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发以来,国家不断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业不断发展,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但随之而来的是民宿自身发展存在一些问题,降低了游客的旅游质量,只有规范民宿行业的入行标准、安全卫生指标,完善法律法规和农村基础设施,对垃圾分类处理,拓展民宿功能融入独特风俗文化,打造差异化服务才能更好的建设特色民宿,吸引客源,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旅,更好的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一、研究背景
(一)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
精准扶贫指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动新农村发展和建设,落实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危房改造等多方面政策相结合,设立“政府健康扶贫救助基金”,成立“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基金”,坚持“边排查,边改造”,推进精准扶贫从单一扶贫主体到多元扶贫主体转变,从“漫灌式”扶贫到“滴灌式”扶贫发展,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蜕变,积极努力解决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二)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建设发展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农业部开展了加强领导、实施规划的“美丽乡村”建设。科技是美丽乡村的重要支撑,2014年农业部为解决如何发挥科技在创建美丽乡村中的建设作用,通过了《美丽乡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章程》,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进一步带动并推动民宿行业的兴起与发展。
(三)消费者旅游模式的改变
随着經济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日益多元化,逐渐追求高质量、个性化的旅途体验。2017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数突破50亿人次,随着快节奏的城市发展,人们越来越愿意到有乡土人情、民风民俗、环境优美的乡村去感受生活,放松自我,更加追求精神上的放松,而风格独特、简朴舒适、富有情怀的民俗恰好满足了人们在旅途中的这一需求。加之政府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引导促进旅游业、民宿的发展。
二、河北乡村旅游民宿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环保法规不够完善,垃圾处理不及时
在快速兴起的乡村旅游民宿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环保法规不够完善,存在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的问题。被扶贫地区居民受教育程度低,生活习惯常年养成一时间难以改变,垃圾分类、垃圾处理意识低,村民制造的垃圾随意丢放,回收处理不及时,异味严重,降低村民村庄整体风貌,降低游客乡村旅游体验;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监督,一些烧烤、工厂等排放废气废水、产生噪音的现象无人看管治理,导致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缓慢,降低乡村旅游业综合化、高质量发展。
(二)同质化产品多
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同时,存在着民宿千篇一律的问题。自建设“美丽乡村”目标发出后,各地乡村纷纷发展乡村旅游业,进而带动了民宿行业的发展,但现在大部分民宿仅局限于解决基本的旅途中“住”的问题,大多停留在打造简谱、主题民宿,但民宿中可以拓展延伸的农家乐、享受亲自种植、养殖等属于农村特有的活动体验较少,各地民宿不断兴起,民宿样式、功能若不能及时创新发展,只能依托各地自然资源、娱乐设施等发展乡村旅游业,缺乏特色,没有与文化等因素结合,那民宿行业最终有一天会因“雷同化”不能吸引游客而被淘汰。
(三)民宿服务意识淡薄
经营民宿的大多是村民自身,受教育水平不同,每家民宿服务态度、服务设施水平参差不齐。不同于酒店的标准化服务,居住民宿的质量取决于经营民宿的村民的服务态度、房屋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生活用品是否整理清洁等各方面,经营民宿的村民并未受过专业培训,很多服务需要游客自己要求,对于屋内环境整洁及卫生问题,有时也难以达到游客要求。
三、解决对策
(一)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建立垃圾处理机制
国家建立健全环保法律法规,规范民宿行业入行要求,让民宿行业有法可依。对不合格、不卫生的不正规民宿依法查处,对乡村居民进行法律和生态保护理念的宣传,提高其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机制,设立专门垃圾回收点,垃圾回收利用,改正村民乱扔垃圾的习惯,维护乡村内环境卫生,保持干净整洁。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规范民宿行业,促进乡村旅游业的的发展,进而推动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
(二)拓展民宿功能,展示本地民俗特色
民宿建设融入当地文化风俗特色,拓展民宿功能,不局限于吃和住。延伸产业链,拓展农家乐体验活动、渔业、畜牧业等,与农民共同劳动,体验不同城市所没有的地域风情文化,用参与感让游客更深层次的体验轻松愉悦的放松生活。充分挖掘乡村有趣生活活动,打造有情怀、有特色、有文化的多功能民宿,打造品牌民宿,提升乡村形象。
(三)打造服务差异化与人员差异化民宿
对经营民宿者进行职工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增强其洞察旅客需求的能力,为旅客提供差异化服务,提高旅客体验感。引导村民树立品牌意识,更新并创新管理观念。政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经营者的引导,打造高素质、高质量的民宿团队。健全培训机制,明确上岗制度,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让顾客置身异地,既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能感受到独有的风土人情与人性化的服务管理。
四、结语
