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使幼儿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能力,必须注重幼儿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借助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利用有限空间创设探索环境、教师积极参与引导幼儿探索、有效利用课堂争论等方面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
关键词:幼儿;自主探索能力;游戏活动;探索环境;课堂争论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懂得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能通过自主探索活动,学会探索,学会创造。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可以培养孩子的探索能力和创造精神,让他们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一、在游戏活动中培养探索欲望
因为游戏能够给幼儿带来欢快和幸福,能让幼儿情绪处在积极的状态中,所以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给幼儿带来的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幼儿的探索活动。因此,我对每一活动的设计都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尽量采用游戏方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在"奇妙的磁铁"科学活动中,我先发给孩子们几块磁铁和一些铁制品、塑料制品、陶瓷制品等,让他们自己摆弄。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很快就欢天喜地地玩起来。许多孩子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争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其他伙伴。这时候,我一面引导幼儿观察,一面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们发现了什么?"孩子们争着说:"有的东西可以吸起来,有的东西吸不起来。"我再让幼儿把吸起来的东西放在一边,把吸不起来的东西放在另一边。结果,许多孩子惊喜地发现:铁制品都能被磁铁吸起来,不是铁制品就吸不起来。我对孩子的发现给予表扬,让孩子在游戏中享受到探索的快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主动,探索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二、在有限空间中创设探索环境
新课程改革要求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优美的环境是幼儿的老师,它能让幼儿获得经验,构建自信,发展自我。因此,我们利用有限空间进行多种多样的设计,为幼儿主动探索提供空间和环境。
我们在活动室内设置了一些开放的游戏区域,为幼儿提供主动探索的条件和机会,让幼儿自由选择。例如:科学区内为幼儿准备各种水彩颜料,目的是为了让幼儿通过颜色的调配实验,探索颜色变化的奥秘,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手工区内,为幼儿提供各种未成型的半成品的玩具及自然材料,目的是为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调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言区内,幼儿相互合作,举行故事表演,目的是为了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大胆自信的性格特点。建筑区内,幼儿通过自己搭、插积木来反映客观事物、发展空间知觉能力等等。
三、在积极参与中引导幼儿探索
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能游离于幼儿主动活动之外,而应该多样性的参与,做幼儿学习的伙伴,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当幼儿在探索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去克服;当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取得成功后,教师要和他们共同分享喜悦。例如:在小班添画:"熊猫吹泡泡"的活动中,我首先为每位幼儿提供一套"吹泡泡"的玩具。我对孩子们说:“我扮演熊猫妈妈,你们扮演熊猫孩子,我们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好不好?”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好!”看到大家吹出的一串串五彩缤纷的泡泡冉冉升起,孩子们笑逐颜开,高兴极了。我一边和幼儿玩,一边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接着,我在每个孩子面前放一张印有熊猫正面吹泡泡的画纸和水彩笔。我说:"孩子们,你们的小熊猫也在吹泡泡,可它吹的太少了,让我们一起帮他吹出更多的泡泡,好吗?"小朋友们立刻拿起画笔,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泡泡跃然纸上。教室里充满轻松、愉快的欢乐气氛。
