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南方2011年甘薯新品种龙岩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龙薯14和泉薯10号适宜作淀粉及优质食用型甘薯在类似闽西生态的地区推广种植。金薯2号适宜作食饲兼用加工型品种。广薯205需避开在蔓割病区种植。
关键词: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1-02-32-0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在我国农作物生产中,甘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居第四位[1]。而东南沿海省份作为主产区之一,其生产力对我国甘薯的育种和栽培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甘薯产业体系龙岩综合试验站,承担国家甘薯新品种南方区域试验。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是通过多点田间试验,对新育成、新引进的甘薯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等方面进行评价,为新品种鉴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龙岩甘薯区域试验对国家甘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也为下一步的生产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龙岩市农科所赤水基地进行,试验地势平坦,沙壤土,肥力水平与当地生产地相当,前作水稻,供试品种10个,其中包括对照广薯87,具体见表1。
试验按照国家甘薯品种试验方案进行,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4行区种植,小区面积20m?,垄宽100cm,株距19cm,栽培密度3430株/667m?,区组四周均设有保护行。
该试验于2011年7月13日插栽。8月11日结合中耕培土,牛犁开畦,两边晒白,并施夹边肥,每667m?施进口复合肥30kg。期间主要用毒死蜱、吡虫啉、啶虫脒和噻嗪酮防治斜纹夜蛾和白粉虱。试验于12月1日收获,生长期141d。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甘薯品种植株地上部性状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供试的甘薯品种叶形多样,顶叶色和叶色都是绿色,叶脉色主要是绿色和淡紫色,茎色主要也是绿色,整个试验过程生长势都正常。
2.2 不同甘薯品种植株地下部性状比较 由表3可知,在试验中,10个供试品种的外观商品性都比较好,薯形以纺锤形居多,对照广薯87为下纺,湛薯20和金薯2号短纺,莆薯16长纺。薯皮色除了莆薯16和湛薯118分别为白色和黄色外,其他都是红色。薯肉色,龙薯14淡黄,莆薯16白色,泉薯10和对照广薯87桔红,金薯2号桔黄,其他都是黄色。除了莆薯16分散和不整齐处,其他品种。
取10株的平均值比较不同甘薯品种的单株薯重、薯块数及大中薯数。从表3还可以看出,金薯2号和湛薯20结薯少,但薯块大,单株薯重高。莆薯16和湛薯118结薯不多且大中薯少,所以单株薯重较低。广薯87、福薯21、龙薯14、泉薯10号、广薯205、桂粉3号结薯比较均匀,单株薯重也不低。
2.3 不同甘薯品种的鲜薯产量比较 本试验不同甘薯品种鲜产结果显示(表4),比对照广薯87增产的品种有金薯2号、泉薯10号、龙薯14、福薯21,鲜薯产量分别为2696.59kg/667m?、2617.18kg/667m?、2456.78kg/667m?、2102.64kg/667m?,其他品种产量低于对照广薯87。其中金薯2号、泉薯10号和龙薯14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广薯87;另外,福薯21、湛薯118、桂粉3号、广薯205的产量与对照广薯87相比,差异不显著。
2.4 不同甘薯品种的薯干产量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龙薯14、金薯2号、桂粉3号、广薯205、湛薯118的薯干产量都比对照广薯87的高,产量分别为709.40kg/667m?、658.10kg/667m?、636.82kg/667m?、622.64kg/667m?、598.01kg/667m?,其中龙薯14、金薯2号和桂粉3号的薯干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广薯87;湛薯20、泉薯10号、莆薯16和福薯21则低于对照广薯87,但湛薯20和泉薯10号与照广薯87的薯干产量差异不显著。
2.5 不同甘薯品种的烘干率、出粉率和食味品质比较 由表6可知,参试品种的烘干率比对照品种广薯87高的有莆薯16、湛薯20、桂粉3号、广薯205、龙薯14、湛薯118,金薯2号、福薯21和泉薯10号都比对照低。出粉率和烘干率呈正相关,也是莆薯16最高,泉薯10号最低。薯干品质除了泉薯10号与对照广薯87相当外,其余都比对照的品质更好。食味从粘度、甜度、香味和纤维量进行评价,广薯205最优、桂粉3号和龙薯14第二、其他与对照品种广薯87相当。
2.6 不同甘薯品种的抗病性比较 根据要求,委托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进行甘薯薯瘟病和蔓割病的抗病鉴定,结果见表7。没有发现抗薯瘟病的品种,除了广薯205中感蔓割病外,其他品种都抗蔓割病。
3 结论
综合评述各参试品种地上部生长情况、地下部生长情况、鲜产、干产、烘干率、出粉率、食味、抗病性,龙薯14和泉薯10号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广薯87,且食味略高于对照或者与对照相当,大中薯率适中,适宜作为淀粉及优质食用型甘薯在类似闽西生态的地区推广种植。金薯2号大中薯率高,薯干品质好,适宜作食饲兼用加工型品种。广薯205食味优,烘干率高,但不抗蔓割病,需避开在蔓割病区种植。
参考文献
[1]
陸漱韵,刘庆昌,李惟基.甘薯育种[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5.
[2]郭其茂,杨立明,何胜生,等. 国家2003年特用甘薯新品种南方(龙岩)点区域试验初报[J]. 安徽农业科学, 2004,32(5):893-894.
[3]寸湘琴, 杨燕, 谢世清,等. 不同甘薯品种的生产力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04,20(3):94-96.
