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里的新疆娃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k3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哪部电视剧最火?人们谈论最多的电视剧是哪部?答案无疑是难得的“军旅片”《士兵突击》。《士兵突击》的热播,让“许三多”、“袁朗”等这些名字变得家喻户晓……而其中饰演袁朗的段奕宏是我们的新疆娃。
  
  段奕宏曾是大家心中熟悉的《刑警本色》里的罗阳,《恋爱的犀牛》里的马路,《二弟》里的偷渡客,《记忆的证明》里的周尚文,《士兵突击》里的袁朗……
  近日,段奕宏与同是新疆走出去的明星陈建斌、乒乓球名将刘国正等来乌鲁木齐参加活动,整场活动中,段奕宏成了其中最闪耀的明星,粉丝们要求签名、合影的络绎不绝,风头一度盖过了陈建斌。现场的段奕宏硬朗洒脱,很精神,亦如片中的袁朗。
  
  没想到《士兵突击》如此火
  
  奕宏出生在伊犁,他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家庭条件不好,小时候要过新年才能穿上新衣,18岁以前他没走出过家乡。调皮的段奕宏有时候跟同学打架,衣服撕破了,只好自己边走边缝,回到家还是被父母发现了,挨过无数次的耳光
  18岁的时候中戏的老师来新疆招人,面试老师摇着头说他不够英俊,不够高大。但他热爱表演,高中毕业后,段奕宏执著地报考中戏,第一次,他先是坐了17个小时的火车赶到乌鲁木齐,又坐了四天三夜的火车赶到北京,结果“二试都没过”;第二次进了复试,结果还是没考上:第三次,他才如愿考上了中戏。
  进入梦想的学校,成了陈建斌、李亚鹏、王学兵、曹卫宇等新疆明星班的师弟,段奕宏和陶虹、高虎等成了同班同学。在大学四年中,他没外出接过一部戏,只是在学校的舞台上精心打磨着一部部话剧。段奕宏学习刻苦是众所周知的。毕业后拍了戏,段奕宏用第一次得到的酬劳给家里装了电话、买了冰箱。
  而如《士兵突击》中“袁朗”角色迅速走红,和当时他承受的寂寞有很大的关系。
  回到新疆看起来腼腆,他非常谦虚地对待走红。提起自己曾经的大学时光,“演《士兵突击》的过程是每个优秀演员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有着曾经吃苦、寂寞的过程,有了积累和努力成功是自然的。我在中央戏剧学院上大学的四年里,截止毕业,整个班上只有我一个人没有接过任何戏。那种感觉是难受的,我不停地说服自己,给自己鼓劲才最终坚持了下来。”
  也许曾经的经历让段奕宏显得非常沉稳,正如很多演员在接戏之前大多不知道这部电视剧是否会火,《士兵突击》的走红让段奕宏也感到意外,“接戏之前我真没想到这部戏会如此火爆。整部戏没有很知名的演员,没有炒作,也没有过多的宣传。”
  “《士兵突击》能这么走红,我相信它的积极性吸引了很多观众,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正是这种共鸣让大家喜欢这部连续剧。”作为剧中非常受欢迎的“袁朗”这样理解着《士兵突击》的走红。
  
  为职业愿意付出一切
  
  段奕宏走出大学校门后的第一部荧屏作品是《刑警本色》,饰演了一个被生活逼迫走上“歪路”的少年,和王志文有对手戏。之后,段奕宏的角色如《恋爱的犀牛》里敏感执著的马路、还有《纪念碑》里那个尖锐又迷茫的少年战犯斯特科……他还因在王小帅电影《二弟》中出色的表演,获得印度新德里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段奕宏不断转换在不同表演形式中成长。其实那几年他演了很多作品,《记忆的证明》、《士兵突击》、《大院子女》三部大戏的热播,让这位新疆小伙子迅速地走进观众的心中,“袁朗”这个角色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段奕宏说“袁朗”和自己本身相差很大,“我们的成长经历不同。我们有共同点:坚持、自省、有自知之明。剧中袁朗的坚毅、果断是我们新疆人的特质,正是新疆这块土壤赋予了我今天的成功。”
  在拍摄这个电视剧的时候,段奕宏差点错过这个精彩的角色,“当初我刚拿上这个剧本的时候,非常忧郁,不想演,找不着切入点,因为我没有当过兵,演一个军人,对人物的把握上可能有点困难,挑战系数很大。但我最终对这个人物的喜爱战胜了担心,再加上对导演康洪雷、编剧兰小龙的信任,我忧郁了半个多月后才答应的。起初我还想演史今这个角色。”说起这些,段奕宏和他的粉丝一样庆幸他最终接了这个角色。
  最让段奕宏难忘的还有拍摄《记忆的证明》的经历,“剧中,货运船将战俘和劳工运往日本,途中船舱进水的戏是在一个大型游泳池拍的。当时已是12月份,气温已降到零度左右。为表现战俘和劳工被水淹没到脖子的镜头,谁都不愿意先下水,都想少冻一秒是一秒。此时有一种说不清的力量在拽着我往下跳,我就控制不住地第一个跳了下去。此时我相信我就是‘周尚文’,一直是这种力量支撑着。”
  段奕宏把演员这个职业看得非常神圣,“我越来越热爱我的职业,为了它,我愿意付出一切。”
  
