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新媒体对大学生课堂表现的影响分析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ngege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本课题主要对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 300 多名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进行手机媒体对大学生课堂行为表现影响利弊的现象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手机媒介素养概念模糊,自控力低,较大程度上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在此过程中不仅了解到学生的个人因素导致此不良现象,也发現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安排上或存在问题,双重因素共同导致大学生上课玩手机普遍现象。基于这个问题,从师生双方分析,提出学生提高自控力与教师改进授课方式与内容等建议,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改善此现象。
  关键词:手机媒体 媒介素养 大学生
  截至 2015年6月底,我国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达 5.94 亿。手机在社会中的渗透率日渐提高,手机正在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随着通讯与 WAP 上网资费的下调,手机在大学生中日益普及,几乎人人都有,手机媒介传播以强势姿态和无所不能的渗透性,向大学生展示它的不可忽视性和强有力的主导地位。在大学生群体中几乎每个人都有使用手机媒体,手机新媒体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他们的日常学习及生活,甚至成为必不可少的“伙伴”。而大学生在课堂玩手机现象又极为普遍。面对这种现象不禁思考:手机是如何影响大学生的课堂表现行为的?又或者说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课堂玩手机这一现象?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展开这项调查研究。
  本次研究考虑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经过学校的相关教育,信息素养处于相对平稳的水平,因此本研究以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三所大学本科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走访寝室、课堂随机抽取300 个样本,共计发放问卷 300 份,回收300份,有效问卷为3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一、调查结果分析
  从学生整体行为表现上来看,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的学生上课不玩手机,70% 的学生为偶尔玩,25%的学生则表示上课经常玩手机。这一结果足以说明大学生课上玩手机现象极为普遍,并且亟待研究与解决。
  1.对手机依赖度调查部分。在对手机依赖程度这一部分的调查结果中有一条显示:95%的学生表示对手机产生依赖, 其中有30%的学生表示依赖性很明显。原因归结为两点。其一,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手机媒介消费是普遍现象,手机世界是虚拟的,用手机去说什么、拍什么、看什么、编什么、玩什么是个人的事,十分随意、独立和自由,这让大学生沉醉于手机虚拟世界中。其二,手机是大学生与同学、朋友和父母通讯的重要工具,是获得信息、接触媒体、学习、娱乐的重要手段,这使得手机成为大学生们不可缺少的随身物品。这也就导致了有些大学生过分依赖手机,甚至患上了“手机综合症”, 离开手机就内心恐慌、没有主见、无所适从,不知干什么好。 经常会看到在宿舍、楼道、操场,一个或几个大学生站在那里,一边打手机一边比划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在课堂等其他公共场合中也经常看到有学生时不时不自主地摆弄手机。 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手机存在的强烈依赖感是课上玩手机行为的一个诱导因素。然而,在接下来的调查中却发现这并不是导致大学生课上玩手机的主要因素。
  2.公共场合使用手机的道德影响部分。在这项调查中,55% 的学生表示对于学生课上使用手机行为可以理解,但是不予以支持;40%的学生则表示只要不影响自己的学习生活就无关紧要。对于在上课期间手机发出声响,60%的学生表示不能理解接受他人的手机在课堂上发出声响,认为应该在课前将手机静音或者关机。有27% 学生认为课上玩手机是对教师的不尊重行为,同时 65% 的学生认为此现象对于教师的影响应视情况而论,并非所有学生只为消磨时间,有些人可能出于有事解决或用手机支持配合课堂学习等。由此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学生对课上玩手机情况是抱以不支持的态度,但恰恰相反的是,调查结果中显示70% 的学生认为不应该杜绝上课玩手机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原因有二。 首先,手机之所以出现,是为了人们通讯和联系的方便、快捷,方便与家人朋友间的沟通。其次,上课玩手机不单单是消磨时间或者联系他人,在学习过程中会经常遇见难懂生疏的问题,学生可以利用手机来搜索解决心中的迷惑,获取自己想要掌握的知识。 因此,大多数人认为课上玩手机行为没有必要杜绝, 而是应该从导致学生课上玩手机的原因以及课上用手机具体做什么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给出解决或改善方案。
  二、导致前因及使用结果部分
  调查结果显示,有 95% 的 学生在课上玩手机,其中 66% 为偶尔行为,另外27% 为经常行为。因此,笔者对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原因以及用手机做什么、玩多久进行了详细研究,问卷结果显示78% 的学生在课上用手机的目的并非出于学习,而是用于娱乐,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以教师授课方式枯燥和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为主。也就是说,学生课上玩手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授课方式不当和课程内容安排与学生兴趣不符。
  1.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成为常态化现象。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大学生习惯了上课带手机,手机已经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以看成是这一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从思维到心智模式再到行为方式都具有了某些典型特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手机成为移动终端,每个手机使用者也成为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一个节点,只有不断地连接才能显示出自身的存在价值,才能与世界保持同步。所以大学生们即使在课堂上也要携上手机,不时上线连接,不时刷新。
