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存在许多新的特点,与此同时,与新时代的新要求相比,也存在不少不足与问题,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与政治信仰根基不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择性培育,思想道德认识和思想道德修养不协调等。对此,教师要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对新时代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进行改革,以提高新时代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平。
关键词:新时代;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1-007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1.043
关于新时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教育界有诸多探讨,社会各界也有不同看法。不少人认为,现在的中学生品德不如父辈一代甚至不如80后、90后的孩子。而学生自己则“自我感觉”良好。在新时代,究竟怎樣定位中学生的道德水平,制约中学生道德水平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提高新时代中学生的道德水平呢?这对于培养时代新人,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一、新时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
新时代中学生几乎都是2000年后出生的。可以说,他们生活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都非常昌盛发达的新时代,他们思想活跃程度高,平等意识、法律意识强;他们热心社会活动,人际交往能力强,公民意识、环境意识强。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新时代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方面也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理想信念与政治信仰根基不深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学的理想信念教育得到了有效加强,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比较突出,中学生的政治信仰得到了强化。与此同时,新的实用主义也有一定市场,一些中学生重现实,甚至奉行读书无用论,不再听命于高大上的理论说教。相关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思想活跃,积极上进,关心集体,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憧憬和信心。也有部分学生对加入共青团持无所谓的态度,甚至认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自信,竟然认为不管它是什么主义,只要国家富强起来就行。这表明,有少数中学生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有消极乃至错误的看法。这些都是德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所急需思考并给予正确引导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选择性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于中学生从小培育道德定力,让中学生更有信仰更有力量非常重要。”[1]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发力,然而,在多元文化的刺激下,集体主义、先人后己等原有的价值观、道德观被是不切实际的“海市蜃楼”。另外,许多中学生还以对现实社会进行自己的“独立思考”,专门留意教师和家长所讲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现实不相符的地方,拿出来作为怀疑传统、排斥传统的“依据”。更有甚者,产生了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扭曲,误入违法的歧途。
(三)思想道德认识和思想道德修养之间不协调
新时代的中学生的视野开阔,对外界各种思想、现象的敏感程度以及接触面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但是由于社会阅历的缺乏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双重价值体系非常典型。他们一方面讨厌别人的自私自利,另一方面又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一方面希望得到身边所有人的关注和善待,另一方面又没有意识到要善待和帮助别人;一方面希望别人时时处处尊重自己,另一方面却不能对身边的人以礼待人;对社会的道德水准要求高,对自己的道德实践要求低。
二、新时代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观的偏差
学校重智育轻德育,是我们学校教育中的“瓶颈”。十八大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上升到了“立德树人”的高度,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学校的德育观出现偏差,仍然没有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升学率仍然是大多数人心目中“教学质量高”的代名词。当智育“战胜”德育而成为学校的“宠儿”时,势必会出现学生理想信念淡薄、道德滑坡、心理失衡、身体素质下降等恶果,学校造就的就不可能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方式上的失误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是对学生造成影响的首要的因素。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期望和效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在德育的过程中,即德育的内容、手段、形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具体而言,一是学校德育有泛政治化的倾向,内容上出现了单调、空洞、抽象的失误。有些学校将德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无形中窄化了德育的功能,导致学生对学校德育产生抵触和不满,导致德育效果的降低,影响了学生全面、完善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培养。二是学校德育脱离社会现实。例如,我们培养的学生无疑必须首先具有远大的理想,但是在实际教育中我们也不应排斥或弱化德育的现实取向,更不能让中学的德育远离社会现实。三是学校德育评价体系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个性。注重集体教育,重视一般要求,忽略个别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要求,学校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别的指导和培养。这才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改造未来社会的人才的重要前提条件。
(三)学校、社会、家庭的未能形成合力
人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学校、社会、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学校、社会、家庭不能形成合力,忽视或放松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那么他们思想道德上的困惑就会形成心理上的“真空地带”,他们的思想道德会偏离健康积极的主流方向。
(四)德育工作者的教育与学生需要的矛盾
在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在通讯工具高度发达、信息社会化的当代,受教育者与教育者都同时接收到来自社会的信息,而受教育者毕竟思想较为幼稚,他们要求教育者对社会一些现象给予满意的回答。而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却因种种原因言不由衷,或说理不透彻,这样学生的需要与德育工作者的回答经常矛盾、脱钩,学生因得不到满意的回答而不再“听话”,甚至轻视教育者,这样,教育者就很难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當前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改革
(一)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改革
要改革脱离学生实际的、要求过高和“一刀切”的做法,克服抽象笼统的、不分层次的做法,从当前青少年学生不同年龄阶层的思想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出科学的、具有层次性和稳定性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例如,我们主张在人际关系上要助人为乐,但并非所有的青少年学生都能达到以帮助别人作为自己的快乐这样高层次的道德境界。如果我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层次分成不妨碍别人、应该助人、乐于助人和助人为乐这样从低到高的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以不妨碍别人这个层次作为基本要求来要求所有的学生,不是比单纯只知助人为乐,而又在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层次境界的情况下而妨碍别人甚至损害别人来得更现实吗?
