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历史 走出漆画新局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jin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法国取得两个硕士学位、一个博士学位的陈淑华,是台湾师范大学史上最年轻的教授,更是有史以来进入罗浮宫修复油画的第一位华人。但她却选择回到台湾,一头栽进一般认为“冷门”的漆画创作中。到底“漆画”有什么样的魅力,她又是为什么放弃修复师的高薪而执意创作属于自己的新艺术呢?
  在一个晴朗的午后,热情健谈的陈淑华教授与我们分享她对于漆画的热爱,以及坚持创作之路的历程。
  什么是“漆”?
  大家较为熟悉的种类像油画、水彩画等等,其命名是来自于它所使用的“媒介剂”,油画所用的主要媒介就是油,水彩的主要媒介是植物胶,而漆画的主要媒介当然就是“漆”。漆这种原料是来自于漆树,漆树会分泌一种特别的树酯,在漆树的表面划两刀,树酯会从切口流出,经过加工后成为“漆”。到目前为止,漆的采集都还是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所以产量很少,漆本身也显得相对珍贵。根据记载,人类在8000年前就已经将漆用在生活用品上,它是人类最早使用、也是粘性最强的一种天然黏着剂。
  漆艺——影响世界美术史的艺术形式
  漆器在东方发展已经超过8000年的历史了,漆器的英文翻译更是以日本 japan为名,可以看出漆器与东方文明的深远渊源。但很多人不知道漆器对于西方绘画艺术也有很深远的影响。当西方人到中国看到漆器之后,深深被这种内敛当中带有光泽的艺术品所吸引,于是开始积极寻找类似的媒介,而在西方没有漆树的情形之下,西方艺术家选择同样带有光泽的油彩作为替代,间接催生了油画的兴起。
  自古以来,漆器是属于王公贵族才能赏玩的珍稀艺术形式。在中国,漆器的发展也跟整体国力有很大关系,当极权强盛时,漆器的发展也随之进入极盛时期,战乱时随之衰落,从这可看出漆器的发展需要相当大的资源挹注,它也是非常珍贵的艺术形式。
  第一次与漆艺面对面的时刻
  在我过去的记忆中,我其实从未好好看过漆器的真实面貌,在以前的课本里面,漆器就只是一个黑乎乎的器皿,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平常到故宫也都是被其他大作所吸引,未曾好好地欣赏漆艺之美。直到2002年的一个机缘下,法国国家科技室主任受故宫之邀来台湾演说,而我因为留学法国刚回台不久,被邀请担任即席口译人员。翻译结束后,我们一行人在故宫科技室参观,我一眼就被玻璃柜当中一个散发着内敛光泽、色彩饱和却又不俗艳的器皿所吸引,我好奇地询问故宫的工作人员:这是什么啊? 对方跟我说:漆器啊!直到这一刻我才真正开始认识漆器。
  突破传统漆艺的限制
  因漆艺的美感与珍稀度吸引着我投入漆画创作外,我也希望能走出与过去不一样的路。过去漆艺是在生活器皿上创作为主,可说是一种工匠技艺,而我则希望融合漆艺的材质优势,与本身的艺术与西画背景,将比较现代的多元色彩与传统的漆艺材质相结合。
  这样的创新尝试一开始也伴随着非常多的挑战,每天把自己关在画室里大量创作,作品不满意我就一直尝试到满意为止。“莳绘”是天然漆器表面重要的加饰技法之一。传统的莳绘是金、银两色为主,让色泽更丰富,而我有想要跳脫传统莳绘技艺的想法下,我开始寻找所有可替代在漆画中显现其光泽的材料,天天尝试不同素材与使用方式,终于在经过一年的创作与实验下,我逐渐可以掌握素材与漆之间的特性,自此才开始集中于漆画本身的创作。
  漆艺创作 困难重重
  在一开始有兴趣学习漆艺的时候,有人警告我说:漆艺材料很贵喔!你可要好好考虑一下。但实际开始创作后,我才发现漆艺创作要克服的困难可不只有材料价格昂贵这件事。印象最深刻的事,在第一次创作漆画的时候,不小心让漆沾到手上,原本认为洗掉就没事了,没想到晚上皮肤竟然出现水泡,全身发痒发烧,休息了好久才慢慢恢复。有很多学生一开始也跃跃欲试地跟我一起创作漆画,后来被这个过敏问题吓跑了一大半。
