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体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情感表达分析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书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仍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将书法字体与书籍封面设计进行有机融合,有助于在现代社会中更深层次地继承与弘扬书法文化。基于此,通过分析书法字体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情感表达,为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书法字体的有机结合提供可靠理论依据,通过不同艺术设计元素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而在提高书籍封面美观性的同时赋予其更深刻的文学内涵。
  【关键词】 书法字体;书籍封面设计;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5-0127-02
  一、引言
  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封面艺术设计进行有机融合具有积极意义,不但有助于拓展书籍、报刊的多元化封面设计形式,还能通过将书法字体进行抽象处理与艺术处理的方式提升书籍封面的美观感,在描述书籍艺术特征的同时传达作者对作品赋予的情感,书籍封面设计师通过规划书体书法字体表现形式丰富设计内涵,为读者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有助于吸引社会公众对书籍方面的关注度,充分发挥书法字体中蕴含的情感表达要素。
  二、借助书法字体凸显封面设计的情感艺术
  将书法字体与书籍封面设计相结合时,应有意识地融入情感要素,基于整体角度合理规划字体框架图,充分发挥封面的艺术美感特性,凸显出封面设计的情感艺术要素。对封面进行艺术设计时,应深入探究与分析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书籍投入的情感要素,通过正确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提高书籍封面与实际内容的贴合度。书籍封面普遍围绕着书名展开设计,描述书籍内容时可将书名设置为楷书的字体形式进行表达,并以居中垂直的布局方式合理规划书籍封面,同时适当融入情感表达要素增添艺术色彩,实现楷体书法艺术性与书面设计艺术性的有机融合。设置书法字体时,应尽可能选择分布均匀、重心突出的字体形式,并明确区分不同字体间的差异性。通过书法字体框图的方式进行表述可以直接凸显出作者大气沉稳的精神品质,并且这种字体形式通常在大型出版社或学术杂志的封面中较为常见。另一方面,选择布局相对规整的字体框架图还能提升封面设计的艺术性,有助于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充分利用了用户喜爱大气封面布局的心理,进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书籍销量。此外,部分设计师设计书籍封面时,通常采用将书法字体框架图垂直居左或垂直居右的方式增添书籍封面构图的美观性,整体呈现出庄严肃穆的视觉效果。在书籍封面设计字体框图时,可选择居左、居右以及水平的表现形式,从视觉上为用户提供大气沉稳的直观感受,因此在社会公众中广受喜爱和好评。另外,对于儿童书籍读物或青少年读物的封面设计,可结合书籍实际内容适当添加趣味性动画设计元素,有效激发儿童或青少年对动画设计元素的兴趣。例如,在书籍封面设计中可选择书法草书字体的形式,利用其不规则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封面设计内容,充分迎合青少年想象力旺盛、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全面调动青少年自主阅读书籍的积极性。
  三、合理设置书法字体布局呼应封面情感主题
  书法字体大小可以视为书籍封面情感表达的最直观表现形式,对书籍封面进行设计时,不但需要充分注重书法字体的布局规划,还应高度重视书法字体大小在书籍封面中的占据比例。利用字体表达方式传递书籍封面中蕴含的情感要素,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书籍对用户的吸引力。例如,在书籍封面中设计书法字体大小时,应将书籍重点突出的情感要素作为首要目标,并为其选择适合的型号字体。不同字体大小在情感表达和视觉效果的表现形式上具有明显差异性,利用字体大小凸显封面主题时,可根据书籍封面的大小选择字体型号相对较大的字体进行表达,对于封面中的出版社、作者姓名等基础信息则可以选用型号相对较小的字体予以补充。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封面设计过程中应避免过度注重书法字体大小,而是有意识地加强封面书法字体中笔画的清晰度。因此,可选择直观清晰的字体作为封面主体,更深层次地提高书籍封面的连续性,促使情感表达形式呈现出显著的过渡状态。但需要注意的是,应尽可能避免选择笔画杂乱且难以辨认的字体,降低读者对复杂字体的抵触情绪,通过简单明了的字体形式提高读者对书籍的兴趣。基于此,合理安排书法字体大小设计书籍封面,不但有助于升华书籍情感主题,还能促使读者对书籍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合理规划书籍封面的字体大小,还有助于提升字体表达形式与书籍内容风格的切合度,促使读者通过封面主题即可大致了解书籍核心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书籍可读性,帮助读者与作者建立良好的情感共鸣,深化书籍封面情感艺术表达情境。
