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卷I诗歌鉴赏解析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题】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 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 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 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 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选诗评价】
  1. 彰显改革创新,唱响时代主旋律 北宋年间,当时,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弊病开始显现,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景祐三年,与欧阳修交往颇深的范仲淹着手呼吁改革,他把社会问题归咎为腐败,而欧阳修看得更深刻,认为冗官冗员才是根本问题。这一时代背景与当代的时势极为吻合。
  2. 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这次考试中,欧阳修也看到一份较好的答卷,文章语言流畅,说理透彻。欧阳修估计是自己学生曾巩的,这种文风需要鼓励,但毕竟是“自己人”,不好取第一,就把这份卷子取成第二。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这份卷子的作者是苏轼。与苏轼一同被欧阳修录取的,还有他的弟弟苏辙,以及北宋文坛上的一批重要人物。欧阳修以其卓越的识人之明,为北宋朝廷及整个文学史做了一份突出的贡献。在追求公平正义的今天,欧阳修的这一做法,正体现了国家选拔任用人才的潮流。
  【考题评价与解析】
  这首诗作为2017年的诗歌鉴赏的考题,极符合考生的实际,与考生的考场体验如出一辙,因此,诗歌在内容上没有设置难度。这也与全国卷Ⅲ的高考作文“高考四十年”遥相呼应。诗句也写出了考生的临场体验,艺术手法上考生亦可心领神会。
  第十四题,选项上相较往年简捷许多,都不超过一行,其中的B项就有明显错误,大多考生都可以选出。主要错误是“奋勇争先”理解有误。其次是E项,“承认”理解有误,这里是自谦之词,诗人不托大,不倚老卖老,而是要和其他考官一起为国家选拔人才。这道试题,按照诗歌句子的顺序都是从内容上理解诗歌。
  第十五题,这道题型是考生熟悉的题型,分值6分,至少要回答三点,考生应该都能分点答题,主要是从诗歌的艺术手法上鉴赏诗歌。规范的答案是:这一联广受后世称道,它的精妙之处在于:(1)从内容上看,写出了考生做好了考试的充分准备,考场上奋笔疾书,写出了考生的专注和自信。(2)从手法上看,运用比拟手法,把考生比喻为战士,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以动写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3)从表达的感情上看,从侧面表达诗人看到群英们如此表现而内心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备考建议】
  通过梳理、概述与分析2017年高考古诗鉴赏试题的命题特点,下面对2018年高考古诗鉴赏复习备考,提出如下建议:
  一、夯实基础,立足读懂。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不偏不怪,试题虽然所选文本是在课本以外,但它总以这样那样的方式与课本建立联系。因此,复习备考阶段,应高度重视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代诗歌篇目的系统复习梳理。对于课本(包括选修与必修教材)中所选的古代诗歌,尤其是唐宋诗、词,元曲中涉及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如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韩愈、柳宗元等,宋代的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欧阳修、陆游等名家的作品,要力求熟读成诵。尤其是考试大纲规定要求背诵的初高中古诗名篇,更要做到滚瓜烂熟。对于古代重要的诗歌流派及其代表作家、风格特色等,也要胸中有数。对于课本中的古诗名家名篇,应做到从诗意、主旨、情感、手法、语言等方面能够准确而熟练地予以解说。对于古诗体裁、韵律方面的基本常识,也要做到能简明地复述,并能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准确调用这些知识来帮助解读与赏析。
  除了这些,阅读古代诗歌,更要立足读懂诗歌。高考试题的考察,主要从诗歌的内容、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三方面命题,考生备考的学习,更要从这三方面入手,才能真正读懂了诗歌。
  内容方面,诗歌鉴赏更注重诗歌的现实感,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之中不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而是透過诗歌思想内容的表面,选取与时代相吻合的诗歌;这样,鉴赏诗歌才不会盲目。
  思想感情方面,选取一些健康向上、愉悦人心、志趣高雅、情操高尚,充满正能量的诗歌,这些感情因素,要紧跟时代主旋律。
  艺术手法方面,要熟练掌握多种艺术手法,熟练掌握各种艺术手法的答题技巧。
  二、规范答题,细致全面。
