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培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事半功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爱上语文学习。自从进入新课程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均发生了重要的改变,这使得死气沉沉的传统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但部分有识之士指出,在这种生动活泼的背后也有一些不足,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结合自身的经验,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因为过度自主与合作,而失去了传统教学中强调的一些好习惯。为此,针对课程改革以来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不足,笔者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预习习惯应当有新的培养思路
预习一直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所强调的一个重点,但进入课程改革以后,由于片面强调课堂的生成性,很多教师对学生的预习不再提出明确的要求,而将所有的教学任务都放在课堂上完成。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有矫枉过正的嫌疑;在新课程背景下,预习习惯应当有新的培养思路。
预习的作用是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前置性的了解,是让学生去解决能够自行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疑难问题的解决上。但有的时候,由于预习任务的机械化,使得学生只做一些字词记忆的工作,致使预习实际上起不到相应的作用。笔者以为,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基本理念,让预习更加科学化。
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课《三袋麦子》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让学生通过预习并去得出自己的见解是没有多大的困难的。那预习就不能只满足于字词的记忆,还应当让学生的思维再向前走几步。比如,可以让学生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土地爷爷为什么要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呢?”(这个问题也可以问得更隐晦一些:“土地爷爷送麦子的目的只是为了一份节日礼物吗?”)“小猪、小牛、小猴得到麦子后不同的处理方法,反映了它们什么想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呢?”
问题是课文理解最好的催化剂,而通过问题的提出进而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最好方法,而这也正是新课程所强调的自主学习理念的最好落实。
在自由的氛围下培养思维习惯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人文学科最大的特点在于思维的多元性、发散性以及结果的非唯一性。这样的思维结果,常常让语文课堂精彩迭出,常常以生成的形式让语文课堂多姿多彩。如教学《三袋麦子》一文时,课前布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而学生的答案并非教师所想象得那样单纯。这在真正的课堂学习中可以发现,因而对这些问题的继续讨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思考。
譬如说,对于土地爷爷送麦子的原因,就有不少学生认为“这就是土地爷爷送给小动物们吃的,既然是吃的,那就应该吃”;还有学生受课文观念的影响,也就是在学生“读懂”了课文之后,觉得“应当向小猴学习”。然而,如果在课堂上真正让学生去说出内心的想法,还是有学生会表示出不同的意见。这也是笔者在“读懂”一词上加上双引号的原因。因为在这些学生看来,“麦子的用途是多样的,直接去吃只能算是用途之一;在小猪的眼里,麦子就是白面馒头和烙饼;而在小牛的眼里,麦子就是将来的口粮;只有在小猴的眼里,麦子才是上等的麦种”。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说:“如果大家都像小猴一样,那这个世界多无趣啊。”这一想法竟然得到了不少学生的附和,有学生说:“就是啊,如果西游记里唐僧的另外两个徒弟都跟孙悟空一个样子,那一路取经肯定很无聊。”
尽管学生的这些想法与原文的主旨有所不一样,但还是应当鼓励学生的这种发散性思维。事实上,思维习惯的培养不是一句空话。真正的思维习惯的培养必须在自由的氛围下进行,这样学生才愿意、敢于大胆想象。
教会学生自我纠错的习惯
学生的学习没有不出错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让教师要认同学生的错误,这是一个极为正确的导向。但在笔者看来,更合理的教学方法应当是教会学生自我纠错的习惯,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为强大。自我纠错的习惯养成,意味着学生必须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发现自己的错误与正确的答案之间的距离。当然,有时也不一定是只寻找结果的错误,而更是要寻找思维的不足。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自我纠错习惯的重要行为,不是告诉学生错在哪儿,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在哪儿。在教学《三袋麦子》一文时,曾有学生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土地爷爷原来不是为了送节日礼物,原来他是想通过三袋麦子去考验小动物们的聪明程度。这土地爷爷真坏,没安好心。”对于这一观点,也有个别学生表示赞同。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去思考:“土地爷爷在课文里肯定是一个聪明的角色对不对?”“如果你是土地爷爷且想考验小动物们的聪明程度,你会用这种方法吗?”“土地爷爷最后表扬了小猴,可他也没有批评那两个小动物啊!因为土地爷爷在看到小猪和小牛后是什么表情呢?”通过追问,让学生去自主思考,最终发现了自己的观点确有偏颇。最后学生们发现,土地爷爷送礼物是真诚的,而看三个小动物的聪明则只是一种期待而已,并非大家所理解的那种纯粹的考验。总之,自我纠错是小学语文学习中需要重点培养的习惯,这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有持久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
预习习惯应当有新的培养思路
预习一直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所强调的一个重点,但进入课程改革以后,由于片面强调课堂的生成性,很多教师对学生的预习不再提出明确的要求,而将所有的教学任务都放在课堂上完成。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有矫枉过正的嫌疑;在新课程背景下,预习习惯应当有新的培养思路。
预习的作用是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前置性的了解,是让学生去解决能够自行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疑难问题的解决上。但有的时候,由于预习任务的机械化,使得学生只做一些字词记忆的工作,致使预习实际上起不到相应的作用。笔者以为,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基本理念,让预习更加科学化。
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课《三袋麦子》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让学生通过预习并去得出自己的见解是没有多大的困难的。那预习就不能只满足于字词的记忆,还应当让学生的思维再向前走几步。比如,可以让学生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土地爷爷为什么要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呢?”(这个问题也可以问得更隐晦一些:“土地爷爷送麦子的目的只是为了一份节日礼物吗?”)“小猪、小牛、小猴得到麦子后不同的处理方法,反映了它们什么想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呢?”
