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农村建设也越来越迅速。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乡村贫困人口脱贫仍是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难点。论文从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入手,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贫困人口受益机制进行元素分析,并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人口受益方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贫困人口;受益机制初探
乡村旅游的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的重要的工作,现阶段,我国的扶贫工作已经进行到一定的程度,进入到攻坚克难的阶段。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方式是当前的扶贫工作中的重要的方式之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运行需要合理的运行机制,对扶贫的对象、区域、方式、力度等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分析,同时也需要相关的理論基础。
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
“精准扶贫”是国家针对我国国情提出的精确识别贫困户,针对不同的贫困情况采取不同帮扶方式的一种扶贫手段。“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地区旅游的一种村野旅游形式,利用乡村旅游的发展更快实现精准扶贫的期望。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创新,两者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政府不可能一直简单的以资金扶贫,而是要教会贫困户去主动获得利益。所以说,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授之以渔”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意义
(1)增加贫困户脱困渠道
乡村旅游是一条产业链,可以给贫困户带来很多的商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带动贫困地区的餐饮业、住宿业发展,餐饮业也会带动农副产品、养殖业的发展,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同时,贫困地区的旅游经济也给贫困人口带来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可以在乡村旅游地做导游,参与景区管理服务,或者可以自己做些手工艺术品向游客出售,将乡村农副产品流通到城市等。重要的是,这些就业创业机会都是在当地的,贫困人口当中能够外出务工的可以外出寻找发展机会,而留在当地的往往是不方便出去或者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中老年人、残疾人、或是有老人小孩要照顾的,所以乡村旅游带来的当地就业机会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增加了贫困人口中能够创造收入的劳动力。
(2)提升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
大多贫困地区都是交通不便的山区或其他偏远地区,与社会的交流不深,生活的圈子不大,所见识到的也少,眼界不够宽。而乡村旅游的发展给贫困人口带来了更多的接触社会各式各样的人和事的机会,提升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随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推行,政府大力支持下,贫困乡村地区势必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从外观上,乡村的环境会改善,一些观赏性较强的设施也会受到保护,交通道路会修整,从贫困人口内在素质上来说,随着游客的增多,在管理上会对乡村旅游接待人员进行专业的礼仪等方面的培训,这也逐步使贫困人员改掉固有的陋习,提升整体素质。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贫困人口的收益优化措施
(一)扶贫方式的选择
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方式上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一是从居住地角度考虑,村民居住一般比较分散,可以通过整体搬迁或土地流转置换来提高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和开发的效率,一方面,土地的流转和置换一定情况下可以让村民以土地或资金形式入股旅游开发,让村民离土不离乡,更自觉地投入到景区建设维护中去;另一方面,村民的集中安置可以提升景区的环境和商业的管理效率,如一些需要较多水电和产生较多垃圾的餐饮娱乐场馆相对集中有利于环境卫生的保持和能源利用的安全。第二是从乡村贫困人口劳动能力的角度出发,将贫困人口分为具备完全劳动能力、具备部分劳动能力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三种,对于前两种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村民,景区经营者应当根据培训情况和个人意愿将其安排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上去,使其得到稳定的生活来源;对于已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政府及一些公益组织应加大扶持和保障力度,使其可以正常生活。
(二)建立健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利益分配机制
分配不合理,会打击主动参与的热情,削弱持续参与的动力,不利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针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应该逐步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①实行股份制经营。在旅游项目开发中,应该让村民尤其是贫困人口通过货币、土地使用权、文化资源等入股参与到旅游经营中去,以按股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收益。②鼓励贫困人口积极参与旅游经营。一方面要求旅游企业提供一定量的岗位,通过对村民尤其是贫困人口进行培训让其上岗任职;另一方面,鼓励贫困人口参与到手工艺品制作销售、食宿服务、交通运输等旅游相关的服务性工作中来,政府要制定和实施优惠奖励政策进行相应引导。③成立联合发展基金。政府应当督促旅游企业等相关利益群体从旅游收入中定期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同时返还乡村旅游的一定比例税收,甚至引导一部分公益资金,成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联合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当地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贫困人口参与旅游项目借贷、旅游人员培训等项目。④利益的再分配。再分配主要由政府调控机制起作用,政府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和收入调节,是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正的基本机制。村民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有机构成部分,他们尤其是贫困人口应当享有从中获取最低收益保障的权利。
(三)乡村旅游资源地的开发
乡村旅游的宗旨应该是旅游度假,是选择乡间野外,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等为特色的一种旅游形式。因此,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务必遵循乡村旅游自身的本质特征,实现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乡村旅游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定的季节到一个经规划的乡村,去感受美丽田园风光,参加村民的栽种、收割,参加村民的婚礼、葬礼、祭祀,亲手采摘、制作、品尝时鲜蔬菜,参观果园、采摘品尝时鲜水果,去放牛、去牧马、去捕鱼、去狩猎,了解村民的疾苦,考察农村的教育等等。乡村旅游从地域资源角度可以分为“田园活动型、聚落居所型、民俗文化型、纪念资源型、综合型”等五个类别,通过对自身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为游客呈现出与城市中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人文气息。
三、结语
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更具有可持续性和发展性。通过贫困人口受益机制与方式研究与探索,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开发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从而保障贫困人口真正从乡村旅游发展中受益,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屈小静.创新乡村旅游扶贫模式[J].人民论坛.2017(11):33.
