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物理教学中,自制教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完善物理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
本论文系2019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师生自制教具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立项批准号ZPKTY19012]研究成果。
关键词:自制教具;科学探究;学习兴趣;趣味实验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356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长期以来因为器材缺乏或者陈旧,物理实验教学一直是薄弱环节,导致学生缺少主动探究科学的机会,不能深入理解物理概念。通过师生自制教具,进一步完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一、利用自制教具,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互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自制教具,精心设计各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创设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初中物理开学第一课至关重要,为了让学生喜欢上物理,可以课前准备一些简单的小实验。平时收集空矿泉水瓶、空牛奶盒、吸管等,利用物理社团活动或者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制作各种实验器材。由于是亲身体验,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以公道杯为例,让学生知道虹吸现象在生活中的大量应用,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殿堂,充分地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还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人生哲理的教育——生活中要懂得知足,一味的索取将一无所有。
6、通过自制教具,演示实验,感知自然神奇。
生活中大家都会遇到许多奇妙的现象,可以从中获取灵感,引导学生设计出更多有创意的小实验,融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激情。
比如大气压强的教学: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倒立在水中,慢慢拿起,在瓶口离开水面之前,瓶中的水不流出。比如马德堡半球實验,让学生把两个小皮碗用力相向挤压,再试试看要用多大的劲才能拉开。还可以往空矿泉水瓶中倒入一些热水,快速摇晃,然后倒掉马上拧紧盖子,这时就会看到好像有一只无形的手把瓶子捏扁了。通过这些简易可行的实验,很容易就能使学生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强大了。
三、通过自制教具,加强美学教育。
人们大都认为物理学深奥难懂,很难欣赏到物理学所蕴含的内在美。一项实验,使用的材料越简单,越生活化,学生就越容易知道其中所含的奥妙。笔者在每周一次的物理社团活动中,指导学生制作全息投影仪。只需:包装茶叶的塑料片、一支笔、一把剪刀、一把尺子 。学生就可以亲手制作出一台投影仪,呈现出精美绝伦的立体画面(如下图)。
物理学的美简单、和谐、统一。通过动手实验,学生能深入了解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神奇现象,感受物理世界的奇妙、美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敬畏之心。
四、巧用自制教具,设计实验还原试题场景,化解教学难点,帮助理解、巩固知识点。
大部分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一知半解,有些习题中出现的场景学生无法具体想象、感知。针对此类题目,就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实验,在巩固知识点的同时,还原试题场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记忆。有时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可能会得到错误的认识和结论,教师应对相同类型的实验,加以归纳、总结,类比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到的具体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较快、较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从而化解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中,会遇到一些难讲的题目,如果教师只从理论角度去分析,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只能被动接受,教学效果自然不如人意。如果利用自己设计的趣味小实验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难题,往往能轻松突破。比如有道凸透镜成像选择题:将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图片,图案是一个男孩向女孩献花,杯中没加水和加水时,透过玻璃杯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图案。
绝大多数学生都误选了。如果单从理论角度去给学生分析该题,极有可能是解释了半天,学生还是不懂。为了简单高效地解决这个难题,可以设计一个趣味小实验——有趣的“转身”实验,如图所示,透过水杯可清楚地看到:女孩转过身了。学生看了这个趣味小实验,触类旁通,自然就能理解了。
五、借助课外趣味实验,延伸知识点,增加知识的形象性
为了有效完成物理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有必要把物理实验延伸至课外,通过指导学生自制实验教具,增强物理实验的自主性、灵活性和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科学探究欲望。
教学中,应经常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简易的生活物品,动手自制实验教具, 完成一些趣味小实验。比如有趣的“浮沉子”。在《物体的浮与沉》中,可指导学生利用平时收集的空矿泉水瓶、口服液小玻璃瓶制作“浮沉子” 。演示时,用不同大小的力捏矿泉水瓶,小玻璃瓶就会出现下沉、上浮、悬浮的不同状态,此时再归纳引出物体沉浮条件,同时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区分漂浮与悬浮得出不同之处(易混的重难点)。
总之,教师应该很好地利用好身边的物品自制实验教具,积极开发出更多生动有趣的小实验,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让物理课堂因添加了自制实验器材而变得轻松有趣,让学生因开展趣味小实验而变得乐于动手、勇于创新,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物理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学好物理对今后的生活、工作、学习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王钰生.简析当前物理实验教学的偏向及矫正策略.
