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各类突发事件逐渐增多,影响了校园的稳定与发展。高校辅导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正确处理对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稳定校园安全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贵州某高校学生李某在校外遭遇不法分子伤害事件为例,就辅导员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辅导员 突发事件 思路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4-0176-02
一、案例简介
2014年9月23日,贵州某高校李某在上完晚自习后,于晚上10点左右私自外出在闹市区吃夜宵。期间与邻桌发生口角,之后矛盾升级。冲突当中对方打电话叫一帮人过来帮忙“教训”李某。通话结束后,若干名社会不良人员携带凶器对李某进行殴打,导致李某受伤严重。
接到消息后,笔者马上联系其他值班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一起赶赴医院。李某家长赶往医院后,情绪相当激动,此时笔者在配合警方进行调查之余,保持以恰当的沟通方式告知家长事件的基本情况,避免矛盾和误会升级。
之后,笔者做了如下工作:①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整理出此事件的情况说明,同时附上系部与辅导员日常在安全教育上所做的工作材料。②召集李某同寝室室友、关系密切的同学进行谈话,深入了解李某平时表现,得知其平时在老师面前老实,但私底下调皮,爱惹事。③召集李某所在班级同学,在党总支书记安排下,制作出学生值班表,安排没课的学生在白天和笔者一起在医院进行善后安抚工作。④与李某主治医生保持密切联系。一是时刻关注李某身体康复情况;二是防止李某家长一方夸大其病情,从而导致学校产生错误判断。⑤防止错误舆论导向。在该事件发生之后,很多不明真相的学生,甚至包括老师通过网络渠道散播对于该事件错误的报道与解读。为了避免错误舆论的导向作用,笔者召开班会,强调在该事件没有进行定性之前,不可肆意传播不良消息,告知学生传播不良消息应负法律责任。⑥积极向系部领导进行工作汇报,与职能部门就医保报销问题进行沟通。⑦保持与李某家长的密切联系,做好家长安抚工作,防止其做出过激行为。⑧把安全教育工作继续并始终摆在首要位置。
二、应对突发事件的思路与建议
在突发事件发生前,辅导员需积极采取措施,落实防范工作事项;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需沉着冷静,利用群策联动的方法,找到应对突发事件的合力;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把握事后教育的良好契机。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积极预防是辅导员处置突发事件的中心
积极预防突发事件需要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此基础上辅导员才能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证明,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是建立在构建畅通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渠道基础之上的。在平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特别是学生干部群体的消息反映,他们所反馈的信息是帮助辅导员知晓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工作中:一是善于通过班会、学生班干会议、学生座谈会等多渠道、多方法了解学生最新学习与生活动态;二是在对学生骨干份子的培训中,要引导他们树立集体观,从关心、帮助的角度出发,形成“汇报意识”;三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大局观,从“主人翁”的角色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向辅导员汇报情况。借助这些合力,辅导员能掌握最新动态,争取主动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对症下药,从而建立起防范突发事件的屏障。
(二)在积极预防过程中,辅导员需要做好对学生思想动态的跟踪服务工作
对于贫困生、后进生等群体,辅导员需留心注意。他们的思想动态应给予密切的关注,发现问题时做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在日常的工作与管理中辅导员业务要精益求精,能够很快地认识学生事件的本质,特别是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调查与理解,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首先,在与贫困生、后进生等群体的沟通中,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信关系。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本质,良好的人际关系首要因素在于沟通,而沟通的顶层因素是情感沟通。对于贫困生、后进生,此类学生群体的成长环境特殊,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很少获得老师表扬与重视,因而缺乏“被重视”感。所以,在对学生思想动态进行跟踪服务的过程中,情感沟通先于学生事件处理中的其他沟通。其次,辅导员在工作中要用真挚的感情去影响学生。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采取不同的主题班会,采取多种措施多方面,高层次的向贫困生、后进生等群体宣传大爱、感恩文化,将大爱、感恩文化践行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大学生将大爱精神,祝福感恩之心深入内心,形成互帮互助,互尊互爱的育人氛围。再次,各班级各宿舍要设立“心理观察员”的方式,帮助辅导员密切关注留意班级、宿舍的贫困生,后进生等群体的心理动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心理干预。同时,需利用团队活动深入开展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三)完善突发事件防范机制是处理突发事件的根本保障
突发事件防范机制是指在突发事件未发送之前,为做好突发事件的预知、防戒等需要运行的制度、机构、预案等。在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中,防范机制是相当重要的环节,机制的好坏会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带来直接的影响效果。在大量的高校案例中表明,大部分的突发事件具有可控性、可防性。因为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应密切关注学生群体中的潜在问题,做到消除甚至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力求做到“化险为夷”的最佳效果。
高校突发事件防范机制的建立,需要首先分析该校所面临的潜在与显在问题,进行安全环境测评。综合所有信息,进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预测评估,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分为以下步骤:①对所带班级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进行密切监测。监测是突发事件防范机制最基础的环节,在此环节中,需要对反映学生学习生活动态的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处理。对收集到的有可能反映不良因素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整理,并将结果报告上级部门和相关领导。②对过往发生过的在校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判定。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判断是防范突发事件的必做工作。只有对过往发生的事件进行正确的判定和对留根资料的分析,才能总结出突发事件的本质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确定预防方案和对应措施。 三、群策联动是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
