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目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足,值得认真思考和对待。从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般性的企业管理活动、企业文化建设不可以速战速决和立竿见影、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不同于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手段不是制度管理等方面对企业文化的本质属性以及如何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予以阐述。
关键词:供电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误区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8-0102-02
企业文化作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在当今企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引起了强烈的关注,特别是在供电企业中更达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取得了非同凡响的辉煌业绩,在企业文化“五统一”的旗帜下,公司宗旨、公司愿景、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企业理念、战略目标等不仅得到了明确,而且企业文化逐渐默化员工的自觉行动,为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应该承认,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确实是无法估量的。但是,目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足值得认真思考与对待。
一、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般性的企业管理活动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企业文化理论传入我国掀起一股排山倒海的企业文化热,大凡有些实力的企业都提出要搞企业文化建设,小型企业则跟随其上,生怕落后在这股新的管理浪潮中。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有的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一无所知,只看到别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社会舆论都在谈企业文化,于是就跟别人一样搞企业文化建设,甚至请广告公司或者咨询公司来设计企业文化。至于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如何开展企业文化则不是所关心的内容,他们仅仅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了一般性的企业管理活动,认为有总胜于无,没有负面作用。
企业管理侧重的是规范,是靠契约、规章来解决企业管理中的诸多问题,而企业文化是深入到全体员工灵魂深处的一种共同的意识和价值认同,是一种心理默契,是一种管理员工灵魂的方法,是指导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理念,是企业员工为人、处世和做事的哲学,是对待企业人与事的是非评价标准。要真正达到这些管理目标,决不是靠时髦口号和警句格言或者规章制度就能解决问题的。总之,决不能将企业文化当成一般性的企业管理活动,必须克服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这首先是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供电企业推进企业文化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坚持以人为本、夯实基础的原则,坚持与国家电网公司实际相衔接、协调发展的原则,遵循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从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建设出发,充分发挥各个层面的积极性,致力于企业文化核心灵魂的塑造、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外在形象的整合,规范员工行为,为公司稳定、和谐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内部环境,和谐融洽的外部环境以及和谐共赢的发展环境。
二、企业文化建设不可以速战速决、立竿见影
企业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项铸造员工心灵的系统工程,必须经历长期的打造和积累,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要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制度建设、行为规范和物质载体上,特别是要深入到员工的内心深处,用优良的文化荡涤员工的灵魂,使全体员工的精神得到升华,没有长期不懈的倡导、培育、优化、确定和坚持的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
有的企业刚刚成立,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完善就打起了企业文化的旗帜,如笔者见到一个乡镇供电营业所墙上张挂着不知从哪里抄来的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的口号,再读上几本有关企业文化的书籍,于是自认为也开展了企业文化。殊不知,他们把企业文化看得太浅显,太不切合实际了,他们根本不懂得企业文化所建设的过程是何等的艰难。例如同仁堂,在创业初期就立下“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堂训,而且把医药作为“养生”、“济世”之方,讲“仁心”、“仁术”之道,从而奠定了同仁堂文化的底蕴,成为历代同仁堂人遵循的行为准则,期间已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同仁堂历经朝代更迭、沧桑巨变,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同仁堂文化内核始终不变。其取信于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始终贯穿于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之中,作为立业之根本。同仁堂的成功经验值得那些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一蹴而就的事情的人们反思和深省。
正是如此,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面面俱到,要结合公司的自身特点有重点、有步骤、分层次地推进。例如,省电力公司2014年总体工作的思路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安全稳定和优质服务为前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夯实发展基础,创新管理机制,推进‘两个转变’,提高管理效率效益和队伍能力素质,推动‘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取得新突破”,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就要从这个总体工作思路为切入点,使企业文化的推进工作更结合实际,更有成效。
三、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不可动摇的基石。建设现代化的企业文化首先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包括产权、责权和财务制度的明确,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人才平等,包括现代化的营销观念、现代化的财务制度、现代化的决策组织。没有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就是空中楼阁。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竞争已经由简单的产品竞争向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竞争转移,企业文化成为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目前供电系统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步履维艰的多种经营企业仍然处于粗放式的经营,且不说制度管人,甚至处于人管人的初级阶段,却大谈企业文化建设,以至于把读报、唱歌、打球等正常开展的职工文体活动当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这恰好像在失去了基础的情况下来建设企业文化的高楼大厦,也好像一个人在还不能学会迈出正常的步伐时就急于跑步,甚至攀登高峰,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梦想而已。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建筑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之上。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形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的。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是可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
四、企业文化建设不同于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既有目的的相同,又有内容的相联,还有方法的相通,两者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都具有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启发引导的特点,而两者又有区别,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科学。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一般是为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服务的。一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大都是一致的,组织框架、工作方法相差无几,共性的东西较多。而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建设、制度建设、精神培育的总和,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进行,形成充满个性的、独特的小“气候”。也就是说,每个企业有着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它决不是千孔一面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不仅具有不同的属性和内容,而且在操作方法上也截然不同。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由领导者和决策层来策划与指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家文化或企业家倡导的文化。而思想政治工作则不同,领导责任主要是企业的党组织,其操作过程也是在党组织统一领导下进行的。
