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具有其特殊性,我们不能一味的将企业的战略管理应用于公共部门中,公共部门是非营利性的,因此在战略目标的制定上,还有战略规划的过程中也不能和企业战略资源管理一概而论。本文主要从过程和趋势两个方面来讨论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关键词 战略管理过程 发展趋势 公共部门
一、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
(一)发展初期共识、明确战略理念
在初期发展共识,明确战略理念时可以采用纳特·巴科夫的模式,建立战略管理小组(SMG)。由于公共部门存在着诸多的利益相关者,因SMG由代表组织内、外部利益和权力中心的人组成。战略管理者的多元化也是该模式的特点之一,利用熟知组织及其独特需求的人组成SMG,可以充分发挥组织内外重要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容易达成一致。需要确定组织的愿景、目标。组织愿景是组织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是组织的远大目标或追求。愿景表明组织想到哪里去。组织目标是宗旨的具体化,是组织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组织目标为组织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各方面应达到的水平,即履行使命的程度。
(二)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外部环境因素分析——PEST分析、利益相关者分析。
分析的任务是运用系统思考去识别与组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外部环境系统,探讨组织在与其有关联的外界环境中所面对的机遇和威胁。
内部系统因素分析——组织资源、现行战略、组织绩效、核心竞争力。
分析的任务是认清组织的优势和劣势,以便决定采取某种可能的行动方针(战略)
(三)确定战略议题
(四)拟定战略方案
战略选择的标准:适用性、可行性、可接受性
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现行战略的继承性、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组织领导人的价值观、时间因素、竞争对手的反应、权限。
(五)战略选择
战略选择技术: SWOT矩阵、波士顿咨询集团矩阵、内部和外部因素组合矩阵、战略定位与行动评价矩阵、定量战略计划矩阵。
(六)战略实施
战略实施是将战略构想转化为行动与现实绩效的过程,是战略管理的主体。
战略实施是组织为实现战略目标,而根据组织内外部环境变化调整组织行为模式的动态过程。
战略实施是建立、发展组织的行动能力的过程。
战略实施的过程包括:战略发动、制定战略计划、组织准备、资源准备、制度准备、战略实验、全面实施、战略控制。
(七)战略评估
公共部门战略评估(Strategic Evaluation):即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战略实施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组织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战略变革、进行战略改进和制定新战略的依据。
战略评估的标准:(1)目标的一致性:评价标准与战略目标是一致性、评价标准与评价目的的一致性、评价目的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2)环境的协调性。
(3)经济的可行性。
(4)战略的可接受性:回应度、公正。
战略评估的标准:第一步,决定評估项目。 第二步,确定评估标准。 第三步,检查战略环境。 第四步,审计战略绩效。 第五步,修正或调整战略。
(八)调整战略
依据前面所述方法进行评估和评价,调整出适合的战略。
(九)总结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估。这一过程强调从战略制定开始,并逐渐将重点转向战略实施,无论是哪种变革过程的管理,战略制定和实施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且两者都包含在战略管理过程中,相互整合与促进,使行动变为可能。
公共部门组织在进行战略的制定的开始阶段,组织要根据自身发展初期所达成的共识,通过历史背景分析,来明确自身的战略理念,即组织的战略使命和愿景陈述。然后进行战略分析,包括内部系统因素分析和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内部系统因素包括资源、现行战略、组织绩效等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分析通过PEST分析(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利益相关者分析等,以此为根据建立战略议题,接着拟定战略方案并进行战略的选择。
战略实施阶段包括:战略发动、制定行动计划、组织准备、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制度保障、进行战略试验、战略全面实施、战略控制等环节步骤。
战略实施过程结束之后,要对战略进行评估,如果战略实施成功达到预期目标,则该战略可行并可继续实施,如果战略评估反馈结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则该战略是不可行的,那就意味着需要进行战略调整。
综上,这就是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一个完整的过程模式。
二、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未来发展趋势
同时,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表现为战略主题的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价以及战略变革等一系列的阶段;也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因此、战略思维对于公共部门的管理起着宏观指导作用。使公共部门的管理沿着既定的轨迹和方向前进。如果离开了战略思维的导向作用,公共部门的管理往往会陷入就局部论局部,顾此失彼,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境地,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也就无从谈起。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不但建立在一定的内部与外部客观条件之上,更建立在战略管理者的战略思维这一主观基础之上,科学的战略思维以及战略思维方式与方法对于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重要的规范、导向与制约作用,没有科学的战略思维,也就没有科学的战略决策。公共部门战略决策制胜,首先取决于管理者的战略思维活动要能够正确分析和认识部门发展与竞争的各种客观条件,错误地认识自身竞争的优势与劣势,或错误地估计了自己与对手的实力,都会导致错误的战略思维结论,从而做出错误的战略决策。战略思维强调各个部门战略管理要充分认识战略决策思维结论的正确性、科学性,只有科学正确的战略决策思维结论才能结出科学正确的战略决策果实。此外战略思维的系统性、前瞻性、创新性等特性也符合公共部门管理者的需要。因此说公共管理需要战略思维。
在公共部门组织中,领导者对赋予组织特征的限制条件和可能性有敏锐洞察力,然而组织新的发展能在一夜之间改变公共部门的性质,领导者必须分析组织可能会怎样变化以及变化带来的影响,领导者要注重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与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理论日益分化剥离;各个理论学派之间整合力度逐渐加强;更加注重理论的动态发展;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实践更加常态化与成熟化。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战略管理过程 发展趋势 公共部门