  从台湾到法国 从美术史到油画修复
  当时到法国攻读美术史只是单纯想探讨“人为什么要画画”这个议题而已。其实并没有想要成为史学家,我认为美术技巧的学习是基本的,如果不知道为何而画,那创作的作品也会缺少一些中心思想。所以我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发现美术史的观点较能排除人为的好恶因素而能更好地讨论作品的基本价值,所以我选择攻读美术史,开始探讨几千年来人类创作艺术的背后动机。
  因缘际会下,在法国取得油画修复的硕士学位,也很荣幸能成为罗浮宫第一个修复古画的第一位华人。我认为学习油画修复,让我比其他人更能掌握各类原始素材的构成、特色,以及它能呈现出来的效果,去了解各时代所使用的颜料及工艺技法,并将这些材料融入自己的漆画创作,得以呈现出与过去传统漆艺不同的风格。
  油画漆画 各擅胜场
  我在漆画跟油画上所选择的题材是很不一样的。在油画的题材上,我觉得它比较适合呈现大规模的景致,尤其是在表现山水间的雾气、水气的饱和感方面较能符合我的要求。而漆画特别能够表现一些近距离的景物,例如以小动物、小鸟、花草为对象来精心刻划。虽然我油画与漆画的题材看似不尽相同,但共通点都是我在创作上偏好呈现自然风光,只是因应不同媒材的特性,分别藉由油画与漆画做为最适当的表达。
  回到台湾 不忘创作初衷
  当初在海外攻读美术史之前,曾答应家人学成以后一定会回到台湾,回到与我有深深羁绊的土地创作。记得在刚回台的那段时间,很多人想找我做油画修复的相关工作,但是我当时跟自己说过一句话: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我学修复的用意是想要让创作更完备,而不是以修复这个领域本身为主要对象。我深深认为,完成作品的技法就像我们人的身体,而作品的精神就像人类的灵魂,两者一体两面,同等重要。而学习美术史让我的创作有了中心思想,而修复方面的知识则让我更进一步操控材料与技巧的运用。但我的目标始终是放在自己的创作方面,而这些体验都是让我在艺术创作上所能成长茁壮的重要养分。
  与陈淑华教授的访谈像是一门充满热情的艺术课程,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她谈到第一次与漆艺相遇的历程时,眼中所散发出的热诚,就像漆器一般藏着内敛的光芒,更令人好奇未来陈淑华教授会把漆画艺术带到什么样的高度,留下什么样的历史定位。
其他文献
2017年10月12日下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图片集团、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承办的“2017北京国际摄影周”在中华世纪坛开幕。由湖南省文化厅主办、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艺术摄影学会承办的“‘大美潇湘 梦圆中华’湖南喜迎党的十九大摄影展”同时在中华世纪坛影像艺术空间开展。本展览分文化湖南、美丽湖南、人文湖南三大内容,主要反映湖南丰富多彩的
期刊
生活中的姜向东是个着装简单随意且性格粗放的人,而他办起事来却心思细腻,谨慎入微,内心热情,不论公事还是私事,只要他答应了,就一定会办好。他不仅具有较强的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而且具备细心周到的做事风格。这种“粗放”外灵与“细腻”内慧的强烈对比,形成了他鲜明的个性。  艺术道路上的姜向东,也有他外粗内细的思维与风格。当我们屏息凝神他画笔下每一处勾勒时,不能不感慨他的细致与严谨,那些微观与细小的景物竟能