一些企业往往认为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无异,理所当然地应由党委负责,党委则认为企业文化是管理的有效手段和运用过程,应当由企业法人负责,由此导致了行为无中心的思维定势,使企业文化建设的诸项工作难以找到坚实的依托阵地。总之,他们认识不到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创新与发展,是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划上等号,是不能以思想政治工作来代替企业文化建设的。
五、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手段不是制度管理
建立企业文化需要健全的现代管理制度,但是它决不是冷冰冰的制度管理,而温情管理和理性管理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手段。企业文化是一个虚拟的载体,其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人才是第一要素。它是完全建立在“人才立业”的基点上,因为再好的体制、机制也是由人来具体操作和运行。一个优秀的企业,团队是第一位的,领导者和决策层把握着企业的方向,而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才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无往不胜的重要力量。
目前很多企业还是以“家长式”管理作为准绳,把所谓的规章制度视为万能的法宝,以至于把人当成制度下的奴隶,还有的领导者和决策层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企业全体员工,而不是通过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的各种文化形式使员工知道怎样做是符合企业规矩的,不这样做就违背了规矩,进而也就会遭受惩罚。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将企业文化打上了机械、僵化、刻板的烙印。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员工是企业的主体,要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以求更大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因此,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人。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主要对象,或者说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特别是领导者和决策层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由此可见,把制度建设当成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甚至当成灵丹妙药,显然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
其实对企业文化建设所产生的种种误区决不是以上几种,概括而言:一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和本质属性缺乏全面的理解,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面规划,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突出和分步推进;二是习惯于搞形式主义、花架子,他们把企业文化建设搞成了广告文化,或者政绩文化,这种形式和花架子说到底是为一己私利而服务的;三是对新兴的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主动性,机械照办别人的经验,没有一套符合本企业实情的文化建设措施,因而造成了企业文化的千篇一律;四是有的单位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了应景的工具,搞虚假的装点门面的企业文化。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决不是一门高不可攀的深奥莫测的书斋文化,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被人接受并推广,是因为它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有其生存并发展的肥沃土壤,关键在于如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理解它的实质,把握它的灵魂,遵循它的规律,既要有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又要有尊重科学的求实精神。所以,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供电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误区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8-0102-02
企业文化作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在当今企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引起了强烈的关注,特别是在供电企业中更达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取得了非同凡响的辉煌业绩,在企业文化“五统一”的旗帜下,公司宗旨、公司愿景、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企业理念、战略目标等不仅得到了明确,而且企业文化逐渐默化员工的自觉行动,为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应该承认,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确实是无法估量的。但是,目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足值得认真思考与对待。
一、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般性的企业管理活动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企业文化理论传入我国掀起一股排山倒海的企业文化热,大凡有些实力的企业都提出要搞企业文化建设,小型企业则跟随其上,生怕落后在这股新的管理浪潮中。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有的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一无所知,只看到别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社会舆论都在谈企业文化,于是就跟别人一样搞企业文化建设,甚至请广告公司或者咨询公司来设计企业文化。至于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如何开展企业文化则不是所关心的内容,他们仅仅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了一般性的企业管理活动,认为有总胜于无,没有负面作用。
企业管理侧重的是规范,是靠契约、规章来解决企业管理中的诸多问题,而企业文化是深入到全体员工灵魂深处的一种共同的意识和价值认同,是一种心理默契,是一种管理员工灵魂的方法,是指导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理念,是企业员工为人、处世和做事的哲学,是对待企业人与事的是非评价标准。要真正达到这些管理目标,决不是靠时髦口号和警句格言或者规章制度就能解决问题的。总之,决不能将企业文化当成一般性的企业管理活动,必须克服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这首先是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供电企业推进企业文化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坚持以人为本、夯实基础的原则,坚持与国家电网公司实际相衔接、协调发展的原则,遵循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从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建设出发,充分发挥各个层面的积极性,致力于企业文化核心灵魂的塑造、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外在形象的整合,规范员工行为,为公司稳定、和谐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内部环境,和谐融洽的外部环境以及和谐共赢的发展环境。
二、企业文化建设不可以速战速决、立竿见影
企业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项铸造员工心灵的系统工程,必须经历长期的打造和积累,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要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制度建设、行为规范和物质载体上,特别是要深入到员工的内心深处,用优良的文化荡涤员工的灵魂,使全体员工的精神得到升华,没有长期不懈的倡导、培育、优化、确定和坚持的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
