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任何教学活动中必备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的双边教学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提问”包含了疑惑和解惑两个方面,也界定了“教”和“学”的传达和领会。“解惑”因“提问”而生,“解惑”与“提问”息息相关。问题建立的同时也就建立了答案生成的预设,建立了课程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然而大多数教师都有这种感觉:许多学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堂讨论气氛不够热烈,上启而不发,呼而不答,这给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在当今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课程改革中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
一、当前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
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一个问题提出后,半天没有反应,出现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而当教师点名让某同学作答时,该同学也不愿开口,只是支吾以对。尤其这种情况出现在开公开课时,会让教师因担心教学进度完不成,或课堂气氛不活跃而惊惶失措,急得满头大汗,要么自问自答下去,要么责怪学生不配合教师。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得学生不会回答
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大而空;甚至未开讲,就把需要深化的内容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学生无所适从,只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
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教师的提问随意拔高,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导致学生思维断层,“跳来跳去够不着”,这样提问毫无效果可言。
2、教师的问题表述不清楚,学生不知如何回答
比如教师在复习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步骤后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解应用题的关键是要抓住什么?
有学生回答:我觉得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抓住应用题解题步骤。
也有学生回答:我觉得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抓住数量关系。
老师问:那到底关键是什么呢?
(学生一阵沉默。)
一个提问,它必须是准确、具体、不产生歧义的。这位教师在复习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步骤后提出了“解应用题关键要抓住什么”的问题,而根据刚才的复习,答案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抓住数量关系,一种是抓住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因而一问下来,学生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时间在沉默中被白白浪费掉。
3、教师提问的用语不当,学生不愿回答
课堂上,教师经常这样问学生:“这个问题谁会?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会的请举手。”这样的用语就非常的不准确,学生答上来是理所应当,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如果回答不上来,说明连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其他的知识可能更不会,学生的自信心严重受挫。一些尖子生也不屑回答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既然“非常简单”,让那些学困生回答好了。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鼓励,效果就不好。而有的老师说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这样说也不好,既然是“非常难”的问题,学困生就不愿思考了,反正我答不上来;尖子生回答后,感觉非常容易,易产生骄傲情绪,不能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教师认为非常简单的问题,对学生来说不一定是非常的简单,如几何题“连接某一条线段”,知道了就非常的简单,不知道就非常难,这就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交流障碍。我们认为:问题的难易不是由教师说了算,而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理解的就是难的,能理解的就是简单的。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要轻言:“这是一个‘非常简单’或是‘非常难’的问题。”而应该说:“这个问题谁会,请回答!”如果回答得对,是难的问题应该鼓励:“这么难的问题都能回答上来。”如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非常难,不会也是正常的。”而真正简单的问题就不要问,以免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
4、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提出的问题,便急于让学生回答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需要时间来思考问题的,沉默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而我们通常在讨论中很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大部分的课堂讨论中,学生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就必须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反应。其实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上认真独立思考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所以在有些时候保持沉默是教师的最佳选择,这对提高學习效果具有巨大的作用。
二、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
1、巧妙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要力求新颖巧妙,要能激发情趣,发人深思,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提问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巧妙设地设计问题,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获取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了《同类项》内容后,在课后小结时,不要按照常规问“今天我们学到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而是先巧妙地举了一个例子“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降幂排列,如果说降幂排列就好比是同学们按照个子高低去排队,那么今天学习的同类项可以好比什么哪?”。学生们立即开展了讨论,小结的发言异常踊跃:“好比是按照男生、女生来排队”;“好比是卖水果,橘子归一类,香蕉归一类,苹果归一类”等等。学生们充分发挥着他们的想象力,情趣盎然。教师马上追问“那么同类项的分类应该注意些什么哪?”。通过这样的巧妙设计问题后提问,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情趣,启动了思维,学生会牢固掌握同类项的分类应注意的问题。
2、提问要注重问题的难度和深度
教师所提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必须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动一番脑筋后才能做出回答。因此,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应适宜。如果所提问题过于简单,就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而难度过大,超越学生的智力范围太远,也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减低学习兴趣。我们提倡从发展学生的思维出发,从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和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40(45)分钟的限制出发,通过深题浅问,浅题深问,直题曲问,曲题直问,逆向提问,一题多问等不同方式,开展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形成,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 例如“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求最大值,最小值?”这样的问题可以从直观例子入手,分层次问。如可先问:“如何快速作出函数y=2x2,y=2(x-1)2及y=2(x-1)2-1的图象?”再问:“这些函数的最小值分别是多少?”及“若各小题中二次项系数分别是-2时,结果又如何呢?”等。
因此上课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将要教授的内容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原有认知基础和能力实际进行适度设问,即问题的难度要符合心理学所谓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学生经过思考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既非伸手可及,但是跳一跳又能够的着。
3、提问要精而准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促进新思维的诞生。” 因此,好的问题是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充分吃透了教材和学情之后设计出来的。我听过一位教师上的“反比例函数与实际问题”这节课,引入的时候是这样的情景:
师:阿基米德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你知道吗?
