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审视长江上游金融发展格局的基础上,运用产业集群理论来研究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构建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路径与对策。构建金融中心重点是提升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竞争力和金融业产业集中度,因此,要建立与金融业产业集群配套的物流基地,构造长江上游地区的市场化、有偿及双边或多边利益调节机制和金融格局。
关键词:产业集群;金融中心;金融创新;金融服务业
一、问题的提出及理论回顾
金融是经济活动的核心。金融中心能吸引巨额的资金流动,刺激多种商务的扩张和多样化。金融中心良好的金融和商务运营环境,能够有力地吸引全国性银行、跨地区的公司总部与分部落户。当前,现代金融服务业是重庆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外资金融机构已经对中国经济带来冲击并首先表现在金融业上。提升长江上游金融产业能级,完善重庆政企银合作机制,改善金融生态,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及国际竞争力提高,发展现代金融核心集聚区和构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已经被提上日程。
银行和高度专业化金融中介的集聚,形成今天的金融中心。金融中心的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现象十分明显,产业集群已成为当代经济、金融发展中一个普遍现象,聚集在国际金融中心的美国纽约华尔街金融投资集群和英国伦敦金融业集群,便是当前世界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缩影。地处长江上游地区的重庆经济起步始于19世纪末,那时重庆被开辟为长江沿岸通商口岸,部分工厂在这里开办,大量货物在这里运进运出,逐渐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直至20世纪80年代,重庆仍然被定位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直辖以后,重庆经济迅速崛起,金融服务业空前发展:金融资产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金融机构数量快速增长、外资银行陆续进入重庆,其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地位逐渐凸现。在“十一五”期间,重庆将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基本框架。由于金融产业作为金融市场与产业化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其必然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尺和核心构成。因此,作为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相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也应形成雏形。
然而,相比较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城市而言,重庆的金融规模相对较小、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产业相对分散,缺少聚集效应,整体竞争力弱。对于重庆来说,能否“构建”金融中心,“构建”什么样的金融中心,怎样“构建”金融中心,即如何在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过程中,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形成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引导主城区金融机构相对集中布局,逐步形成功能齐全、与国际接轨、辐射能力强的中央商务核心金融区,目前还缺乏严格的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本文试图在审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竞争和发展格局的基础上,运用产业集群理论,研究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构建的基本路径和解释框架,探讨构建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对策以及政府在市场主导作用下的适度介入问题。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把区域经济视为相互依赖(尤其是非贸易的相互依赖)的企业和机构的地理集聚。在产业集群中,企业或机构之间某种溢出共生关系导致的经济效益超过了竞争关系导致的经济损失。产业集群现象普遍地存在于金融服务业之中。Panditetal认为金融服务业总是以聚集的形式出现并形成金融中心,并借助于Swarm提出的成长模型和新进入模型对英国金融服务产业的集群动态加以分析,认为集群效应影响公司的成长以及新进入者的数量,同一金融中心的不同金融部门之间存在着相关性。Birkinshaw提出了集群与跨国企业相互依赖的观点,并通过对香港金融业集群的分析论证了以下观点:(1)跨国企业分公司虽对集群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却并不能决定集群的命运;(2)集群为跨国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投资机会和收益,同时,集群区域也会因为跨国企业的进入得到更好的发展;(3)集群不会随跨国企业的离开而衰落;(4)集群产生的优势有助于吸引跨国企业,却并不足以培育世界水平的本地企业。Bossone认为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原因源于信息溢出,金融中介(信息提供商)的参与使得投资者与通过银行借贷而经营的企业家之间信息交流充分,从而提高整个价值投资链的利润,对于支付手段复杂且信息灵敏度高的股票和金融衍生工具来说,投资者和券商在地理位置的接近有利于掌握更丰富的金融信息。
中国学者对金融服务业集群的研究集中在如何通过聚集效应构建中国的金融中心、完善金融资源的空间分布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方面。李扬通过分析金融机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和金融中心聚集效应的作用得出了金融中心形成的基本条件。范方志等运用计量方法分析国内外银行向上海集中的经济动因,发现上海成为国内外银行业聚集地的重要原因在于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市场因素和以市场规律为基础的政策驱动力,由此提出了为使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银行业中心,政府应当在促进实际资源聚集进一步扩大金融领域对内、对外开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的政策建议。潘英丽探讨金融中心的聚集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并运用企业区位选择理论分析了金融机构选址决策的重要决定因素,重点分析了在金融中心城市的竞争中,吸引金融机构空间聚集的地方政府行为。殷兴山等则构建了城市金融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率先运用统计方法对长三角15个城市金融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得出了长三角区域金融竞争力与其金融资源分布的相关关系。倪鹏飞以全球眼光,审视金融中心的竞争和发展格局,并运用空间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和竞争的解释框架。徐全勇分析英国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英国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集聚的动力机制,以及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同时借鉴英国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的经验,对上海建设金融中心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提出初步的构想。
以产业集群理论研究重庆金融业的文献较为少见。在少量的相关研究中,颜蕾提出了构建和发展重庆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政策思路;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课题组就重庆金融业集聚力和辐射力进行了调查分析;唐平就重庆构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金融生态环境展开了探索。有关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竞争力、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竞争格局、效应以及有操作性的集群路径和对策等,还需更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索。不过,重庆摩托车市场具有产业集群特征并在重庆区域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正因为如此,产业集群的经济现象也已成为重庆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如伍源德提出构造长江上游现代制造业中心来引领长江上游制造业产业集群。
二、重庆金融业发展和金融集聚力现状分析
近几年,重庆市为将重庆打造成长江上游金融中心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金融市场建设上已经取得了较好成绩,目前重庆投融资状况较好,金融运行状况良好,金融资源的效率高,重庆的金融市场改革效果明显。但相比较而言,重庆的金融状况离 金融中心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重庆金融市场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金融机构门类齐全,金融组织体系完整,金融集聚效应显著
