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174-01
"拼音、识字、古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三大难关,运用多媒体教学对声音、文字、图象、动画的处理,能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功能同时发挥作用,让学生接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拼音教学更具直观性
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端,没有正确的感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就会成为"镜中之物,水中之花"。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容。而小学生限于生活经历和生活积累,感知发展水平不高。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对学习的知识越容易理解和巩固。正确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多重剌激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受,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的学习环境。
小学低年级儿童,特别是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的时期过渡。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拼音是一年级新生认知、学习的第一道难关,在拼音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借助形象直观富有情趣的多媒体的动画来进行直观演示,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正确感知,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
2运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语文学习活动在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语文知识具有抽象性,有的教材内容学生很难理解,不容易把握教材的深刻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凭语言的表述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是语文教学难点。在解决语文教学难点时,学生的思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这时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难点突破,会使学生思维升华,激发创作的火花。实践证明,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运用多媒体分步骤、有层次地展现给学生,并结合教师的科学点拨,能使学生产生灵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效提高创造能力。如在学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我先启发学生想象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美景以及圆明园被毁的历史过程,鼓励学生自由展开想象和联想,激活思维空间。学生可以自由结组,组内成员之间、小组之间还可以相互讨论,形成小组讨论结果。最后我让学生观看现实的视频资料,从影片中感知自己的想象,同时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之心,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找准"动"点,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声音、色彩、图像、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利用其视听、时空、动态优势,通过创设情景,将静止、抽象、干涩的书面文字变为活泼、具体、有血有肉的直观形象,学生通过认知体验,产生情感,构建多元、多维、多角度的教学模式。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认字识词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如果单纯地出示生字生词让学生读,则显得单调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不高。在《池塘边上的叫声》一课中,教师也像往常一样出示了"识词"课件,但与众不同的是,一打开课件,课文中的主人公青蛙边蹦边说:"小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小青蛙,我有几个词语不认识,想请你帮帮我,行吗?我会请你去听听池塘边有哪些故事。"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地轻声读起来,随即小手如雨后春笋一个个竖起来,这一环节的达成度比往常高了许多,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激发起来。通过视觉听觉的冲击,课文还未正式的学习,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已被有效的多媒体课件"动"了起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使用多媒体教学来突破教学的难点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汉字音、形脱节、结构复杂,类似性大,多音多义字不少,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单纯的识字、学词、学句很枯燥无味。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一直是重点和难点。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汉字中许多都是源于日常生活,比如家庭环境中的文字符号,社区、亲友的姓名用字,动、植物的名称用字等等。因此,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汉字创设出具体的情境,把汉字的音、形、义与学生认识的事物、环境等语言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说"与"识"相结合。比如,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整体感知,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生字字音。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介绍动物的影片,然后自由介绍这种动物,或是用一个词来说,并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巩固生字字音。在给动物找名字的游戏中,再用合适的词来说各种动物。这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既运用了原有的知识,又可将别人说的新的词语积累起来。让学生在练说的过程中,扩展对一些其他动物的了解。
5多媒体进入课堂,应该注意应用的适时性
5.1根据教学环节,设计时机。一个好的开头是上好课的首要条件。利用电教媒体把学生难以见到的事物展现在他们眼前,增强感性认识,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认识事物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设计好电教媒体时机,能帮助学生快捷、准确地掌握新的知识。
5.2根据教学需要,把握时机。电教媒体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确定的。媒体的演示时机,应和教学需要有机结合。整体感知课文,包括对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和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知。如能借助录音、录像、投影媒体,则可多角度地引起学生的感官兴奋,增加感知强度,使学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感知课文。
5.3根据思维特征,捕捉时机。启发式教育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手段,它同样体现在电教媒体的使用时机上。学生想问题,会出现一时想不出的情况。这样,使用电教媒体会收到使学生思想豁然开朗的效果。
"拼音、识字、古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三大难关,运用多媒体教学对声音、文字、图象、动画的处理,能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功能同时发挥作用,让学生接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拼音教学更具直观性
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端,没有正确的感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就会成为"镜中之物,水中之花"。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容。而小学生限于生活经历和生活积累,感知发展水平不高。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对学习的知识越容易理解和巩固。正确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多重剌激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受,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的学习环境。
小学低年级儿童,特别是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的时期过渡。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拼音是一年级新生认知、学习的第一道难关,在拼音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借助形象直观富有情趣的多媒体的动画来进行直观演示,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正确感知,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
2运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语文学习活动在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语文知识具有抽象性,有的教材内容学生很难理解,不容易把握教材的深刻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凭语言的表述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是语文教学难点。在解决语文教学难点时,学生的思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这时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难点突破,会使学生思维升华,激发创作的火花。实践证明,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运用多媒体分步骤、有层次地展现给学生,并结合教师的科学点拨,能使学生产生灵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效提高创造能力。如在学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我先启发学生想象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美景以及圆明园被毁的历史过程,鼓励学生自由展开想象和联想,激活思维空间。学生可以自由结组,组内成员之间、小组之间还可以相互讨论,形成小组讨论结果。最后我让学生观看现实的视频资料,从影片中感知自己的想象,同时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之心,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找准"动"点,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声音、色彩、图像、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利用其视听、时空、动态优势,通过创设情景,将静止、抽象、干涩的书面文字变为活泼、具体、有血有肉的直观形象,学生通过认知体验,产生情感,构建多元、多维、多角度的教学模式。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认字识词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如果单纯地出示生字生词让学生读,则显得单调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不高。在《池塘边上的叫声》一课中,教师也像往常一样出示了"识词"课件,但与众不同的是,一打开课件,课文中的主人公青蛙边蹦边说:"小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小青蛙,我有几个词语不认识,想请你帮帮我,行吗?我会请你去听听池塘边有哪些故事。"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地轻声读起来,随即小手如雨后春笋一个个竖起来,这一环节的达成度比往常高了许多,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激发起来。通过视觉听觉的冲击,课文还未正式的学习,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已被有效的多媒体课件"动"了起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使用多媒体教学来突破教学的难点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汉字音、形脱节、结构复杂,类似性大,多音多义字不少,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单纯的识字、学词、学句很枯燥无味。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一直是重点和难点。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汉字中许多都是源于日常生活,比如家庭环境中的文字符号,社区、亲友的姓名用字,动、植物的名称用字等等。因此,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汉字创设出具体的情境,把汉字的音、形、义与学生认识的事物、环境等语言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说"与"识"相结合。比如,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整体感知,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生字字音。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介绍动物的影片,然后自由介绍这种动物,或是用一个词来说,并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巩固生字字音。在给动物找名字的游戏中,再用合适的词来说各种动物。这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既运用了原有的知识,又可将别人说的新的词语积累起来。让学生在练说的过程中,扩展对一些其他动物的了解。
5多媒体进入课堂,应该注意应用的适时性
5.1根据教学环节,设计时机。一个好的开头是上好课的首要条件。利用电教媒体把学生难以见到的事物展现在他们眼前,增强感性认识,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认识事物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设计好电教媒体时机,能帮助学生快捷、准确地掌握新的知识。
5.2根据教学需要,把握时机。电教媒体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确定的。媒体的演示时机,应和教学需要有机结合。整体感知课文,包括对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和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知。如能借助录音、录像、投影媒体,则可多角度地引起学生的感官兴奋,增加感知强度,使学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感知课文。
5.3根据思维特征,捕捉时机。启发式教育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手段,它同样体现在电教媒体的使用时机上。学生想问题,会出现一时想不出的情况。这样,使用电教媒体会收到使学生思想豁然开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