行政领导可在任何时候输入指令,在局域网内查阅该案件的审理情况,对承办人进行监督。案件承办人员也可以根据权限,查阅自己的案件审批到哪个环节,进展如何。审判管理部门,还可根据案件受理的时间,确定该案是否超过审理期限,对承办人进行绩效考核。
  2.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网络空间是言论自由的王国,是平等的世界,它促进了言论自由、社会平等和政治公开。借助网络人民群众与政府官员更易沟通,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近几年,许多政府机构都建立了网站,政府官员也会定期在网上和网民对话。这些改变,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了解政治、参与政治的热情,使政府能更广泛、及时地了解民意,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在一定程度上,网络还可以避免政府产生官僚主义,形成强大的群众监督环境。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坚信:只有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中国这艘巨轮才能产生无穷力量,中国民主政治的质量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美]阿尔温·托夫勒著.粟旺,胜得,徐复译.预测与前提-托夫勒未来对话录.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2.
  [2][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新刑事诉讼法颁布后,对原有内容作了重要的修改,对于保障公民权利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保障人权原则进入法条,辩护人身份的确认,辩护权得以全面保障,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有
摘 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一条第三款所列举的委托、声明、赠与、遗嘱等四项公证项目,在公证行业内,此四项公证项目①“均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在公证实践中,对于此四项公证项目的证明方式均为证明当事人的签署行为,而对于文书的内容不予以证明。  关键词 证明行为 公证书 当事人  作者简介:陶友林,安徽省合肥市衡正公证处。  中图分类号:D92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的直接动力。教师只有善于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除了把握住教材的重难
摘 要 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立足查办与预防职务犯罪职能,积极参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但实践中检察机关对参与活动没有作出统一规定。本文通过阐述检察机关参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分析参与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厘清当前风险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检察机关探索建立以“强化意识为先导、查找疏漏为手段、筑强内控为核心、搭建平台为保障”的立体参与模式。  关键词 检察机关 廉政风险防控 工作路径  作者
摘 要 检察机关是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带头履行法律和监督法律实施的职责。刑事立案监督作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侦查机关的立案监督,既可以有效的打击犯罪分子,使其受到应有的惩罚,与此同时,又可以有效地防止徇私枉法、索贿受贿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 刑事立案监督 检察机关 犯罪分子  作者简介:罗兴,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 为贯彻落实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关于询问诉讼参与人、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的相关规定,某基层检察院积极组织侦监部门干警开展对接工作,在修改后刑诉法实施前,就询问诉讼参与人、听取辩护律师意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 审查批捕 询问诉讼参与人 听取意见  作者简介:杨志宇,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法警大队干警。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独创性、高附加值和强融合性的特点。在分析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法律困境的基础上,本文初步探讨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如何通过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打击力度,加大对行政执法机关的监督力度,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检察机关作者简介:石安琪,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综合处副处长,法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D92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而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思维品质在思维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教学中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