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培智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310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心理辅导活动课《学会调节情绪》教学为例,论述培智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基于新课标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的教育理念,倡导感知、体验、参与的学习方式,提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生活化、创设环境学生全员参与,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注重体验与操作,使用代币奖励、及时反馈、激励学生全程参与等对策。
  【关键词】培智课堂 心理辅导 学会调节情绪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5A-0052-02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课堂教学是当前培智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学生的参与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因此激发学生参与、提升参与质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以下,笔者以心理辅导活动课《学会调节情绪》的教学为例,探析提高培智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动机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必须明确、具体。教师明确了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什么样的知识与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掌握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形成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后,就能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教学用具的准备等,课堂活动围绕目标开展,教学效果自然水到渠成。智障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会有各种情绪体验经历,但表达情绪及调节消极情绪的能力较弱。在《学会调节情绪》的教学活动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认识及表达喜怒哀惧四种情绪、会用涂鸦或合理宣泄等方式调节情绪、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快乐情感等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在制订教学目标的过程,笔者找到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明确教什么和学什么,从而为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做铺垫。
  培智学校的课堂教学要体现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择需遵循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及已有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将生活经验和教学情境相结合,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在“认识情绪”的活动中,笔者选择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片段作为教学内容,辅以《小猪威比》情绪绘本、《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视频片段等资源丰富的教学内容,所选绘本图片颜色鲜艳、文字较少、篇幅较短,加上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的、生动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学生都很感兴趣,有效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二、创设环境,多感官参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没有感官的参与就没有学习。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多种感官参与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参与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创设多感官参与的活动环境,让学生眼、耳、手、口等多种感官参与操作,让活动成为感官体验、发展认知、养成习惯的载体,这是学生有效参与课堂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方法。在《认识及表达情绪》的教学活动中,结合智障学生的学习特点,笔者通过课堂活动环境及班级文化环境的创设,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参与活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同时也激活了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观,让多感官动起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质量。
  (一)课堂活动环境的创设
  课堂活动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亲自探索、操作、体验的学具,让学生多感官参与课堂活动,满足他们的手、口、眼、鼻等感官的刺激寻求,是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重要保证。在《认识及表达情绪》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制作了表情面具、情绪图片、多媒体等教具、学具,课前观察收集学生日常生活中各种情绪表现的视频,创设的教学资源丰富,通过看一看、演一演、猜一猜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接收信息,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学效果水到渠成。
  (二)班级文化环境的创設
  班级环境创设,可结合教学的主题进行设计。笔者结合“调节情绪”这一主题的教学,在班级创设布置涂鸦区、宁绪区、体验角,展示各种各样的情绪图片及模具,以及设置“我的情绪我做主”、心情温度计等主题墙,在课堂活动中充分利用主题墙的相关内容进行视觉提示,引导学生走进涂鸦、宁绪、体验等区域进行体验,让学生通过眼、耳、口、手等去体验情绪,入情入境,通过反复的情景模拟活动巩固、应用课堂所学知识。课后,学生还可以利用丰富的感官教育环境,耳濡目染、日积月累,在日常行为中慢慢泛化于应用。
  三、多样化教学形式,注重活动体验与操作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教学形式要服从于内容,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个性特征、学习方式等,注重实践与操作。在培智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目标、内容、学生需要等选择适宜的教学形式。
  (一)游戏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并感悟
  游戏是儿童与环境沟通的手段,是孩子情感发展和表达的重要途径。智障学生有些想法和经验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但是用游戏来表达就容易多了。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创编游戏活动,教师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进行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从而增长知识与能力。如在《情绪调节——生气时可以怎么做》的教学中,教师根据绘本《生气汤》创设游戏“生气汤”,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学生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体验从生气到快乐,将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具体的活动体验,学生非常感兴趣。
  此外,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生活情景再现等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迁移经验提升能力。在心理辅导活动中,角色扮演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通过情境表演,让智障儿童运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口头语言诠释故事内容,体验人物思想,逐步模仿和学习故事主人公的故事情节,感受、理解情绪主题绘本所蕴含的意义,是智障儿童情绪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如在《认识情绪——我很快乐》的教学中,让学生模仿表演故事中的主人公威比是如何表达快乐的,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直接将自己快乐的情绪表达出来,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过程中,将情感目标渗透活动体验,有助于智障儿童对“快乐”这一情绪的识别,并能迁移运用所学到的情绪表达方式。   (二)集体教学、分层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相结合,确保全员参与