从银行机构来看,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银行机构门类齐全和集聚效应明显的城市。国家开发银行授信重庆900亿元、农业发展银行小企业贷款锁定重庆、重庆市农信社成为全国首批改革试点之一、重庆市商业银行向境外投资者招募股份、国际金融巨头汇丰等外资银行蜂拥入渝。截至2005年12月末,重庆市共有包含国有独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信托公司、邮政储汇局在内的金融机构26家,银行机构网点数达5325个,从业人员40964人(不含外资银行和邮政储汇局)。从反映银行业机构集聚程度的相对指标——人均机构网点数和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例来看,2005年重庆分别为1.71%和0.0016%,在长江上游地区处于最高水平。银行业已成为助推重庆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从证券机构来看,截至2005年底,重庆已经形成由2家法人证券公司、1家证券分公司、2家基金管理公司、65家证券营业部、23家证券服务部、2家专业证券咨询公司、5家期货公司及9家期货营业部构成的证券、信托、期货服务组织体系,证券从业人员2 000余人;重庆市29家境内上市公司在2005年总体运行平稳。从保险机构来看,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各级保险经营机构933家,其中保险分公司19家(外资保险公司3家)、专业保险中介公司32家,此外另有中国人保控股公司重庆分公司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重庆营业管理部,保险从业人员8571人、营销人员24571人,保险分公司高管人员达到305人。由此可见,重庆金融机构的集聚效应显著,有些还以重庆为中心、业务覆盖周边区域甚至辐射全国。如工商银行在重庆设立的西南票据中心,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公司将总部设在重庆。已形成业务辐射全国的经营格局。
(二)金融市场交易活跃
近几年重庆金融市场稳步发展,市场不断扩充,规模不断壮大,部分子市场对周边区域已形成相当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票据市场为例,目前重庆拥有一个集聚辐射效应明显的票据市场,各商业银行纷纷在此设立票据专营机构,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量在长江上游地区均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票据跨地区流动日益频繁,重庆已逐渐成为西部地区票据业务中心。2005年重庆票据市场上的银行承兑汇票发生余额、银行承兑汇票累计额、票据贴现年末余额以及累计贴现额分别占长江上游地区的34.9%、34.2%、38%和66%。重庆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也十分明显。2005年,重庆证券市场上的交易总额达到846.4亿元,开户数达到95万余人,在长江上游地区为最高水平,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为2.58%和262元,居长江上游地区最高水平。
(三)金融业务集聚辐射效应显著,金融机构配置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
重庆金融集聚辐射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庆经济快速增长吸引了异地资金持续流入。2005年异地金融机构向重庆市企业贷款达152.7亿元,比2000年的3.6亿元增加149.09亿元,增长40.28倍;二是重庆金融机构对周边地区的资金供给逐渐增长,到2005年对外地企业贷款达到50.92亿元。目前四川省是重庆金融机构资金的主要输出地,2005年重庆流向四川的资金达到31.61亿元,占当年重庆外流资金的62.08%。重庆金融机构投向外地资金主要是贴现,2005年占60.27%,投向四川的资金中贴现就占了81.5%。
(四)离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从区域金融地位来看,竞争激烈,与成都相比,重庆超越成都赢得区域金融中心地位的竞争优势不十分明显。
从银行业来看,重庆本地银行的发展也面临不少难题。重庆地方所属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有重庆市商业银行、重庆市万州商业银行、重庆市农村信用社。重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经验得到银监会认同。一定程度上理顺了管理体系和法人治理机制;重庆市商业银行近几年也在不断地进行增资扩股,完善了包括外资在内的多元投资体系和公司治理结构;但这两家银行离现代化银行的要求和支撑金融中心的地位的差距还很大。而万州商业银行经历了重组成为重庆发展银行和三峡银行的变革历程,目前正处于清理不良资产和三峡银行的挂牌准备阶段,但可以预计的是,由于推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时相关各方利益难以协调,将来三峡银行从地方银行成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路还很遥远。另外,外资银行在中国的重点还是放在上海、北京、深圳以及中部的武汉等地,对西部的重庆还没有给予足够关注,如何让已进入重庆的外资银行设立经营性机构开展经营性活动,也是通过金融业产业集群建设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从证券业来看,目前注册地或总部在重庆的证券公司还不多,重庆对券商机构的培养还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改变这种相对落后的状态,重庆市近几年进行了一系列与当地上市公司进行重组的资本运作,通过以股换债、债转股、剥离不实债务、股权重组和资产置换等方式,剥离性重组并盘活了一大批上市企业。但离金融中心的差距还十分明显。
从保险业来看,拟成立的重庆地方保险公司目前进展还不大;在引入外资保险上,已有美国利宝集团、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日本安田海上保险公司等多家外资保险在重庆设立办事处,但还很不够,离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要求还很远。
三、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构建的动力机制和现实条件
(一)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动因
金融中心是金融企业活动和聚集的中心,是金融机构、金融家和相关企业自发选择的结果,拥有收集、交换、重组和解译信息的能力是云集了国内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最根本的特征。金融中心能吸引巨额资金流动,刺激商务的扩张和多样化;金融中心良好的金融和商务运营环境,能够有力地吸引全国性银行、跨地区的公司总部与分部落户;金融中心能扩大地区金融总量、增强区域金融聚集能力、辐射能力和调控能力,成为一个城市参与国内外竞争的战略武器。由于金融中心影响着金融企业净收益及供给、需求和外部经济等诸多方面,因而构建金融中心就可以解释和预测一个城市金融功能的过去和未来,并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长江上游地区工商业重镇的重庆有着对这种金融市场效益的强大需求,这是重庆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触发因子。因此,重庆构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并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作为配套。
金融中心的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现象也十分明显。在产业集群中,企业或机构之间某种溢出共生关系导致的经济效益超过了竞争关系导致的经济损 失。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趋势表现为政府减少管制、技术变化加快和金融全球化,这三个因素加剧了金融机构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加强合作,可以考虑强化金融业产业集群。因为金融业的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多方共同参与完成的,产业集群可以形成金融机构之间的生产性服务网络。生产性服务网络集中表现在具有竞争优势的金融业和相关产业的集聚,而在金融中心中,金融业产业集群一方面可以促进金融业的产生与发展,有效地为客户提供大量的服务,并改善金融信息流动、提高效率、增加流动性,另一方面使得金融业产业集群自身得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的效益。因此,金融业产业集群成为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重要路径。
总而言之,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使得云集于长江上游区域内的各金融机构将会通过重庆金融中心的凝聚作用加强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强大的溢出效应、协同效应,寻求在金融服务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位置,进而带动整个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现实条件
一个城市能否通过金融业集群成为金融中心,关键要看其是否具有建立金融中心的基本条件。从金融中心形成所需要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和金融发展三大基本要素来看,重庆拥有通过发展金融业集群来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诸多明显优势。重庆深厚的市场发展潜力、西部富饶的资源也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重庆完全有可能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
重庆地处东西部结合的关节点,是长江上游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唯一拥有“水陆空”整体优势的大城市。有利于金融业集群发展,为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合作、辐射西部特别是长江上游地区提供了便利,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和交通便利的优势。此外,特殊的经济区位优势也将为重庆金融业带来发展机遇。三峡库区和西部唯一直辖市的特殊地位,将使重庆得到中央政府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有力支持。“十一五”期间,重庆经济仍将高速增长,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效果将更加明显,重庆经济活力将得到空前增强,并带动企业、居民对金融服务需求显著增长,从而加快重庆金融业的现代化进程。
直辖后的重庆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已成为中国西部充满活力的重要工业基地、科研基地和商贸中心,经济、社会已经步入协调发展的快车道,其综合经济实力在西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重庆经济结构调整已见成效,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作为特大城市的国内外知名度和城市地位得到显著提升。另外,根据估计,重庆要保持10%以上的GDP增长速度,到2010年需要近1万亿元的投资,而这个阶段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政府将逐渐减少投人比例,解决这笔巨资来源只有搭建强势融资平台作支点,而这将有利于重庆最大限度地争取金融政策来寻求发展并吸引中外金融机构有序进入和空间集聚,推动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建设。
