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咏方物诗品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晚明张岱,不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在饮食方面也是一位精致的鉴赏家。他作有多首咏方物诗,今择几首观之,品其“以俗物入诗而不失其雅”之美。
  关键词: 张岱 咏物诗 方物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晚号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人们熟悉的一位晚明文学家。他的小品文清新优美,所作咏物诗也新颖别致。今择几首观之,略谈浅见。
  张岱生于江南烟柳之地、累世通显之家,少壮时,追求享乐,服食豪侈,且深受祖父与友人结“饮食社”、追求正味的影响,重视饮食之道,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饮膳、品茶等方面可称得上是一个精致的鉴赏家。他在《陶庵梦忆》中自叙:“越中清馋无过余者,喜啖方物。”接着列举各地特产近六十余种,远至北京、山西的干货,近至江南沿海的时鲜,“远则岁致之,近则月致之、日致之,耽耽逐逐,日为口腹谋”,追逐方物至此,的确是吃客中的状元。
  道学家们向来“不欲以口腹累性命”(《老饕集序》),对于火腿皮蛋这类“累口腹”的物事,是斥之为“大俗”而不屑一顾的,更不会将种种“俗物”作为诗材,歌之咏之。张岱不然,他深受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学说和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肯定人对物欲的追求,认为“凡为仁者,只在布帛、菽粟、饮食、日用之间”。①他不仅编了一部名为《老饕集》的食谱,还作有咏方物诗二十首,题下自注道:“自是老饕,遂为诸物董狐。”董狐是春秋时晋国史官,以记述历史详而不偏闻名,张岱以此作比,大有为诸物作传写史之意。所咏之物,都是各地土特产品,如金华火腿、河北苹果、徽州皮蛋、杭州河蟹、余姚杨梅等,其诗清新可喜,确有诗评家所谓“以俗物入诗而不失其大雅”之美。如《花下藕》:
  花气回根节,弯弯几臂长。
  雪腴岁月色,璧润杂冰光。
  香可兄兰雪,甜堪子蔗霜。
  层层土绣发,汉玉重甘黄。
  从前西湖盛产莲藕,最有名的便数“花下藕”。顾名思义,即藕在开花时挖掘,取其鲜嫩。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尝云:“藕出西湖者甘脆爽口,与护安村同,扁眼者尤佳。其花有红白二种,白者香而结藕,红者艳而结莲。瞿宗吉诗云‘画阁东头纳晚凉,红莲不及白莲香’者是也。”张岱另有《志喜》诗三首,其三有云:“白莲砦下藕。”可见田汝成说得不错。张岱另有一文赞美绍兴破塘地方的毛笋,也拿花下藕作喻:“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兰雪也是张岱素所钟爱的名茶,“香可兄兰雪”,极言花下藕之清香怡人。在张岱笔下,花下藕不仅可饱口福,还极具审美价值。
  又如《独山菱》:
  镜水多菱角,独山迥不同。
  花擎八月雪,殻卸一江枫。
  萍实甘芳并,莲房气味通。
  风簷留半月,清供足三冬。
  在明代,绍兴镜湖边的独山以出产水红菱而远近闻名。独山菱与别处不同,八月开花,九、十月成熟后,成枫红状。张岱《志喜》诗也提及:“红水独山菱。”如果将菱挂在屋檐下风干半个月,菱肉则脆嫩甘甜,鲜美异常。“清供足三冬”,唇齿留香,果真叫人艳羡。
  河豚味美,古人早有诗提及,“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但食用河豚往往容易中毒,俗语有“拼死吃河豚”之戒。张岱却对吃食河豚独有研究:
  未食河豚肉,先寻芦笋尖。
  干城二卵滑,白璧是双纤。
  春笋方除箨,秋莼未下盐。
  夜来将拼死,蚤起复掀髯。
  以刚刚去皮的鲜芦笋与河豚一同煮食,则能去河豚之毒,且入口更为鲜嫩。“蚤起复掀髯”,大饱口福之余还不忘自嘲一下,非是老饕不能言此。
  又如《盐官枣》:
  凡枣皆嫌实,盐官美在松。
  哀梨体硕大,顾蔗味顽空。
  蛀核止因蠹,釀花何待蜂?