有的企业刚刚成立,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完善就打起了企业文化的旗帜,如笔者见到一个乡镇供电营业所墙上张挂着不知从哪里抄来的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的口号,再读上几本有关企业文化的书籍,于是自认为也开展了企业文化。殊不知,他们把企业文化看得太浅显,太不切合实际了,他们根本不懂得企业文化所建设的过程是何等的艰难。例如同仁堂,在创业初期就立下“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堂训,而且把医药作为“养生”、“济世”之方,讲“仁心”、“仁术”之道,从而奠定了同仁堂文化的底蕴,成为历代同仁堂人遵循的行为准则,期间已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同仁堂历经朝代更迭、沧桑巨变,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同仁堂文化内核始终不变。其取信于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始终贯穿于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之中,作为立业之根本。同仁堂的成功经验值得那些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一蹴而就的事情的人们反思和深省。
正是如此,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面面俱到,要结合公司的自身特点有重点、有步骤、分层次地推进。例如,省电力公司2014年总体工作的思路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安全稳定和优质服务为前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夯实发展基础,创新管理机制,推进‘两个转变’,提高管理效率效益和队伍能力素质,推动‘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取得新突破”,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就要从这个总体工作思路为切入点,使企业文化的推进工作更结合实际,更有成效。
三、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不可动摇的基石。建设现代化的企业文化首先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包括产权、责权和财务制度的明确,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人才平等,包括现代化的营销观念、现代化的财务制度、现代化的决策组织。没有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就是空中楼阁。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竞争已经由简单的产品竞争向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竞争转移,企业文化成为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目前供电系统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步履维艰的多种经营企业仍然处于粗放式的经营,且不说制度管人,甚至处于人管人的初级阶段,却大谈企业文化建设,以至于把读报、唱歌、打球等正常开展的职工文体活动当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这恰好像在失去了基础的情况下来建设企业文化的高楼大厦,也好像一个人在还不能学会迈出正常的步伐时就急于跑步,甚至攀登高峰,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梦想而已。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建筑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之上。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形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的。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是可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
四、企业文化建设不同于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既有目的的相同,又有内容的相联,还有方法的相通,两者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都具有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启发引导的特点,而两者又有区别,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科学。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一般是为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服务的。一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大都是一致的,组织框架、工作方法相差无几,共性的东西较多。而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建设、制度建设、精神培育的总和,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进行,形成充满个性的、独特的小“气候”。也就是说,每个企业有着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它决不是千孔一面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不仅具有不同的属性和内容,而且在操作方法上也截然不同。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由领导者和决策层来策划与指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家文化或企业家倡导的文化。而思想政治工作则不同,领导责任主要是企业的党组织,其操作过程也是在党组织统一领导下进行的。
一些企业往往认为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无异,理所当然地应由党委负责,党委则认为企业文化是管理的有效手段和运用过程,应当由企业法人负责,由此导致了行为无中心的思维定势,使企业文化建设的诸项工作难以找到坚实的依托阵地。总之,他们认识不到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创新与发展,是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划上等号,是不能以思想政治工作来代替企业文化建设的。
五、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手段不是制度管理
建立企业文化需要健全的现代管理制度,但是它决不是冷冰冰的制度管理,而温情管理和理性管理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手段。企业文化是一个虚拟的载体,其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人才是第一要素。它是完全建立在“人才立业”的基点上,因为再好的体制、机制也是由人来具体操作和运行。一个优秀的企业,团队是第一位的,领导者和决策层把握着企业的方向,而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才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无往不胜的重要力量。
目前很多企业还是以“家长式”管理作为准绳,把所谓的规章制度视为万能的法宝,以至于把人当成制度下的奴隶,还有的领导者和决策层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企业全体员工,而不是通过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的各种文化形式使员工知道怎样做是符合企业规矩的,不这样做就违背了规矩,进而也就会遭受惩罚。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将企业文化打上了机械、僵化、刻板的烙印。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员工是企业的主体,要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以求更大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因此,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人。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主要对象,或者说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特别是领导者和决策层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由此可见,把制度建设当成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甚至当成灵丹妙药,显然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
其实对企业文化建设所产生的种种误区决不是以上几种,概括而言:一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和本质属性缺乏全面的理解,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面规划,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突出和分步推进;二是习惯于搞形式主义、花架子,他们把企业文化建设搞成了广告文化,或者政绩文化,这种形式和花架子说到底是为一己私利而服务的;三是对新兴的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主动性,机械照办别人的经验,没有一套符合本企业实情的文化建设措施,因而造成了企业文化的千篇一律;四是有的单位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了应景的工具,搞虚假的装点门面的企业文化。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决不是一门高不可攀的深奥莫测的书斋文化,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被人接受并推广,是因为它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有其生存并发展的肥沃土壤,关键在于如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理解它的实质,把握它的灵魂,遵循它的规律,既要有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又要有尊重科学的求实精神。所以,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