从金融业来看,重庆第一条金融街——中央商务区解放碑“十字金街”的正式开街实现了重庆最终成为长江上游乃至西部金融中心梦想的第一个现实步骤,那里是重庆的核心金融区,聚集了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重庆银监局、重庆证监局、重庆保监局;2家政策性银行分行;15家商业银行(占全市总量的94%);6家票据专营机构;14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管理总部;17家保险公司分公司;4家外资银行分行;3家外资(合资)保险公司分公司;2家信托投资公司总部;2家基金管理公司总部以及邮政储汇局等金融机构;此外,还集中了全市50%的金融中介机构和3家证券服务机构,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金融市场。目前,重庆市已基本形成以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并存,外资银行重庆分行为补充,功能齐备、分工合理的银行组织体系。总之,触角庞杂的金融服务业以及良好的政策软性环境将是重庆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国际都市的一个重要条件。
四、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金融业产业集群制约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企业的产业集群行为(包括选择活动和空间聚集)都以利润最大化为准则,一个城市所有影响金融企业成本收益的因素,都将成为影响金融中心形成的因素。因此,金融企业的选址或者金融业产业集群能否实现,关键是看区域位置综合条件的比较。金融业选址总体考虑三个方面因素,即供给条件、需求条件和内外部经济性,其中,供给因素是那些为金融机构运行所需的诸如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和商业环境,需求因素是指金融服务的需求规模,而外部经济因素则主要包括金融体系的规模、健全性和发达程度。从目前来看,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不明显,重庆金融无论是供给条件还是在需求规模或内外部经济性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欠缺,制约着重庆金融资源的进一步集聚和整合以及金融规模和金融业务的扩张,制约着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还不够
金融中心的重要功能是对区域经济的集聚和辐射,但没有一体化的区域经济支持,金融业的集聚和辐射行为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周边地区之所以乐于赋予某座城市金融中心的地位,取决于它们能从该城市得到什么好处。目前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还远未强大到能够持续、有力地支撑重庆金融业集聚力和辐射力的地步;长江上游地区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也必然造成金融结构失衡,制约重庆金融业集聚和辐射效应的充分发挥。反过来,地区间的利益差异以及横向经济联合松散,阻碍了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使得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缺乏金融腹地的强力支撑。
(二)重庆总部经济特征不明显
重庆缺少建设总部经济以推动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先天条件,表现为金融分支机构多而法人机构少、注册地在重庆的大型企业集团偏少。分支机构实力偏弱的特征使得它们不具备为区域内大型项目融资的能力,为数不多的法人金融机构竞争力有限,不具备跨区域开展金融服务的条件;而外来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往往由公司总部决定,相关金融业务也在公司总部所在地进行,客观上降低了重庆本地的金融业务量。
(三)重庆金融市场不够发达
重庆缺少金融市场的强力支撑,重庆地方性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都偏小,抗风险能力太弱,整体实力不强,既没有全国性金融交易市场,也缺少区域性的金融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资本及业务扩张不够,缺少对新型金融产品交易的服务能力。金融产品还不丰富,货币市场品种单一,市场资金来源单一,产品趋同性较高,中间业务比重小,现代金融交易工具如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基金交易品种缺乏。金融衍生品发展尚处于停顿状态。
五、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金融业产业集群 的路径与对策
中国大陆现代金融业集群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并已经形成金融产业集群优势。北京作为政治中心,在国家宏观经济决策中心的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以及三大金融监管委员会周围聚集了一大批金融机构的总部,金融机构空间上的集聚,促使信息链的形成。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积淀了深厚的经济基础,作为金融发展的开拓者,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外资金融机构的进驻,形成以陆家嘴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群。深圳是南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凭借其开放的经济政策,毗邻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区位优势,也迅速成为一个金融集群地。显然,金融中心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些关键条件和标准,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自然历史过程,不同的优势条件将产生不同规模和功能的金融中心。因此,重庆市应该根据现有条件在权衡金融中心构建的可能性基础上,考虑建设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最优化集群路径与对策。
(一)重庆上游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
对于构建什么样的金融中心,需要我们对未来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主要功能加以定位,判断作为一个区域性金融中心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功能,需要建立哪些金融体系,为重庆市金融业产业集群路径和对策提供指导方向。
区域性金融中心是资本的聚集地、配置地、发散地。资本稀缺是重庆经济发展的最主要障碍,而解决资本问题最终要靠市场。建立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就是增强金融业的送血功能,解决重庆资本形成能力不足问题,以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然,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主要功能应该是聚集资本同时又输出资本。
由于地区或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需要有完备的金融组织来聚集并有效分配资金,实现货币资金等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应该具有吸引、集聚金融企业、金融中介组织和高层次金融监管机构的功能,建立健全金融组织体系。
同样,发达和完善的金融市场是有效实现资金融通或货币流动的基础,因此,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还应该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包括相对较发达的证券市场、信贷市场、保险市场、信用市场,通过完备的金融市场来实现转化和融通资本的功能。
在现代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背景下,金融业发展中的金融风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剧烈,有效规避金融风险成为现代金融企业的必备能力。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是分散和转移金融风险的重要工具,因此,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也应该具备应用丰富的金融衍生工具来预测、有效防范或化解金融风险的功能。
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与经济中心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在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所覆盖的区域内,只有区域经济的高度发展以及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用于优化配置区域内金融资源的金融、财政、税收才有实力;反之,区域内金融业的高度发展也必然带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还应该具有带动其他行业、产业,促进区域内整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辐射功能,这样才能真正运用雄厚的金融财税实力优化配置区域内金融资源。
(二)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金融业产业集群路径
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自然历史过程,是金融机构、金融家和相关企业自发选择的结果,并首先是一个银行业中心。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也应该遵循这种经济规律和市场选择,在政府政策倾斜的基础上,注重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引导。