  四、 重塑书法表现形式强化封面情感的韵律感
  设计书籍封面艺术形式时,可在保证封面字体具有一定可观性的前提下强化书法字体表现形式,从整体上提高封面情感的韵律性与美观性,促使书籍封面整体呈现出良好的艺术感,进而吸引读者对书籍的关注度。对书籍封面进行设计时,可在原有基础上重塑字体结构,将书法字体中的横、竖、撇、捺等细节进行重新构造,或将书法字体形式过渡转化为某种特定符号,通过拆分重组、机理划分、应用替换等形式重新构造点、线、面形成的新图形设计,同时引用趣味性图片为读者呈现直观的视觉效果,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增强读者的感官印象。另一方面,将书法表现形式中的意象、情感、艺术元素等融合应用到封面设计,有助于綜合提高封面设计的功能性和美观性。另外,在书籍封面原有基础上引进新型字体形式,有助于突出强调单个字体的艺术性,将书籍封面的美观性全面体现出来。将书籍封面中的情感元素通过多元化字体形式进行表达,还能提高书籍整体的实用性价值。例如,针对书法字体中笔画构造、封面布局、字体型号大小进行创新,在凸显封面设计美感的基础上引进日常生活中的流行审美元素,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视觉体验,从整体上提升书籍封面设计的韵律感。例如,行书与草书字体均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征,并且相较于隶书与楷书字体,草书可以加强字体间的连续性与衔接性,而行书笔画又具有良好的流畅性,整体表达形式较为奔放自由,有助于通过书籍封面直接向读者传达作者的情感态度。在封面设计过程中重塑书法表现形式,结合读者实际阅读需求,参考文艺类书籍封面设计,实现书籍封面字体表现形式的过渡转化,有助于提高书籍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对于叙事类书籍的封面设计,可通过草书字体的表现形式提升书籍封面设计的沉稳效果。设计个体画册等类型的书籍封面时,可以按照行书的字体表现形式提高书籍的美观性,充分彰显书籍封面的艺术性价值,在提高设计方面美观性的同时强化封面情感的韵律感。   五、结合书法字体客观规律创设封面情感意境
  在书籍封面设计过程中,将作者写作时的情感主旨与封面主体进行有机结合,并将其通过书法字体完整呈现出来,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书籍的艺术价值。设计艺术性较强的书籍封面时,應预先针对不同书法字体蕴含的情感元素进行对比分析,选择适合书籍封面的表达形式。例如,设计诗词散文类书籍封面时,可结合书籍实际内容通过模糊字体的处理方式提升书籍封面的艺术性,创设相对朦胧的情感意境,并将其与字体表现形式相结合,促使读者在情感导向作用下充分调动自身自主探究意境美感的积极性,进而在遵循书法作品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创设出具体的情感表达情境。与此同时,根据书籍封面设计创设情感情境时,可将其视为艺术思维创造活动的直接体现,因此在设计书籍封面时应深入探究书法字体中隐含的客观规律,按照不同字体的衍生形态和变化规律进行有序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创设全新的字体表现形式。实际上,书法艺术字体原本就具有较强的客观规律性,有助于在发掘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再次创造全新的艺术形式,将设计者的情感与作品灵感相结合,基于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情感更深层次地优化与完善书籍封面设计,有助于赋予封面设计更强烈的情感表达意境。因此,设计书籍封面时应尽可能以书法字体的客观规律为核心基础,深入感知与体会作者对封面标题赋予的情感,积极与作者建立情感共鸣关系,进一步提升书籍封面设计的实效性,以此加强读者对书籍的认同感。最重要的是,通过情感意境还有助于为读者创造丰富的想象空间,促使读者从多种角度思考书籍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六、结语
  利用书法字体在书籍封面设计中实现情感表达已成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不但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还能帮助读者与设计者保持情感共鸣关系。在现代艺术设计过程中,可从借助书法字体凸显封面设计的情感艺术、合理设置书法字体布局呼应封面情感主题、重塑书法表现形式强化封面情感的韵律感、结合书法字体客观规律创设封面情感意境等角度着手,深入发掘传统书法字体的实质性内涵,充分发挥书法字体应有的价值性。
  参考文献:
  [1]宋涛,克非.书法字体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情感表达研究[J].艺术评鉴,2020,(02):159-161.
  [2]樊佩奕.略论文字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J].大众文艺,2015,(05):75.
  [3]杨帆.书籍封面的字体编排与设计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
  [4]覃祖玲,李庆祥.浅谈汉字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界,2012,(05):103.