[2]李彪.乡村旅游规划优化设计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8):222-223.
关键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贫困人口;受益机制初探
乡村旅游的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的重要的工作,现阶段,我国的扶贫工作已经进行到一定的程度,进入到攻坚克难的阶段。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方式是当前的扶贫工作中的重要的方式之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运行需要合理的运行机制,对扶贫的对象、区域、方式、力度等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分析,同时也需要相关的理論基础。
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
“精准扶贫”是国家针对我国国情提出的精确识别贫困户,针对不同的贫困情况采取不同帮扶方式的一种扶贫手段。“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地区旅游的一种村野旅游形式,利用乡村旅游的发展更快实现精准扶贫的期望。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创新,两者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政府不可能一直简单的以资金扶贫,而是要教会贫困户去主动获得利益。所以说,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授之以渔”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意义
(1)增加贫困户脱困渠道
乡村旅游是一条产业链,可以给贫困户带来很多的商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带动贫困地区的餐饮业、住宿业发展,餐饮业也会带动农副产品、养殖业的发展,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同时,贫困地区的旅游经济也给贫困人口带来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可以在乡村旅游地做导游,参与景区管理服务,或者可以自己做些手工艺术品向游客出售,将乡村农副产品流通到城市等。重要的是,这些就业创业机会都是在当地的,贫困人口当中能够外出务工的可以外出寻找发展机会,而留在当地的往往是不方便出去或者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中老年人、残疾人、或是有老人小孩要照顾的,所以乡村旅游带来的当地就业机会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增加了贫困人口中能够创造收入的劳动力。
(2)提升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
大多贫困地区都是交通不便的山区或其他偏远地区,与社会的交流不深,生活的圈子不大,所见识到的也少,眼界不够宽。而乡村旅游的发展给贫困人口带来了更多的接触社会各式各样的人和事的机会,提升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随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推行,政府大力支持下,贫困乡村地区势必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从外观上,乡村的环境会改善,一些观赏性较强的设施也会受到保护,交通道路会修整,从贫困人口内在素质上来说,随着游客的增多,在管理上会对乡村旅游接待人员进行专业的礼仪等方面的培训,这也逐步使贫困人员改掉固有的陋习,提升整体素质。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贫困人口的收益优化措施
(一)扶贫方式的选择
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方式上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一是从居住地角度考虑,村民居住一般比较分散,可以通过整体搬迁或土地流转置换来提高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和开发的效率,一方面,土地的流转和置换一定情况下可以让村民以土地或资金形式入股旅游开发,让村民离土不离乡,更自觉地投入到景区建设维护中去;另一方面,村民的集中安置可以提升景区的环境和商业的管理效率,如一些需要较多水电和产生较多垃圾的餐饮娱乐场馆相对集中有利于环境卫生的保持和能源利用的安全。第二是从乡村贫困人口劳动能力的角度出发,将贫困人口分为具备完全劳动能力、具备部分劳动能力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三种,对于前两种具备一定劳动能力的村民,景区经营者应当根据培训情况和个人意愿将其安排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上去,使其得到稳定的生活来源;对于已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政府及一些公益组织应加大扶持和保障力度,使其可以正常生活。
(二)建立健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利益分配机制
分配不合理,会打击主动参与的热情,削弱持续参与的动力,不利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针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应该逐步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①实行股份制经营。在旅游项目开发中,应该让村民尤其是贫困人口通过货币、土地使用权、文化资源等入股参与到旅游经营中去,以按股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收益。②鼓励贫困人口积极参与旅游经营。一方面要求旅游企业提供一定量的岗位,通过对村民尤其是贫困人口进行培训让其上岗任职;另一方面,鼓励贫困人口参与到手工艺品制作销售、食宿服务、交通运输等旅游相关的服务性工作中来,政府要制定和实施优惠奖励政策进行相应引导。③成立联合发展基金。政府应当督促旅游企业等相关利益群体从旅游收入中定期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同时返还乡村旅游的一定比例税收,甚至引导一部分公益资金,成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联合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当地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贫困人口参与旅游项目借贷、旅游人员培训等项目。④利益的再分配。再分配主要由政府调控机制起作用,政府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和收入调节,是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正的基本机制。村民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有机构成部分,他们尤其是贫困人口应当享有从中获取最低收益保障的权利。
(三)乡村旅游资源地的开发
乡村旅游的宗旨应该是旅游度假,是选择乡间野外,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等为特色的一种旅游形式。因此,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务必遵循乡村旅游自身的本质特征,实现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乡村旅游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定的季节到一个经规划的乡村,去感受美丽田园风光,参加村民的栽种、收割,参加村民的婚礼、葬礼、祭祀,亲手采摘、制作、品尝时鲜蔬菜,参观果园、采摘品尝时鲜水果,去放牛、去牧马、去捕鱼、去狩猎,了解村民的疾苦,考察农村的教育等等。乡村旅游从地域资源角度可以分为“田园活动型、聚落居所型、民俗文化型、纪念资源型、综合型”等五个类别,通过对自身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为游客呈现出与城市中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人文气息。
三、结语
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更具有可持续性和发展性。通过贫困人口受益机制与方式研究与探索,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开发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从而保障贫困人口真正从乡村旅游发展中受益,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屈小静.创新乡村旅游扶贫模式[J].人民论坛.2017(11):33.
[2]李彪.乡村旅游规划优化设计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8):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