  回甘终是缓,橄榄自输侬。
  盐官是古地名,即今天的浙江海宁。张岱在这里用了两个典故:“哀梨体硕大,顾蔗味顽空。”前者出于《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云:‘君得哀家梨,当不复煮食否!’”唐人段公路撰《北户录》,记其事:“旧语秣陵有哀仲梨,甚大如升。入口便消,言愚人不别味得好梨而蒸食也。”后者出自《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顾恺之倒吃甘蔗,渐入佳境,如此雅兴倒是与张岱颇为相似。张岱在此诗中取梨之脆与蔗之甜,来夸赞盐官枣的与众不同。
  又咏火腿:
  至味惟猪肉,金华早得名。
  珊瑚同肉软,琥珀并脂明。
  味在淡中取,香从烟里生。
  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作为一位文人雅士,张口大赞猪肉最美并挥诗一首,这在明代是很少见的。更难得的是他能将琐碎俗物艺术化,在琐碎中发现情趣和诗意,以俗物入诗,却尽得其大雅之美。这首五律,短短四十字,不仅生动刻画了金华火腿的色、香、味、形,还阐明其腌制工艺、食用方法,同时又倾注了个人的感情和见解,方寸之间,非具有独到审美眼光和巧舌灵腕的人,不能言及一二。可见张岱不同于一般的纨绔子弟,对于世俗生活,他不仅懂得享受,还懂得品鉴,还能转化为笔下富有诗意的文字。
  又如《西泠河蟹》:
  肉中具五味,无过是霜螯。
  盾锐两行列,脐高三月烧。
  瘦因奔夜月,肥必待秋涛。
  谁说江瑶柱,方堪餍老饕。
  张岱对螃蟹最为钟情,在《陶庵梦忆·蟹会》中大加赞赏:“(河蟹为)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甘腴虽八珍不及。”山阴即产蟹,张岱就近得之,每到十月,则呼朋引友,举办蟹会(蟹餐会)。他记述精吃螃蟹的过程:“煮蟹食之,人六只,恐冷腥,迭番煮之,从以肥鸭牛乳酪,醉蚶如琥珀,以鸭汁煮白菜如玉版,果以谢橘、以风栗、以风菱,饮以玉壶冰,蔬以兵坑笋,饭以新余杭白,漱以兰雪茶。”善于搭配,深谙烹饪之法,把饮食艺术发挥到了极致。无独有偶,与张岱同时代的李渔(1611—1680),也是个美食家,也独钟螃蟹,尝言:“蟹之鲜而肥, 甘而腻, 白似玉而黄似金, 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 更无一物可以上之。”②这和张岱“虽八珍不及”的评价如出一辙,可以说,螃蟹经过他们的品赏,已不再仅仅是盘中餐,更被赋予了文化意义,成为一种精致闲雅生活的象征。单纯的饮食对于常人来说只是为了维持生命,而张岱却把饮食当成了一项富有艺术情趣的爱好。
  又如咏皮蛋:“夜气金银杂,黄河日月昏。”咏苹果:“仙灶丹砂色,疏疏点蛋青。”咏佛手柑:“岳耸春纤指,波皴金粟身。”都栩栩可爱。张岱善于发现日常食物中的美,把它们当作艺术品来欣赏,描绘细致入微,仿佛画家笔下精致优美的静物写生。
  古今诗人歌咏花鸟虫鱼、什物器具的屡见不鲜,却鲜有人歌咏日常进用的食物,张岱可说是填补了这个空白。他把生活当成艺术,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日常饮食,他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全身心地感受,因此他能发现别人所不能察觉的美。味中有美,膳中有美,这在张岱的咏方物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注释:
  ①《四书遇·论语·子张·吾友章》,第363页.
  ②《闲情偶寄·饮馔部·肉食第三·蟹》.
  
  参考文献:
  [1]夏咸淳.张岱诗文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张岱.陶庵梦忆[M].中华书局,2007.
  [3]张岱.琅嬛文集[M].岳麓书社,1985.
  [4]张岱.四书遇[M].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5]李渔.闲情偶寄[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胡益民.张岱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教育家波利亚曾经提出:“教育的发展就是在不断地更新对教师与学生的要求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在新一轮课改中,重点之一就是促使学生的学习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其核心问题是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主动、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江苏省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整整三个年头,笔者对这一轮的改革实践,体会颇为深刻,深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重要性,以下就引导学生
长期以来,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不少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得出了很多宝贵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有很多教学方法值得借鉴、推广。因此,我们在吸取他人经验的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我国现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下面我粗浅地谈谈在化学教学方法上的一点认识。    一、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原则,
摘要: 本课题组通过走访调查邢台市区中小学健康教育课开课情况,结果发现,目前邢台的部分中小学未将健康教育纳入正式课程,教育形式相对单一;健康教育教师大多为兼职和临时教师。针对上述情况在此提出解决当前健康教育课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中小学 健康教育课程 建议    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为了了解邢台市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情况,课题
摘要: 教学评价是音乐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存在着过于追求评价的甄别功能和选拔功能,漠视个体差异,导致评价标准、评价主体的单一化等缺陷,使得音乐课程在中小学教学体系中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新的课程改革给音乐课程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带来了评价方法和方式的巨大变革。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音乐教学 评价 变革    评价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理,使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对
摘要: 作为女权主义者的先驱和代表,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生都在寻求一种合理的两性关系,即在承认两性差异的同时,颠覆传统父权制下两性的二元对立,并建立一种和谐的两性关系。在《到灯塔去》这部作品中,伍尔夫通过对两位女主人公拉姆齐夫人和莉丽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的描述,完满地体现了她的这种两性观,即两性和而不同。  关键词: 《到灯塔去》两性观 二元对立“双性同体”    《到灯塔去》通常被认为是英
摘要: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修改后的话轮分析框架对《玻璃动物园》中的三个对话片断进行分析,揭示了剧中两位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这一话轮分析框架为研读剧本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人物性格揭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并非唯一、完美途径,还有待改进。  关键词: 《玻璃动物园》 话轮转换 人物性格 框架    一、引言    Simpson(1997:4-5)认为当代文体学通过文本分析探讨语言结构与功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