生愕然。
师:交流一下,然后再告诉大家。
学生叽叽喳喳讨论后,一位男生举手:“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师:对。可是,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生:不能!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首先他得有地方站住脚,其次,还得有足够长的杠杆......
是物理课还是数学课?是要讨论“愿望”的可能性还是要研究反比例函数在“杠杆问题”中的应用呢?一个很好的想法却因为提问没有针对性,最终变成了整堂课的败笔。
“精”“准”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精要恰当,准确无误,精益求精,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本身要经得起推敲,同时还得强调组合的最有效,就是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有层次,力争使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问题过多,且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都是一些诸如“懂了吗?还有不会的吗?找到了吗?”等无效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站在发挥形式的主观能动性角度上,多设计一些能启发他们思考、拓展思维乃至创新的应用、综合型的问题。
4、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人而异
提问涉及面要广,要合理分配被问对象。教師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可获取知识营养,满足其“胃口”的需要,使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答问。同时,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有梯度的问题:对学困生可适当“降级”,提简单的问题,照顾他们,让他们获得成功;对中等生提一些稍难的问题,让他们尝试成功;对尖子生,提一些难度大的问题,激励上进;对特长生可合理提高难度,提一些专门的创新性的问题,鼓励创新。提问要因人而异,因人施问,消除中等生与学困生回答问题的畏惧心理,培养各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新课:“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提问:1、过一点可画多少个圆?为什么?2、过两点可画多少个圆?圆心的位置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提出这些问题并得到解决后,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问:3、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A、B、C画圆,这样的圆要经过A、B,圆心在哪里?这样的圆又要过B、C,圆心在哪里?若同时经过A、B、C,圆心又在哪里?4、这样的圆可画多少个?这样,分层设疑提问,学生动脑、动手,把自己作为“研究者”,逐步深入,将已有的知识、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学得轻松,记得也牢。
5、提问后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的时间
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教师提问后要耐心等待,课堂提问的发问间隔时间还是一个很有讲究的学问。教师根据问题的性质留给学生适当的考虑时间。一般来说对于事实性的低级认知问题(主要是考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等待1秒左右为宜;而对于批判性、问题解决和决策等高级认知问题,等待时间要适当延长。研究表明,当教师把等待时间从不到1秒增加到3至5秒时,课堂就会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如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会作出更多以证据为基础的证明,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成就感会明显增强。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最好不要超过10秒。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课堂气氛会变得异样,很多学生开始处于思维游荡状态中,即已偏离了课堂教学的问题范围。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提问后的等待时间。
一、当前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
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一个问题提出后,半天没有反应,出现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而当教师点名让某同学作答时,该同学也不愿开口,只是支吾以对。尤其这种情况出现在开公开课时,会让教师因担心教学进度完不成,或课堂气氛不活跃而惊惶失措,急得满头大汗,要么自问自答下去,要么责怪学生不配合教师。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得学生不会回答
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大而空;甚至未开讲,就把需要深化的内容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学生无所适从,只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
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教师的提问随意拔高,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导致学生思维断层,“跳来跳去够不着”,这样提问毫无效果可言。
2、教师的问题表述不清楚,学生不知如何回答
比如教师在复习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步骤后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解应用题的关键是要抓住什么?
有学生回答:我觉得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抓住应用题解题步骤。
也有学生回答:我觉得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抓住数量关系。
老师问:那到底关键是什么呢?