构建金融中心重点是塑造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竞争力。金融业集群竞争力主要体现为金融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即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利用外部市场资源、组织金融机构内部资源的能力。影响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包括:(1)重庆本地的金融力量,包括重庆本地金融机构的企业家精神、金融企业公司治理能力;(2)金融业集群基础设施提供能力,包括中介服务机构的完善程度,金融业协会、商会发展情况等;(3)金融分析技术和金融业投资能力、政策支持力度。显然,提升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竞争力,必须将金融业产业集群与区域金融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长江上游区域范围内从金融产业政策转变为金融业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政策,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金融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金融创新网络,并努力整合区域金融资源,消除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业产业集群的制度壁垒,推进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业产业集群融入全国产业价值链体系中。
(三)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金融业产业集群对策
1 积累金融资源
打造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需要完成金融资源的积累。首先要促进本地银行业的发展。纽约、香港的实践经验表明,任何一个金融中心都有当地的大金融机构存在,重庆要成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同样也需要地方所属各类型大型金融机构尤其是本地银行来衬托其金融地位。因此,要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强化重庆本地银行的建设。深化重庆市商业银行、农信社、万州商业银行的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解决内部风险控制,壮大地方金融机构的实力,推动重庆本地银行跨地区经营。其次是大力引进外来大型经营性金融机构。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全国性银行已进入重庆,但外资银行较少,重庆应该设法多引人外资银行在重庆设立代表处,并帮助外资银行将代表处升格为分行,以尽快设立经营性机构开展经营性业务活动。
2 探索金融业产业集群创新体系
即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型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以重庆作为金融集群的核心城市,构造长江上游地区的市场化、有偿及双边或多边利益调节机制和金融格局,规划金融人才、金融信用建设、金融中介等相关支持产业。显然,探索金融产业集群的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规范金融管理体制,是重庆市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升级,最终建立起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主要路径。
3 建立与金融业产业集群配套的物流基地
打造物流中心,充分开发长江及其支流水运功能,提升铁路、公路、航空的货运能力。为此,应该强化长江上游地区政府间的合作关系,实施利益调节机制,搭建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信息流的平台,形成全流通局面;强化金融业产业集群信息服务和网络建设,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信息平台,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各种为金融业服务的社会化中介组织。
4 促进重庆金融业的产业化进程
即推进重庆市金融产业群的产业化进程,提升其产业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把重庆建设成为辐射西南、面向整个长江上游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必须巩固在银行业、保险业方面优势的同时,争取建成区域资金结算中心、票据融资中心、银行卡网络中心、保险财产管理中心、产权交易中心、商品期货交易中心,将重庆提升为长江上游地区证券交易中心、基金管理中心和风险投资中心,争取金融期货中心和金融产品研发中心地位。构建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的战略联盟,开发金融创新服务产品,组建地方性金 融控股集团,强化对资产证券化、期货、期权和对冲、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与应用。优化银行业、信托业的信贷行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期限结构,满足重庆经济结构调整中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以及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5 加强区域金融合作
一方面,建设金融中心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金融经理,需要充足、高素质的金融管理、金融研发、金融业务操作人才,需要具有广泛人际关系和丰富海外经验的金融专业人员,这是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重庆与成都可以联手培养金融专业人士,包括金融分析师、保险精算师、注册会计师、高级财务人员和机构操盘手等,为金融中心输出金融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长江上游地区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和投资公司,可以联手建立融资平台,形成区域性金融合作网或金融服务中心。
六、结论和政策建议
金融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是微观金融主体自发和自觉地追求规模收益递增的行为结果,起主导或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机制。因此,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首先要形成金融服务业的产业集群。重庆市政府应该创造并提供这样一种制度环境,既能够充分发挥微观金融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在市场主导作用下适度介入,增强金融业产业集群区域的承载力,帮助建立和完善金融业行业协会的制度建设和行为规范。
(一)规范政府行为
在以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构建为目标的金融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地方政府监管制度和政策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金融业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萌芽期,往往层次较低,金融本地化或根植性不强,技术进步的动力不足,难以产生持久的产业收益,这时需要政府的引导和介入。但是,政府支持应该是在市场主导作用下的适度介入。因为真正能决定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过程的是金融市场及其微观主体,作为直接的经营者,金融机构对重庆市金融资源禀赋、金融业市场状况最为了解,作为微观主体的金融企业竭尽全力地作出有限理性下的最优选择。而作为宏观管理者的政府无法完全获得相关的微观信息,同时,政府的任期制度和不完善的政绩考察制度,可能使政府更具机会主义倾向,政府行为的过度介人,可能容易导致寻租事件的发生。因此,必须改善重庆市各级政府对金融业调控的方法和手段,规范政府行为。
(二)促进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
倾力打造重庆渝中半岛核心金融区,引导主城区金融机构向渝中半岛相对集中布局,逐步形成功能齐全、与国际接轨、辐射能力强的中央商务核心金融区。同时,实现金融机构体制的多元化发展,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向区域银行、跨区域性银行和全国性银行发展,在逐步理顺内部机制的前提下成为上市银行,同时着力实施以提升金融竞争力为核心的产业政策,组建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三)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必须努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强化金融机构的信托责任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推进金融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设。同时,还要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四)改善金融基础设施
金融基础设施包括信息网络和办公条件、信息化服务平台、国际化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以及充分适应WTO框架体系的金融法律体系。金融中心大量的资金供给,优越便捷的地理位置,先进的通讯设施和发达的配套服务业,开放自由的经济体系、规则和谨慎的监管,政府优惠灵活的财政货币政策,健全且有效的风险预警、处理和化解机制,是金融业产业集群的基础。
(五)加快金融市场化进程,继续推进重庆市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本运作效率
一方面,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金融企业股份制改革和大力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积极培育辐射整个长江上游地区的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培育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加快培育和引进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提高重庆在全国性直接融资市场的融资比重,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全国性金融市场,如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完善短期融资的市场机制和金融中介服务体系。
(六)强化金融调控能力,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
一方面,要继续完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在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国际趋势下,改进中国金融业分业监管的体制框架,建立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重庆派出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及磋商机制;重庆市各级政府要协同中央派出机构,大力推进金融企业、金融中介组织自律机制的建设,推动完善金融业的行业自律系统。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还要改进金融风险监管方法体系,建立健全符合国际化要求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促进各类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产业集群;金融中心;金融创新;金融服务业
