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神话的“物证”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ng44526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海是希腊文明的摇篮和归宿,且是恒久不变的主题。苏尼翁是希腊海边最美的所在,因为那里镶嵌着波塞冬海神殿。
  海神殿形似离堆,风大。冬天的阳光,湛蓝的海水,在风的指引下分外美丽。海神殿矗立在风中,任世人瞻仰、凭吊。
  静静地站在波塞冬海神殿中央,眺望着湛蓝的爱琴海,我真的为这样的宁静气场而深深折服。在这样的气场里,仰视海神殿那仅存的洁白石柱搭出的超越时空的几何图形,凝神静气,外部图像和内在意蕴上的巨大反差,形成了一种掠人心魄的美。
  爱琴海神韵的魅力无所不在。岁月更加增添了昔日的神秘。这座神殿在十八、十九世纪很受文人墨客的喜欢,为了纪念到此一游,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石头上,著名诗人拜伦勋爵也不例外。当他于十九世纪初期造访于此时,也未免脱俗,同样在其中的一个石柱上留下“到此一游”的痕迹。没想到的是,这一痕迹竟与波塞冬海神殿一样,成为不可磨灭的文物——“祖国啊,此刻你在哪里?你美妙的诗情,怎么全然归于无声?你高贵的琴弦,怎么落到了我这样平庸的流浪者手中?”   我凑上前去端详柱子上镌刻的密密麻麻各种不同的文字,真不知道哪一段文字是拜伦所留。其实,拜伦留在波塞冬海神殿石柱上的那段文字不是偶然,更不是率性而为,这其间有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1821年,希腊人进行独立战争,反抗土耳其人的殖民统治,并于1822年宣布独立。土耳其统治者实施镇压,在各地制造了许多惨案。得知这一消息后,欧洲各国非常气愤,不少人报名参加支援希腊的义勇军,拜伦也是其中一个。1823年,拜伦所在的义勇军在科林西亚湾登陆参战。1824年拜伦身患疟疾,客死他乡。
  迎着海风,我在白色石柱间的空地上慢慢走动,凝视着那些白里透黄的大理石,想着这个有些伤感而又浪漫的故事,心里猛然间升腾起一种说不出的情愫来……
  古希腊辉煌的历史上,有三个青铜时代的伟大文明,曾在这一四面环海的区域发展、繁荣,以至于这一地区后来成为希腊古典时代的中心——
  青铜时代早期,即公元前3500年至2000年间,基拉迪克文化在希腊大陆东南环爱琴海诸岛区域,发展壮大过;公元前2000年至1450年,以克里特岛为中心的米诺斯文明,创造了璀璨的艺术和优雅的生活方式,他们享有的民用生活福利设施,直到1000年后才又在欧洲出现。这一文化的众多特征中,被称为“A类线性文字”的书写系统,至今尚未被破译。
  当米诺斯文明日臻顶峰之际,又一个青铜时代晚期的文化在希腊大陆上发展起来。这一文化以雅典、梯伦斯、派洛斯和迈锡尼为中心,被称为迈锡尼文明。迈锡尼人从被他们所取代的米诺斯人那里借鉴了许多东西,同时也发展起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是讲希腊语的民族:这一事实在他们的书面语——被称为“B类线性文字”的语言于1952年被破译之后,才为人所知。
  迈锡尼人和较早的米诺斯人都生活在考古学家们所说的“宫殿文化”中。这样的社会以宏伟的石筑宫殿群为中心,宫殿里住的是世袭国王和国家的管理者,他们制订、实施法律,管理经济。迈锡尼人在高高的悬崖上建造堡垒似的被称为“卫城”的宫殿——在希腊语的意思是“山顶之城”。
  这种种文明的结晶,应该归结为“爱琴海文明”。是爱琴海孕育和繁衍了诸文明的存在与伟大。今天,我们只不过在爱琴海的这一角落,目睹了波塞冬海神殿这个“物证”罢了。
  海风渐大,卷着灿然的阳光在石柱间呼啸而过。石沙静寂、人迹稀渺、海天一色,唯有风是能够看得见和听得见的精灵。
  下得山来,半路竟有一咖啡馆。开放式的咖啡厅正对着碧波浩瀚的大海。初冬时节是旅游淡季,几乎没有了生意,却有着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洒脱和宁静。
  这里的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美,那是一种令人头晕的蓝。海水就像真空一样纯净,却有令人诚惶诚恐的深度,那种深不见底,会令你心生恐慌,仿佛随时都会将你吸进去一般。
  强烈的阳光如尖刀一样扎在海面,又反射回来四处溅开。远远近近,船影和岛影以历历分明的轮廓映进海底,摇曳不定。感觉那不是海,而是一种神圣的仪式。
  我站立在岩石边,面对仪式般的大海,久久不动。我感觉一种神奇的力量,混合着苍茫的蓝色和阳光在我身体里流动。这里没有别墅、白帆,连房屋都见不到几座,人影稀疏,草木萋萋。
  在这样的气场里,波塞冬海神殿以残余16根白色大理石柱的姿态,典雅轻盈地矗立在海崖,扬起高傲的头。所有的一切,形成一种沧海桑田的大气象,它静静地守护着眼前远古的石柱,远古的海。
  回头望望山坡上的波塞冬海神殿,有几分不舍,我还是微笑着挥手与它暂别。
其他文献
位于法国巴黎乡间的一座废弃已久的城堡,在1799年春天,迎来了它的新一任房东。女主人是一位风情万种的巴黎女子,却对这个偏僻而安静的住处颇为满意,踌躇满志地酝酿着改造计划。男主人当时还在远征埃及的途中,但是没过多久,他就成了巴黎、法国乃至半个欧洲的主人。  这里就是马尔梅松(又译作马迈松、梅尔梅森等),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和他的第一位妻子、皇后约瑟芬的乡间别墅。  约瑟芬,1763年出生于法