  2.课堂手机的使用偏重娱乐功能,学习功能开发不够。手机作为通讯工具,尤其晋升为移动互联的载体,本身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手机作为移动终端,储存了 大量的资讯,应用于学习,可以方便搜索查阅资料,掌握学科前沿研究成果,成为在线学习用具。但是,知识 的易得,反倒让人们变得不愿意记忆知识、掌握知识。喜欢看,不喜欢思考;喜欢轻松,不喜欢沉重和复杂;喜 欢索取、抱怨,不喜欢付出。所以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时候,都是在玩,而大学阶段知识技能的学习相对玩来 说需要脑力付出,而大都学生选择了逃避付出。由于知识的积累不系统、不扎实,使当今大学生的思维特点 呈现碎片化,看问题深入不了,做事情缺乏恒心和耐力。课堂中使用智能手机的负性大于正性。   3.课堂上开小差的原因师生双方有责,但是学生普遍外归因于教师。智能手机被带到课堂后,教师发现学生都是头埋在手机中,而且不听课的人数比以往大大增加了。调查显示,课上玩手机跟老师的授课方式、授课内容、授课状态等有很大关系。学生变了,课堂没有跟着变。各大院校和大多数教师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科研考核上,备课不够充分,对当今大学生的特点了解不足,缺乏互动,过于理论化等,影响了教学效果。当然,教师和学生对课堂的诉求并不一致。教师受缚于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计划性安排与教学检查,更重视教学规范,把握授课进程。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大学生一代,喜欢参与,关注体验,注重实用,习惯视觉化的学习方式,两种诉求不一致。如果院校和教师不注重课堂 教学创新,缺乏师生双主体意识,处于“弱势”的学生就会以玩手机来表达消极反抗。自制力差的学生有借口,没有目标的学生有理由,爱从众的学生被诱惑,有个性的学生可选择,课堂变成了玩手机的天堂。
  三、相关建议
  1.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积极倡导课 堂上合理使用手机的理念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面对手机产生的负面影响,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在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从深层次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思维意识与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积极倡导课堂上合理使用手机的理念,是出于当代大学生特定成长背景的需要,也是满足大学生自我需求的需要。
  2.丰富大学生课堂上的内容及课余文化生活。高校应注重开展以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例如课堂上教师授课内容精彩丰富、形式多变,不单调,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听课质量提升,把注意力从手机上转移到正确的方向。在课后组织校园人文大讲堂、社团文化节、学生科技大赛等活动,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可以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感受大学生活,在寓教于乐中强化大学 生人文素养教育、道德意识教育。高校还可以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一些针对性强的活动。例如,设立关手机日、 倡导文明使用手机论坛等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养成理性使用手机的好习惯,进而保证在课堂上合理使用手机。
  3.积极提倡教师改变原有观念及态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学相长”的,以往老师们的态度多为杜绝学生上课使用手机,有些老师甚至没收学生手机,或是要求学生一律关机,然而这种做法不但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而且还加重了教师与学生课堂上的不和谐现象,久而久之也产生了另一种现象,就是课堂上老师只管讲课,任由学生“玩”手机,这两种现象都是不对的。所以课堂上如何合理使用手机已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难题。从过往经验来看,单方面强调学生做出改变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积极提倡教师改变原有观念,正确引导大学生上课合理使用手机非常关键。
  4.正确引导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教育“宜疏不宜堵”,关键还是要整体提升学校的德育水平,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使用手机。对手机这一现代通信工具在大学生市场的发展,有必要正确地加以认识,对其因势利导,才能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仅用没收、禁用等方式来处理,显得过于简单。随着科技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涌入校园,如何对待它们是学校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完全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很难做到,倒不如引导學生合理使用,正确对待手机在校园中的出现。
  5.规范大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行为。学校为实现教学秩序的有序性、教学效果的成效性,可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大学生课堂上手机的使用。例如为杜绝学生利用手机作弊,管理部门可制定相关制度,明确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考场,并加大对违规现象的处罚力度,从制度上保障教学秩序的良好运行。同时,为尽可能避免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影响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可采取强制要求与倡议相结合的原则,要求任课教师 对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不良现象予以制止或教育,在教室、食堂等人员集中的海报栏开展“不将手机带入课堂”、“我们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等倡议活动,净化课堂教学风气,提高教学质量。
  手机媒介素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使用手机对学习产生影响的过程中,我认为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养和自控能力是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新媒体,避免影响学习、生活的主要解决方法。如果学生不从自身加以改善,外界做出怎样的努力都不会达到理 想的解决效果。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让大学生既充分利用手机媒体这一现代科技新成果带来的方便,也有效 地克服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真正做到扬长避短。