一、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
(一)发展初期共识、明确战略理念
在初期发展共识,明确战略理念时可以采用纳特·巴科夫的模式,建立战略管理小组(SMG)。由于公共部门存在着诸多的利益相关者,因SMG由代表组织内、外部利益和权力中心的人组成。战略管理者的多元化也是该模式的特点之一,利用熟知组织及其独特需求的人组成SMG,可以充分发挥组织内外重要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容易达成一致。需要确定组织的愿景、目标。组织愿景是组织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是组织的远大目标或追求。愿景表明组织想到哪里去。组织目标是宗旨的具体化,是组织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组织目标为组织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各方面应达到的水平,即履行使命的程度。
(二)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外部环境因素分析——PEST分析、利益相关者分析。
分析的任务是运用系统思考去识别与组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外部环境系统,探讨组织在与其有关联的外界环境中所面对的机遇和威胁。
内部系统因素分析——组织资源、现行战略、组织绩效、核心竞争力。
分析的任务是认清组织的优势和劣势,以便决定采取某种可能的行动方针(战略)
(三)确定战略议题
(四)拟定战略方案
战略选择的标准:适用性、可行性、可接受性
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现行战略的继承性、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组织领导人的价值观、时间因素、竞争对手的反应、权限。
(五)战略选择
战略选择技术: SWOT矩阵、波士顿咨询集团矩阵、内部和外部因素组合矩阵、战略定位与行动评价矩阵、定量战略计划矩阵。
(六)战略实施
战略实施是将战略构想转化为行动与现实绩效的过程,是战略管理的主体。
战略实施是组织为实现战略目标,而根据组织内外部环境变化调整组织行为模式的动态过程。
战略实施是建立、发展组织的行动能力的过程。
战略实施的过程包括:战略发动、制定战略计划、组织准备、资源准备、制度准备、战略实验、全面实施、战略控制。
(七)战略评估
公共部门战略评估(Strategic Evaluation):即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战略实施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组织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战略变革、进行战略改进和制定新战略的依据。
战略评估的标准:(1)目标的一致性:评价标准与战略目标是一致性、评价标准与评价目的的一致性、评价目的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2)环境的协调性。
(3)经济的可行性。
(4)战略的可接受性:回应度、公正。
战略评估的标准:第一步,决定評估项目。 第二步,确定评估标准。 第三步,检查战略环境。 第四步,审计战略绩效。 第五步,修正或调整战略。
(八)调整战略
依据前面所述方法进行评估和评价,调整出适合的战略。
(九)总结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估。这一过程强调从战略制定开始,并逐渐将重点转向战略实施,无论是哪种变革过程的管理,战略制定和实施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且两者都包含在战略管理过程中,相互整合与促进,使行动变为可能。
公共部门组织在进行战略的制定的开始阶段,组织要根据自身发展初期所达成的共识,通过历史背景分析,来明确自身的战略理念,即组织的战略使命和愿景陈述。然后进行战略分析,包括内部系统因素分析和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内部系统因素包括资源、现行战略、组织绩效等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分析通过PEST分析(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利益相关者分析等,以此为根据建立战略议题,接着拟定战略方案并进行战略的选择。
战略实施阶段包括:战略发动、制定行动计划、组织准备、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制度保障、进行战略试验、战略全面实施、战略控制等环节步骤。
战略实施过程结束之后,要对战略进行评估,如果战略实施成功达到预期目标,则该战略可行并可继续实施,如果战略评估反馈结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则该战略是不可行的,那就意味着需要进行战略调整。
综上,这就是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一个完整的过程模式。
二、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未来发展趋势
同时,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表现为战略主题的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价以及战略变革等一系列的阶段;也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因此、战略思维对于公共部门的管理起着宏观指导作用。使公共部门的管理沿着既定的轨迹和方向前进。如果离开了战略思维的导向作用,公共部门的管理往往会陷入就局部论局部,顾此失彼,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境地,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也就无从谈起。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不但建立在一定的内部与外部客观条件之上,更建立在战略管理者的战略思维这一主观基础之上,科学的战略思维以及战略思维方式与方法对于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重要的规范、导向与制约作用,没有科学的战略思维,也就没有科学的战略决策。公共部门战略决策制胜,首先取决于管理者的战略思维活动要能够正确分析和认识部门发展与竞争的各种客观条件,错误地认识自身竞争的优势与劣势,或错误地估计了自己与对手的实力,都会导致错误的战略思维结论,从而做出错误的战略决策。战略思维强调各个部门战略管理要充分认识战略决策思维结论的正确性、科学性,只有科学正确的战略决策思维结论才能结出科学正确的战略决策果实。此外战略思维的系统性、前瞻性、创新性等特性也符合公共部门管理者的需要。因此说公共管理需要战略思维。
在公共部门组织中,领导者对赋予组织特征的限制条件和可能性有敏锐洞察力,然而组织新的发展能在一夜之间改变公共部门的性质,领导者必须分析组织可能会怎样变化以及变化带来的影响,领导者要注重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与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理论日益分化剥离;各个理论学派之间整合力度逐渐加强;更加注重理论的动态发展;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实践更加常态化与成熟化。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