一、问题的提出及理论回顾
金融是经济活动的核心。金融中心能吸引巨额的资金流动,刺激多种商务的扩张和多样化。金融中心良好的金融和商务运营环境,能够有力地吸引全国性银行、跨地区的公司总部与分部落户。当前,现代金融服务业是重庆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外资金融机构已经对中国经济带来冲击并首先表现在金融业上。提升长江上游金融产业能级,完善重庆政企银合作机制,改善金融生态,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及国际竞争力提高,发展现代金融核心集聚区和构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已经被提上日程。
银行和高度专业化金融中介的集聚,形成今天的金融中心。金融中心的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现象十分明显,产业集群已成为当代经济、金融发展中一个普遍现象,聚集在国际金融中心的美国纽约华尔街金融投资集群和英国伦敦金融业集群,便是当前世界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缩影。地处长江上游地区的重庆经济起步始于19世纪末,那时重庆被开辟为长江沿岸通商口岸,部分工厂在这里开办,大量货物在这里运进运出,逐渐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直至20世纪80年代,重庆仍然被定位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直辖以后,重庆经济迅速崛起,金融服务业空前发展:金融资产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金融机构数量快速增长、外资银行陆续进入重庆,其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地位逐渐凸现。在“十一五”期间,重庆将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基本框架。由于金融产业作为金融市场与产业化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其必然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尺和核心构成。因此,作为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相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也应形成雏形。
然而,相比较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城市而言,重庆的金融规模相对较小、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产业相对分散,缺少聚集效应,整体竞争力弱。对于重庆来说,能否“构建”金融中心,“构建”什么样的金融中心,怎样“构建”金融中心,即如何在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过程中,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形成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引导主城区金融机构相对集中布局,逐步形成功能齐全、与国际接轨、辐射能力强的中央商务核心金融区,目前还缺乏严格的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本文试图在审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竞争和发展格局的基础上,运用产业集群理论,研究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构建的基本路径和解释框架,探讨构建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对策以及政府在市场主导作用下的适度介入问题。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把区域经济视为相互依赖(尤其是非贸易的相互依赖)的企业和机构的地理集聚。在产业集群中,企业或机构之间某种溢出共生关系导致的经济效益超过了竞争关系导致的经济损失。产业集群现象普遍地存在于金融服务业之中。Panditetal认为金融服务业总是以聚集的形式出现并形成金融中心,并借助于Swarm提出的成长模型和新进入模型对英国金融服务产业的集群动态加以分析,认为集群效应影响公司的成长以及新进入者的数量,同一金融中心的不同金融部门之间存在着相关性。Birkinshaw提出了集群与跨国企业相互依赖的观点,并通过对香港金融业集群的分析论证了以下观点:(1)跨国企业分公司虽对集群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却并不能决定集群的命运;(2)集群为跨国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投资机会和收益,同时,集群区域也会因为跨国企业的进入得到更好的发展;(3)集群不会随跨国企业的离开而衰落;(4)集群产生的优势有助于吸引跨国企业,却并不足以培育世界水平的本地企业。Bossone认为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原因源于信息溢出,金融中介(信息提供商)的参与使得投资者与通过银行借贷而经营的企业家之间信息交流充分,从而提高整个价值投资链的利润,对于支付手段复杂且信息灵敏度高的股票和金融衍生工具来说,投资者和券商在地理位置的接近有利于掌握更丰富的金融信息。
中国学者对金融服务业集群的研究集中在如何通过聚集效应构建中国的金融中心、完善金融资源的空间分布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方面。李扬通过分析金融机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和金融中心聚集效应的作用得出了金融中心形成的基本条件。范方志等运用计量方法分析国内外银行向上海集中的经济动因,发现上海成为国内外银行业聚集地的重要原因在于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市场因素和以市场规律为基础的政策驱动力,由此提出了为使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银行业中心,政府应当在促进实际资源聚集进一步扩大金融领域对内、对外开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的政策建议。潘英丽探讨金融中心的聚集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并运用企业区位选择理论分析了金融机构选址决策的重要决定因素,重点分析了在金融中心城市的竞争中,吸引金融机构空间聚集的地方政府行为。殷兴山等则构建了城市金融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率先运用统计方法对长三角15个城市金融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得出了长三角区域金融竞争力与其金融资源分布的相关关系。倪鹏飞以全球眼光,审视金融中心的竞争和发展格局,并运用空间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和竞争的解释框架。徐全勇分析英国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英国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集聚的动力机制,以及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同时借鉴英国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的经验,对上海建设金融中心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提出初步的构想。
以产业集群理论研究重庆金融业的文献较为少见。在少量的相关研究中,颜蕾提出了构建和发展重庆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政策思路;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课题组就重庆金融业集聚力和辐射力进行了调查分析;唐平就重庆构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金融生态环境展开了探索。有关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竞争力、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竞争格局、效应以及有操作性的集群路径和对策等,还需更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索。不过,重庆摩托车市场具有产业集群特征并在重庆区域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正因为如此,产业集群的经济现象也已成为重庆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如伍源德提出构造长江上游现代制造业中心来引领长江上游制造业产业集群。
二、重庆金融业发展和金融集聚力现状分析
近几年,重庆市为将重庆打造成长江上游金融中心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金融市场建设上已经取得了较好成绩,目前重庆投融资状况较好,金融运行状况良好,金融资源的效率高,重庆的金融市场改革效果明显。但相比较而言,重庆的金融状况离 金融中心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重庆金融市场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金融机构门类齐全,金融组织体系完整,金融集聚效应显著
从银行机构来看,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银行机构门类齐全和集聚效应明显的城市。国家开发银行授信重庆900亿元、农业发展银行小企业贷款锁定重庆、重庆市农信社成为全国首批改革试点之一、重庆市商业银行向境外投资者招募股份、国际金融巨头汇丰等外资银行蜂拥入渝。截至2005年12月末,重庆市共有包含国有独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信托公司、邮政储汇局在内的金融机构26家,银行机构网点数达5325个,从业人员40964人(不含外资银行和邮政储汇局)。从反映银行业机构集聚程度的相对指标——人均机构网点数和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例来看,2005年重庆分别为1.71%和0.0016%,在长江上游地区处于最高水平。银行业已成为助推重庆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从证券机构来看,截至2005年底,重庆已经形成由2家法人证券公司、1家证券分公司、2家基金管理公司、65家证券营业部、23家证券服务部、2家专业证券咨询公司、5家期货公司及9家期货营业部构成的证券、信托、期货服务组织体系,证券从业人员2 000余人;重庆市29家境内上市公司在2005年总体运行平稳。从保险机构来看,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各级保险经营机构933家,其中保险分公司19家(外资保险公司3家)、专业保险中介公司32家,此外另有中国人保控股公司重庆分公司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重庆营业管理部,保险从业人员8571人、营销人员24571人,保险分公司高管人员达到305人。由此可见,重庆金融机构的集聚效应显著,有些还以重庆为中心、业务覆盖周边区域甚至辐射全国。如工商银行在重庆设立的西南票据中心,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公司将总部设在重庆。已形成业务辐射全国的经营格局。