可见,在幼儿的探索和学习过程中,只有教师积极参与,与幼儿积极互动,共同做游戏,共同去探索,才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提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在课堂争论中注重探索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活动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在探索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尝试猜测,要支持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疑问进行解释,猜想、判断,而此时孩子们的意见也许不统一,作为教师可以不否定也不肯定,而把问题交给幼儿去争论。提问是一种思考和钻研,是具有探索意识的表现,可由于孩子年幼,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无意识,可能十分荒唐,但也有可能是灵感闪现的时机,作为教师应心平气和地认真对待,对于幼儿的问题,教师不应只采用一问一答的简单方式来满足幼儿的求知欲,而要建立一个能公开提问的气氛,要使幼儿感到能提出问题是很了不起的,使幼儿自信教师和同伴是会倾听自己提出的问题。
有一次在区域活动中,我班有四位小朋友选择了科学区。他们一下子被浮在透明容器水面上的雞蛋吸引住了。“这个蛋宝宝在水面上,真有趣。”接着,他们把其余的鸡蛋也放入了这个容器里,直到有水往外溢。一个小朋友拿出几个来,再放入旁边的一只容器里,鸡蛋沉到水底下去了。这个小朋友不解地问:“怎么放到这里面蛋宝宝就沉到水里去了呢?”另一个小朋友说:“我发现这里的水是热的,可能蛋宝宝放在热水里就会浮起来的。”第一个小朋友赶紧去摸了摸热水容器,表示赞同。于是,他们都拿来水杯到饮水机里接来热水倒入淡水容器里,可还是不见鸡蛋浮起来。这时,第三个小朋友发现了那个鸡蛋浮起来的容器的底部有一些白色的东西。他大声说:“你们看,这些白色的东西是什么?”有人说是糖,有人说粉,有人说是盐。他们互相争执着。一个小朋友说:“咱们还是去问问老师吧。”其实,这一切我早就看在眼里,只是没有去参与他们的争论。现在孩子们来向我求助了,我该怎么办?我想了想,觉得不能直接告诉他们,应该启发他们继续探索。于是我说:“糖是什么味道,怎样才能知道呢?”经过这样一提示,孩子们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只见动作利落的龙龙马上用手蘸了点水放在舌头上舔了舔,兴奋地叫起来:“好咸雅!是盐啊。”为了让孩子们的探索能继续发展下去,我鼓励他们:“你们能不能让另一个容器里的蛋宝宝也到水面上来玩玩吗”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能!”显得很自信。我及时为他们提供了盐,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往那个淡水容器里加盐,盐已经在瓶子的底部积了厚厚一层,可还是不见鸡蛋浮起来。孩子们继续往瓶子里加盐,看到鸡蛋终于浮到了水面上,他们可爱的笑容显得那样的灿烂。
在课堂上,幼儿教师要利用好孩子提出的问题而引发的争论,因为这种争论,能使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探索活动中,能使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结束活动时安排争论,能使幼儿的探索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能激发幼儿参与下一次相关探索活动的动机。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民族幼儿园)
关键词:幼儿;自主探索能力;游戏活动;探索环境;课堂争论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懂得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能通过自主探索活动,学会探索,学会创造。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可以培养孩子的探索能力和创造精神,让他们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一、在游戏活动中培养探索欲望
因为游戏能够给幼儿带来欢快和幸福,能让幼儿情绪处在积极的状态中,所以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给幼儿带来的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幼儿的探索活动。因此,我对每一活动的设计都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尽量采用游戏方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在"奇妙的磁铁"科学活动中,我先发给孩子们几块磁铁和一些铁制品、塑料制品、陶瓷制品等,让他们自己摆弄。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很快就欢天喜地地玩起来。许多孩子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争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其他伙伴。这时候,我一面引导幼儿观察,一面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们发现了什么?"孩子们争着说:"有的东西可以吸起来,有的东西吸不起来。"我再让幼儿把吸起来的东西放在一边,把吸不起来的东西放在另一边。结果,许多孩子惊喜地发现:铁制品都能被磁铁吸起来,不是铁制品就吸不起来。我对孩子的发现给予表扬,让孩子在游戏中享受到探索的快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主动,探索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二、在有限空间中创设探索环境
新课程改革要求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优美的环境是幼儿的老师,它能让幼儿获得经验,构建自信,发展自我。因此,我们利用有限空间进行多种多样的设计,为幼儿主动探索提供空间和环境。