  新疆的所有活动排第一
  
  《士兵突击》中类型丰富的“男人们”一时间就拥有了众多“女性粉丝”,袁朗的睿智、史今的细腻、许三多的执著……谈起搭档“许三多”,段奕宏认真地评价起来“宝强没有过专业的影视表演学习,但他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他也很敬业。他的敬业的态度是有些专业演员都没有的,他比专业的还专业。跟他合作我觉得很愉快。他的质朴和坚持,我非常欣赏。”
  段奕宏透露在《士兵突击》之后确实有很多剧本供他选择,“我刚拍完一部海岩的电影《守望平安》。”
  段奕宏在《士兵突击》之前拍过很多影视剧,但《士兵突击》让他拥有了更多的观众,段奕宏肯定地说:“我不会因为这部戏提高片酬。其实从毕业到现在,事业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感谢演戏满足了我对物质的需求。但是我更在意精神上的需求。以后的戏,我着重看的班底、制作的质量等,而不是片酬的问题。”
  原本要参加《集结号》在北京的盛大首映式,但因为和新疆的活动冲突了,段奕宏毅然选择了参加新疆的活动,“家乡的活动永远排第一。我是一个很有信用的人,我事前也是答应参加新疆的活动。因为是家乡的土壤让我坚持到现在。”
  此次和老乡陈建斌一起回家乡,段奕宏高兴地说原来陈建斌是自己的师兄,“我们一起拍过戏,师兄的执著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很高兴陈建斌、王学兵、李亚鹏等新疆的兄弟在北京闯出来一片天地。”
  段奕宏原名叫段龙,对于改名的原因,他解释说:“我2004年在泰国拍一部电影,当地的人有些迷信色彩地说,我的名字可能会对身体不好。名字是父母给我,我打电话给家里,父母觉得只要对我身体好怎么都行,我当时很感激父母能接受改名。”
  段奕宏的父母兄弟现在还都在伊犁,“每年春节我都都会回家。不过这次很遗憾,没有时间回家了。”
  今年33岁的段奕宏在谈起自己感情生活的时候更加羞涩了,记者问他结婚了吗,他说没有,那有女朋友吗?“当然有了,我都这么大的人了。”那女朋友是圈里人吗?“那我不能告诉你。”
  在网上,如今的段奕宏已拥有极高的人气,生活中,段奕宏是个很有思想的人,每说一句话的时候都会认真考虑,让本来就挺成熟的他更显深沉:“人要学会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顺其自然,不要去计较得失,这是我的生活信条。”段奕宏最后表示自己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回家拍戏,或者拍一部关于新疆题材的戏。
其他文献
目击: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    “西蒙先生,你愿意娶阿薇小姐为妻吗?无论疾病或健康、贫穷或富裕……”  “我愿意!”新郎西蒙用有些生硬的汉语大声说道,在场来宾送给了他最热烈的掌声。  在克拉玛依鸿福饭店的宴会厅,一场浪漫庄重的婚礼正在举行。新郎是一位英国小伙,新娘是油城姑娘阿薇。阿薇在英国留学时认识了西蒙,两人在那里相爱并注册结了婚。  在回国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两人想举行一场中西合璧、唯美温馨又庄
期刊
“大学生创业”、“少年总裁”、“80后富翁”,这些眩人眼目的字眼激励着众多的年轻人纷纷投入创业大潮,但无情的商海会在瞬间淹没无数个创业之梦。当一批批创业者刚从失败中如梦方醒,他们的教训值得反思。    案例一:停刊的校园杂志    人物:杜庆祝,2004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在校期间便开始在多家公司兼职,半工半读。  2006年4月,杜庆祝办起了面向校园发行的免费广告杂志。杜庆祝告诉记者,他的第一
期刊
“白雪变白金,终身志不移。”李建宏引述黑龙江省委领导的话来勉励自己。作为新疆知名企业宏景集团的董事长,李建宏在冰雪节上与疆内外四十多位记者畅谈自己的滑雪理念,积极推广滑雪运动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    最好的支持是参与    1984年,正在北京上大学的李建宏在寒假期间偶然参加了哈尔滨第一届冰雪节,没有想到24年后的今天,自己也成为一名冰雪运动的推广者。  “三年前的今天,也是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日
