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可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本文从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探究效率、促进单元复习和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等四个方面探讨利用思维导图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高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44-0032-02
引 言
思维导图是把各主题词之间用不同的线条和颜色连接起来,将思维外显的工具。小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思维导图能将抽象思维形象化,促进小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1]。基于此,数学教师应积极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一、思维导图激发数学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很多数学课堂会出现教师在讲桌前口若悬河,不停演示、推理,而学生则有的一脸懵懂,有的一脸不耐烦。在这些小学生看来,数学知识不仅学习难度高,而且枯燥乏味。缺乏兴趣是学生学不好数学的重要原因。而思维导图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清晰地呈现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使复杂的数学推理过程变得一目了然[2]。首先,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展示知识点并用醒目的颜色和图像标注重难点,引起学生的关注。其次,比起枯燥的公式推导,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更能吸引学生。毋庸置疑,比起枯燥的文字,小学生更喜欢鲜艳的颜色和个性化的图片。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绘制个性化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除了要清晰完整地呈现知识网络,还要具有自己的特点,展示绘图者的个性[3]。在这样的教学中,数学学习不仅是缜密的逻辑推理过程,还是个性十足的彩绘比赛。
例如,在教學“正方体”一课时,教师往往会直接罗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特征。众多数学名词让学生眼花缭乱,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并绘制思维导图。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不仅显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还包含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的手绘图片。通过学生手绘,一幅幅个性鲜明、逻辑缜密的思维导图就产生了。在学生绘制好思维导图后,教师可以开展评比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绘图热情,还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A组学生认为B组学生的思维导图并没有指出长方体棱长特征。随着小组之间的相互沟通,思维导图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思维导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活跃了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为打造高效课堂打下基础。
兴趣是学习最有效的内驱力,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传统课堂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思维导图以独特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数学教学不仅生动还条理清晰,有利于学生形成缜密的逻辑思维[4]。
二、思维导图促进探究学习
传统数学教学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失去了主观能动性。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对特定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假想和猜测,采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由于小学生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较弱,思维导图可以将学生难以用口头表达的抽象知识通过图像形象地显示出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为合作探究学习扫除障碍[5]。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确定主题词。经过课前预习,学生已经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确定主题词,然后让学生根据原有经验,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探究、确定各主题词之间的关系,形成思维导图。最后,各小组使用思维导图汇报探究结果,教师通过思维导图总结探究学习成果,形成统一的结论。
例如,“圆柱的表面积”一课主要要求学生熟练计算圆柱表面积。通过“圆柱与圆锥的认识”一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圆柱具有两个圆底和一个曲面。学生首先讨论确定主题词,然后把圆柱形的纸筒拆开,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探究发现圆柱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构成的。这时,学生在思维导图上加了主题词“长方形”。学生进一步探究,找出长方形的长宽和圆柱的底面半径、高的关系。通过反复探究,学生不断修改、完善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展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最终确定了圆柱表面积公式。
小学高年级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复杂性。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厘清复杂的变量关系,还可以当作数学表达工具。尤其是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清晰直白地显示复杂的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同学一看就懂,便于交流讨论[6]。
三、思维导图促进单元复习
单元复习主要是为了巩固单元知识点。单元知识点之间往往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而在实际学习中,小学生很容易将知识点孤立起来,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无法做到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有的学生在教师讲题时能听懂,但当题目出现变化就不会解题了。究其原因,学生没有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不能厘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性思维。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呈现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首先,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其巩固脑海中的数学知识。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回忆相关知识点,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其次,绘制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薄弱之处。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会发现自己对一些知识点较为陌生,甚至思维混乱。在找出薄弱之处后,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巩固。巩固学生的薄弱之处是复习课的主要目的。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本单元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绘制出来的思维导图关键词完善、脉络清晰,使人一目了然。而知识掌握得不好的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各知识点之间联系混乱,让人一头雾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导图判断学生的薄弱之处,然后对症下药[7]。 例如,“圆柱与圆锥”单元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是数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在本单元复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合上教材,回忆本单元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厘清单元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绘制思维导图。在学生绘制完思维导图后,教师可以请学生展示并阐述自己的思维导图。在其阐述结束后,其他學生可以对其思维导图提出修改意见。经过一次次修改,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会逐渐完善。教师再带着学生将本单元知识点回顾一遍,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接着,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做练习。做完习题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练习情况在思维导图上标出自己掌握得不好的知识点,作为复习的重点对象。