(一)信息上报是妥善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
突发事件有偶然性、不可预期性的特征。同时,辅导员个人能力与职权范围内处理的事务是有限的。所以辅导员在面对突发事件前期阶段能马上准确把信息反馈给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及时反馈给上级,一是能让上级领导或职能部门及时掌握情况,力争在较短时间里做出正确决策。同时,信息上报有助于凝聚全合力应对突发事件和善后处置工作。对于刚入职的辅导员群体来说,由于工作经验贫乏,面对突发事件时要在态度立场等多方面征求与请示领导的意见,避免说话不当造成误解和矛盾,加大工作难度。在今后工作中如发现异常情况,辅导员不能自行其是,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的同时,及时上报信息,听从领导决策,形成合力,开展工作。
(二)家校互动是化解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
在日常的工作中,辅导员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特别是重点关注的群体,辅导员更要密切与家长的沟通,共同采取行动防范于未然。与家长互动的成功不仅可以增进校方与家长的信任,且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也能使家长保持对学校、辅导员的基本信任,而不至于家长采取极端手段,出现过激行为。
(三)信息发布是处理突发事件的科学步骤
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不及时、不科学会引发“多米诺骨牌”的消极效应,激化高校中潜在的矛盾,破坏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甚至会给学校的名誉和声望带来一定的冲击。为了避免不良舆论导向对于学校和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辅导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就必须秉持科学的方法、负责的态度以及冷静的心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做出反应;要及时通过信息上报,通过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向学生传达真实客观的信息。在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学生的知情权受到尊重与实现,他们不仅会给予辅导员工作上的理解、信任与配合,同时也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广大学生能以突发事件为戒,防止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四、事后教育是辅导员思政工作的良好契机
突发事件在给辅导员工作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遇。突发事件带来的冲击会使学生群体处于最佳的教育情境之中。从教育心理学视角来看,事后教育是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契机。辅导员要学会因时制宜,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事件的成因和带来的影响,形成正确的判断观和评价观。如果辅导员在突发事件结束后能够结合事件本身去开展一些实际教育工作,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得到心灵上的震撼,达到教育效果。
事后教育中辅导员要进行积极地善后处置,特别是学生的心理恢复和强化危机意识。①突发事件之后,涉及事件的学生的心理往往会出现低落、焦躁状态。辅导员在此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策略和措施,在物质方面可以通过保险等援助,在心理方面可以寻求心理专业人员的协力帮助,抚平在事件中受害学生的物质和心理所受损失,尽快恢复学生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心态。②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辅导员需要仔细筛查突发事件的起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后。辅导员在工作管理中要把常态管理与危机管理有机结合,用一件事教育一大批人,增强学生的危机防范意识。在学生群体中开展突发事件的教育课,提高学生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技巧与能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事后教育的对象还包括辅导员自身。在突发事件结束后,辅导员要进行自我教育,要厘清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处理过程及结果。从中吸取经验,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与能力。
五、结语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差异化比较大,这使得职院辅导员在从事学生管理中面临着更多的难题。虽然会对辅导员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突发事件中的应变能力与处理素质也考验着辅导员。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辅导员需要具备敏捷的预测能力、及时的反应能力和高质量的处置能力。敏捷的预测能力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有防范意识,从事件中寻找潜在规律,从点到面进行认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做到全面预测、准确把握、及时处置。及时的反应能力要求辅导员拥有高度的社会思想责任感和学生心理动态把握力,及时把潜在的问题扼杀在萌芽期。高质量的处置能力则需要辅导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沉着冷静,主动解决,及时控制事态,妥善解决善后问题。以上三种能力的锻炼都要求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要加强理论功底,善于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升自身应变的能力。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日常工作管理者,要对突发事件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引导学生正确了解与认识突发事件,遇到突发事件时要保持心态平稳,从而保证和谐校园的维护。辅导员要深入学生群体,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工作中广泛收集学生良好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去处理学生实际问题,并且从中开展有效的思政教育,维护学生和学校秩序。辅导员会遇到各种类型的突发事件,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需做好自身的心理调适,同时引导学生思想意识,共同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简敏.高校突发事件的管理缺失与机制构建[J].甘肃社会科学,2005(06).