期刊
近来马路上可见到越来越多的小型车,娇小的车型,穿梭在大型车辆之间,非常可爱。  不过车型和引擎容积小,并不代表价钱就比较低廉。以一辆只有659cc的三菱轿车来说,价钱大约是五万元,跟一般1600cc中型车的价钱不相上下。  如果你手头上有五万元的买车预算,你会买1600cc的中型车,还是600cc的小型车?    我cute所以受欢迎    28岁的女经理林慧娟,以5万元买下659cc的三菱轿车。
期刊
大学生每到实习期间,就把实习当成了放假,过起了大学四年时期之间最悠闲的时光,忽略了实习对求职的重要性。    2008年新的就业高潮再度来临,众多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开始纷纷进入求职的前奏,各个高校的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都分别给学生联系了实习地点,也有不少实习岗位是由学生自己来联系。各个专业的实习岗位,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体力劳动的,比如促销员、宣传员等,是付酬的;另一种是行政技术类岗位,由于具
期刊
我家租了边防站的房子,我妈看房子大,便养一大群宝贝圈在煤房里。有八只鸽子,十几只呱啦鸡,两只雪兔,两只公鸡。这下可好,一进房子,到处都是翅膀,翻云腾雾,昏天昏地。本来呱啦鸡是很静的,鸽子也比较能沉得住气。只是那两只鸡可恶,一有点儿动静便不得了了,大惊小怪地上窜下跳,伸直脖子干嚎,撕心裂肺,歇斯底里。于是便把鸽子惊动了起来,一个个没命地扑腾着翅膀到处钻窜,也不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就立刻积极响应起来,全
期刊
奇台是新疆汉文化的重要的传播地,而奇台歌谣以奇台土语为表现形式,涵盖了当地文化与外来汉文化的诸多方面,是一种融合型的文化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台歌谣,在新疆汉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奇台歌谣的产生、发展与繁荣,与奇台的地理位置、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发达的农耕文化和商业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  “物华天宝丝绸路,人杰地灵千古城”,这是人们赞美新疆古城奇台的诗句。奇台位于新
期刊
股改后迎来了连续两个交易大年:2006年“奔一牛”,2007年“奔二牛”。2008年能否成为“奔三牛”呢?  从这两年的年线看,虽然同是长阳,但2006年的“奔一牛”和2007年的“奔二牛”还是有其不同之处,可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一、2006年年线是光头光脚的长阳线,实体涨幅:上证指数为130%,深综指为97.8%。  结论:指数完胜,呈单边牛市格局,上证指数略胜一筹。  二、2007年沪深股指
期刊
他们是将荣誉看得高于一切的一群人,是切实履行忠诚使命的铁骨铮铮好男儿。虽然来自不同民族,但在军营这座大熔炉里百炼成钢,铸就现代西部军人本色。    “我叫王小义,我叫买买提,今年都是退伍兵,个头差不离……学习十七大,心中有方向,你帮我,我帮你,一起都进步……”在三九严寒季节,当这首改编的《一对亲兄弟》在驻独山子某部民族六连里回响时,记者感受到的是浓浓的春天般的暖意。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伴随
期刊
案例回放    梅梅头疼,伴有严重失眠,已经两月有余了。最近又有加重的趋势,已经严重到不能工作的地步了。而梅梅又是一个追求事业的女孩子,不能工作,在她的内心当中自然会产生更加严重的焦虑情绪,而这严重的焦虑情绪反过来又会加重她的头疼。在反复多次看了神经科的大夫,确诊没有器质性病变,被诊断为血管性头疼(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偏头疼)。在吃了那么多的西药和中药都不见效的情况下,她前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希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