  培智学校学生的障碍类型复杂,障碍程度各不相同,其学习的特点和需求、起点和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异,对学生的教学要求和内容等都不能一概而论。个别化教育是培智学校课程的特点,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发展的一个起点。ICF“支持”理念: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因此,在设计集体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评估分析,找到每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立分层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内容及重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补偿缺陷,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
  四、代币奖励、及时反馈学生的课堂表现,激励学生全程参与
  智障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坐不住,很难坚持整节课35分钟都积极参与课堂。智障学生喜欢听到教师的表扬,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及时进行积极评价,对上课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多鼓励和表扬,在同学中树立榜样,灵活调整活动进程与指导策略,充分调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人而异的评价策略,要肯定学生在课堂活动时的专注、愉快的情绪,激励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管做得好不好,只要参与就表扬激励。笔者任教的班上有一名特别好动的学生,上课坐不住,经常在课堂上离开座位走动,教师怎么劝都不行,总是我行我素。后来,笔者发现他对教学使用的代币(星星)感兴趣,就鼓励他如果上课能在座位上坐3分钟,就奖励一颗星星,慢慢地延长到5分钟、10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能坚持课上35分钟都不离开座位了。可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时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进行恰当引领,从而更好地提升孩子们的经验,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学目标制订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以及教学活动设计合理,是提高培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提高培智课堂教学有效性需在教学实践中找到适合本班學生、本学科的教学方法,同时不断地创新,力求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武慧敏.试论培智学校教学的有效性[J].华夏教师,2013(1)
  (责编 杨 春)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阐述化归思想的概念,总结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化归思想的呈现方式,以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九加几》的教学为例,论述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化归思想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化归思想 《九加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A-0090-0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功能和
期刊
【摘要】本文以“微笑公益暖冬研学”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为例,论述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指出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引导学生把握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思想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A-0083-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林丽老师教学的“跟上兔子”系列绘本中“Mother,dear mother!”的观摩课,论述多模态理论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關键词】多模态理论 小学英语 绘本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A-0123-03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旧教材《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单元结构、学习内容编排、例题编写特点进行对比和分析,认为教师要透彻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的数的意义,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以及位置,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 《1000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比较 教材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
期刊
【摘要】本文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分析人教版教材、苏教版教材和北师大版教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做到依托课标,立足教材,深入解读,深入研究,真正理解教材内涵,把握教材的精髓,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5A-0073-03  新课标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安排在第二学段“图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小学数学在“一纲多本”的教材编排体制下,不同教材对同一个内容的编写总有相似和不同之处,通过从知识编排、内容对比两个维度对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收获更加深刻的教学启示。  【关键词】《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教材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5A-0075-02  《义务教育数学课
期刊
【摘要】本文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例,结合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阐述实施生本课堂的基本原则,即差异性原则、调整性原则、关注性原则、激励性原则以及反思性原则等。  【关键词】生本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 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5A-0050-02  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生本教育的教学观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全员参与、平等交流,这样面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教师要正确解读教材,以《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为例,从单元结构设置、学习内容编排、学习素材、例题呈现及习题选用五方面对比剖析,提出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流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材分析 比较研究 运算能力 教材解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5A-0076-02  虽然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内容经历过
期刊
【摘要】本文对人教版不同时期的两个版本的《小数的初步认识》部分内容进行纵向比较分析,通过“教材知识序列编排对比”“教材内容之对比”两个方面阐述教材编排的变动,收获“多元数据,读出数感”“多元表征,画出数感”“系统勾连,悟出数感”等教学启示,让学生感悟小数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聚焦数感 多元表征 教材比较 《小数的初步认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统编教材中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提出开展略读教学时要从阅读经验、阅读提示、语文要素、阅读方法方面进行关联的教学建议,以真正发挥略读课文的教学价值,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统编教材 关联 略读课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5A-0118-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