期刊
这一组书信,展示的是一组日本工厂和侵略前线的通信。  和人与人之间的书信不同,这一组通信中所寄的有不少是工厂的厂报、通知等文件性的东西,这些材料缺少一些故事性,但却更真实。它告诉我们,在二战时日本的兵工厂是怎么运作的。  “现在国内的工厂,被动员再生产的公司也将资金增加到三倍,七千二百万日元,走上了将市内的许多和平产业工厂收购扩张的道路。工厂也是二十四小时,实施二部交替的昼夜交替工作制度,工作机械
期刊
“每家每户的庭院、空地以及路边空着的地方都种植上了蔬菜和蓖麻。蓖麻的种子是用于飞机润滑剂的原料。”书信中这样的句子很形象地描绘出二战时日本“总体战”战略所能达到的程度。和中国相比,日本的国土面积很小,但是每家每户的庭院和路边的空地上都种着可用于制造飞机润滑剂的蓖麻,其产量也非常可观。  现代战争是一场资源大战。毫无疑问,中国比日本有着更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自然资源大部分都
期刊
在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街道,曾有一位“扁面杏眼”的华人流连忘返,对周边事物带着淡淡的表情仔细观察,然后归家后用寥寥几笔英文写下自己的所见所感。他就是蒋彝——以“哑行者”(The Silent Traveller)为名描绘异国风景的中国文人。  漂洋过海去英国  蒋彝出生于江西九江,1928年至1931年,蒋彝先后任皖赣两省的芜湖、当涂、九江三县县长。在任九江县县长期间,他怀着救国救民的壮志,力行
期刊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美国的立国者对政府普遍采取不信任的态度。为了保障公民自由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他们采用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将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议会,司法权归最高法院,并让三者彼此制衡。  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各国行政权力普遍坐大,议会的权力反而日渐衰微,美国也不例外,总统的权势逐渐凌驾于议会的立法权与监督权之上,双方的矛盾时有发生。
期刊
读杂志 据说,近四亿五千四百万人从没有见过他,也不知道他长什么样。他从不公开露面,也不让记者采访,而且几乎从不让人给他照相。《柯莱尔斯》杂志称他为“亚洲的一个神秘人物”。  史叔:近期,一部《王牌特工:特工学院》在全国各大影院掀起了一股间谍热。大家似乎对于这种神秘又危险的职业充满了好奇,但现实总是比电影还要精彩百倍!史叔特意挖来了中国间谍界的传奇人物——戴笠的人生故事与大家分享。  小鱼干呢:  
期刊
公元1937年,农历丁丑年八月十五,中秋。当时的小津,也就是后来大家所熟知的导演小津安二郎,来到了黄浦江畔。他眺望黄埔江上的月亮,心旷神怡。他想起了当年日本的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的诗句:“翘首望东天”,咏的正是此情此景……但此时的小津,却是作为日本军人,作为侵华战争中的非正义的一方,作为毒气部队的一员,“进入”眼前这个颇有诗意的中国。  一面看风景,一面放毒气  1937年的小津安二郎,只是一名普
期刊
樊建川问来汇报的工作人员:“第一小分队到哪儿了?”  “已经到了没有路的地方。”工作人员展开一张手绘的地图。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建川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从来没这么忙碌过。6月3日这一天,馆长樊建川要接待7波来访人员,但是他仍抽出时间来安排近期他最关心的事情——想办法从西藏阿里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上,把美军飞虎队在二战时坠毁的飞机残骸背下来。听说飞机的一部分被美国人弄走,他禁不住骂了一句粗话。
期刊
坚硬无比的诺基亚手机,已经逝去,变成了一个业界传说,它什么时候卷土重来,目前尚不得而知。要对它做一番追忆和沉思的话,那么就必然要谈一谈它的历史,一谈它的历史,又会吃上一惊。  这家做手机的,原来是开造纸厂的!  纸业大亨  从表面上来看,手机与造纸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但事实上,两者大有渊源。手机所代表,乃是一种盛行于现代的人类信息传播技术;造纸,则代表的是发轫于古代的人类信息传播技术,本质上,它们
期刊
从罗家伦到钱钟书  有关民国时期的“高考”,被传诵最多的大概是与钱钟书有关的故事。  1929年,清华大学外语系招生时爆出一条新闻,一位数学只考了15分、本应被退回的考生却被破格录取,这个人就是钱钟书。为了突出戏剧性,在另外的版本中,钱先生的数学成绩被说成是0分。他自己后来回忆,“我数学考得不及格,但国文及英文还可以,为此事,当时校长罗家伦还特地召我至校长室谈话,蒙他特准而入学。我并向罗家伦弯腰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