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口语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dianci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能够起到保证和强化作用,中职语文老师在口语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此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口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职学生口语交际现状以及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意义
  1.中职学生口语交际现状
  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口才的重要性。在同样的条件下,企业会优先选用表达能力强、口才好的学生。但是从当前中职语文口语教学现状来看,还有很多的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往往表现的非常尴尬,这些学生通常不会“说话”。具体表现如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会表达,缺乏胆量,有理讲不明,有事说不清。在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表现的吞吞吐吐,在与其他同学交流过程中词不达意。在公众场合露面的时候语无伦次、神态紧张、手足无措,容易脸红心跳,而且还会出现重复啰嗦、漫无中心、语言匮乏等多种情况。
  中職学生之所以表现出上述的各种状况,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语文老师在口语教学中忽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应试教育下,语文老师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导致学生的意志、情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远远弱于读写等能力。
  2.在中职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意义
  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一直不直接参与人们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性格、意志、情感、动机、兴趣和需要等。再具体一点,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就是指人们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宽阔的胸怀、活泼的性格、对挫折的意志力和忍受性、对事业的热情、愉快的情绪、兴趣和爱好等。有关专家认为,在认知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不会直接承担对于人体信息内外信息的处理、加工和接受等任务,但是对认知过程会起到直接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为,非智力因素对认知过程会表现出动力作用、弥补作用、调节和维持作用以及影响和定向作用。
  二、中职口语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策略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的持续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中职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有强烈的学习倾向和学习欲望。相对于强制性学习而言,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所取得的效果要远远好得多。这是因为兴趣具有导向性的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这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智力的开发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
  例如,在每节口语课之前,语文老师可以利用5到10分钟的时间组织一个口语训练,训练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成长中的幽默趣事、名人轶事、绕口令、散文朗读或者诗歌朗读等。要求学生表情自然、举止文雅,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系列的奖惩制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开口说话。中学语文·语文立交
  2.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对于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在口语教学上,情感态度能够对于语言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语文老师在口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积极的情感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的语言学习活动,学习机会也会更多。作为学生的指路人和引导者,语文老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在课下时间和学生谈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敢于说话、会说话,消除学生害羞、内向的心理。帮助学生及时克服一些不良的消极情绪,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良好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认识到情感态度与成功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所有的非智力因素中,动机处在一个核心的位置,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在原因,也是指引和激励学生的巨大动力。学生一旦形成了学习动机,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朝着这个目标奋斗,这是学生坚持下去的主要动力,也是学生敢于克服重重困难的信念和力量,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潜力充分发挥出来。语文老师在进行口语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笔者认为,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鸿门宴》这些教学内容的时候,语文老师可以采取分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且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以及自己的需要制作道具,这种教学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又能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综上所述,口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对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帮助学生走出不会“说话”的困境,中职语文老师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往往是被动接受,而非积极主动的自主探究学习,这种状态使得课堂教学效率较为低下。在新課程标准的指导下,数学教师应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真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学习;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1-0088-02  DOI
《江海学刊》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创办于1958年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期刊,今年适逢《江海学刊》创刊六十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时点,作为该刊的忠实读者和论文作者,
摘 要:如何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让学生学得有效、学得精彩呢?课堂上教师教得精彩,不如让学生学得精彩,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己的精彩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预习;合作;多读;多说;多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0-01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
一、课标卷作文命题特点  高考语文全国卷2015年作文命题有了局部的变化,命题者有意识地在多角度材料中,提出指令性任务,即在材料之后对考生进行了导引性的指令,要求考生必须做什么。这就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譬如2015年全国I卷作文题要求就以上的事件的看法“给小陈、老陈或其它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全国卷作文要求考生在“这三人(大李、老王、小刘)”中,在“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文无疑是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我们的初中课本收录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名家名作。它们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含义深远而又耐人寻味。学好古诗文,便于传播古典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养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文教学值得我们关注。  如何更好的展开古诗文教学,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立足课堂教学,与大家分享以下心得。  一、背景生平,把握主旨  很多学生在学习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也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尤其描写月下荷塘,手法多样,让人过目难忘。然而日前授课,在分析其描写荷叶、荷花的比喻之时,有学生窃窃私语:朱自清有点闷骚,这些比喻浮艳,令人瞠目结舌。一惊现在学生,快人快语,对老师,对名人无敬畏之心。二惊课堂之上,其大胆率意,畅所欲言。三惊自己教《荷塘月色》20多年,虽觉其某些描写似乎不妥,但未曾对此深入探究。于是对朱自清散文拜读一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不仅可以诱发小学生对问题的意识,还可以检测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拓展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课堂提问不是简单的单独体现在教师问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语文教学呈现出了百花争艳的可喜局面,但依然未能摆脱重知识灌输而轻语文素养提高的窠臼,以致教学出现了多样化形式下内容单调的现象。缺乏美丽的花园是乏味的,缺乏智慧的教育更是枯燥的。要改变这一现状,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智慧和美丽带进我们的语文教学。  一、让语文的灵魂——情感,走进课堂  我们深知:语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语文活动中应自始至终贯穿着情感的交
语文教学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充满了求知渴望的有待塑造的活生生的人。语文教学的内容,无论是清风明月、山水田园,还是悲欢离合、人生遭际,无不打上作家个人情感倾向的烙印,它始终关注的还是人,关注人自身的生存、命运及生存环境。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忽视人的因素,不注重人的个性、人的价值、人的发展。语文教学本身特有的人文特征逐渐被淡化。如何抓住教学内容所体现的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等人文精神,运用各种教学手
英语词典是学生学习英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掌握正确的词典使用策略无疑是语言学习中的得力助手。通过调查问卷对大连大学部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词典使用策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