复习不仅要巩固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更要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网络,促使知识向能力的转换。
四、思维导图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
要想提高数学思维灵活性,学生首先要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很多高年级小学生认为数学学习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在讲解单个知识点时,学生都能理解,但做题时频繁出现错误。究其原因,学生把各知识点孤立起来,不能找到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无法综合利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很容易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而综合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8]。
例题:有一个半径(r)3米高(h)5米的圆柱形空储水罐,上面和下面分别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每小时进水(s1)5立方米,出水管每小时排水(s2)2立方米,如果进水口和出水口同时开放,多长时间可以注满水?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圆柱体积计算,还涉及追及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出题中的变量,并用思维导图厘清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展示圆柱体积和追及问题的思维导图。通过两幅思维导图,学生能顺利列出公式:圆柱体积v=πr2h;需要时间=v/(s1-s2)。最后,教师可使用思维导图总结此类型题目特点和解题方法,以便学生遇到相关问题时能迅速将问题转换成熟悉的题型,提高解题效率。
灵活的思维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条件。受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的影响,小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较差。教师要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厘清问题关系,提高其思维的灵活性。
结 语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条件。而思维导图作为思维可视化工具,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将抽象事物形象化,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马建宁.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总复习思维导图教学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171.
张颖.思维导图辅助小学数学单元复习的实施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6):69.
梁红梅.思维导图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J].名师在线,2020(08):54-55.
王志文.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的分析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131-132.
刘彦麟.浅谈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的效果[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1):71.
苏菊.理清学习思路 整体建构知识体系:运用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2):78-80.
束佩芳.借助思维导图,提升数学思维:以苏教版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9(34):40-41.
张海英.以图融数,让数学课程更美一些:小学数学课程与思维导图的有效融合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9(32):50-51.
作者简介:胡结琼(1979.10—),女,广东江门人,本科学历,小学数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高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44-0032-02
引 言
思维导图是把各主题词之间用不同的线条和颜色连接起来,将思维外显的工具。小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思维导图能将抽象思维形象化,促进小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1]。基于此,数学教师应积极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一、思维导图激发数学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很多数学课堂会出现教师在讲桌前口若悬河,不停演示、推理,而学生则有的一脸懵懂,有的一脸不耐烦。在这些小学生看来,数学知识不仅学习难度高,而且枯燥乏味。缺乏兴趣是学生学不好数学的重要原因。而思维导图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清晰地呈现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使复杂的数学推理过程变得一目了然[2]。首先,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展示知识点并用醒目的颜色和图像标注重难点,引起学生的关注。其次,比起枯燥的公式推导,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更能吸引学生。毋庸置疑,比起枯燥的文字,小学生更喜欢鲜艳的颜色和个性化的图片。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绘制个性化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除了要清晰完整地呈现知识网络,还要具有自己的特点,展示绘图者的个性[3]。在这样的教学中,数学学习不仅是缜密的逻辑推理过程,还是个性十足的彩绘比赛。
例如,在教學“正方体”一课时,教师往往会直接罗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特征。众多数学名词让学生眼花缭乱,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并绘制思维导图。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不仅显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还包含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的手绘图片。通过学生手绘,一幅幅个性鲜明、逻辑缜密的思维导图就产生了。在学生绘制好思维导图后,教师可以开展评比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绘图热情,还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A组学生认为B组学生的思维导图并没有指出长方体棱长特征。随着小组之间的相互沟通,思维导图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思维导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活跃了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为打造高效课堂打下基础。
兴趣是学习最有效的内驱力,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传统课堂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思维导图以独特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数学教学不仅生动还条理清晰,有利于学生形成缜密的逻辑思维[4]。
二、思维导图促进探究学习
传统数学教学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失去了主观能动性。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对特定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假想和猜测,采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由于小学生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较弱,思维导图可以将学生难以用口头表达的抽象知识通过图像形象地显示出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为合作探究学习扫除障碍[5]。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确定主题词。经过课前预习,学生已经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确定主题词,然后让学生根据原有经验,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探究、确定各主题词之间的关系,形成思维导图。最后,各小组使用思维导图汇报探究结果,教师通过思维导图总结探究学习成果,形成统一的结论。