  读懂诗歌并不代表能够得分,诗歌鉴赏题的分辨和答题还是有很多技术性的环节可言的。最基本的原则是“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另外,诗歌鉴赏答题之中还有很多专业术语需要分辨和弄懂,比如“艺术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有很多考生对此不知所以,想得到高分就很难了。再比如,回答一种修辞手法,既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进行必要的解释,再结合文句解释,接着要回答这种修辞的作用,最后还要指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017年的第十五题,鉴赏妙处,就要从诗句本身着眼,从诗句内容、艺术手法和表达情感的角度进行答题,这就是答题的规范。
  其次要说的是细致和全面,在平时的备考之中,考生需要认真细致地全面掌握诗歌鉴赏每一种题型答题要点,一知半解不可能得到满分。审明题干要求,精确回答每一个答题点。   三、精选精练,巩固强化。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是高考古诗鉴赏的最好技巧。古诗鉴赏复习备考,应按照考试大纲规定的考点要求来系统复习,即一般按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鉴赏诗歌的语言等考点来逐一展开针对性的复习训练。
  所谓精选,按照高考诗歌鉴赏选诗的标准,“名家的次名篇”“次名家的名篇”为选文准则,例如2016年选考李白的诗,2017年选考欧阳修的诗,都属于“名家次名篇”。那么,考生在备考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去选取这样的诗人作品进行反复阅读体悟。
  所谓精练,就是对照诗歌鉴赏的十六道题型进行反复训练,达到熟练答题的地步。
  首先要掌握精读诗歌文本的方法,能够自如地从诗歌标题、结构层次、表现手法、遣词造句、意象与意境、语言风格、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解读分析。学会结合文后注释、联系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等进行知人论世的解读分析;学会运用古诗章法结构的知识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与局部解析,如律诗、绝句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思路,词的上下阕与“过片”“换头”的关系等;学会抓住“响字”、“句眼”、“诗眼”等关键字词句来解读诗歌情感内涵与表达的精妙之处;学会分析意象与意境,进而体会作品的情感内涵。
  其次,在精炼过程中,要建构起古诗阅读鉴赏所应具备的知识网络图,熟悉各常见考点的设问形式及应答的基本思路或答题格式(包括常式与变式)。诸如古诗各种类型表现手法的特点、表达效果与答题表述的基本格式等,这些知识可以采用列提纲、配图表、编口诀、写札记或随笔、写赏析短文等方式,来强化识记。还可以借助《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元明清诗鉴赏辞典》等工具书,有选择地阅读其中的赏析文章,领会名家赏析诗歌文本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水平。
  四、类型整理,要点提炼。
  在不断的强化训练过程中,做题时无需完整答题,拿到题目之后,能迅速答出答题要点,才能使做题速度越来越快。因此,考生对诗歌鉴赏题的类型整理、要点提炼显得很重要。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检省,查遗补缺,通过阅读与解题训练,发现自身在古诗阅读方面存在的盲区,并及时予以补救。可以采取错题汇编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的补缺,以避免重复犯错。古诗鉴赏错题汇编构成通常如下:1.呈现原题;2.列出错答;3.分析错因;4.给出正答;5.解题规范;6.知识概要等。很多考生往往对古诗表现手法的一些常见概念存在因混淆不清而致错解、误用、乱套等现象;因此,查遗补缺环节,对于易混淆的术语、概念等,可以通过错题笔记等形式加以及时糾正,并强化识记。
  五、熟练转化,应对自如。
  诗歌鉴赏的题型实际上就那么多,每一年的高考试题尽管问法不尽相同,但是回答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所以,考生要从审题上多下功夫,迅速确定答题规范。例如2017年的第十五题,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可以变换着这样几种方式来问:“下笔春蚕食叶声”一句是诗中名句,请加以赏析。“下笔春蚕食叶声”一句最为艺术,请从两个方面加以赏析。这三种问法其实是一个答案,考生最强的答题本领就来自于对问法的熟练转化。唯有如此,考生才能在答题时应对自如。
  责任编辑 廖宇红
其他文献
农产品滞销,是农业发展的一个软肋。农民们经历一个四季轮回,付出一年辛勤劳作,希望能在秋天丰收,收获一家人的生计,却因为农产品滞销而打破了美好愿景。  近年来,面对农产品滞销的瓶颈,美菜网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解决他们的棘手问题,让陷入绝望的农户重新燃起希望。解燃眉之急  2018年3月,洋葱刚上市的时候,凉山州西昌菜农王荣会拉了一车洋葱到北京卖,没想到,两天一个也没卖出去,洋葱滞销。5月8日,王荣