其他文献
【摘要】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但对于音乐和舞蹈动作表现之间的具体联动机制,则尚有不同的论述。有鉴于此,本文将依次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展开论述,结合具体的舞蹈表演案例,分别解析音乐节奏与舞蹈韵律、音乐旋律与舞蹈动作衔接展开、音乐织体与舞蹈意象塑造这三个层面的融合共生关系,希望借此能为舞蹈伴奏音乐创作及舞蹈表演活动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舞蹈表演;音乐;舞蹈;融合共生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德国艺术在中国有着近一个世纪的传播和影响史,中德两国美术交流在美术引入以及输出方面基本处于大国间平等交流的文化关系。本文试图突破一般美术学研究的范式,从中德美术交流的事实出发,以三个时间段为线索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至今的中德美术交流的历史进行大致梳理。  【关键词】 中德美术;艺术交流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J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埃斯库罗斯作为古希腊悲剧之父,因其政治色彩鲜明且内涵深厚的戏剧作品深深地影响着当代西方文化。分析埃斯库罗斯如何将古希腊的智慧和意识形态凝聚到文艺作品中,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希腊悲剧;埃斯库罗斯;文化霸权;话语体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5-0024-05  一、西方文明的起点——古希腊  西
期刊
【摘要】 在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中,民间舞蹈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如何结合当前形势,展开丰富有效的民间舞蹈文化传承工作也成为研究重点。在本文的研究中,着重对河北民间舞蹈文化传承存在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提高认识加强民间舞蹈的文化特色保护、创造丰富的文化环境促进民间舞蹈文化传承、深入拓展渠道发挥民间舞蹈教育作用等三个层面,多角度、多维度地进行了河北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  【
期刊
【摘要】 象征技术是传统绘画中最常用的表达技术之一。主要是使图像更有意义,从而通过现实场景表达情感并通过图像诠释理性。本文列举了西方传统绘画在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案例进行研究,专注于视觉图像的解构,并摘取其中的传统图样和意义进行比较分析,以完善优秀艺术作品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的正确性和出处。与此同时,普通的具体的视觉图像在这一完善的过程当中直接叙述着对西方传统绘画观念的思考
期刊
【摘要】 在中国最早的远古夏商时期,骨笛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音乐文化已经有9000年的可考历史。经历着从春秋战国的乐舞到后来的魏晋南北朝的相和,从隋唐宫廷音乐的繁荣到宋元民间音乐的兴起,从明清四大徽班的进京到西洋文化的传入和中国新音乐的萌芽,从学堂乐歌到音乐学院的发展,无不标志着我国音乐在历史的轨迹。20世纪中国音乐开始走向了全盘西化的道路,甚至出现了以西方音乐文化的审美和教育来评判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
期刊
【摘要】 自从1886年,电影被首次成功引入上海以后,逐渐成为上海乃至近代中国最受欢迎且最有力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近代上海无声电影塑造一批现代女性的形象,不同的电影对现代女性形象的理解不同。但所有这些电影中的现代女性形象,无一例外都是在男性话语体系中所建构的。  【关键词】 上海;电影;女性;现代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
期刊
【摘要】 北朝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五朝的总称,历时两百余年,在北朝的墓葬中,陶俑作为陪葬物品经常出现。北方五朝中,北齐是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朝代,其陶俑的造型可作为北朝墓葬中陶俑研究的一个代表。北朝墓葬中的陶俑依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地域的不同以及功能的差异划分为各种类型,从形态、服饰等方面间接反映了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发展的状况。本文通过对北朝墓葬中的陶俑进行分类对比,对陪葬陶俑蕴含的深层次信息进行重点讨论
期刊
【摘要】 14世纪,中世纪已经到了尽头,意大利艺术家力图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人类在艺术史上达到的第一个巅峰。米开朗琪罗得以与当时社会上最优秀的人进行交往与思想上的交流,参与到他们对艺术和文学的讨论,并和他们一起,拥有该时代最为高雅的文化艺术享受。米开朗琪罗塑造的大卫强调着理想美,以及对人体的无限崇拜,手持投石器动态的瞬间,彰显出更加卓越的感染力,人们已经摆脱中世纪封建思想的牢笼,大卫是当之
期刊
【摘要】 庄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对一个时代的人产生了巨大影响,其著作《庄子》也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学界对其学术研究可谓多种多样、百花齐放,本文通过广泛翻阅国内外文献内容,对比分析各大学者对庄子本人及其著作的评价,深入探究《庄子》文本的创作风格,探究其题材选择的构思与奥妙。庄子崇尚自然的精神追求深刻体现在他的选材上,庄子运用了很多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来表达对“道”的探索,通过奇人异事来体现“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