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师应将具有关联性的问题“串”在一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提问、思考、解惑,从而促进目标的达成。教师要用具有逻辑联系、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帮助学生厘清概念、把握重点、探究规律,解决生活问题,建构知识体系,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
一、关注生本,因生择题
“问题串”的设计应立足生本,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和探知过程。在设计问题时要精准把握学情,把握問题梯度,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深度思考。学生借助“问题串”可以拾级而上,步步深入,进入深度的数学思考。比如,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掌握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一本书共72页,读了其中的[13],共读了多少页?一本书,读了其中的[12],恰好是36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一本书,读了其中的[13],还剩4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其中的[13],第二天读了其中的[12],共读了60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其中的[13],第二天读了其中的[12],还剩12页未读,这本书有多少页?在层层递进的“问题串”中学生先完成前两道基础题,再做后面的题目,题目难度逐步加大,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
二、调动储备,引生探究
学生的思维是动态发展的,所以“问题串”的设计要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忌过难过易。“问题串”教学有别于传统的授灌,恰当的问题引导可以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和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拿出学具,找出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看有什么发现?并设计“问题串”如下: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什么图形?拼成后的图形与原有的三角形有什么关系?你会计算拼成后图形的面积吗?学生经历过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探求面积的过程,掌握了转化的方法,通过类比,再引导学生以拼一拼获得“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的结论,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
三、类比分析,建构联系
教师在设置“问题串”时不能随意而为,要围绕预设目标,通过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探寻知识间的联系,借助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在对比中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
例如,在《比的意义》一课教学中,我针对知识的抽象性,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串”:一张图片长15cm、宽10cm,长与宽之间的关系怎么表示?一辆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它的速度是多少?买5斤苹果花了30元,苹果的单价是多少元?教师呈现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比”去讨论,让他们在讨论中明确“除法”与“比”的关系,循序渐进地掌握“比”的定义。
四、自主创编,发散思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创编“问题串”,让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在不变中寻求变的规律,对问题产生清晰的认识,提高思维能力。比如,甲与乙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步行2小时后两人相遇,其中甲的速度为4公里/小时,乙的速度是3公里/小时,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公里?学生分别从速度和各自行走的路程等角度创设问题,从而掌握时间、速度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预设“问题串”,为学生搭建思维提升的平台,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韩正庭)
一、关注生本,因生择题
“问题串”的设计应立足生本,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和探知过程。在设计问题时要精准把握学情,把握問题梯度,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深度思考。学生借助“问题串”可以拾级而上,步步深入,进入深度的数学思考。比如,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掌握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一本书共72页,读了其中的[13],共读了多少页?一本书,读了其中的[12],恰好是36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一本书,读了其中的[13],还剩4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其中的[13],第二天读了其中的[12],共读了60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其中的[13],第二天读了其中的[12],还剩12页未读,这本书有多少页?在层层递进的“问题串”中学生先完成前两道基础题,再做后面的题目,题目难度逐步加大,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
二、调动储备,引生探究
学生的思维是动态发展的,所以“问题串”的设计要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忌过难过易。“问题串”教学有别于传统的授灌,恰当的问题引导可以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和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拿出学具,找出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看有什么发现?并设计“问题串”如下: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什么图形?拼成后的图形与原有的三角形有什么关系?你会计算拼成后图形的面积吗?学生经历过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探求面积的过程,掌握了转化的方法,通过类比,再引导学生以拼一拼获得“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的结论,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
三、类比分析,建构联系
教师在设置“问题串”时不能随意而为,要围绕预设目标,通过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探寻知识间的联系,借助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在对比中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
例如,在《比的意义》一课教学中,我针对知识的抽象性,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串”:一张图片长15cm、宽10cm,长与宽之间的关系怎么表示?一辆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它的速度是多少?买5斤苹果花了30元,苹果的单价是多少元?教师呈现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比”去讨论,让他们在讨论中明确“除法”与“比”的关系,循序渐进地掌握“比”的定义。
四、自主创编,发散思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创编“问题串”,让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在不变中寻求变的规律,对问题产生清晰的认识,提高思维能力。比如,甲与乙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步行2小时后两人相遇,其中甲的速度为4公里/小时,乙的速度是3公里/小时,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公里?学生分别从速度和各自行走的路程等角度创设问题,从而掌握时间、速度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预设“问题串”,为学生搭建思维提升的平台,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韩正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