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开始进行有效的改进。汽修专业是近些年来出现的热门专业,不仅符合当前社会汽车数量多的现状,同时还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在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学校与企业达到深度的合作交流时,可以为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那么如何利用校企合作培养汽修人才也成为教师们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汽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现阶段,汽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主要怕的交通工具,且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相应而来的便是对汽车维修行业的一种需要。针对汽车维修人才比较少的特点,很多职业院校开始增设了汽修这一专业。无论是在经费上还是设施建设上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是汽车专业人才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观。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汽修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些许的问题,导致越来越多的汽修专业人才实践能力比较差,不利于学生日后走向与汽车维修相关的岗位。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优化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
一、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校企合作是近些年国内新型的一种人才培养手段,学校通过与企业构建深度的合作关系,将双方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利用共同的资源来培养学生。目前,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职业院校经常运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手段,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时候,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真实地参与到某件工作项目之中,锻炼自身的能力。同时,在校企合作中,学校还可以与企业进行资源共建以及资源共享,为职业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的问题分析
(一)校企合作开展的内涵不足
校企合作的核心便是学校与市场上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但是市场的企业参差不齐,很难保障校企合作的质量。想要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学校应该考虑自身的发展状况,选择规模始终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常来讲,多数汽修专业在选择企业的时候,首先会从汽车4S店或者是当地的汽车修理厂入手,但是这类企业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企业规模较小,且每年招聘的汽修人员数量少之又少。学生即使到这些企业进行实习,也很难真正的学到有用的知识。
(二)教材内容相差甚大
教材是专业知识的载体,也是教学活动的开展的基础。目前,汽修教材的种类很多且质量也高低参差不齐。部分教材的内容完全是拼凑起来的,这为汽修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在选用这些教材的时候,很有可能出现教材内容与当地的汽修行业实际情况相差较大的问题,不符合实际教学的需要,这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校企合作的效果。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形成学校、汽修厂、制造厂联合体系
因为汽修专业的特点,如果仅仅将目光放在汽车修理厂商上,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企业数量都无法满足大量职业学校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拓展联合企业的视角,除了汽车修理厂和4s店之外,汽车制造厂同样是汽修专业可以联合的企业。学校要积极整合各种可以利用的汽修相关厂商,与企业进行沟通,商议一些关于合作的具体事宜,从而为学生寻找到真实有效的实训基地,为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这远比校内教师的模拟训练要有效的多。以此,构建多厂级联合实训体系,是开展校企合作比较有效的一个手段。
(二)结合行业发展情况调整汽修专业教学计划
学校与企业确定了合作关系之后,应该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行业人才有哪些要求,然后根据这些要求,调整相应的教学计划。学校还可以派遣专业教师入场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了解自身教学方向与实际工作岗位中存在着哪些偏差。然后邀请企业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一同编写校本教材,以此来最大程度地满足实际工作岗位中的汽修行业发展要求。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加贴合社会需要的理论知识内容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汽修教师的综合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了汽修专业的教学质量。学校在聘请汽修专业教师的时候,除了从专业以及学历两个方面入手外,还应该去考虑教师汽修实践水平的高低。除了聘请本科学生毕业之后,还应该聘请硕士毕业的高材生或者担任过企业研发、修理工作的技术人员,以此保证教师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教学能力三项内容的共同发展。
(四)构建完善的汽修实训基地
汽修专业的特点直接决定了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时不可能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如何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岗位工作之中,才是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解决对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离不开实训基地的支持。但是汽修专业的机械设备其价格昂贵,学校可以从企业引进退休或者淘汰的机械设备,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完全可以达到实训的效果,进而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训练成为可能。
四、結语
总而言之,汽修专业的实践特征比较强,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运用理论来指导实际,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泽飞.校企共建共享型汽修实训基地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5):122-124.
关键词:汽修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现阶段,汽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主要怕的交通工具,且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相应而来的便是对汽车维修行业的一种需要。针对汽车维修人才比较少的特点,很多职业院校开始增设了汽修这一专业。无论是在经费上还是设施建设上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是汽车专业人才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观。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汽修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些许的问题,导致越来越多的汽修专业人才实践能力比较差,不利于学生日后走向与汽车维修相关的岗位。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优化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
一、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校企合作是近些年国内新型的一种人才培养手段,学校通过与企业构建深度的合作关系,将双方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利用共同的资源来培养学生。目前,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职业院校经常运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手段,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时候,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真实地参与到某件工作项目之中,锻炼自身的能力。同时,在校企合作中,学校还可以与企业进行资源共建以及资源共享,为职业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的问题分析
(一)校企合作开展的内涵不足
校企合作的核心便是学校与市场上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但是市场的企业参差不齐,很难保障校企合作的质量。想要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学校应该考虑自身的发展状况,选择规模始终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常来讲,多数汽修专业在选择企业的时候,首先会从汽车4S店或者是当地的汽车修理厂入手,但是这类企业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企业规模较小,且每年招聘的汽修人员数量少之又少。学生即使到这些企业进行实习,也很难真正的学到有用的知识。
(二)教材内容相差甚大
教材是专业知识的载体,也是教学活动的开展的基础。目前,汽修教材的种类很多且质量也高低参差不齐。部分教材的内容完全是拼凑起来的,这为汽修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在选用这些教材的时候,很有可能出现教材内容与当地的汽修行业实际情况相差较大的问题,不符合实际教学的需要,这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校企合作的效果。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形成学校、汽修厂、制造厂联合体系
因为汽修专业的特点,如果仅仅将目光放在汽车修理厂商上,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企业数量都无法满足大量职业学校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拓展联合企业的视角,除了汽车修理厂和4s店之外,汽车制造厂同样是汽修专业可以联合的企业。学校要积极整合各种可以利用的汽修相关厂商,与企业进行沟通,商议一些关于合作的具体事宜,从而为学生寻找到真实有效的实训基地,为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这远比校内教师的模拟训练要有效的多。以此,构建多厂级联合实训体系,是开展校企合作比较有效的一个手段。
(二)结合行业发展情况调整汽修专业教学计划
学校与企业确定了合作关系之后,应该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行业人才有哪些要求,然后根据这些要求,调整相应的教学计划。学校还可以派遣专业教师入场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了解自身教学方向与实际工作岗位中存在着哪些偏差。然后邀请企业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一同编写校本教材,以此来最大程度地满足实际工作岗位中的汽修行业发展要求。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加贴合社会需要的理论知识内容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汽修教师的综合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了汽修专业的教学质量。学校在聘请汽修专业教师的时候,除了从专业以及学历两个方面入手外,还应该去考虑教师汽修实践水平的高低。除了聘请本科学生毕业之后,还应该聘请硕士毕业的高材生或者担任过企业研发、修理工作的技术人员,以此保证教师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教学能力三项内容的共同发展。
(四)构建完善的汽修实训基地
汽修专业的特点直接决定了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时不可能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如何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岗位工作之中,才是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解决对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离不开实训基地的支持。但是汽修专业的机械设备其价格昂贵,学校可以从企业引进退休或者淘汰的机械设备,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完全可以达到实训的效果,进而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训练成为可能。
四、結语
总而言之,汽修专业的实践特征比较强,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运用理论来指导实际,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泽飞.校企共建共享型汽修实训基地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5):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