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以何为信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273518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资产信用与资本信用是公司信用判断与维持的两种思路,资本信用之下是以注册资本为核心的公司信用机制,资产信用之下是以信息公示为核心的公司信用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资本信用现已呈现式微之势,资产信用接过了保障债权人利益和交易安全的重担,然而在现阶段的社会信用环境之中资产信用对于公司信用的保障仍然存在不充分性,对于资本制度的改革还处于破旧不足以立新的状态,资产信用与资本信用的公司信用判断与显示机制在面对不同交易情况时各有优点,所以不可以资产信用完全取代资本信用,也不能说资本信用的效用强于资产信用,因此在学理上不可因资本信用的效用没有充分性而否认其重要性,在实践中应该重视信息公示体系建设,逐步夯实资产信用机制得以运行的基础。
  关键词 公司信用 资本信用 资产信用 注册资本
  作者简介:张文莎,兰州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190
  一、“资本信用说”从神话倒悖论
  “资本信用说”是肯定注册资本制度对形成和维持公司信用起主导作用的观点,以其为理论依据建立的是以注册资本为基础的信用机制。2013年《公司法》修正案通过,对公司法中相应的资本与登记制度进行了修订,在公司设立阶段废除了注册资本最低法定限额和实缴制,这一举措从立法上撼动了资本信用说的基础。从1993年公司法颁行始,并伴随着公司法四次修订,“资本信用说”一路以来在学理界饱受诟病,直至今日渐已式微,昔日的神话被视为悖论。
  但是,任何学说、法律制度的确立都与特定的时代背景有关,我们不能盲目将其置于当代现实的框架内进行肆意的批判,“资本信用说”及依其而建的信用体系,依其而设的《公司法》上相关的制度,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阶段所起到的维持稳定与交易安全的作用不容质疑,历经2013年《公司法》的重大改革,它在维持公司信用方面的制度价值与实践效用也并非日薄西山。
  (一)“资本信用说”兴盛的背景
  1.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看:上世纪80年代中国正处于从计划向市场过渡的转型时期,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伊始,国有企业的改制便成为了主导,相应地,立法对于资本制度的设计上也会以此为主导,注册资本的高低不会对其改制后的设立产生较大影响,至于公司设立门槛的高低与否对于当时投资积极性的影响实在不是此次立法的主要任务。
  2.从社会思维理念看:过渡时期不可能彻底地阻断计划时期的惯性思维,改革刚刚开始,在对社会经济环境以及企业本身无法完全信任的情况下,政府这只手是不会完全放开的,因此立法中体现了很浓的立法者的主观关怀色彩。
  3.从过渡时期经济秩序的状况看: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随着经济政策愈加开放,只有开放与鼓励未有配套的措施加以规制,上世纪80年代各地出现了公司热现象,欺诈现象严重,严重扰乱经济秩序。因此,立法者规定了较高的注册资本,意图通过设定较高的准入门槛对公司进行规范和清理。
  上个世纪80、90年代立法者以注册资本为信,是一种无奈之举。就在这样一个处处充满变革风险而且社会信用体系缺位的过渡时期,当时急需一个判断公司信用的机制,构筑在注册资本之上的公司信用体系承担起了保障债权人利益和社会交易安全的使命。
  (二)对资本信用质疑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对于公司信用理论研究的持续深入,资本信用对于经济发展的束缚等弊端日益显现,其意图实现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的目的,在实践中的效果与其立法初衷并不契合,学理界对于资本制度保护债权人利益的问题更是质疑纷纷,直至2013年《公司法》修订后在理论上对其更是大加挞伐。
  资本信用的弊端:
  1.对于采行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制度的批判主要包括:第一,人为抬高了公司设立的门槛,不利于公司设立和鼓励投资;第二,《公司法》为各行各业统一规定了较高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这种“一刀切”的行为没有考虑不同行业在设立公司时对于资本的需求,造成公司资本使用上的浪费。
  2.作为与资本制度配套实行的出资形式制度自然难逃诟病。第一,这一问题的关键仍旧在于公司成立需要的资本形式是由谁决定的问题,不同行业对于公司设立所需的出资形式需求不一,公司作为市场的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理性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出资形式,法律强行干预的结果就是对于高科技企业施加过高的设立成本,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活力会产生负面影响。第二,出资形式的法定究其原因,是因为它也得屈从所谓债权人保护的要求,牺牲了投资者的自身投资优势和公司的实际需要。公司的设立,经营才是一切的出发点,而偿债则是经营行为的后果问题,但在资本信用之下,弱化了出资的经营功能,过分强调偿债功能,这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市场主体活动起来束手束脚。
  二、“资产信用说”的兴盛