  作者简介:钟丹丹(1982—),女,在读博士,中国传媒大学理工学部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副处级),助理研究员。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产教结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形势和主导模式。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重要任务,关系到学徒制实施的成功与否。本文从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出发,提出了现代学徒制下校企师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校企师资建设 顶岗实习 教学模式  我国教育部于2014年8月25日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意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符合现代化发展、高素质及身心健康的复合型人才。为此,高校也在不断地朝着这个目标培养人才,高校大学生大多数都是处于身心发展的一个成熟阶段,需要进一步接收教育,实现自我完善。而为了提高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就需要进行体育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其有助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使学生树立全新的体育观念,并培养学生科学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最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企业连锁经营模式的发展,行业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高等职业教育承担起了培养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为缓解社会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渴求,探索其人才培养体系就成了该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从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设计的内在逻辑,专业核心能力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与模式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高职教育 连锁经营
期刊
摘 要:超个人心理学是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个新学派,它是关于个人及其超越的心理学,是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知识系统中的一个学派。超个人心理学作为一个学派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它反映了西方尤其是美国这个时代的人们的生存状况和精神需求。本文简介了超个人心理学诞生的背景、基本理念、局限等问题。  关键词:超个人 人本主义 哲学 心理学  一、超个人心理学的定义  二十世纪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对旅游活动的热衷程度上涨,作为中间媒介的旅行社行业依然紧俏,人才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为了让旅行社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匹配,通过实地调查所得数据分析,从企业基本能力需求、企业核心能力需求和企业人才需求三方面发现问题,并为高校培养意见:专业能力证书十分必要;设计多样化课程;细化专业实践和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四方面举措,提升学生适应企业需求的能力。  关键词:岗位需求 旅行社
期刊
摘 要:以某大学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运用调查研究方法,建立列联表,用拟合优度检验说明不同专业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学制改革存在明显差异。于是给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培养年限不可一刀切,可实行弹性学制。从而提高不同专业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适应人才市场的不同需求。  关键词:培养模式 学制改革 拟合优度检验 弹性学制  一、调查的背景、目的及方法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
期刊
摘 要:关于大学生的理财问题一直是高校关注的焦点,很多高校就此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和讲座来思想上感知大学生的消费观,本篇论文我对大学生的个人理财问题从国内外分析、大学生理财的现状、造成现状的原因、大学生理财中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如何理财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和讨论当代大学生的理财问题,也搜集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和数据,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大学生个人理财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理财 个人影响与社会影响  一、国内
期刊
摘 要: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的设计是高校给排水专业课程教学发展的重要环节,课程设计的理念是建筑给排水课程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只有在合理的理念推动下,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才能使用社会的需求和市场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的现状和改革趋势,从学科交叉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角度下,探讨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优化的策略,希冀可以为我国给排水专业的课程设计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建筑
期刊
摘 要:随着金融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客户更加注重理财,需要有人能够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考虑现金流、理财目标等诸多因素,结合当前市场行情,制定出合理的客户理财规划的具体方案。但是很多高校的教学效果却不能满足客户所需,根据我高校投资理财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板块,采取实用性的教学方法,提出个人理财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个人理财 项目化教学 教学改革  在金融业日趋市场化的今天,人们
期刊
该文对输油管道压力瞬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管道压力实时模型,研制出输油管道的泄漏故障实时诊断系统的软、硬件,完成输油管道泄漏检测及定位的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并结合管道瞬变模型法与负压波法建立多维判别法则,解决输油管道泄漏检测及漏点定位的问题.在理论上分析了以上两种方法的结合将有助于提高泄漏检测定位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