问题是课文理解最好的催化剂,而通过问题的提出进而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最好方法,而这也正是新课程所强调的自主学习理念的最好落实。
在自由的氛围下培养思维习惯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人文学科最大的特点在于思维的多元性、发散性以及结果的非唯一性。这样的思维结果,常常让语文课堂精彩迭出,常常以生成的形式让语文课堂多姿多彩。如教学《三袋麦子》一文时,课前布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而学生的答案并非教师所想象得那样单纯。这在真正的课堂学习中可以发现,因而对这些问题的继续讨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思考。
譬如说,对于土地爷爷送麦子的原因,就有不少学生认为“这就是土地爷爷送给小动物们吃的,既然是吃的,那就应该吃”;还有学生受课文观念的影响,也就是在学生“读懂”了课文之后,觉得“应当向小猴学习”。然而,如果在课堂上真正让学生去说出内心的想法,还是有学生会表示出不同的意见。这也是笔者在“读懂”一词上加上双引号的原因。因为在这些学生看来,“麦子的用途是多样的,直接去吃只能算是用途之一;在小猪的眼里,麦子就是白面馒头和烙饼;而在小牛的眼里,麦子就是将来的口粮;只有在小猴的眼里,麦子才是上等的麦种”。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说:“如果大家都像小猴一样,那这个世界多无趣啊。”这一想法竟然得到了不少学生的附和,有学生说:“就是啊,如果西游记里唐僧的另外两个徒弟都跟孙悟空一个样子,那一路取经肯定很无聊。”
尽管学生的这些想法与原文的主旨有所不一样,但还是应当鼓励学生的这种发散性思维。事实上,思维习惯的培养不是一句空话。真正的思维习惯的培养必须在自由的氛围下进行,这样学生才愿意、敢于大胆想象。
教会学生自我纠错的习惯
学生的学习没有不出错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让教师要认同学生的错误,这是一个极为正确的导向。但在笔者看来,更合理的教学方法应当是教会学生自我纠错的习惯,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为强大。自我纠错的习惯养成,意味着学生必须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发现自己的错误与正确的答案之间的距离。当然,有时也不一定是只寻找结果的错误,而更是要寻找思维的不足。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自我纠错习惯的重要行为,不是告诉学生错在哪儿,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在哪儿。在教学《三袋麦子》一文时,曾有学生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土地爷爷原来不是为了送节日礼物,原来他是想通过三袋麦子去考验小动物们的聪明程度。这土地爷爷真坏,没安好心。”对于这一观点,也有个别学生表示赞同。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去思考:“土地爷爷在课文里肯定是一个聪明的角色对不对?”“如果你是土地爷爷且想考验小动物们的聪明程度,你会用这种方法吗?”“土地爷爷最后表扬了小猴,可他也没有批评那两个小动物啊!因为土地爷爷在看到小猪和小牛后是什么表情呢?”通过追问,让学生去自主思考,最终发现了自己的观点确有偏颇。最后学生们发现,土地爷爷送礼物是真诚的,而看三个小动物的聪明则只是一种期待而已,并非大家所理解的那种纯粹的考验。总之,自我纠错是小学语文学习中需要重点培养的习惯,这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有持久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