  “资产信用说”主张资产而非资本才是判断公司信用的核心,依其而建立的是以公司信息公示为核心的公司信用机制。这一学说强调资产的动态性与资本的静态性,因而资产较资本而言更能贴切地反映公司设立后、运营中的财产状况,因此资本信用说意图以保障债权人利益的公司责任财产,不应是公司设立时的注册资本而应该是公司运营过程中时刻变化着的公司资产。2013年此次对于《公司法》大刀阔斧的修改更加鼓励了这一学说的兴盛之势。但是,“资产信用说”在判断公司信用的效用上并非充分的,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信用环境中,依据资产对公司的信用状况进行判断,需要在信息公示和信息质量这两方面进行更多的制度探索。
  (一)资产信用对资本信用的取代
  公司运营的高速化、财务服务的专业化、信息获取的便捷化、市场主体交易经验的丰富化、市场的熟人化、“资产”范围的扩大化,这些实践中的巨大变化,无一不显示出注册资本信息的单一、及时性差、获取成本高、过于抽象,对于公司运营与实力反映能力差的弊端,相对而言资产信息优势愈发凸显,获取途径广泛、获取成本低、更贴近公司运营现实情况而且市场主体具备通过资产信息进行风险判断的经营与能力,这显示了资本信用的地位岌岌可危。   (二)“资产信用说”的逻辑分析
  1.公司资产与公司负债静态下的绝对对应关系。负债是公司资产的来源之一,公司对外承担债务的同时相应的资产即产生,对于公司财产而言,负债说明其来源,资产表明其存在状态,因此从静态条件下看由资产对负债做担保断然不会产生资不抵债的情况,此时是一种绝对资产信用。
  2、 资产与负债的脱节。实践中,资产对于负债的担保功能不会如静态条件下那样完全,因为公司运营过程中,资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处于变动状态,例如公司盈亏状况,资产的市场价值增贬,以及人为原因的干预,都使得资产与负债脱节。
  3、 公司信用受到资产规模和资产有效性的合力影响。首先,从资产规模角度来看,资产总额反映的是总资产对于个别债务的清偿能力;资产负债率体现的是对于总体债务的清偿能力,无论资产规模大或小,资产负债率越低对于总债务的清偿能力越高,因此,净资产率能够更加直接地反映公司的清偿能力。其次,资产对于债务的清偿效用取决于资产的可变现性和可转移性的大小,因此资产的构成,具体而言是有效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决定了资产的有效性大小。
  三、注册资本不是制度阑尾
  随着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废除,注册资本制度好像成为了公司法上的制度阑尾,过去在保障债权人利益和交易安全方面,对于资本信用赋予了过高的期望,将资本信用视为公司信用体系的唯一支柱,因此在立法中,资本制度的设计也在这一过重的期望之下承受重压,遭到了扭曲,最明显的即是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制度,“高门槛”的设计使得这一制度注定要在市场经济的自由主义洪流中被废弃,这是由于对这一制度认识和利用的方法错误,注册资本制度其本身的制度功能不可被湮没,注册资本制度绝对不是公司法上的制度阑尾而是一个对维持公司信用其实质作用的具有现实活力的制度器官。
  (一)资本信用与资产信用判断和显示机制的区别
  1.资本信用通过工商登记资料直观显现,因而其公示针对的不特定对象;而资产信用的判断,判断主体会根据自己掌握的渠道,信息进行,因而具有特定性。
  2.工商登记的公示作用供多次交易、多个相关方对企业资本信用进行查阅,体现出资本信用的反复利用性,而资产信用由于其具体、特定、专业因此具有针对特定交易的一次性。
  3.资本信用的判决较为直观,注册资本制度为此判断提供了明确而少数的几个要素;而资产信用由于其更加贴近公司的运营动态因此判断需要综合较多的因素。
  (二)“注册”这一制度的意义
  首先,注册要解决的是公司设立运行中的对外关系问题,注册即通过法律手段起到公示作用,目的就是为了处理公司未来运营过程中与其之外的不特定多数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其次,注册具有法律强制性,其目的在于以注册资本作为公司责任担保,保证公司债权人利益受到损害时能够得到有效救济。
  (三)注册资本维护公司信用的制度功能
  1.确定股东出资责任。注册使得公司资本得以向外部公示,出资可以将其看作是股东对于公司的直接责任,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此直接责任则会转化为股东对于债权人的间接责任,因此股东以其缴纳或者承诺缴纳的“出资”作为其责任担保。
  2.限制股东对公司财产进行分配。第一,对于分配公司财产决议的生效设定较高的门槛。以注册资本数额为限,公司若要将其资产减少至这一限额以下,需全体股东或出席会议股东绝对多数才能决定。第二,一定条件下公司财产分配情况需进行公示。同样以注册资本数额为限,公司若要将其资产减少至这一限额以下,减少公司资产这一公司内部事项就应当转化为外部事项,需要对此进行公示,以此便于公司的债权人及时获取公司运营信息,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四、结论
  第一,资本信用与资产信用面对复杂的市场交易情形,在公司信用的判断和显示机制上各有力所不及之处,因此不主张资产信用完全取代资本信用,也不认为资本信用的效用高于资产信用。第二,资本信用长久以来备受诟病,实质上,资本信用作为公司信用判断维持机制的一种思路,其本身并无问题,只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其赋予了承担保障债权人利益和交易安全的重担,将其视为公司信用体系的唯一支柱,在对其误解误用中,各种制度设计也随其重压扭曲变形。第三,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废除并不是对注册资本制度的否定,注册资本制度在公司信用维护机制方面仍然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四,现阶段实现资本信用机制的顺利运行,信息公示体系的建设是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施天涛.公司法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2]刘凯湘、张其鉴.公司资本制度在中国的立法变迁与问题应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5).
