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ong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完成了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认为与其说我的任务是教育,不如说其实就是和班里的孩子们以合适的方式相处,因为教育能被接受的前提就是和谐相处。通过一年多的摸索,班里大部分孩子的特点,和应该以什么方式和他们相处,我已经基本掌握了。但在此过程中,与一个学生的相处却显得尤为困难。
  第一次关注到刘小鸣是在他高一刚进校的时候,我还不是班主任,他是我的课代表。他看上去很有灵气、很精干。但不久后,我就发现他不够负责任,总是把收作业的活推给另一个女孩。再后来,他上课睡觉,不按时交作业。于是,有了我们的第一次谈话,他自认为他很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他的语气中满是不在乎,我很不喜欢自以为是的学生,我们的谈话并没有任何效果。
  高二我成了他的班主任,一开学他就一如既往地上课睡觉,批评他的时候,他说他不睡了,过不了多久还是老样子。一节数学课上,我看着他又趴在了桌子上,我十分生气地批评了他。后来他向我道歉,在他的检讨中他提到了我高一时对他的关注,这让我的气消了很多,看样子他并不是一个不知感恩的孩子。
  接下来的几个月他有所收敛,但变化不大,我对他的关注度也降低了,我们和平共处了一段时间。
  进入高三后,刘小鸣似乎下决心了,对待学习前所未有的认真,我满心欢喜,心想:这小子还真清楚自己该干什么,家长会上我大力表扬进入高三学习状态变好的同学,其中就有刘小鸣。可惜好景不长,他又一切照旧。我和刘小鸣进行了第二次谈话,我帮他分析形势,肯定他已有的进步,并且强调他现在的努力还不够,可是这样的谈话对他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几次之后,谈话变成了训斥,对于训斥他十分抵触,看到站在我面前脸上写满对立的刘小鸣,我告诉自己:算了,教育不是万能的。刘小鸣说他的学习,他的未来,他自己可以负责,他不会后悔!
  10月份的家长会上,我让一部分孩子谈谈自己心中的高三,以及对家长的期许,这其中就有刘小鸣(自愿的)。别的孩子一上去都是自信满满的谈理想,谈高三的压力,谈对父母的小要求。刘小鸣说:“我学习不认真,家长老师就不停地说我,他们越说我越烦,越烦我越不想学习,他们就越说越厉害……”
  刘小鸣的那几个“越”清楚地表达了他的处境和心情,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孩子,身处叛逆期的他,选择对待批评的态度是对抗,更何况是不停的批评。
  這引起了我的思考,班主任工作的一大重点就是针对问题学生的谈话,谈话过程难免会有批评和不认可,而且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个同学,往往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会出现像刘小鸣这样的情况。我们面对的是已进入高三的学生,就像刘小鸣说的那样,他们可以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作为班主任的我们,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以提醒,而不是给他们戴上紧箍,在他们旁边不停地念咒,这就是所谓的过犹不及。
  之后,我一直在观察刘小鸣,尽管还是不尽如人意,但的确像他说的那样在好转。自习的时候还是会看杂志,但也会做题,上课的时候偶尔也睡觉,但也会听课,和以前比起来,状态好多了。前几天的晚自习上,刘小鸣又偷懒了,我想,两个多月了,该提醒提醒他了,这一次,我对他说:“你现在的努力程度取得现在的成绩刚好,但要想再进步需要继续努力,没有人会站在那等着你去超过,加油!”
  后来,刘小鸣和我之间的对立慢慢消失了,他的学习状态比之前也好了很多。我想我找到了和这类孩子相处的方法:一定的空间,再加上一定的约束,一定要适度,在孩子能接受的范围内。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中学
其他文献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新一轮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已然被列为重要的课程目标。其中指出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课标中还提出科学探究的八要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学生科学研究的概念:科学探究指学生用以获
期刊
改革就是革命,革命就是先进思想的解放,因此新的课程改革其实是一次先进教学思想的解放。只有解放了学生的心灵,解放了课程本身,解放了教师的思想,新的课程体系和思想才能建立起来,才能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
期刊
暑假,一个让孩子们期待与向往的漫长假期,趣味满满而又令人难忘。为了让孩子们在假期里不只有欢乐,更有成长,渭南小学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暑期特色课程。  第一部分 特色课程理论之基  一、“适性教育”办学理念  “适性教育”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是对其的诠释。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顺应学生为规律,以发展学生为归宿。  二、“适性课程
期刊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他们心灵深处的共鸣。”作为班主任,我很感谢孩子们长久以来带给我工作的激情,让我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拥有着恒久的幸福感,我和孩子们一起在阳光下书写着属于我们的故事,一起在紫藤花下畅想着关于我们的未来。  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呢?我想只有立德于身,有思想、有情怀、有技能,才有资格去教导学生。
期刊
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与教学预设不吻合,打乱了教师的教学设计,从而被教师打击或者忽略。其实,这些问题常常是源于学生原认知、真思考,就是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来源,若能得到教师的有效引导,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平静的课堂变得有波澜、富有生机。  我们常常鼓励教师要直面学生的生成性问题,但许多教师不能理解学生提出的一些奇怪的问题,认为这些问题不是有效的问题,不是真问题。笔者认
期刊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43年前,在校园一角,四校人用心移植下一棵青翠挺拔的小松树。 43年来,四校人传承青松质朴、坚韧、豪迈的品格,铸就了丰盈的“青松文化”,并将此文化深深根植在学校课程开发之中,构建了本校的特色课程。2015年,我们从学生综合评价的五个维度出发,确定了 “铸青松品质课程,育学子核心素养”的青松课程文化建设思路。将国家、地方课程的本质与学科特长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了“松香、松趣
期刊
学校教育是要让所有学生得到相应的进步、提高,“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照,对待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尊重、赏识、宽容,严中有爱,爱中有导”。从教二十几年来,我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在教育第一线,遇到的学困生很多。王博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班的王博是个“问题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完成不认真,让我很头痛。其实他是个很聪明的男孩儿,但懒惰、贪玩,对于布置的作业从来不当回事,更别说
期刊
金秋时节,我们语文组一行七人有幸参加了“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中学语文培训研讨会。 仅仅两天时间,我们观摩了十余位老师的授课,聆听了四场报告。当时的状态可谓是聆听中洋溢着欢乐,专注中积蓄着力量。就在此时此刻,我的心头还荡漾着他们授课时的激情,我的耳畔还回响着他们动听的声音。至此,我发现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勤于探究、善于发现、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呈现在课堂内的是:洗尽铅华,回归本真——真正的语
期刊
我是一粒种子  一粒新教育的种子  我来自理想与激情催开的花儿  我无法选择我落到怎样的土壤  ——富饶还是贫瘠,北国还是南方  无论把我埋得多深,我终将穿越泥土  向着明亮的那方……  看到这首诗歌,我浮想联翩。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如同一粒种子,怎样才能在教育实践中生根、发芽、生长,怎样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生长成为一道风景呢?我有一些感触,一点思考。  觉醒,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我们有的教师整天
期刊
“这个老师看起来和别的老师不太一样。”学生眼中的“别的老师”是什么样的?课堂中呆板乏味的讲述,从概念到定理的说教,令人感到疲倦;冷漠的、师腔十足的语言,和学生不经意间产生了很大的距离;和尚念经似的,音量节奏、遣词造句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说的每一句话都像英语中的长难句。这样的老师,自然无法吸引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靠什么去吸引学生?所谓言传身教,也是把“言传”放在了前面。教师这个职业决定了语言在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