(二)金融市场交易活跃
近几年重庆金融市场稳步发展,市场不断扩充,规模不断壮大,部分子市场对周边区域已形成相当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票据市场为例,目前重庆拥有一个集聚辐射效应明显的票据市场,各商业银行纷纷在此设立票据专营机构,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量在长江上游地区均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票据跨地区流动日益频繁,重庆已逐渐成为西部地区票据业务中心。2005年重庆票据市场上的银行承兑汇票发生余额、银行承兑汇票累计额、票据贴现年末余额以及累计贴现额分别占长江上游地区的34.9%、34.2%、38%和66%。重庆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也十分明显。2005年,重庆证券市场上的交易总额达到846.4亿元,开户数达到95万余人,在长江上游地区为最高水平,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为2.58%和262元,居长江上游地区最高水平。
(三)金融业务集聚辐射效应显著,金融机构配置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
重庆金融集聚辐射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庆经济快速增长吸引了异地资金持续流入。2005年异地金融机构向重庆市企业贷款达152.7亿元,比2000年的3.6亿元增加149.09亿元,增长40.28倍;二是重庆金融机构对周边地区的资金供给逐渐增长,到2005年对外地企业贷款达到50.92亿元。目前四川省是重庆金融机构资金的主要输出地,2005年重庆流向四川的资金达到31.61亿元,占当年重庆外流资金的62.08%。重庆金融机构投向外地资金主要是贴现,2005年占60.27%,投向四川的资金中贴现就占了81.5%。
(四)离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从区域金融地位来看,竞争激烈,与成都相比,重庆超越成都赢得区域金融中心地位的竞争优势不十分明显。
从银行业来看,重庆本地银行的发展也面临不少难题。重庆地方所属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有重庆市商业银行、重庆市万州商业银行、重庆市农村信用社。重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经验得到银监会认同。一定程度上理顺了管理体系和法人治理机制;重庆市商业银行近几年也在不断地进行增资扩股,完善了包括外资在内的多元投资体系和公司治理结构;但这两家银行离现代化银行的要求和支撑金融中心的地位的差距还很大。而万州商业银行经历了重组成为重庆发展银行和三峡银行的变革历程,目前正处于清理不良资产和三峡银行的挂牌准备阶段,但可以预计的是,由于推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时相关各方利益难以协调,将来三峡银行从地方银行成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路还很遥远。另外,外资银行在中国的重点还是放在上海、北京、深圳以及中部的武汉等地,对西部的重庆还没有给予足够关注,如何让已进入重庆的外资银行设立经营性机构开展经营性活动,也是通过金融业产业集群建设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从证券业来看,目前注册地或总部在重庆的证券公司还不多,重庆对券商机构的培养还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改变这种相对落后的状态,重庆市近几年进行了一系列与当地上市公司进行重组的资本运作,通过以股换债、债转股、剥离不实债务、股权重组和资产置换等方式,剥离性重组并盘活了一大批上市企业。但离金融中心的差距还十分明显。
从保险业来看,拟成立的重庆地方保险公司目前进展还不大;在引入外资保险上,已有美国利宝集团、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日本安田海上保险公司等多家外资保险在重庆设立办事处,但还很不够,离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要求还很远。
三、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构建的动力机制和现实条件
(一)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动因
金融中心是金融企业活动和聚集的中心,是金融机构、金融家和相关企业自发选择的结果,拥有收集、交换、重组和解译信息的能力是云集了国内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最根本的特征。金融中心能吸引巨额资金流动,刺激商务的扩张和多样化;金融中心良好的金融和商务运营环境,能够有力地吸引全国性银行、跨地区的公司总部与分部落户;金融中心能扩大地区金融总量、增强区域金融聚集能力、辐射能力和调控能力,成为一个城市参与国内外竞争的战略武器。由于金融中心影响着金融企业净收益及供给、需求和外部经济等诸多方面,因而构建金融中心就可以解释和预测一个城市金融功能的过去和未来,并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长江上游地区工商业重镇的重庆有着对这种金融市场效益的强大需求,这是重庆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触发因子。因此,重庆构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并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作为配套。
金融中心的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现象也十分明显。在产业集群中,企业或机构之间某种溢出共生关系导致的经济效益超过了竞争关系导致的经济损 失。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趋势表现为政府减少管制、技术变化加快和金融全球化,这三个因素加剧了金融机构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加强合作,可以考虑强化金融业产业集群。因为金融业的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多方共同参与完成的,产业集群可以形成金融机构之间的生产性服务网络。生产性服务网络集中表现在具有竞争优势的金融业和相关产业的集聚,而在金融中心中,金融业产业集群一方面可以促进金融业的产生与发展,有效地为客户提供大量的服务,并改善金融信息流动、提高效率、增加流动性,另一方面使得金融业产业集群自身得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的效益。因此,金融业产业集群成为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重要路径。
总而言之,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使得云集于长江上游区域内的各金融机构将会通过重庆金融中心的凝聚作用加强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强大的溢出效应、协同效应,寻求在金融服务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位置,进而带动整个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现实条件
一个城市能否通过金融业集群成为金融中心,关键要看其是否具有建立金融中心的基本条件。从金融中心形成所需要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和金融发展三大基本要素来看,重庆拥有通过发展金融业集群来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诸多明显优势。重庆深厚的市场发展潜力、西部富饶的资源也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重庆完全有可能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
重庆地处东西部结合的关节点,是长江上游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唯一拥有“水陆空”整体优势的大城市。有利于金融业集群发展,为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合作、辐射西部特别是长江上游地区提供了便利,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和交通便利的优势。此外,特殊的经济区位优势也将为重庆金融业带来发展机遇。三峡库区和西部唯一直辖市的特殊地位,将使重庆得到中央政府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有力支持。“十一五”期间,重庆经济仍将高速增长,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效果将更加明显,重庆经济活力将得到空前增强,并带动企业、居民对金融服务需求显著增长,从而加快重庆金融业的现代化进程。
直辖后的重庆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已成为中国西部充满活力的重要工业基地、科研基地和商贸中心,经济、社会已经步入协调发展的快车道,其综合经济实力在西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重庆经济结构调整已见成效,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作为特大城市的国内外知名度和城市地位得到显著提升。另外,根据估计,重庆要保持10%以上的GDP增长速度,到2010年需要近1万亿元的投资,而这个阶段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政府将逐渐减少投人比例,解决这笔巨资来源只有搭建强势融资平台作支点,而这将有利于重庆最大限度地争取金融政策来寻求发展并吸引中外金融机构有序进入和空间集聚,推动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建设。