  [3]陈甦.资本信用与资产信用的学说分析及规范分野.环球法律评论.2015.
  [4]赵旭东.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法学研究.2013(5).
  [5]施天涛.公司资本制度改革:解读与辨析.清华法学.2014(5).
  [6]傅穹.公司资本信用悖论.法治与社会发展.2003(5).
  [7]蒋建湘、李依伦. 认缴登记资本制下债权人利益的均衡保护.法学杂志.2015 (1).
  [8]周友苏、张异冉.从事前防御到事后规制——最低注册资本制度改革审视.社会科学研究.2015 (2).
其他文献
摘 要 2015年5月2日,黑龙江省庆安县火车站内,民警李乐斌将与其发生冲突的农民徐纯合当场击毙,引起了人民对于警察“当场击毙权”的讨论和反思。在我国,警察能否在未定罪的情况下当场击毙?本文将从这一最新案件入手,分析我国“当场击毙”问题进行正当性分析。  关键词 庆安 枪击 当场击毙 正当性  作者简介:朱俊杰,武汉大学。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
摘 要 当前,赌博犯罪呈现出急速上升趋势,由赌博导致的各类社会问题,以及刑事犯罪也日益增加。本文从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办案人的视角,对近一时期出现的赌博犯罪进行了细致梳理,具体指出了赌博犯罪的发案特点,多发原因,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期对赌博犯罪治理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 赌博 博彩 犯罪现状 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
摘 要 现代化推进必然加速城市化转型,社区作为“精神共同体”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基层组织形式。“三社联动”是基层社会治理本土化创新的新模式,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三者之间的互动整合,全面提升了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和社区居民自治能力。嘉兴市南湖区面对新常态,在社区服务体系和自治体系的建设中全面推进“三社联动”的基层实践,呈现出“多元共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三社联动 社会治理 南湖
摘 要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包括取保候审在内的五种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目的不仅在于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还具有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人权的功能。其合理有效适用可以缓解我国羁押率居高不下的问题,但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无论是制度本身,还是司法实践操作都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适用条件模糊、审批过程行政化、执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本文以L省S市公安局为分析样本,对取保候审进行实证分析,梳理出其中存在的问
摘 要 本文拟对乌木的法律性质的认识,分析诸家观点的不足,同时提出应将乌木界定为民法上的自然资源。乌木作为大自然给予的馈赠,作为自然资源的一种,属于自然的共同法则所不能适用的自然资源类型,应当由国家或集体取得其所有权,私人没有取得其所有权的法律空间,但对发现、挖掘行为的价值应当予以肯定并应当予以规制。  关键词 乌木 埋藏物 无主物 自然资源 公有制  作者简介:李小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硕士
摘 要 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呈现蒸蒸日上的态势,而互联网金融产品也不断面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余额宝”上市后,接连不断的突破申购记录,引发了社会的探讨和研究。而在“余额宝效应”的影响下,一些基金公司和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类似余额宝的理财产品,纷纷抢占互联网金融产品市场。本文以“余额宝”为例,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利弊分析入手,对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法律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此类互
摘 要 本文通过问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五年制高职学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水平尚可,其中爱国维度的均分最高,诚信维度的均分最低。学生中不同群体的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水平存在差异,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显著高于成绩一般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学生干部要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建议高职校应分年级,分层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抓好学生干部这一群体的教育。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摘 要 贿赂行为订立合同,如果损害了国家利益,应当依据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确认合同无效。但在界定国家利益时,不应当轻易将国有独资公司或国有控股公司的利益认定为国家利益。在实践中,贿赂行为订立合同的效力有时依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确认无效,这会带来理论和实践的诸多问题。依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将贿赂行为订立合同认定为可撤销可变更合同,赋予法人以一定期限内的撤销权和变更权,这体现了对
摘 要 近年来,有关行政程序法典化的呼声在我国行政法学界愈发高涨,随着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对 “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战略着重强调及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体现正当程序精神的行政程序法已呼之欲出。同时,台湾新出台的“大法官解释”第709号亦使房屋拆迁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再度回归人们的视线,故本文欲以房屋拆迁这一典型行政程序问题为例,对两岸正当行政程序之立法现状作以比较分析,希望能对我国正当行政程序之创设提供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基础部分在授课过程中存在教师不专业,信息量大但授课学时少等问题,面对这种客观现实,体验式教学和其他教学方式相比而言是较为理想的授课方式。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体验式教学中也要注意把握好分寸。  关键词 法律基础 体验式教学 必要性 合目的性  作者简介:华志强,安徽经济管理学院社管系教师,研究方向:法律史。  中图分类号:G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