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工业设计,广西柳州打造“一赛一论坛”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theme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期待工业设计与柳州这座老工业城碰撞出更多火花,为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2020年9月,在首届“金紫荆杯”中国—东盟工业设计大赛新闻发布会上,广西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覃东林表达了对2020年柳州工业设计系列活动的期待。
  为提升柳州乃至广西面向东盟影响力,营造关注设计创新社会氛围,挖掘工业设计人才,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柳州在2020年推出“一赛一论坛”。其中,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金紫荆杯”中国—东盟工业设计大赛已经启动并正在火热征集作品当中;由中国—东盟中心和柳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论坛将于11月18日举办,目前也在加快筹备当中。
  工业城要兴“设计风”“创新潮”
  柳州是廣西工业重镇,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占有率的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如“柳工”装载机,“五菱”汽车、“宝骏”汽车,“东风柳汽”汽车,“两面针”牙膏,“金嗓子”喉片,以及广西最具影响力的网红特产“柳州螺蛳粉”。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愈加个性化、品质化,更加需要美学、科技和文化的加持,需要工业设计创造更多的附加值。在这方面,柳州螺蛳粉协会会长倪铫阳深有体会,他曾找到一家设计企业为自家的“欢螺颂”螺蛳粉产品设计外包装,结果这款外包装让他的螺蛳粉产品销量翻了一番,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因此,近年来,柳州市也愈加重视工业设计并主动把握新机遇,率先在广西推动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首先是搭建产业政策体系。2018年以来,柳州市政府连年出台支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例如2019年柳州市政府印发的《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工业设计创新券管理办法(暂行)》,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的《工业设计创新券实施细则(试行)》等。
  尤值一提的是柳州市的工业设计创新券政策,该创新券以最高50%的补贴鼓励企业向专业机构购买工业设计服务,为企业发放实实在在的“福利”,得到相关企业的一致欢迎和好评。2019年,柳州市共支持创新券补贴项目37项,支持金额325万元,推动了一批工业设计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其二是积极培育工业设计主体。自2018年来,柳州市引进了北京洛可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木马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设计机构入柳落户。此外,柳州市还推荐企业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截至目前,柳州市共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自治区级工业设计中心23家,稳居广西第一。
  其三是打造产业发展集聚区。依托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产业规划布局,建设广西工业设计城,项目总用地803亩,致力于吸引国内外优秀工业设计企业入驻。
  此外,还积极营造产业发展氛围。2018年和2019年,柳州市连续举办两届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论坛,促进中国—东盟地区工业设计行业交流合作。其实,柳州与东盟国家早已在汽车、工程机械等工业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机制化工业设计与创新论坛,柳州将形成以“工业、设计、创新”为特色、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平台,设计与创新的风潮已经逐步在这座工业城兴起。
  “一赛一论坛”再扩影响力
  时间的车轮不断往前,第三届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论坛即将举办。本届论坛将围绕“智绘工业蓝景,振兴现代制造”,进行主旨演讲和高端对话,为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发展把脉。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东盟国家驻南宁总领事、中国—东盟中心相关领导、设计大师将共聚柳州,东盟国家的政要和工业设计专家也将通过网络线上参会,共谋合作发展。
  为扩大柳州工业和工业设计的影响力,今年的论坛系列活动中还增加了一个重磅活动——首届“金紫荆杯”中国—东盟工业设计大赛。
  本次大赛以“设计赋能·智创出行新模式”为主题,将邀请中国—东盟区域内的设计企业、机构、院校、个人等,围绕汽车产业链产品、智能产品、出行用品、文创产品、食品包装等设计类别进行切磋交流。参与此次大赛不仅有望赢取丰厚的奖金,还有机会与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柳州螺蛳粉等柳州本地企业合作。经过两个多月的作品征集和严格评审,在第三届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论坛举办期间,将配合举办本次大赛优秀作品颁奖、展览和对接活动,推动设计作品成果转化,让“一赛一论坛”真正达到设计赋能产业、设计赋能企业的目标。
  2020年,柳州市通过“一赛一论坛”再次向中国国内及东盟地区发出“以设计会友”的邀请,展示柳州乃至广西积极招才引智、促进创新发展的诚意,传递发展工业设计提升竞争新优势的决心和信心。未来,柳州发起的中国—东盟工业设计系列活动将更加丰富多彩,形成更大的影响力,更多的设计精英将以设计力点亮工业之城——柳州,以创新力助力建设壮美广西。
  ·联系编辑:[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2020年1~7月,广西北部湾港中的钦州港累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678.9万吨,增长15.2%;集装箱完成195.4万标箱,增长28.8%,增速居全国第一;目前,集装箱航线达49条,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港口;与马来西亚关丹港、柬埔寨西哈努克港、泰国林查班港等国际港口广泛缔结姐妹港,有力地促进了人流和物流运输的便利化……  钦州港之所以能有如此亮眼的成绩单,离不开中国—东盟港口城市