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民宿的兴起与发展,不同于现代的酒店住宿,民宿更要求经营者在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安全卫士条件的基础上融入当地风土人情,打造差异化服务体系,拓展有趣的乡村活动,为顾客提供有质量保证、文化情怀的旅途体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
一、研究背景
(一)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
精准扶贫指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动新农村发展和建设,落实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危房改造等多方面政策相结合,设立“政府健康扶贫救助基金”,成立“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基金”,坚持“边排查,边改造”,推进精准扶贫从单一扶贫主体到多元扶贫主体转变,从“漫灌式”扶贫到“滴灌式”扶贫发展,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蜕变,积极努力解决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二)美丽乡村的提出与建设发展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农业部开展了加强领导、实施规划的“美丽乡村”建设。科技是美丽乡村的重要支撑,2014年农业部为解决如何发挥科技在创建美丽乡村中的建设作用,通过了《美丽乡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章程》,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进一步带动并推动民宿行业的兴起与发展。
(三)消费者旅游模式的改变
随着經济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日益多元化,逐渐追求高质量、个性化的旅途体验。2017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数突破50亿人次,随着快节奏的城市发展,人们越来越愿意到有乡土人情、民风民俗、环境优美的乡村去感受生活,放松自我,更加追求精神上的放松,而风格独特、简朴舒适、富有情怀的民俗恰好满足了人们在旅途中的这一需求。加之政府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引导促进旅游业、民宿的发展。
二、河北乡村旅游民宿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环保法规不够完善,垃圾处理不及时
在快速兴起的乡村旅游民宿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环保法规不够完善,存在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的问题。被扶贫地区居民受教育程度低,生活习惯常年养成一时间难以改变,垃圾分类、垃圾处理意识低,村民制造的垃圾随意丢放,回收处理不及时,异味严重,降低村民村庄整体风貌,降低游客乡村旅游体验;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监督,一些烧烤、工厂等排放废气废水、产生噪音的现象无人看管治理,导致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缓慢,降低乡村旅游业综合化、高质量发展。
(二)同质化产品多
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同时,存在着民宿千篇一律的问题。自建设“美丽乡村”目标发出后,各地乡村纷纷发展乡村旅游业,进而带动了民宿行业的发展,但现在大部分民宿仅局限于解决基本的旅途中“住”的问题,大多停留在打造简谱、主题民宿,但民宿中可以拓展延伸的农家乐、享受亲自种植、养殖等属于农村特有的活动体验较少,各地民宿不断兴起,民宿样式、功能若不能及时创新发展,只能依托各地自然资源、娱乐设施等发展乡村旅游业,缺乏特色,没有与文化等因素结合,那民宿行业最终有一天会因“雷同化”不能吸引游客而被淘汰。
(三)民宿服务意识淡薄
经营民宿的大多是村民自身,受教育水平不同,每家民宿服务态度、服务设施水平参差不齐。不同于酒店的标准化服务,居住民宿的质量取决于经营民宿的村民的服务态度、房屋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生活用品是否整理清洁等各方面,经营民宿的村民并未受过专业培训,很多服务需要游客自己要求,对于屋内环境整洁及卫生问题,有时也难以达到游客要求。
三、解决对策
(一)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建立垃圾处理机制
国家建立健全环保法律法规,规范民宿行业入行要求,让民宿行业有法可依。对不合格、不卫生的不正规民宿依法查处,对乡村居民进行法律和生态保护理念的宣传,提高其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机制,设立专门垃圾回收点,垃圾回收利用,改正村民乱扔垃圾的习惯,维护乡村内环境卫生,保持干净整洁。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规范民宿行业,促进乡村旅游业的的发展,进而推动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
(二)拓展民宿功能,展示本地民俗特色
民宿建设融入当地文化风俗特色,拓展民宿功能,不局限于吃和住。延伸产业链,拓展农家乐体验活动、渔业、畜牧业等,与农民共同劳动,体验不同城市所没有的地域风情文化,用参与感让游客更深层次的体验轻松愉悦的放松生活。充分挖掘乡村有趣生活活动,打造有情怀、有特色、有文化的多功能民宿,打造品牌民宿,提升乡村形象。
(三)打造服务差异化与人员差异化民宿
对经营民宿者进行职工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增强其洞察旅客需求的能力,为旅客提供差异化服务,提高旅客体验感。引导村民树立品牌意识,更新并创新管理观念。政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经营者的引导,打造高素质、高质量的民宿团队。健全培训机制,明确上岗制度,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让顾客置身异地,既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能感受到独有的风土人情与人性化的服务管理。
四、结语
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民宿的兴起与发展,不同于现代的酒店住宿,民宿更要求经营者在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安全卫士条件的基础上融入当地风土人情,打造差异化服务体系,拓展有趣的乡村活动,为顾客提供有质量保证、文化情怀的旅途体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