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为德智体美劳的教育,音乐教育作为其中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素质的全面培养、身心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音乐;综合素质;审美;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培养和输送技能型人才的学校,是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教育的同时,根据社会职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教育,学生数量庞大,为社会输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对教育质量、专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音乐课是中等专业学校的基本课程之一,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情趣、塑造良好人格、陶冶情操。雖然音乐课从小学到职校都有设置,但普遍不受重视,现在,国家逐渐对艺术教育引起了重视,加强学生对艺术的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学情分析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课程安排,自然是专业技能课排在重要位置,其次是文化课,最后才是艺术修养课程。音乐课不能够受到足够的重视,且学生自己也对音乐比较漠视,只喜欢听一些流行音乐,对传统、古典音乐不仅不喜欢还比较排斥,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且音乐基础薄弱,以前上学因为没有考试的压力,几乎没有对乐理知识有过涉猎。音乐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人格的完善、能力的发展有辅助作用,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强大的作用力。因此,音乐教师要钻研教材,多花精力去设计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
目前使用的音乐课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艺术形式中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特点和精神品质,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学生心中有了对美的追求,自然会修正自己的心态,逐渐健全人格。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最大作用,不光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而且是心理健康积极、思想品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如《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二单元“美妙的歌声”中选取了中国民歌、外国民歌、艺术歌曲、合唱艺术、通俗歌曲,这些经典的歌曲可以带给学生不同的艺术感受,不同的文化体验,感受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间的艺术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音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美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而音乐教育又在美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音乐通过悦耳达到悦心的目的。音乐从古流传到今,自有其魅力所在,有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要想更好地理解音乐,首先要对音乐有基本的认识,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深入音乐当中。《公共艺术(音乐篇)》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乐理知识,为以后的听、唱、演奏、审美奠定知识基础,为音乐素养的养成提供有利条件。
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需要培养综合性人才,但不论什么类型的人才都有一个前提——品德好。音乐这种艺术形式,不同的音乐作品会与不同年龄、身份的人产生心理上的共鸣,用自身的音乐形象给人情感抒发。好的音乐能催人奋进,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树立理想,提高品德修养。
方法与步骤
与时俱进,引入健康网络歌曲 目前有不少关于音乐的综艺节目,教师可以从中选择好的曲目进行引入,进行课堂激趣,让学生辨别什么是好的音乐作品,摒弃不良作品。如3年前,《中国有嘻哈》把说唱音乐从小众领域带进大众视野。后来一档又一档的说唱类节目让更多的乐迷们开始对Hiphop改观:原来,说唱不仅可以嘶吼,酷炫炸裂,也可以走心,充满思考和深意。音乐节目《说唱听我的》就被赞为是“热单制造机”,好歌不断。每期总有能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区别于我们常听到的Hiphop,大都是讲述自我生活的叛逆与压抑。《天上的星星不说话》是首讲述亲情的歌曲,现场唱哭很多人,引起了听众的共鸣。
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学会与人合作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中都是必备能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未来进入社会,必须学会与人合作。音乐课中有各种形式的合唱、器乐演奏等,可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共同完成一首音乐作品,体会到团结、集体、合作的精神,学会合作,学会互相尊重、遵守纪律、服从集体等品质。
音乐形象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音乐中的形象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赋予了作者的情感抒发,好的音乐作品对人的心灵的冲击是很大的,甚至让人摆脱消沉,积极向上,或者让躁动的心灵平静下来,给人心灵的平静。欣赏贝多芬的交响乐,可以先从作品的作者——贝多芬身上学习到他为人们自由和幸福而斗争的精神,学习到他虽经历坎坷,但对艺术、对生活始终保有热情,用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创作了属于自己的“英雄”交响曲。了解了作者的经历,再回过头来听他的交响乐,会更能听懂其中对命运的不屈抗争,更能激励学生,鼓舞学生,面对困难,不要害怕,而是要斗志满满。这种坚毅品质的培养对学生终身受益。
音乐课是一门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课程,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得到审美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晟蓝.高职高专音乐欣赏课程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湘南学院学报,2016(4).
[2]李媛.浅析中职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J].试题与研究,2020(27).