期刊
2020年中缅两国迎来了建交70周年。年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缅甸作为新年度元首外交的首站,足见中方对两国“胞波情谊”的重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缅经济走廊正从梦想照进现实。   而在两国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双方港口合作也收获了诸多高效务实的项目,让蓝色经济成为中缅两国合作中的新亮点。近期,通过线上参加第十一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暨2020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合作峰会
期刊
本刊记者近期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获悉,第17届东博会将于2020年11月27~30日在南宁举办。  2020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10周年,双方经贸合作迎来第二个“黄金十年”。本届东博会将继续设置商品贸易专题,同时还设有中国展区、东盟展区以及“一带一路”国际展区。而作为东博会“金字招牌”之一的农业展,除了秉承历年的“瓜果飘香”——展出各类优质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外,还将顺应疫情防控的常态化,首次
期刊
2020年8月24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以视频的方式举行。在此次会议上,推动澜湄合作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以下简称“陆海新通道”)对接发展成为了一大亮点。澜湄国家领导人及业内专家纷纷认为,“陆海新通道”牵手澜湄合作,将能进一步畅通澜湄各国的贸易渠道、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是个重大利好的消息。  畅通渠道,拉近澜湄国家之间的距离  2020年7月
期刊
10多万平米的线下展馆、190场论坛及洽谈活动、148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万家企业机构参与……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线下举办的第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似乎比往年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成为中国推动经济复苏进程中的一盏信号灯,有力推进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和国际合作。  就在服贸会闭幕不到一周,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宣布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确定于2
期刊
一年前,国家正式批准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西自贸试验区),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蓝图上绘下了广西的有力一笔。  高位谋势,细处落笔。根据国家批复的《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广西自贸试验区要建设成为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高标准高质量园区,“面向东盟”成为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一年来,广西在推动自贸试验区方面有哪些新的进展,在打
期刊
说起东南亚港口,新加坡港以极为优质和高效的服务著称,是港口界数一数二的优等生。不过,在繁忙的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港一家独大的局面近年来正逐渐被打破。在英国劳氏日报发布的2019年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榜单中,新加坡吞吐量排名全球港口第2位,一同上榜的还有马来西亚的巴生港和丹戎帕拉帕斯港,分别排第12位和第18位。尽管在名次上与新加坡还有些差距,但马来西亚这两个港口作为后来者,正加速赶超,而且势头不减,不
期刊
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此背景下,国际产业链也面临调整。新加坡作为依托外向型经济崛起的国家,在国际产业链的震动下难免受到影响。但从新加坡国内方面来看,该国政府对于迎接这一挑战持有信心,并已经积极规划部署。新加坡贸工部部长陈振声表示,在国际产业链洗牌的过程中,新加坡要主动作为,抓住国际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穴位”。  借经济全球化东风,参与打造国际产业链  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亚
期刊
在家门口就能海淘,不用代购;开办企业可享受“一站式”服务,最快1个小时办好;金融改革创新入选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改革成果不断显现……  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以下简称南宁片区)揭牌一年来,通过一系列含金量高、系统性强的政策措施,取得了诸多成绩亮点,不仅给老百姓和企业带来许多便利,而且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为广西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制度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期刊
如果说中国—东盟之间的合作是彩色的,那其中一定少不了一抹与海有关的“蓝”。北部湾畔,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以下简称泛北合作)正勾勒出中国—东盟合作的藍色弧线。2006年应运而生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以下简称泛北论坛),走过14载春秋,已成功举办了10届,成为了泛北合作的重要机制。  14年来,泛北合作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果,泛北论坛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在新的机遇与挑战下,新一届的泛北论坛又将有哪些新动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