(二)改革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要克服思想道德工作的随意性和运动式,要逐步形成纵横衔接,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连贯性的体系。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问题。我们要抓住如何树立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根本点来开展教育。向中学生讲清楚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增强中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使中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牢理想的根基、思想的根基、价值观的根基。要打破传统的“注入式”教育,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近生活,从中受到教育,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创新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抛弃呆板、单一的形式化、模式化、简单化教育的弊端,努力了解新时代中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内在诉求,寻找道德教育与新时代中学生精神需要的结合点,最后建立起充实、丰富、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体系。
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美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文化知识课、社会实践课各环节,体现到教材教学、校风学风建设之中,使美德的种子根植于中学生的心中。要开发和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创新“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开发站位准、内容实、形式新、可及性强的思想道德教学资源。改革传统的单向灌输、简单诠释、强制记忆、应对考试等“我说你听”为主的“说教”模式,采用让中学生在参与互动中“体验”的模式,组织中学生到革命烈士纪念馆、故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举办学习知识讲座、学习成果展示、学习好习惯交流、读书征文比赛等活动,创新校园文化墙建设,让中学生通过情感交流与沟通,产生心理共振。
(四)思想道德教育管理模式改革
要积极探索出一套符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的校内外各种道德教育力量合力构成的思想道德教育立体网格,形成灵活、畅通的道德教育管理运动模式。例如,我校近年就构建了一套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互相协助,全体教职工共同投入的内外结合的道德教育立体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我们汇聚各方资源力量,构建了两大思想教育“板块”,即校内“板块”和校外“板块”,以有效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社会实践教育的养成作用、美育的滋养作用。校内“板块”有四股基本力量:一是建立由校长,负责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组长等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制度、规划、落实全校的德育工作。二是学校校级领导分工联系一个年级,指导年级组长组织本年级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三是挑选具有较强责任心、教育工作能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生思想道德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四是落实全体教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教职工尤其是科任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全员投入”。
校外“板块”的基本力量有公安局派出所、交警大队、社区干部及保安队、学生家长、企业家等。学校经常请以上人员到校作法制、心理、励志等专题讲座;让学生到工厂、高校、乡村、企业、军营、警营中参观、访问,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动员校外各种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
校内外配合齐抓共管,使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更富有针对性、具体性、生动性和实效性,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 韦江平.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及策略[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5(7):39.
关键词:新时代;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1-007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1.043
关于新时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教育界有诸多探讨,社会各界也有不同看法。不少人认为,现在的中学生品德不如父辈一代甚至不如80后、90后的孩子。而学生自己则“自我感觉”良好。在新时代,究竟怎樣定位中学生的道德水平,制约中学生道德水平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提高新时代中学生的道德水平呢?这对于培养时代新人,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一、新时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
新时代中学生几乎都是2000年后出生的。可以说,他们生活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都非常昌盛发达的新时代,他们思想活跃程度高,平等意识、法律意识强;他们热心社会活动,人际交往能力强,公民意识、环境意识强。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新时代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方面也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理想信念与政治信仰根基不深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学的理想信念教育得到了有效加强,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比较突出,中学生的政治信仰得到了强化。与此同时,新的实用主义也有一定市场,一些中学生重现实,甚至奉行读书无用论,不再听命于高大上的理论说教。相关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思想活跃,积极上进,关心集体,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憧憬和信心。也有部分学生对加入共青团持无所谓的态度,甚至认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自信,竟然认为不管它是什么主义,只要国家富强起来就行。这表明,有少数中学生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有消极乃至错误的看法。这些都是德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所急需思考并给予正确引导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选择性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于中学生从小培育道德定力,让中学生更有信仰更有力量非常重要。”[1]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发力,然而,在多元文化的刺激下,集体主义、先人后己等原有的价值观、道德观被是不切实际的“海市蜃楼”。另外,许多中学生还以对现实社会进行自己的“独立思考”,专门留意教师和家长所讲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现实不相符的地方,拿出来作为怀疑传统、排斥传统的“依据”。更有甚者,产生了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扭曲,误入违法的歧途。
(三)思想道德认识和思想道德修养之间不协调
新时代的中学生的视野开阔,对外界各种思想、现象的敏感程度以及接触面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但是由于社会阅历的缺乏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双重价值体系非常典型。他们一方面讨厌别人的自私自利,另一方面又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一方面希望得到身边所有人的关注和善待,另一方面又没有意识到要善待和帮助别人;一方面希望别人时时处处尊重自己,另一方面却不能对身边的人以礼待人;对社会的道德水准要求高,对自己的道德实践要求低。
二、新时代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观的偏差
