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西方最先对教育中的“分享行为”进行研究,截至今天,国内的相关研究极少,《学会分享:分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是当前“分享教育”研究的唯一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著。本文通过对现有主要研究文献的回顾,认为“分享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其核心是要全面贯彻“学会分享”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转变为可操作的方式与措施,因而,其关键不是立足于他人核心价值的分享,而是立足于自我核心价值的分享。
关键词:分享教育;理念溯源;概念厘定
“分享”是人类的一种亲社会行为,学会分享对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的回顾,探讨“分享教育”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1.国外对“分享教育”的研究
关于教育中的“分享行为”研究,最先是从国外开始的。国外大部分研究都认为“分享”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意识,并是有所表现的,普遍认为出生后第8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有分享倾向,一岁以后的幼儿能够对同伴、兄妹给予特定的帮助与分享。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意识能否持续表现出来,则需要教育来对它进行加强。因此,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分享行为”和“分享意识”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国外的研究文献,不难看出,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对人的“分享”品质的研究,将“分享”作为一种教育、管理的理念来研究的文献较少。
2.我国对“分享教育”的研究
我国近代最先对“分享行为”进行研究的是岑国祯、刘京海(1988)。他们用对偶故事对5~n岁儿童的“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近些年,中国著名教育学者北师大肖川教授在其《智慧与真情》一书中,明确提出教师作为教育的重要主体必须具备“分享”的品质。然而,这些研究仍然是针对人的“分享”品质而展开的,在有关“分享教育”理念的研究方面,直到新世纪后才被提及,且相关文献极少。2005年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开展了“学会分享:一项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到目前为止,该研究是关于“分享教育”的重要课题,其专著《学会分享:分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也是当前国内在“分享教育”理念研究方面唯一的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籍,其研究内容涉及广泛。但这些研究由于缺乏案例分析,其可操作性仍有待进一步验证。长沙财经学校近年来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且已提出了开展基于分享理念的中职学校管理与建设的主要思路,相比以往研究,该研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因而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分享教育”理念厘定
(1)“分享”的概念。对于“分享”,目前仍没有一个明确又具体的定义,大多数学者认为分享是一个较为模糊的动词,其核心指向的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毋庸置疑,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正能量”行为,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帮助、合作、分享、谦让、宽恕等一切有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及趋向”。分享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其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乐意将已有资源拿出来分享给他人;第二层含义是分享他有资源。当然在实际的生活中,“分享”活动往往不是单向的,而是在分享已有资源或分享他有资源时,双方的资源、行为、观念的双向输出,强调的是相互的分享,这种分享通常是双赢的。
(2)“分享教育”理念的概念。分享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分享教育”就是基于分享理念,在不断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师生在分享原有成果的同时努力创新成果,为他人、学校乃至社会所共享的教育。它的关键不是立足于他人核心价值的分享,而是立足于自我资源的分享,即首先要将己有资源分享给他人,具体解决四个方面的关键问题:①己有资源与人分享:即教师、学生、企业、学校等有自身追求动力,不断进行能量积累,有实实在在可以输送给别人的资源,包括行为、观念、价值、经验等。②愿意与人分享:即要解决的是教师、学生、企业、学校等层面的分享动机问题,有需求才会有动机,利用追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来促成“我愿意”的分享动机,关注分享教育的内驱力因素。③如何与人分享:这是分享教育的方法论问题,即教师、学生、企业、学校之间实现分享的方法与路径。④分享什么:这是对分享教育的载体研究,并关注到载体的时代性、创新性和丰富性,通过这个意义载体,来树立学校的教育观念。
关键词:分享教育;理念溯源;概念厘定
“分享”是人类的一种亲社会行为,学会分享对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的回顾,探讨“分享教育”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1.国外对“分享教育”的研究
关于教育中的“分享行为”研究,最先是从国外开始的。国外大部分研究都认为“分享”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意识,并是有所表现的,普遍认为出生后第8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有分享倾向,一岁以后的幼儿能够对同伴、兄妹给予特定的帮助与分享。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意识能否持续表现出来,则需要教育来对它进行加强。因此,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分享行为”和“分享意识”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国外的研究文献,不难看出,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对人的“分享”品质的研究,将“分享”作为一种教育、管理的理念来研究的文献较少。
2.我国对“分享教育”的研究
我国近代最先对“分享行为”进行研究的是岑国祯、刘京海(1988)。他们用对偶故事对5~n岁儿童的“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近些年,中国著名教育学者北师大肖川教授在其《智慧与真情》一书中,明确提出教师作为教育的重要主体必须具备“分享”的品质。然而,这些研究仍然是针对人的“分享”品质而展开的,在有关“分享教育”理念的研究方面,直到新世纪后才被提及,且相关文献极少。2005年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开展了“学会分享:一项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到目前为止,该研究是关于“分享教育”的重要课题,其专著《学会分享:分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也是当前国内在“分享教育”理念研究方面唯一的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籍,其研究内容涉及广泛。但这些研究由于缺乏案例分析,其可操作性仍有待进一步验证。长沙财经学校近年来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且已提出了开展基于分享理念的中职学校管理与建设的主要思路,相比以往研究,该研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因而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分享教育”理念厘定
(1)“分享”的概念。对于“分享”,目前仍没有一个明确又具体的定义,大多数学者认为分享是一个较为模糊的动词,其核心指向的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毋庸置疑,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正能量”行为,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帮助、合作、分享、谦让、宽恕等一切有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及趋向”。分享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其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乐意将已有资源拿出来分享给他人;第二层含义是分享他有资源。当然在实际的生活中,“分享”活动往往不是单向的,而是在分享已有资源或分享他有资源时,双方的资源、行为、观念的双向输出,强调的是相互的分享,这种分享通常是双赢的。
(2)“分享教育”理念的概念。分享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分享教育”就是基于分享理念,在不断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师生在分享原有成果的同时努力创新成果,为他人、学校乃至社会所共享的教育。它的关键不是立足于他人核心价值的分享,而是立足于自我资源的分享,即首先要将己有资源分享给他人,具体解决四个方面的关键问题:①己有资源与人分享:即教师、学生、企业、学校等有自身追求动力,不断进行能量积累,有实实在在可以输送给别人的资源,包括行为、观念、价值、经验等。②愿意与人分享:即要解决的是教师、学生、企业、学校等层面的分享动机问题,有需求才会有动机,利用追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来促成“我愿意”的分享动机,关注分享教育的内驱力因素。③如何与人分享:这是分享教育的方法论问题,即教师、学生、企业、学校之间实现分享的方法与路径。④分享什么:这是对分享教育的载体研究,并关注到载体的时代性、创新性和丰富性,通过这个意义载体,来树立学校的教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