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战俘抗辩——建川“中国抗俘馆”印象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xqfe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国家面临亡国灭种时,他们慷慨从军上阵了,他们上阵与日军奋勇搏杀了,他们身不由己被敌人俘虏了,他们中大部分人被敌人杀害了。他们是我们的先辈、先烈,他们是保家卫国的壮士。他们是受了太多艰辛、苦难和误解的中国军人。”
  
  当时的敌我对比是,我方的实力远不如日寇:国力不如人,武器装备不如人,兵力不如人,训练不如人,可以拼一拼的只有血肉之躯。有幅照片背景是华北平原,被俘的战斗人员有人戴钢盔持步枪,有的戴斗笠拿砍刀,年纪参差不齐,这样的“乌合之众”猝然遭遇强敌的“铁壁合围”,有人被俘太正常了。另有一张是1939年长沙大会战期间,三个小战士在湖南岳州被日军俘虏,他们被绳子串连着押送,他们本来还在跳绳或爬索玩的年龄,却要与训练有素的鬼子兵对垒。我方的正规军又如何?众所周知的上海淞沪之战中死守四行仓库的国军谢晋元团“八百壮士”(实为423人),弹尽粮绝后有人被俘,被日军分别押往各地做劳工。他们因此就不是抗敌的壮士和功臣了吗?
  事实上不少人是英勇搏斗到力竭被擒。有张照片注明是1932年1月28日晚,画面是一群持枪鬼子兵和3个戴礼帽的人,逮住了我方一个便衣男子,他的双眼被蒙,嘴角和胸前衣衫上都有血痕。可以想见他是怎样落入敌手的。有两张鬼子兵羞辱中国战俘的:一张注明是在厦门本瓶山,一群鬼子兵给一个俘虏头上歪戴德式钢盔,脖子上不伦不类斜挂一枝长枪;另一张则是,十几个全副武装的日军嘻笑着,在围观一个“抗俘”狼吞虎咽,旁注说,十日没吃东西的“支那兵”,得到我方食物后“状如饿鬼”地在进食!10日没进食,饿昏了而被俘,我们除了怜惜还能说什么?醒来见到食物吃了再说,这是人的本能,有什么丢人的?日本鬼子后来在太平洋战场被美军撵进丛林后苟延残喘,岂止“状如饿鬼”,还像蛆虫吃死尸呢。此人吃饱后有了力气,突然咬个鬼子一口也未可知。
  还有一些情况是,被俘者根本来不及拼搏或自尽。查看我在馆里拍下照片,有一张是一个伤残的飞行员,有一张是一群缺胳膊少腿的伤员,还有一张是一群女卫生兵(护士),他们显然是在来不及撤退的战时诊疗所被俘的。哪怕我方是不得已,仍然可以说他们是被自己人遗弃的,他们的被俘就像妇女被强暴一样,是强盗的罪、保护者无力的过,而他们何错之有?
  在这些展出的“抗俘”照片里,有许多幅是我方的便衣人员。他们的坚贞不屈令人肃然起敬。有名有姓的便衣是两位女子。一个叫成本华,20岁,属于“敌后武工队”,穿着农家冬棉装,只有腰间束的一根童子军的制式皮带把她与普通村姑区别开来。她是在安徽和县被捕的,日方摄影者为她拍了两张照,都是双手交叉护胸而立,面带视死如归的笑容。另一个女“抗俘”叫魏文全,她是在留下镇(大约是杭州市市郊)与日军“野副”部队作战时被捕的。25岁的她是便衣队长,有一双大骨节的发射驳壳枪子弹的手指。她身穿印着“5”号的囚衣,冷冷地侧目看着给她拍照的敌方记者。
  “抗俘”中有些人毫无惧色地表现着自己的反抗意志。一张被俘东北便衣群像中,靠右的一个双眼瞠视;一张摄于上海的被绑在电线杆上的两个便衣,年青英俊的那一个剑眉倒竖,怒目而视;还有一张是被绑在电线杆底座部分而坐在地上的年轻便衣,他在努力挺直自己的腰杆。最令人称奇的是,武汉会战中被俘的一个小战士,满脸稚气,双手被反绑,却挑战性地昂头逼视着一群荷枪实弹站立的高他一截的鬼子兵中他对面的那一个,好像要用目光射杀敌人。
  当然,“抗俘”们的表情不会千人一面。少尉罗瑛君被俘后,在敌方为他拍照时,挺拔身子,紧系风纪扣,神色镇定,努力维护着中国军人的尊严。被日军围困而落败的马占山麾下的第一旅参谋长胡云泉,被一大群鬼子官兵围着拍照留念,他双眉紧锁屈辱感写在脸上。而国军第68师王姓的少将参谋长,不愿抬头被拍照,帽檐低压,有伤痕的右手夹着纸烟,其状之苦恼、屈辱和沮丧,令人看了难过。设身处地想一想,换了我们是他会如何呢?