期刊
原中国收藏家协会文房之宝收藏委员会主任陈国源先生,藏砚十分丰富,砚学理论、造诣也很深。虽已年近八十,然很健谈,我们与与这位风趣又幽默、清癯而健朗的古稀老人,开展了一问一答的采访。  问:您三十多年来,与砚不离不弃,如此喜爱,为什么?  答:为什么喜欢砚台?这是每一个藏砚家首先要遇到又必须回答的问题。三十多年来,我主要被中华名砚之魅力所陶醉而折服。中华名砚有哪些魅力呢?多数藏砚家认为砚台的魅力,主要
期刊
老易今年五十五岁,跟我学书法五年,去年加入了韶关市书法家协会。  老易只读过小学一年级,入校只有三个月,便因为调皮被赶回家,十一岁跟师父南下广东做泥瓦工。  老易在廣东四十四年,做工,成家,当过小包工头。他曾经嗜赌成性,用他自己的话说“有一百元一定会输掉九十七元”。某年老易做生意赚了十多万,下火车就进了赌场,回到家已是身无分文。  老易没有什么文化,却向往文化,喜欢收藏,是我多年的藏友,收藏的广彩
期刊
2004年1月,康移风先生在长沙举办“黑色脊梁”矿工系列国画作品展,在此展出版的作品集首页中,他深情地亮出——“献给我的矿工弟兄”。这八个字看似平淡,却是耗费了他四十多年心血的命题。一位在世画家,能够这样真诚坦率地表明自己的艺术理想并不多见。康移风作为享有盛名的人物画家,也会与普通人一样处在社会喧嚣与生活环境的干扰中,但多少年来他始终还是保持当年矿工的纯朴心态与勤恳作风现身于艺坛,活跃于当代中国画
期刊
摘要:本文记叙了焦墨艺术在邵阳的兴起,概括阐明作为“黑色文化”的焦墨艺术的历史发展与艺术特色,指出焦墨的“黑与白”既是“玄与素”的关系,玄是宇宙的根本,绘画中如果去掉黑色那么就会“玄之所去,器弊神逝”。文章从邵阳本土焦墨画家们作品中玄素浑厚寄写乡情的厚拙与虚简、单纯的乡情静谧美、勾勒皴擦神采飞逸的乡情美、古典隽永苍润浑厚的乡情美等方面赏析了“敢为人先”的“宝古佬”画家们焦墨创作中的浓厚乡情。  关
期刊
宜春学院美術与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期刊
摘要:今天,绘画中的“乡土情结”或“乡愁”绘画正成为社会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成为了现代人在艺术活动中追求“植根乡土”的审美文化诉求。本文简述了民俗文化的回归现象以及乡土绘画的新景象,分析了“植根乡土”在“乡愁”绘画中的诸种表象,最后说明了当代绘画中的“乡土情结”是人们在精神迷失后的一场文化“寻根”之旅。  关键词:植根乡土 绘画 乡愁 审美文化 诉求  民俗文化作为民众的一种文化生活,它反映的是一种
期刊
在古代,“文”与“书”是以二维合一的状态呈现的,能文善书者比比皆是,大凡能举出名来的书法家,基本上都是一个文人身份。反之,“能文善书”亦成为一个中国式文人的“标签”,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最为直接的表现。对古人而言, “能文善书”是文人必备的素质,其文学的意义在于不仅可以梳理出古代优秀的书法脉络,更可以更好地审视当下的书法艺术状态和预瞻未来书法发展形态。  知道军旅书画家崔勇波先生是十几年前读了他的
期刊
在一方不起眼的金文铜墨盒上,留有“宣圣二四五九年”落款,这引起我极大兴趣。因为这种纪年款在历史遗物上非常罕见。  宣圣,指的是孔子。孔圣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死后为中国历代王朝所尊,汉平帝元始元年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西夏仁宗三年(1146)仁宗颁诏令:“尊孔子为文宣帝”,故以后诗文中多尊称孔子为“宣圣”。  “宣圣二四五九年”,显然就是一个以伟人孔子为纪年的年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