(作者单位:甘肃省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音乐;综合素质;审美;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培养和输送技能型人才的学校,是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教育的同时,根据社会职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教育,学生数量庞大,为社会输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对教育质量、专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音乐课是中等专业学校的基本课程之一,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情趣、塑造良好人格、陶冶情操。雖然音乐课从小学到职校都有设置,但普遍不受重视,现在,国家逐渐对艺术教育引起了重视,加强学生对艺术的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学情分析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课程安排,自然是专业技能课排在重要位置,其次是文化课,最后才是艺术修养课程。音乐课不能够受到足够的重视,且学生自己也对音乐比较漠视,只喜欢听一些流行音乐,对传统、古典音乐不仅不喜欢还比较排斥,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且音乐基础薄弱,以前上学因为没有考试的压力,几乎没有对乐理知识有过涉猎。音乐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人格的完善、能力的发展有辅助作用,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强大的作用力。因此,音乐教师要钻研教材,多花精力去设计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
目前使用的音乐课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艺术形式中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特点和精神品质,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学生心中有了对美的追求,自然会修正自己的心态,逐渐健全人格。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最大作用,不光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而且是心理健康积极、思想品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如《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二单元“美妙的歌声”中选取了中国民歌、外国民歌、艺术歌曲、合唱艺术、通俗歌曲,这些经典的歌曲可以带给学生不同的艺术感受,不同的文化体验,感受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间的艺术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音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美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而音乐教育又在美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音乐通过悦耳达到悦心的目的。音乐从古流传到今,自有其魅力所在,有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要想更好地理解音乐,首先要对音乐有基本的认识,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深入音乐当中。《公共艺术(音乐篇)》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乐理知识,为以后的听、唱、演奏、审美奠定知识基础,为音乐素养的养成提供有利条件。
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需要培养综合性人才,但不论什么类型的人才都有一个前提——品德好。音乐这种艺术形式,不同的音乐作品会与不同年龄、身份的人产生心理上的共鸣,用自身的音乐形象给人情感抒发。好的音乐能催人奋进,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树立理想,提高品德修养。
方法与步骤
与时俱进,引入健康网络歌曲 目前有不少关于音乐的综艺节目,教师可以从中选择好的曲目进行引入,进行课堂激趣,让学生辨别什么是好的音乐作品,摒弃不良作品。如3年前,《中国有嘻哈》把说唱音乐从小众领域带进大众视野。后来一档又一档的说唱类节目让更多的乐迷们开始对Hiphop改观:原来,说唱不仅可以嘶吼,酷炫炸裂,也可以走心,充满思考和深意。音乐节目《说唱听我的》就被赞为是“热单制造机”,好歌不断。每期总有能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区别于我们常听到的Hiphop,大都是讲述自我生活的叛逆与压抑。《天上的星星不说话》是首讲述亲情的歌曲,现场唱哭很多人,引起了听众的共鸣。
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学会与人合作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中都是必备能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未来进入社会,必须学会与人合作。音乐课中有各种形式的合唱、器乐演奏等,可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共同完成一首音乐作品,体会到团结、集体、合作的精神,学会合作,学会互相尊重、遵守纪律、服从集体等品质。
音乐形象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音乐中的形象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赋予了作者的情感抒发,好的音乐作品对人的心灵的冲击是很大的,甚至让人摆脱消沉,积极向上,或者让躁动的心灵平静下来,给人心灵的平静。欣赏贝多芬的交响乐,可以先从作品的作者——贝多芬身上学习到他为人们自由和幸福而斗争的精神,学习到他虽经历坎坷,但对艺术、对生活始终保有热情,用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创作了属于自己的“英雄”交响曲。了解了作者的经历,再回过头来听他的交响乐,会更能听懂其中对命运的不屈抗争,更能激励学生,鼓舞学生,面对困难,不要害怕,而是要斗志满满。这种坚毅品质的培养对学生终身受益。
音乐课是一门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课程,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得到审美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晟蓝.高职高专音乐欣赏课程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湘南学院学报,2016(4).
[2]李媛.浅析中职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J].试题与研究,2020(27).
(作者单位:甘肃省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