我们在活动室内设置了一些开放的游戏区域,为幼儿提供主动探索的条件和机会,让幼儿自由选择。例如:科学区内为幼儿准备各种水彩颜料,目的是为了让幼儿通过颜色的调配实验,探索颜色变化的奥秘,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手工区内,为幼儿提供各种未成型的半成品的玩具及自然材料,目的是为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调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言区内,幼儿相互合作,举行故事表演,目的是为了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大胆自信的性格特点。建筑区内,幼儿通过自己搭、插积木来反映客观事物、发展空间知觉能力等等。
三、在积极参与中引导幼儿探索
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能游离于幼儿主动活动之外,而应该多样性的参与,做幼儿学习的伙伴,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当幼儿在探索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去克服;当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取得成功后,教师要和他们共同分享喜悦。例如:在小班添画:"熊猫吹泡泡"的活动中,我首先为每位幼儿提供一套"吹泡泡"的玩具。我对孩子们说:“我扮演熊猫妈妈,你们扮演熊猫孩子,我们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好不好?”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好!”看到大家吹出的一串串五彩缤纷的泡泡冉冉升起,孩子们笑逐颜开,高兴极了。我一边和幼儿玩,一边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接着,我在每个孩子面前放一张印有熊猫正面吹泡泡的画纸和水彩笔。我说:"孩子们,你们的小熊猫也在吹泡泡,可它吹的太少了,让我们一起帮他吹出更多的泡泡,好吗?"小朋友们立刻拿起画笔,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泡泡跃然纸上。教室里充满轻松、愉快的欢乐气氛。
可见,在幼儿的探索和学习过程中,只有教师积极参与,与幼儿积极互动,共同做游戏,共同去探索,才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提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在课堂争论中注重探索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活动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在探索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尝试猜测,要支持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疑问进行解释,猜想、判断,而此时孩子们的意见也许不统一,作为教师可以不否定也不肯定,而把问题交给幼儿去争论。提问是一种思考和钻研,是具有探索意识的表现,可由于孩子年幼,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无意识,可能十分荒唐,但也有可能是灵感闪现的时机,作为教师应心平气和地认真对待,对于幼儿的问题,教师不应只采用一问一答的简单方式来满足幼儿的求知欲,而要建立一个能公开提问的气氛,要使幼儿感到能提出问题是很了不起的,使幼儿自信教师和同伴是会倾听自己提出的问题。
有一次在区域活动中,我班有四位小朋友选择了科学区。他们一下子被浮在透明容器水面上的雞蛋吸引住了。“这个蛋宝宝在水面上,真有趣。”接着,他们把其余的鸡蛋也放入了这个容器里,直到有水往外溢。一个小朋友拿出几个来,再放入旁边的一只容器里,鸡蛋沉到水底下去了。这个小朋友不解地问:“怎么放到这里面蛋宝宝就沉到水里去了呢?”另一个小朋友说:“我发现这里的水是热的,可能蛋宝宝放在热水里就会浮起来的。”第一个小朋友赶紧去摸了摸热水容器,表示赞同。于是,他们都拿来水杯到饮水机里接来热水倒入淡水容器里,可还是不见鸡蛋浮起来。这时,第三个小朋友发现了那个鸡蛋浮起来的容器的底部有一些白色的东西。他大声说:“你们看,这些白色的东西是什么?”有人说是糖,有人说粉,有人说是盐。他们互相争执着。一个小朋友说:“咱们还是去问问老师吧。”其实,这一切我早就看在眼里,只是没有去参与他们的争论。现在孩子们来向我求助了,我该怎么办?我想了想,觉得不能直接告诉他们,应该启发他们继续探索。于是我说:“糖是什么味道,怎样才能知道呢?”经过这样一提示,孩子们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只见动作利落的龙龙马上用手蘸了点水放在舌头上舔了舔,兴奋地叫起来:“好咸雅!是盐啊。”为了让孩子们的探索能继续发展下去,我鼓励他们:“你们能不能让另一个容器里的蛋宝宝也到水面上来玩玩吗”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能!”显得很自信。我及时为他们提供了盐,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往那个淡水容器里加盐,盐已经在瓶子的底部积了厚厚一层,可还是不见鸡蛋浮起来。孩子们继续往瓶子里加盐,看到鸡蛋终于浮到了水面上,他们可爱的笑容显得那样的灿烂。
在课堂上,幼儿教师要利用好孩子提出的问题而引发的争论,因为这种争论,能使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探索活动中,能使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结束活动时安排争论,能使幼儿的探索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能激发幼儿参与下一次相关探索活动的动机。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民族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