[2]李佐为.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成因及特点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06).
[3]王民忠.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5(06).
责任编辑:杨柳
[关键词]辅导员 突发事件 思路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4-0176-02
一、案例简介
2014年9月23日,贵州某高校李某在上完晚自习后,于晚上10点左右私自外出在闹市区吃夜宵。期间与邻桌发生口角,之后矛盾升级。冲突当中对方打电话叫一帮人过来帮忙“教训”李某。通话结束后,若干名社会不良人员携带凶器对李某进行殴打,导致李某受伤严重。
接到消息后,笔者马上联系其他值班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一起赶赴医院。李某家长赶往医院后,情绪相当激动,此时笔者在配合警方进行调查之余,保持以恰当的沟通方式告知家长事件的基本情况,避免矛盾和误会升级。
之后,笔者做了如下工作:①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整理出此事件的情况说明,同时附上系部与辅导员日常在安全教育上所做的工作材料。②召集李某同寝室室友、关系密切的同学进行谈话,深入了解李某平时表现,得知其平时在老师面前老实,但私底下调皮,爱惹事。③召集李某所在班级同学,在党总支书记安排下,制作出学生值班表,安排没课的学生在白天和笔者一起在医院进行善后安抚工作。④与李某主治医生保持密切联系。一是时刻关注李某身体康复情况;二是防止李某家长一方夸大其病情,从而导致学校产生错误判断。⑤防止错误舆论导向。在该事件发生之后,很多不明真相的学生,甚至包括老师通过网络渠道散播对于该事件错误的报道与解读。为了避免错误舆论的导向作用,笔者召开班会,强调在该事件没有进行定性之前,不可肆意传播不良消息,告知学生传播不良消息应负法律责任。⑥积极向系部领导进行工作汇报,与职能部门就医保报销问题进行沟通。⑦保持与李某家长的密切联系,做好家长安抚工作,防止其做出过激行为。⑧把安全教育工作继续并始终摆在首要位置。
二、应对突发事件的思路与建议
在突发事件发生前,辅导员需积极采取措施,落实防范工作事项;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需沉着冷静,利用群策联动的方法,找到应对突发事件的合力;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把握事后教育的良好契机。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积极预防是辅导员处置突发事件的中心
积极预防突发事件需要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此基础上辅导员才能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证明,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是建立在构建畅通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渠道基础之上的。在平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特别是学生干部群体的消息反映,他们所反馈的信息是帮助辅导员知晓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工作中:一是善于通过班会、学生班干会议、学生座谈会等多渠道、多方法了解学生最新学习与生活动态;二是在对学生骨干份子的培训中,要引导他们树立集体观,从关心、帮助的角度出发,形成“汇报意识”;三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大局观,从“主人翁”的角色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向辅导员汇报情况。借助这些合力,辅导员能掌握最新动态,争取主动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对症下药,从而建立起防范突发事件的屏障。
(二)在积极预防过程中,辅导员需要做好对学生思想动态的跟踪服务工作
对于贫困生、后进生等群体,辅导员需留心注意。他们的思想动态应给予密切的关注,发现问题时做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在日常的工作与管理中辅导员业务要精益求精,能够很快地认识学生事件的本质,特别是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调查与理解,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首先,在与贫困生、后进生等群体的沟通中,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信关系。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本质,良好的人际关系首要因素在于沟通,而沟通的顶层因素是情感沟通。对于贫困生、后进生,此类学生群体的成长环境特殊,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很少获得老师表扬与重视,因而缺乏“被重视”感。所以,在对学生思想动态进行跟踪服务的过程中,情感沟通先于学生事件处理中的其他沟通。其次,辅导员在工作中要用真挚的感情去影响学生。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采取不同的主题班会,采取多种措施多方面,高层次的向贫困生、后进生等群体宣传大爱、感恩文化,将大爱、感恩文化践行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大学生将大爱精神,祝福感恩之心深入内心,形成互帮互助,互尊互爱的育人氛围。再次,各班级各宿舍要设立“心理观察员”的方式,帮助辅导员密切关注留意班级、宿舍的贫困生,后进生等群体的心理动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心理干预。同时,需利用团队活动深入开展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三)完善突发事件防范机制是处理突发事件的根本保障
突发事件防范机制是指在突发事件未发送之前,为做好突发事件的预知、防戒等需要运行的制度、机构、预案等。在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中,防范机制是相当重要的环节,机制的好坏会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带来直接的影响效果。在大量的高校案例中表明,大部分的突发事件具有可控性、可防性。因为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应密切关注学生群体中的潜在问题,做到消除甚至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力求做到“化险为夷”的最佳效果。
高校突发事件防范机制的建立,需要首先分析该校所面临的潜在与显在问题,进行安全环境测评。综合所有信息,进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预测评估,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分为以下步骤:①对所带班级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进行密切监测。监测是突发事件防范机制最基础的环节,在此环节中,需要对反映学生学习生活动态的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处理。对收集到的有可能反映不良因素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整理,并将结果报告上级部门和相关领导。②对过往发生过的在校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判定。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判断是防范突发事件的必做工作。只有对过往发生的事件进行正确的判定和对留根资料的分析,才能总结出突发事件的本质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确定预防方案和对应措施。 三、群策联动是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