  
  樊建川说,他每次看到中国战俘的照片都非常痛心,“想我就应该跟他们站在一起”,一起“经受这种屈辱或者一起被日本人杀掉……”。我觉得,樊不仅同情“抗俘”们遭受的灵肉多重苦难,而且为“抗俘”及其亲属受到的不公正对待深感不平。樊先生说,在展馆的设计上他寄予了深重的感情:为了表现“抗俘”们的铮铮铁骨,地面全部用钢板,参观者踏上去有一种特殊的强劲的震颤的感觉;展柜用的全是钢架,在粗糙的墙面上,用非常细腻的磁板挂“抗俘”头像,让人们在向上走的通道上凭吊他们……
  让我抄录几段“抗俘馆”入口樊建川自撰的本馆简介词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当国家面临亡国灭种时,他们慷慨从军上阵了,他们上阵与日军奋勇搏杀了,他们身不由己被敌人俘虏了,他们中大部分人被敌人杀害了。他们是我们的先辈、先烈,他们是保家卫国的壮士。他们是受了太多艰辛、苦难和误解的中国军人。
  “没有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我们就没有今天的和平、和谐、幸福的生活。
  “所以,记住他们是必要的,必需的。”
其他文献
这几年来,经济成为柬埔寨的重中之重,对于红棉的审判已经不是生活的主旋律了,人们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挣钱。曾经是柬埔寨游击队最后据点之一的拜林已经今非昔比了。    从金边到拜林,并非一条坦途。  先从金边沿五号公路向西北方向走到马德望市,290公里的路程大约需要5小时车程。然后从这个柬埔寨第二大城市沿十号公路向西南方向去拜林,路程虽然只有90公里左右,但因绝大部分路况糟糕,也要颠簸3个多小时。   
期刊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上,现年91岁的刘思远作为国民党第29军士兵,亲历了“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    1937年7月7日夜里,驻丰台日军第一联队三大队在队长清水节郎的带领下,在卢沟桥以北进行军事演习。夜11时许,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宛平城内搜查,并鸣枪示威。中国方面表示可以代为查找,但拒绝日军入城。日军即于当夜炮击宛平城,并调兵一营,偷渡到运河以西,从东西两面夹击卢沟桥。中国守军
期刊
2004年,乔森潘出版了自传《柬埔寨当代史和我的处境》。他承认民柬执政时期“极端的革命运动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恐怖与仇恨”,但他否认自己与红色高棉的残酷行径有关,甚至称他当时毫不知情。    许多人都问我为什么要接受民柬政权主席这个职位。但是为了避免引起争议,再次揭开过去的伤口,我回避他们的问题……1967年,我逃出金边时,是受当时的环境所迫。否则,我不可能故意放弃我议会的职位而选择一条革命斗争的道路
期刊
1969年6月27日,美国石墙事件的一声枪响,震动了世界,也开启了同性恋权利运动。同性恋者开始要求从根本上否认歧视和迫害同性恋的制度,向政府伸手要权利。这种改变是美国同性恋权利运动在理念上的根本变化。    1969年6月27日,星期五。午夜,《乡村之声》(Village Voice)的专栏作家卢西恩特拉斯科特(Lucian K. Truscott IV)像往常一样,步行到克里斯多大街上的“狮子头
期刊
1919年5月4日,星期日,“一个凉爽、刮风的日子,比北方大多数春天稍少一些云。”这一天下午1点30分,大约3000名北京学生来到天安门广场,为抗议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的歧视,以及日本攫取德国在山东特权而集会。    90年过去了,对于这一事件的意义及其对中国历史后来走向影响的解读已经汗牛充栋。有些人将之视为中国新生的标志,有些人则抱怨其造成了中国民族主义的滥觞。但无论多么强调其重要性,一个无法回
期刊
1715年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驾崩,生性好赌的苏格兰人约翰劳被找来处理路易十四留下的烂摊子。劳大量发行纸币和股票,一度让法国经济复苏,孰料此举却引发金融投机狂潮,经济短暂繁荣之后即迅速崩盘,约翰劳被迫逃离法国。虽然他重振法国经济的计划最终失败,但他的金融理论却启迪了后代经济学家。    1729年,一位叫约翰劳的58岁苏格兰人在威尼斯去世。后世的很多著作记载他晚景凄凉,但在当时留下的遗产清单中,
期刊
政府应不应该有商业利益,这个问题,中国讨论了二千多年。  早在汉昭帝的时候(公元前81年),大臣们就争论政府该不该把当时最重要的两大生产资料——盐和铁垄断专营起来。这场关于盐铁的争论,一直持续了2000多年。到唐朝的时候,朝野争论的重点是要不要把漕运归为国营垄断,宋明时争论要不要把酒米归为国营垄断,晚清时争论要不要把铁路矿产归为国营垄断,民国时争论要不要把银行归为国营垄断,到今天,我们在争论要不要
期刊
在奥利弗斯通的《W》之前,已有数部关于小布什的电影,《华氏911》、《总统之死》、《战争制造者》等,它们要么把布什塑造为一名虚伪的阴谋家,要么对其外交政策冷嘲热讽。相对而言,《W》是主观情绪最少的,奥利弗斯通的初衷是公正全面地讲述布什的故事,他做到了。  比如伊战,尽管斯通本人对伊战政策失望透顶,但他仍然展示了伊战原因的多样性,塑造了一个对战争正义性深信不疑的小布什,片中的布什说:“只有自由的国家
期刊
在蒋介石最后的日子里,他似乎冥冥中对清明节感触特深,尤其是他再三品读那句诗:“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他应当早已体悟,此生功名尘土、荣辱得失,如今俱往矣!遗嘱不遗嘱,对蒋介石已不是那么重要的事了。      一九七五年四月初的一个下午,八十九岁高龄的蒋介石斜倚在士林官邸卧室的电动升降病床上。蒋介石这天的精神不错,他呼唤值班的台北荣民医院护士罗小姐。蒋说,过两三天就清明了,你替我念几首描写
期刊
1930年,刚诞生不久的《阿Q正传》被首次改编成了电影剧本《面包与女人》,走上商业化道路,引起鲁迅的激烈反弹。从那之后,阿Q在世界范围内的每一次改编,都担负起沉重的政治使命。阿Q进入德国后,变成了高鼻子蓝眼睛,在德意志剧院的舞台上,宣泄着东德知识分子们的郁闷、迷失乃至颠狂。      1983年12月22日,圣诞节前夕。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首都柏林。  这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阿Q在此时此地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