学校重智育轻德育,是我们学校教育中的“瓶颈”。十八大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上升到了“立德树人”的高度,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学校的德育观出现偏差,仍然没有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升学率仍然是大多数人心目中“教学质量高”的代名词。当智育“战胜”德育而成为学校的“宠儿”时,势必会出现学生理想信念淡薄、道德滑坡、心理失衡、身体素质下降等恶果,学校造就的就不可能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方式上的失误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是对学生造成影响的首要的因素。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期望和效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在德育的过程中,即德育的内容、手段、形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具体而言,一是学校德育有泛政治化的倾向,内容上出现了单调、空洞、抽象的失误。有些学校将德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无形中窄化了德育的功能,导致学生对学校德育产生抵触和不满,导致德育效果的降低,影响了学生全面、完善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培养。二是学校德育脱离社会现实。例如,我们培养的学生无疑必须首先具有远大的理想,但是在实际教育中我们也不应排斥或弱化德育的现实取向,更不能让中学的德育远离社会现实。三是学校德育评价体系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个性。注重集体教育,重视一般要求,忽略个别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要求,学校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别的指导和培养。这才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改造未来社会的人才的重要前提条件。
(三)学校、社会、家庭的未能形成合力
人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学校、社会、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学校、社会、家庭不能形成合力,忽视或放松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那么他们思想道德上的困惑就会形成心理上的“真空地带”,他们的思想道德会偏离健康积极的主流方向。
(四)德育工作者的教育与学生需要的矛盾
在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在通讯工具高度发达、信息社会化的当代,受教育者与教育者都同时接收到来自社会的信息,而受教育者毕竟思想较为幼稚,他们要求教育者对社会一些现象给予满意的回答。而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却因种种原因言不由衷,或说理不透彻,这样学生的需要与德育工作者的回答经常矛盾、脱钩,学生因得不到满意的回答而不再“听话”,甚至轻视教育者,这样,教育者就很难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當前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改革
(一)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改革
要改革脱离学生实际的、要求过高和“一刀切”的做法,克服抽象笼统的、不分层次的做法,从当前青少年学生不同年龄阶层的思想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出科学的、具有层次性和稳定性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例如,我们主张在人际关系上要助人为乐,但并非所有的青少年学生都能达到以帮助别人作为自己的快乐这样高层次的道德境界。如果我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层次分成不妨碍别人、应该助人、乐于助人和助人为乐这样从低到高的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以不妨碍别人这个层次作为基本要求来要求所有的学生,不是比单纯只知助人为乐,而又在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层次境界的情况下而妨碍别人甚至损害别人来得更现实吗?
(二)改革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要克服思想道德工作的随意性和运动式,要逐步形成纵横衔接,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连贯性的体系。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问题。我们要抓住如何树立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根本点来开展教育。向中学生讲清楚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增强中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使中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牢理想的根基、思想的根基、价值观的根基。要打破传统的“注入式”教育,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近生活,从中受到教育,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创新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抛弃呆板、单一的形式化、模式化、简单化教育的弊端,努力了解新时代中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内在诉求,寻找道德教育与新时代中学生精神需要的结合点,最后建立起充实、丰富、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体系。
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美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文化知识课、社会实践课各环节,体现到教材教学、校风学风建设之中,使美德的种子根植于中学生的心中。要开发和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创新“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开发站位准、内容实、形式新、可及性强的思想道德教学资源。改革传统的单向灌输、简单诠释、强制记忆、应对考试等“我说你听”为主的“说教”模式,采用让中学生在参与互动中“体验”的模式,组织中学生到革命烈士纪念馆、故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举办学习知识讲座、学习成果展示、学习好习惯交流、读书征文比赛等活动,创新校园文化墙建设,让中学生通过情感交流与沟通,产生心理共振。
(四)思想道德教育管理模式改革
要积极探索出一套符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的校内外各种道德教育力量合力构成的思想道德教育立体网格,形成灵活、畅通的道德教育管理运动模式。例如,我校近年就构建了一套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互相协助,全体教职工共同投入的内外结合的道德教育立体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我们汇聚各方资源力量,构建了两大思想教育“板块”,即校内“板块”和校外“板块”,以有效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社会实践教育的养成作用、美育的滋养作用。校内“板块”有四股基本力量:一是建立由校长,负责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组长等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制度、规划、落实全校的德育工作。二是学校校级领导分工联系一个年级,指导年级组长组织本年级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三是挑选具有较强责任心、教育工作能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生思想道德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四是落实全体教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教职工尤其是科任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全员投入”。
校外“板块”的基本力量有公安局派出所、交警大队、社区干部及保安队、学生家长、企业家等。学校经常请以上人员到校作法制、心理、励志等专题讲座;让学生到工厂、高校、乡村、企业、军营、警营中参观、访问,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动员校外各种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
校内外配合齐抓共管,使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更富有针对性、具体性、生动性和实效性,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 韦江平.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意义及策略[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