例如,“圆柱的表面积”一课主要要求学生熟练计算圆柱表面积。通过“圆柱与圆锥的认识”一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圆柱具有两个圆底和一个曲面。学生首先讨论确定主题词,然后把圆柱形的纸筒拆开,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探究发现圆柱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构成的。这时,学生在思维导图上加了主题词“长方形”。学生进一步探究,找出长方形的长宽和圆柱的底面半径、高的关系。通过反复探究,学生不断修改、完善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展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最终确定了圆柱表面积公式。
小学高年级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复杂性。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厘清复杂的变量关系,还可以当作数学表达工具。尤其是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清晰直白地显示复杂的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同学一看就懂,便于交流讨论[6]。
三、思维导图促进单元复习
单元复习主要是为了巩固单元知识点。单元知识点之间往往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而在实际学习中,小学生很容易将知识点孤立起来,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无法做到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有的学生在教师讲题时能听懂,但当题目出现变化就不会解题了。究其原因,学生没有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不能厘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性思维。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呈现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首先,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其巩固脑海中的数学知识。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回忆相关知识点,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其次,绘制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薄弱之处。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会发现自己对一些知识点较为陌生,甚至思维混乱。在找出薄弱之处后,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巩固。巩固学生的薄弱之处是复习课的主要目的。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本单元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绘制出来的思维导图关键词完善、脉络清晰,使人一目了然。而知识掌握得不好的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各知识点之间联系混乱,让人一头雾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导图判断学生的薄弱之处,然后对症下药[7]。 例如,“圆柱与圆锥”单元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是数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在本单元复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合上教材,回忆本单元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厘清单元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绘制思维导图。在学生绘制完思维导图后,教师可以请学生展示并阐述自己的思维导图。在其阐述结束后,其他學生可以对其思维导图提出修改意见。经过一次次修改,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会逐渐完善。教师再带着学生将本单元知识点回顾一遍,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接着,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做练习。做完习题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练习情况在思维导图上标出自己掌握得不好的知识点,作为复习的重点对象。
复习不仅要巩固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更要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网络,促使知识向能力的转换。
四、思维导图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
要想提高数学思维灵活性,学生首先要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很多高年级小学生认为数学学习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在讲解单个知识点时,学生都能理解,但做题时频繁出现错误。究其原因,学生把各知识点孤立起来,不能找到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无法综合利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很容易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而综合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8]。
例题:有一个半径(r)3米高(h)5米的圆柱形空储水罐,上面和下面分别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每小时进水(s1)5立方米,出水管每小时排水(s2)2立方米,如果进水口和出水口同时开放,多长时间可以注满水?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圆柱体积计算,还涉及追及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出题中的变量,并用思维导图厘清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展示圆柱体积和追及问题的思维导图。通过两幅思维导图,学生能顺利列出公式:圆柱体积v=πr2h;需要时间=v/(s1-s2)。最后,教师可使用思维导图总结此类型题目特点和解题方法,以便学生遇到相关问题时能迅速将问题转换成熟悉的题型,提高解题效率。
灵活的思维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条件。受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的影响,小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较差。教师要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厘清问题关系,提高其思维的灵活性。
结 语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条件。而思维导图作为思维可视化工具,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将抽象事物形象化,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马建宁.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总复习思维导图教学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171.
张颖.思维导图辅助小学数学单元复习的实施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6):69.
梁红梅.思维导图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J].名师在线,2020(08):54-55.
王志文.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的分析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131-132.
刘彦麟.浅谈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的效果[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1):71.
苏菊.理清学习思路 整体建构知识体系:运用思维导图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2):78-80.
束佩芳.借助思维导图,提升数学思维:以苏教版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9(34):40-41.
张海英.以图融数,让数学课程更美一些:小学数学课程与思维导图的有效融合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9(32):50-51.
作者简介:胡结琼(1979.10—),女,广东江门人,本科学历,小学数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