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藏孤本文献《盘谷唱和集》三考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收藏的《盘谷唱和集》是刘廌隐居盘谷后,与刘璟、沈原昭、吴达等诸位师友诗文唱和的作品集,现为孤本文献,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但该集无序、无跋,亦无集结、编次、刊刻时间等的确切记载.为此,文章就《盘谷唱和集》的集结者、编次者、刊刻时间等三个方面开展考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基于体育流媒体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励志类体育流媒体对青少年体育运动参与态度的积极影响。
“一校一品”理念在教育领域得到实践,打造了诸多特色学校,对学生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学生个性化体育学习需求逐步提升的今天,特色学校的建设势在必行,两者有着较高的契合度。本文从“一校一品”视角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现状出发,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肯定跳绳在中小学校园推广的优势,通过多途径制定中小学校园跳绳的推广模式,以期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打下基础,以特色跳绳打造特色学校。
冰球运动项目作为我国冰雪体育中曾经的优势项目,在2022冬奥会上我国冰球有责任实现突破,冰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成为推动我国冰球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新时代“大体育”的良好背景,深入研究我国冰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问题;综合整理世界冰球发展强国冰球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冰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历史和现状,提出“贯通化培养”“体教融合”“国际化培养”“高端化培养”等冰球后备人才多元培养与发展模式的“一体两翼式中国发展思路”,以期对我国冰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帮助,
汉语“什么”的句式类型可分为三大类六小类,其中“V+什么+NP”是韩国语没有的句式;韩国语“mu eot”的句式类型也分为三大类六小类,其中“NP+mu eot”是汉语没有的句式。此外,其他句式在两种语言均有对应的结构。分析表明,尽管两种语言的相同句式多于不同句式,但在具体使用环境及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关于只表达否定义的固定结构,汉语的主要手段是重复使用否定焦点成分,韩国语是主要通过一些具有否定含义的词尾或其他固定句式。汉语“什么”的否定用法在形式表达上更偏向于使用谓词性成分,而韩国语“mu eot”则
多和田叶子以东日本大地震之后的日本社会为背景创作《献灯使》,描写了生活在危机之下的人们身体和家庭伦理关系发生的变化。作品中老人失去了死亡的能力,年轻一代孱弱多病,家庭伦理关系逐渐淡漠,人们生活在绝望和黑暗之中。《献灯使》以地震和核泄漏事故为背景,“危机”为“明线”,“献灯使”为“暗线”,在明暗线的交织中用诗歌般的语言描绘震后日本的社会现状并探寻希望。本文拟用法国象征派诗歌先驱波德莱尔的“应和”理论剖析《献灯使》中的社会和日本现实社会,作品中的社会是对现实社会的应和,作品通过对异常的“衰老”现象和淡漠的家庭
亚拉·阿斯万尼的小说《亚库班公寓》,以地方作为小说的主角,用穿插式手法,使得故事中各个人物与空间构成一个整体,打破了线性时间流的叙述.文章借助空间理论视角,从地理、心
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共性问题,老年生活、老年文学作品及老年文学作品相关的研究也逐渐引发社会关注。为了探讨老年文学发展现状,本研究通过分析日本共计20届的“Silver川柳大赛”获奖作品,针对老年文学的界限问题、川柳文学特色及其对老年文学的影响等内容,阐述了川柳这一日本特有的文学形式在老年文学中的兴起与发展;根据作品的主题和立意研究了老年文学作品中折射出的情感倾向。川柳与老年文学的结合不仅是一种文学上的“文艺复兴”,川柳“通俗、穿凿、滑稽”的特点更有助于开阔老年文学作品的创作思路
《姥舍》以太宰治水上殉情事件为原型,讲述了主人公嘉七与妻子和枝殉情未死、重启现实生活与艺术创作生活的故事。作品以“异界”空间建构的方式,书写了主人公嘉七从对生活和艺术创作的万念俱灰、引决自裁到如释重负、重燃生活和创作希望的伦理转变过程;以对现实生活的反叛意识映射了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下,主人公生活和生命价值观的伦理困境;以对过往生活的决绝态度,表达了主人公与过去决裂,重启艺术创作的伦理选择。《姥舍》是太宰治化身嘉七做出的生活和艺术的双重伦理选择,也成为太宰治重启新生话、重振文学志向、重塑创作风
讽喻介于反讽和比喻之间,兼具二者的功能于一身,即通过喻体的特征委婉地讽刺本体的某个问题。讽喻的语用功能符合政体主政议政、驳斥谬误之需,因此成为政治话语必不可少的修辞手法。日本政治讽喻多以“动物”为喻体,运用动物的某种特性“旁指曲谕”“旁敲侧击”“激浊扬清”“针砭时弊”。本文以动物为中心,从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以及日本国会议事录抽取政治讽喻例句进行内容分析、描写性话语和认知语用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日本政治讽喻存在两个认知动因,分别是中国文化观念的影响和礼貌原则的内在驱动。
本文从100部日本文学作品和其汉译文本中共选取1000例タラ条件句的例句(每部作品选取前10例)和与之相对应的1000个汉译句,并对这两组之间的关联度(即タラ条件句和汉译句之间的关联度)通过T、MI值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与《日本语句型辞典(中文版)》中的解释有很多不同。该辞典中タラ条件句的汉译部分在全面性方面有所欠缺。本文通过分析发现,事实句与“无标句”“感知动词”“时候”的相互关联度很高,而表示行为成立的句子更倾向于翻译为“之后”。另外,反事实句与“如果不”“要不是”“否则”之间的相互关联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