从金融业来看,重庆第一条金融街——中央商务区解放碑“十字金街”的正式开街实现了重庆最终成为长江上游乃至西部金融中心梦想的第一个现实步骤,那里是重庆的核心金融区,聚集了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重庆银监局、重庆证监局、重庆保监局;2家政策性银行分行;15家商业银行(占全市总量的94%);6家票据专营机构;14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管理总部;17家保险公司分公司;4家外资银行分行;3家外资(合资)保险公司分公司;2家信托投资公司总部;2家基金管理公司总部以及邮政储汇局等金融机构;此外,还集中了全市50%的金融中介机构和3家证券服务机构,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金融市场。目前,重庆市已基本形成以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并存,外资银行重庆分行为补充,功能齐备、分工合理的银行组织体系。总之,触角庞杂的金融服务业以及良好的政策软性环境将是重庆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国际都市的一个重要条件。
四、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金融业产业集群制约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企业的产业集群行为(包括选择活动和空间聚集)都以利润最大化为准则,一个城市所有影响金融企业成本收益的因素,都将成为影响金融中心形成的因素。因此,金融企业的选址或者金融业产业集群能否实现,关键是看区域位置综合条件的比较。金融业选址总体考虑三个方面因素,即供给条件、需求条件和内外部经济性,其中,供给因素是那些为金融机构运行所需的诸如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和商业环境,需求因素是指金融服务的需求规模,而外部经济因素则主要包括金融体系的规模、健全性和发达程度。从目前来看,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不明显,重庆金融无论是供给条件还是在需求规模或内外部经济性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欠缺,制约着重庆金融资源的进一步集聚和整合以及金融规模和金融业务的扩张,制约着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还不够
金融中心的重要功能是对区域经济的集聚和辐射,但没有一体化的区域经济支持,金融业的集聚和辐射行为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周边地区之所以乐于赋予某座城市金融中心的地位,取决于它们能从该城市得到什么好处。目前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还远未强大到能够持续、有力地支撑重庆金融业集聚力和辐射力的地步;长江上游地区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也必然造成金融结构失衡,制约重庆金融业集聚和辐射效应的充分发挥。反过来,地区间的利益差异以及横向经济联合松散,阻碍了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使得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缺乏金融腹地的强力支撑。
(二)重庆总部经济特征不明显
重庆缺少建设总部经济以推动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先天条件,表现为金融分支机构多而法人机构少、注册地在重庆的大型企业集团偏少。分支机构实力偏弱的特征使得它们不具备为区域内大型项目融资的能力,为数不多的法人金融机构竞争力有限,不具备跨区域开展金融服务的条件;而外来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往往由公司总部决定,相关金融业务也在公司总部所在地进行,客观上降低了重庆本地的金融业务量。
(三)重庆金融市场不够发达
重庆缺少金融市场的强力支撑,重庆地方性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都偏小,抗风险能力太弱,整体实力不强,既没有全国性金融交易市场,也缺少区域性的金融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资本及业务扩张不够,缺少对新型金融产品交易的服务能力。金融产品还不丰富,货币市场品种单一,市场资金来源单一,产品趋同性较高,中间业务比重小,现代金融交易工具如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基金交易品种缺乏。金融衍生品发展尚处于停顿状态。
五、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金融业产业集群 的路径与对策
中国大陆现代金融业集群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并已经形成金融产业集群优势。北京作为政治中心,在国家宏观经济决策中心的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以及三大金融监管委员会周围聚集了一大批金融机构的总部,金融机构空间上的集聚,促使信息链的形成。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积淀了深厚的经济基础,作为金融发展的开拓者,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外资金融机构的进驻,形成以陆家嘴为中心的金融产业集群。深圳是南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凭借其开放的经济政策,毗邻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区位优势,也迅速成为一个金融集群地。显然,金融中心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些关键条件和标准,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自然历史过程,不同的优势条件将产生不同规模和功能的金融中心。因此,重庆市应该根据现有条件在权衡金融中心构建的可能性基础上,考虑建设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最优化集群路径与对策。
(一)重庆上游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
对于构建什么样的金融中心,需要我们对未来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主要功能加以定位,判断作为一个区域性金融中心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功能,需要建立哪些金融体系,为重庆市金融业产业集群路径和对策提供指导方向。
区域性金融中心是资本的聚集地、配置地、发散地。资本稀缺是重庆经济发展的最主要障碍,而解决资本问题最终要靠市场。建立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就是增强金融业的送血功能,解决重庆资本形成能力不足问题,以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然,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主要功能应该是聚集资本同时又输出资本。
由于地区或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需要有完备的金融组织来聚集并有效分配资金,实现货币资金等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应该具有吸引、集聚金融企业、金融中介组织和高层次金融监管机构的功能,建立健全金融组织体系。
同样,发达和完善的金融市场是有效实现资金融通或货币流动的基础,因此,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还应该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包括相对较发达的证券市场、信贷市场、保险市场、信用市场,通过完备的金融市场来实现转化和融通资本的功能。
在现代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背景下,金融业发展中的金融风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剧烈,有效规避金融风险成为现代金融企业的必备能力。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是分散和转移金融风险的重要工具,因此,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也应该具备应用丰富的金融衍生工具来预测、有效防范或化解金融风险的功能。
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与经济中心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在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所覆盖的区域内,只有区域经济的高度发展以及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用于优化配置区域内金融资源的金融、财政、税收才有实力;反之,区域内金融业的高度发展也必然带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还应该具有带动其他行业、产业,促进区域内整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辐射功能,这样才能真正运用雄厚的金融财税实力优化配置区域内金融资源。
(二)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金融业产业集群路径
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自然历史过程,是金融机构、金融家和相关企业自发选择的结果,并首先是一个银行业中心。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也应该遵循这种经济规律和市场选择,在政府政策倾斜的基础上,注重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引导。
构建金融中心重点是塑造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竞争力。金融业集群竞争力主要体现为金融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即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利用外部市场资源、组织金融机构内部资源的能力。影响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包括:(1)重庆本地的金融力量,包括重庆本地金融机构的企业家精神、金融企业公司治理能力;(2)金融业集群基础设施提供能力,包括中介服务机构的完善程度,金融业协会、商会发展情况等;(3)金融分析技术和金融业投资能力、政策支持力度。显然,提升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竞争力,必须将金融业产业集群与区域金融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长江上游区域范围内从金融产业政策转变为金融业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政策,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金融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金融创新网络,并努力整合区域金融资源,消除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业产业集群的制度壁垒,推进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业产业集群融入全国产业价值链体系中。