(学生一阵沉默。)
一个提问,它必须是准确、具体、不产生歧义的。这位教师在复习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步骤后提出了“解应用题关键要抓住什么”的问题,而根据刚才的复习,答案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抓住数量关系,一种是抓住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因而一问下来,学生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时间在沉默中被白白浪费掉。
3、教师提问的用语不当,学生不愿回答
课堂上,教师经常这样问学生:“这个问题谁会?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会的请举手。”这样的用语就非常的不准确,学生答上来是理所应当,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如果回答不上来,说明连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其他的知识可能更不会,学生的自信心严重受挫。一些尖子生也不屑回答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既然“非常简单”,让那些学困生回答好了。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鼓励,效果就不好。而有的老师说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这样说也不好,既然是“非常难”的问题,学困生就不愿思考了,反正我答不上来;尖子生回答后,感觉非常容易,易产生骄傲情绪,不能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教师认为非常简单的问题,对学生来说不一定是非常的简单,如几何题“连接某一条线段”,知道了就非常的简单,不知道就非常难,这就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交流障碍。我们认为:问题的难易不是由教师说了算,而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理解的就是难的,能理解的就是简单的。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要轻言:“这是一个‘非常简单’或是‘非常难’的问题。”而应该说:“这个问题谁会,请回答!”如果回答得对,是难的问题应该鼓励:“这么难的问题都能回答上来。”如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非常难,不会也是正常的。”而真正简单的问题就不要问,以免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
4、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提出的问题,便急于让学生回答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需要时间来思考问题的,沉默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而我们通常在讨论中很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大部分的课堂讨论中,学生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就必须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反应。其实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上认真独立思考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所以在有些时候保持沉默是教师的最佳选择,这对提高學习效果具有巨大的作用。
二、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
1、巧妙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要力求新颖巧妙,要能激发情趣,发人深思,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提问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巧妙设地设计问题,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获取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了《同类项》内容后,在课后小结时,不要按照常规问“今天我们学到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而是先巧妙地举了一个例子“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降幂排列,如果说降幂排列就好比是同学们按照个子高低去排队,那么今天学习的同类项可以好比什么哪?”。学生们立即开展了讨论,小结的发言异常踊跃:“好比是按照男生、女生来排队”;“好比是卖水果,橘子归一类,香蕉归一类,苹果归一类”等等。学生们充分发挥着他们的想象力,情趣盎然。教师马上追问“那么同类项的分类应该注意些什么哪?”。通过这样的巧妙设计问题后提问,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情趣,启动了思维,学生会牢固掌握同类项的分类应注意的问题。
2、提问要注重问题的难度和深度
教师所提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必须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动一番脑筋后才能做出回答。因此,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应适宜。如果所提问题过于简单,就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而难度过大,超越学生的智力范围太远,也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减低学习兴趣。我们提倡从发展学生的思维出发,从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和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40(45)分钟的限制出发,通过深题浅问,浅题深问,直题曲问,曲题直问,逆向提问,一题多问等不同方式,开展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形成,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 例如“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求最大值,最小值?”这样的问题可以从直观例子入手,分层次问。如可先问:“如何快速作出函数y=2x2,y=2(x-1)2及y=2(x-1)2-1的图象?”再问:“这些函数的最小值分别是多少?”及“若各小题中二次项系数分别是-2时,结果又如何呢?”等。
因此上课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将要教授的内容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原有认知基础和能力实际进行适度设问,即问题的难度要符合心理学所谓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学生经过思考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既非伸手可及,但是跳一跳又能够的着。
3、提问要精而准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促进新思维的诞生。” 因此,好的问题是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充分吃透了教材和学情之后设计出来的。我听过一位教师上的“反比例函数与实际问题”这节课,引入的时候是这样的情景:
师:阿基米德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你知道吗?
生愕然。
师:交流一下,然后再告诉大家。
学生叽叽喳喳讨论后,一位男生举手:“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师:对。可是,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生:不能!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首先他得有地方站住脚,其次,还得有足够长的杠杆......
是物理课还是数学课?是要讨论“愿望”的可能性还是要研究反比例函数在“杠杆问题”中的应用呢?一个很好的想法却因为提问没有针对性,最终变成了整堂课的败笔。
“精”“准”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精要恰当,准确无误,精益求精,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本身要经得起推敲,同时还得强调组合的最有效,就是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有层次,力争使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问题过多,且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都是一些诸如“懂了吗?还有不会的吗?找到了吗?”等无效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站在发挥形式的主观能动性角度上,多设计一些能启发他们思考、拓展思维乃至创新的应用、综合型的问题。
4、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人而异
提问涉及面要广,要合理分配被问对象。教師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可获取知识营养,满足其“胃口”的需要,使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答问。同时,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有梯度的问题:对学困生可适当“降级”,提简单的问题,照顾他们,让他们获得成功;对中等生提一些稍难的问题,让他们尝试成功;对尖子生,提一些难度大的问题,激励上进;对特长生可合理提高难度,提一些专门的创新性的问题,鼓励创新。提问要因人而异,因人施问,消除中等生与学困生回答问题的畏惧心理,培养各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新课:“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提问:1、过一点可画多少个圆?为什么?2、过两点可画多少个圆?圆心的位置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提出这些问题并得到解决后,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问:3、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A、B、C画圆,这样的圆要经过A、B,圆心在哪里?这样的圆又要过B、C,圆心在哪里?若同时经过A、B、C,圆心又在哪里?4、这样的圆可画多少个?这样,分层设疑提问,学生动脑、动手,把自己作为“研究者”,逐步深入,将已有的知识、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学得轻松,记得也牢。
5、提问后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的时间
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教师提问后要耐心等待,课堂提问的发问间隔时间还是一个很有讲究的学问。教师根据问题的性质留给学生适当的考虑时间。一般来说对于事实性的低级认知问题(主要是考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等待1秒左右为宜;而对于批判性、问题解决和决策等高级认知问题,等待时间要适当延长。研究表明,当教师把等待时间从不到1秒增加到3至5秒时,课堂就会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如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会作出更多以证据为基础的证明,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成就感会明显增强。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最好不要超过10秒。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课堂气氛会变得异样,很多学生开始处于思维游荡状态中,即已偏离了课堂教学的问题范围。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提问后的等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