[4]陈根辉, 郭其茂, 林子龙,等. 福建甘薯新品种龙岩点区域试验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 2010,16(13):82-83,97.
(责编:施婷婷)
关键词: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1-02-32-0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在我国农作物生产中,甘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居第四位[1]。而东南沿海省份作为主产区之一,其生产力对我国甘薯的育种和栽培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甘薯产业体系龙岩综合试验站,承担国家甘薯新品种南方区域试验。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是通过多点田间试验,对新育成、新引进的甘薯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等方面进行评价,为新品种鉴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龙岩甘薯区域试验对国家甘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也为下一步的生产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龙岩市农科所赤水基地进行,试验地势平坦,沙壤土,肥力水平与当地生产地相当,前作水稻,供试品种10个,其中包括对照广薯87,具体见表1。
试验按照国家甘薯品种试验方案进行,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4行区种植,小区面积20m?,垄宽100cm,株距19cm,栽培密度3430株/667m?,区组四周均设有保护行。
该试验于2011年7月13日插栽。8月11日结合中耕培土,牛犁开畦,两边晒白,并施夹边肥,每667m?施进口复合肥30kg。期间主要用毒死蜱、吡虫啉、啶虫脒和噻嗪酮防治斜纹夜蛾和白粉虱。试验于12月1日收获,生长期141d。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甘薯品种植株地上部性状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供试的甘薯品种叶形多样,顶叶色和叶色都是绿色,叶脉色主要是绿色和淡紫色,茎色主要也是绿色,整个试验过程生长势都正常。
2.2 不同甘薯品种植株地下部性状比较 由表3可知,在试验中,10个供试品种的外观商品性都比较好,薯形以纺锤形居多,对照广薯87为下纺,湛薯20和金薯2号短纺,莆薯16长纺。薯皮色除了莆薯16和湛薯118分别为白色和黄色外,其他都是红色。薯肉色,龙薯14淡黄,莆薯16白色,泉薯10和对照广薯87桔红,金薯2号桔黄,其他都是黄色。除了莆薯16分散和不整齐处,其他品种。
取10株的平均值比较不同甘薯品种的单株薯重、薯块数及大中薯数。从表3还可以看出,金薯2号和湛薯20结薯少,但薯块大,单株薯重高。莆薯16和湛薯118结薯不多且大中薯少,所以单株薯重较低。广薯87、福薯21、龙薯14、泉薯10号、广薯205、桂粉3号结薯比较均匀,单株薯重也不低。
2.3 不同甘薯品种的鲜薯产量比较 本试验不同甘薯品种鲜产结果显示(表4),比对照广薯87增产的品种有金薯2号、泉薯10号、龙薯14、福薯21,鲜薯产量分别为2696.59kg/667m?、2617.18kg/667m?、2456.78kg/667m?、2102.64kg/667m?,其他品种产量低于对照广薯87。其中金薯2号、泉薯10号和龙薯14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广薯87;另外,福薯21、湛薯118、桂粉3号、广薯205的产量与对照广薯87相比,差异不显著。
2.4 不同甘薯品种的薯干产量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龙薯14、金薯2号、桂粉3号、广薯205、湛薯118的薯干产量都比对照广薯87的高,产量分别为709.40kg/667m?、658.10kg/667m?、636.82kg/667m?、622.64kg/667m?、598.01kg/667m?,其中龙薯14、金薯2号和桂粉3号的薯干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广薯87;湛薯20、泉薯10号、莆薯16和福薯21则低于对照广薯87,但湛薯20和泉薯10号与照广薯87的薯干产量差异不显著。
2.5 不同甘薯品种的烘干率、出粉率和食味品质比较 由表6可知,参试品种的烘干率比对照品种广薯87高的有莆薯16、湛薯20、桂粉3号、广薯205、龙薯14、湛薯118,金薯2号、福薯21和泉薯10号都比对照低。出粉率和烘干率呈正相关,也是莆薯16最高,泉薯10号最低。薯干品质除了泉薯10号与对照广薯87相当外,其余都比对照的品质更好。食味从粘度、甜度、香味和纤维量进行评价,广薯205最优、桂粉3号和龙薯14第二、其他与对照品种广薯87相当。
2.6 不同甘薯品种的抗病性比较 根据要求,委托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进行甘薯薯瘟病和蔓割病的抗病鉴定,结果见表7。没有发现抗薯瘟病的品种,除了广薯205中感蔓割病外,其他品种都抗蔓割病。
3 结论
综合评述各参试品种地上部生长情况、地下部生长情况、鲜产、干产、烘干率、出粉率、食味、抗病性,龙薯14和泉薯10号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广薯87,且食味略高于对照或者与对照相当,大中薯率适中,适宜作为淀粉及优质食用型甘薯在类似闽西生态的地区推广种植。金薯2号大中薯率高,薯干品质好,适宜作食饲兼用加工型品种。广薯205食味优,烘干率高,但不抗蔓割病,需避开在蔓割病区种植。
参考文献
[1]
陸漱韵,刘庆昌,李惟基.甘薯育种[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5.
[2]郭其茂,杨立明,何胜生,等. 国家2003年特用甘薯新品种南方(龙岩)点区域试验初报[J]. 安徽农业科学, 2004,32(5):893-894.
[3]寸湘琴, 杨燕, 谢世清,等. 不同甘薯品种的生产力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04,20(3):94-96.
[4]陈根辉, 郭其茂, 林子龙,等. 福建甘薯新品种龙岩点区域试验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 2010,16(13):82-83,97.
(责编:施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