朱召友.王希军.物理实验与日常生活用品之“缘”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0(12)
付荣兴.充分挖掘物理小实验小制作的教学功能.教学仪器与实验,2009(12)
【作者简介】
郑晓雁(1971.10),女,漳州一中分校物理高级教师,长期工作在物理教学第一线。
方达明(1968.12)男,漳州一中分校物理高级教师,物理组教研组长,长期工作在物理教学第一线。
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中学分校 363000
本论文系2019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师生自制教具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立项批准号ZPKTY19012]研究成果。
关键词:自制教具;科学探究;学习兴趣;趣味实验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356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长期以来因为器材缺乏或者陈旧,物理实验教学一直是薄弱环节,导致学生缺少主动探究科学的机会,不能深入理解物理概念。通过师生自制教具,进一步完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一、利用自制教具,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互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自制教具,精心设计各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创设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初中物理开学第一课至关重要,为了让学生喜欢上物理,可以课前准备一些简单的小实验。平时收集空矿泉水瓶、空牛奶盒、吸管等,利用物理社团活动或者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制作各种实验器材。由于是亲身体验,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以公道杯为例,让学生知道虹吸现象在生活中的大量应用,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殿堂,充分地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还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人生哲理的教育——生活中要懂得知足,一味的索取将一无所有。
6、通过自制教具,演示实验,感知自然神奇。
生活中大家都会遇到许多奇妙的现象,可以从中获取灵感,引导学生设计出更多有创意的小实验,融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激情。
比如大气压强的教学: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倒立在水中,慢慢拿起,在瓶口离开水面之前,瓶中的水不流出。比如马德堡半球實验,让学生把两个小皮碗用力相向挤压,再试试看要用多大的劲才能拉开。还可以往空矿泉水瓶中倒入一些热水,快速摇晃,然后倒掉马上拧紧盖子,这时就会看到好像有一只无形的手把瓶子捏扁了。通过这些简易可行的实验,很容易就能使学生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强大了。
三、通过自制教具,加强美学教育。
人们大都认为物理学深奥难懂,很难欣赏到物理学所蕴含的内在美。一项实验,使用的材料越简单,越生活化,学生就越容易知道其中所含的奥妙。笔者在每周一次的物理社团活动中,指导学生制作全息投影仪。只需:包装茶叶的塑料片、一支笔、一把剪刀、一把尺子 。学生就可以亲手制作出一台投影仪,呈现出精美绝伦的立体画面(如下图)。
物理学的美简单、和谐、统一。通过动手实验,学生能深入了解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神奇现象,感受物理世界的奇妙、美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敬畏之心。
四、巧用自制教具,设计实验还原试题场景,化解教学难点,帮助理解、巩固知识点。
大部分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一知半解,有些习题中出现的场景学生无法具体想象、感知。针对此类题目,就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实验,在巩固知识点的同时,还原试题场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记忆。有时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可能会得到错误的认识和结论,教师应对相同类型的实验,加以归纳、总结,类比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到的具体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较快、较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从而化解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中,会遇到一些难讲的题目,如果教师只从理论角度去分析,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只能被动接受,教学效果自然不如人意。如果利用自己设计的趣味小实验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难题,往往能轻松突破。比如有道凸透镜成像选择题:将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图片,图案是一个男孩向女孩献花,杯中没加水和加水时,透过玻璃杯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图案。
绝大多数学生都误选了。如果单从理论角度去给学生分析该题,极有可能是解释了半天,学生还是不懂。为了简单高效地解决这个难题,可以设计一个趣味小实验——有趣的“转身”实验,如图所示,透过水杯可清楚地看到:女孩转过身了。学生看了这个趣味小实验,触类旁通,自然就能理解了。
五、借助课外趣味实验,延伸知识点,增加知识的形象性
为了有效完成物理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有必要把物理实验延伸至课外,通过指导学生自制实验教具,增强物理实验的自主性、灵活性和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科学探究欲望。
教学中,应经常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简易的生活物品,动手自制实验教具, 完成一些趣味小实验。比如有趣的“浮沉子”。在《物体的浮与沉》中,可指导学生利用平时收集的空矿泉水瓶、口服液小玻璃瓶制作“浮沉子” 。演示时,用不同大小的力捏矿泉水瓶,小玻璃瓶就会出现下沉、上浮、悬浮的不同状态,此时再归纳引出物体沉浮条件,同时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区分漂浮与悬浮得出不同之处(易混的重难点)。
总之,教师应该很好地利用好身边的物品自制实验教具,积极开发出更多生动有趣的小实验,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让物理课堂因添加了自制实验器材而变得轻松有趣,让学生因开展趣味小实验而变得乐于动手、勇于创新,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物理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学好物理对今后的生活、工作、学习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王钰生.简析当前物理实验教学的偏向及矫正策略.
朱召友.王希军.物理实验与日常生活用品之“缘”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0(12)
付荣兴.充分挖掘物理小实验小制作的教学功能.教学仪器与实验,2009(12)
【作者简介】
郑晓雁(1971.10),女,漳州一中分校物理高级教师,长期工作在物理教学第一线。
方达明(1968.12)男,漳州一中分校物理高级教师,物理组教研组长,长期工作在物理教学第一线。
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中学分校 3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