含参恒成立与能成立(有解)等问题一直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常以函数、方程、不等式和数列等知识点为载体,渗透着换元、化归、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在近几年的全国高考试题中,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然而,这些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表面看似简单,但考生却容易混淆且不易区别,题目若再与“任意、存在、唯一”等叙述语句相结合,考生更是迷惑不解,这就导致考生各类错误的发生,下面从一道题目
统编教材已在多省实施,教学中如何有效解决统编教材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突出难题,教材取舍是专家们的共识。笔者以“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课为例,尝试以强干弱枝来取舍教材,以此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课标研判,明干求魂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与学双向活动预期达到的效果,课程标准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本依据。这一单元的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不同国家、民族、宗教、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的
I 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5各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Boys or girls?That is today’s sensitive and hot topic all over the world.  According to China
伏安法测电阻或电功率是历年的常考点,近年来考题出现了单表法(借助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测电阻或电功率的考题。  单表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伏阻法”(电压表 电阻),二是“安阻法”(电流表 电阻),三是“等效替代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结合欧姆定律应用。实际操作中要通过多个开关的接通和断开,或者单刀双掷开关来实现对两次电压或电流的测量。  一、“伏阻法”(电压表 电阻)  “伏阻法
【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名师点评】  2019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全国九套作文题目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全国Ⅰ卷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全国Ⅱ卷的“青春接棒,强国有我”,天津卷的“爱国情怀”,北京卷的“
2021年1月,实施新高考的八个省联合举行了2021年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从各省命制的历史试题看,湖北、河北、辽宁、重庆、湖南的开放性试题所用材料都涉及到历史大事年表、广东省所命制的开放题也通过数轴方式间接运用了历史大事年表,这体现出在新高考背景下,围绕某一主题利用历史大事年表设置问题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命题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八省联考开放题的借
在高考英语读写任务中争取高分的关键是写作的语言表达以及对话题观点的见解。关于如何在考场中迅速联想与话题相关的观点,笔者建议在读写任务中学会“抓住关键,以小见大”,即抓住阅读材料中的关键词,对此进行放大并展开论述,快速联想相关的观点,因为“读写任务”的阅读材料与考生的写作任务一定有相关性,所以阅读的材料可作为写作的观点素材的来源。但为了避免照抄原文从而导致失分,建议不要照搬一个句子或观点,而是抓住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高考全国卷从2012年到2018年所选的文本均为小说,并且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为主,外国小说为辅。篇幅在1500字左右,直接选用原作或对原作删改,或从长篇作品中抽取片段对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层级不同的考点有不同程度的考查。这一题型命题重点在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
近日,贵州省纪委监委通报了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其中,毕节市大方县自然资源局局长黄家发官僚习气严重的问题引人关注。这位黄局长“官架子”着实不小,2011年至2020年,黄家发任大方县自然资源局(原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期间,在单位食堂,必须由其先行打饭后,其他干部职工方可用餐。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提前打个饭嘛,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吗?这是一种特权吗?  什么是特权呢?概括来讲,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