(三)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金融业产业集群对策
1 积累金融资源
打造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需要完成金融资源的积累。首先要促进本地银行业的发展。纽约、香港的实践经验表明,任何一个金融中心都有当地的大金融机构存在,重庆要成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同样也需要地方所属各类型大型金融机构尤其是本地银行来衬托其金融地位。因此,要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强化重庆本地银行的建设。深化重庆市商业银行、农信社、万州商业银行的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解决内部风险控制,壮大地方金融机构的实力,推动重庆本地银行跨地区经营。其次是大力引进外来大型经营性金融机构。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全国性银行已进入重庆,但外资银行较少,重庆应该设法多引人外资银行在重庆设立代表处,并帮助外资银行将代表处升格为分行,以尽快设立经营性机构开展经营性业务活动。
2 探索金融业产业集群创新体系
即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型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以重庆作为金融集群的核心城市,构造长江上游地区的市场化、有偿及双边或多边利益调节机制和金融格局,规划金融人才、金融信用建设、金融中介等相关支持产业。显然,探索金融产业集群的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规范金融管理体制,是重庆市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升级,最终建立起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主要路径。
3 建立与金融业产业集群配套的物流基地
打造物流中心,充分开发长江及其支流水运功能,提升铁路、公路、航空的货运能力。为此,应该强化长江上游地区政府间的合作关系,实施利益调节机制,搭建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信息流的平台,形成全流通局面;强化金融业产业集群信息服务和网络建设,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信息平台,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各种为金融业服务的社会化中介组织。
4 促进重庆金融业的产业化进程
即推进重庆市金融产业群的产业化进程,提升其产业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把重庆建设成为辐射西南、面向整个长江上游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必须巩固在银行业、保险业方面优势的同时,争取建成区域资金结算中心、票据融资中心、银行卡网络中心、保险财产管理中心、产权交易中心、商品期货交易中心,将重庆提升为长江上游地区证券交易中心、基金管理中心和风险投资中心,争取金融期货中心和金融产品研发中心地位。构建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的战略联盟,开发金融创新服务产品,组建地方性金 融控股集团,强化对资产证券化、期货、期权和对冲、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与应用。优化银行业、信托业的信贷行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期限结构,满足重庆经济结构调整中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以及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5 加强区域金融合作
一方面,建设金融中心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金融经理,需要充足、高素质的金融管理、金融研发、金融业务操作人才,需要具有广泛人际关系和丰富海外经验的金融专业人员,这是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重庆与成都可以联手培养金融专业人士,包括金融分析师、保险精算师、注册会计师、高级财务人员和机构操盘手等,为金融中心输出金融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长江上游地区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和投资公司,可以联手建立融资平台,形成区域性金融合作网或金融服务中心。
六、结论和政策建议
金融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是微观金融主体自发和自觉地追求规模收益递增的行为结果,起主导或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机制。因此,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首先要形成金融服务业的产业集群。重庆市政府应该创造并提供这样一种制度环境,既能够充分发挥微观金融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在市场主导作用下适度介入,增强金融业产业集群区域的承载力,帮助建立和完善金融业行业协会的制度建设和行为规范。
(一)规范政府行为
在以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构建为目标的金融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地方政府监管制度和政策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金融业产业集群在发展的萌芽期,往往层次较低,金融本地化或根植性不强,技术进步的动力不足,难以产生持久的产业收益,这时需要政府的引导和介入。但是,政府支持应该是在市场主导作用下的适度介入。因为真正能决定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过程的是金融市场及其微观主体,作为直接的经营者,金融机构对重庆市金融资源禀赋、金融业市场状况最为了解,作为微观主体的金融企业竭尽全力地作出有限理性下的最优选择。而作为宏观管理者的政府无法完全获得相关的微观信息,同时,政府的任期制度和不完善的政绩考察制度,可能使政府更具机会主义倾向,政府行为的过度介人,可能容易导致寻租事件的发生。因此,必须改善重庆市各级政府对金融业调控的方法和手段,规范政府行为。
(二)促进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
倾力打造重庆渝中半岛核心金融区,引导主城区金融机构向渝中半岛相对集中布局,逐步形成功能齐全、与国际接轨、辐射能力强的中央商务核心金融区。同时,实现金融机构体制的多元化发展,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向区域银行、跨区域性银行和全国性银行发展,在逐步理顺内部机制的前提下成为上市银行,同时着力实施以提升金融竞争力为核心的产业政策,组建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三)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必须努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强化金融机构的信托责任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推进金融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设。同时,还要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四)改善金融基础设施
金融基础设施包括信息网络和办公条件、信息化服务平台、国际化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以及充分适应WTO框架体系的金融法律体系。金融中心大量的资金供给,优越便捷的地理位置,先进的通讯设施和发达的配套服务业,开放自由的经济体系、规则和谨慎的监管,政府优惠灵活的财政货币政策,健全且有效的风险预警、处理和化解机制,是金融业产业集群的基础。
(五)加快金融市场化进程,继续推进重庆市投融资体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本运作效率
一方面,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金融企业股份制改革和大力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积极培育辐射整个长江上游地区的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培育和引进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加快培育和引进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提高重庆在全国性直接融资市场的融资比重,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全国性金融市场,如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完善短期融资的市场机制和金融中介服务体系。
(六)强化金融调控能力,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
一方面,要继续完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在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国际趋势下,改进中国金融业分业监管的体制框架,建立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重庆派出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及磋商机制;重庆市各级政府要协同中央派出机构,大力推进金融企业、金融中介组织自律机制的建设,推动完善金融业的行业自律系统。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还要改进金融风险监管方法体系,建立健全符合国际化要求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促进各类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