(一)信息上报是妥善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
突发事件有偶然性、不可预期性的特征。同时,辅导员个人能力与职权范围内处理的事务是有限的。所以辅导员在面对突发事件前期阶段能马上准确把信息反馈给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及时反馈给上级,一是能让上级领导或职能部门及时掌握情况,力争在较短时间里做出正确决策。同时,信息上报有助于凝聚全合力应对突发事件和善后处置工作。对于刚入职的辅导员群体来说,由于工作经验贫乏,面对突发事件时要在态度立场等多方面征求与请示领导的意见,避免说话不当造成误解和矛盾,加大工作难度。在今后工作中如发现异常情况,辅导员不能自行其是,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的同时,及时上报信息,听从领导决策,形成合力,开展工作。
(二)家校互动是化解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
在日常的工作中,辅导员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特别是重点关注的群体,辅导员更要密切与家长的沟通,共同采取行动防范于未然。与家长互动的成功不仅可以增进校方与家长的信任,且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也能使家长保持对学校、辅导员的基本信任,而不至于家长采取极端手段,出现过激行为。
(三)信息发布是处理突发事件的科学步骤
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不及时、不科学会引发“多米诺骨牌”的消极效应,激化高校中潜在的矛盾,破坏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甚至会给学校的名誉和声望带来一定的冲击。为了避免不良舆论导向对于学校和谐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辅导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就必须秉持科学的方法、负责的态度以及冷静的心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做出反应;要及时通过信息上报,通过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向学生传达真实客观的信息。在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学生的知情权受到尊重与实现,他们不仅会给予辅导员工作上的理解、信任与配合,同时也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广大学生能以突发事件为戒,防止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四、事后教育是辅导员思政工作的良好契机
突发事件在给辅导员工作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遇。突发事件带来的冲击会使学生群体处于最佳的教育情境之中。从教育心理学视角来看,事后教育是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契机。辅导员要学会因时制宜,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事件的成因和带来的影响,形成正确的判断观和评价观。如果辅导员在突发事件结束后能够结合事件本身去开展一些实际教育工作,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得到心灵上的震撼,达到教育效果。
事后教育中辅导员要进行积极地善后处置,特别是学生的心理恢复和强化危机意识。①突发事件之后,涉及事件的学生的心理往往会出现低落、焦躁状态。辅导员在此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策略和措施,在物质方面可以通过保险等援助,在心理方面可以寻求心理专业人员的协力帮助,抚平在事件中受害学生的物质和心理所受损失,尽快恢复学生的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心态。②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辅导员需要仔细筛查突发事件的起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后。辅导员在工作管理中要把常态管理与危机管理有机结合,用一件事教育一大批人,增强学生的危机防范意识。在学生群体中开展突发事件的教育课,提高学生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技巧与能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事后教育的对象还包括辅导员自身。在突发事件结束后,辅导员要进行自我教育,要厘清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处理过程及结果。从中吸取经验,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与能力。
五、结语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差异化比较大,这使得职院辅导员在从事学生管理中面临着更多的难题。虽然会对辅导员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突发事件中的应变能力与处理素质也考验着辅导员。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辅导员需要具备敏捷的预测能力、及时的反应能力和高质量的处置能力。敏捷的预测能力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有防范意识,从事件中寻找潜在规律,从点到面进行认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做到全面预测、准确把握、及时处置。及时的反应能力要求辅导员拥有高度的社会思想责任感和学生心理动态把握力,及时把潜在的问题扼杀在萌芽期。高质量的处置能力则需要辅导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沉着冷静,主动解决,及时控制事态,妥善解决善后问题。以上三种能力的锻炼都要求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要加强理论功底,善于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升自身应变的能力。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日常工作管理者,要对突发事件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引导学生正确了解与认识突发事件,遇到突发事件时要保持心态平稳,从而保证和谐校园的维护。辅导员要深入学生群体,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工作中广泛收集学生良好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去处理学生实际问题,并且从中开展有效的思政教育,维护学生和学校秩序。辅导员会遇到各种类型的突发事件,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需做好自身的心理调适,同时引导学生思想意识,共同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简敏.高校突发事件的管理缺失与机制构建[J].甘肃社会科学,2005(06).
[2]李佐为.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成因及特点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06).
[3]王民忠.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5(06).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