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建构主义视角考察了中国农村污染的知识因素,本文认为,由于当地知识的成长在某一阶段不适应环境变量,从而导致对农村环境污染“失明”,污染行为在该阶段也被合法化。从知识层次上解决农村污染,必须加快建设适应现代农村社区的制度化的知识构建平台,促进当地知识的成长,使之发挥农村环境的识别和指导功能。
关键词:建构主义;当地知识;农村污染;知识构建平台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08)04-0070-0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农村环境污染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在探讨农村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对“污染原因”的考察是关键环节。一些学者认为,在区域化发展的农村中,污染有人口因素和粗放农业因素,此外,“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城市发展对农村资源需求加速”、“片面追求速度的政绩观”、“过大的城乡差距导致的农民短期行为”以及“政府监管不力”等都是重要原因。也有研究者认为,环境教育和环境知识严重滞后是农村污染的主要原因。
二、广西“G屯”,一个移民村的环境故事
2001年以前,Y镇G屯是坐落在广西省右江江畔的普通壮族村落,2001年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后,G屯被安置到百色市城郊一个煤矿旁边。在新环境中,惯性的传统文化抵制着科学知识渗入,表现在原有生活习惯的沿袭,与新环境需要的生活方式存在巨大冲突。
民谚说:“高山瑶,矮山苗,汉族住平地,壮侗住山槽(山峒)”。G屯一共79户共331口人,他们遵循着传统的壮族生活。村头村尾有“一大一小”两棵榕树,村口有凉亭,大家平时在榕树下、凉亭边“聚会”交流经验、学习和集体决议;每家每户的房屋都是“杆栏式”建筑,过着“上人下畜”的生活,尽管如此,由于杆栏建筑的通风设计合理,“人畜合居”并没有引起疾病流行。各家各户之间距离较远,住地相对开阔,生活垃圾随手丢人山林通过自然净化不会造成太大环境影响,人们甚至在山上比较隐秘的地点设置简易厕所,这样就不需要在家里专门建厕所从而减少了生活成本和排污开销。在生计上,由于处于峡谷地带,土壤肥沃,G屯农民的生计方式大多以种植水稻、玉米和甘蔗等农作物。他们在右江江畔的河谷地带开辟了水田,种植双季水稻,在山上拓荒获得大量旱地种植甘蔗、玉米,剩下的秸秆变成燃料;人们还可以在山上取树枝棍棒、灌木等天然柴草,即取即用,也会一次收集较多堆积在檐前屋后。
作为远迁的移民村被安置在“那毕乡”后,G屯移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G屯新居位于煤厂附近,这样的地理优势帮助移民解决了再就业问题。非农化的速度比人们预期要快得多,不到两年时间,G屯几乎所有的男性移民都在煤厂附近找到了工作,人口激增促进了煤厂附近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煤厂的发展,但是煤厂每天制造出的浓烟没有引起重视。G屯的移民们对煤厂充满感情,他们认为,正是煤厂吸引了生意人,这才能提供很多的工作机会给移民,从而让他们的生活几乎和“城里人”一样。
但是大榕树和凉亭没有了,人们无法像以往聊天、商量屯里的重要事情;房屋新的格局让人和牲畜都住在一块,有的家庭甚至让猪圈和厨房相隔一墙,恶臭弥漫,传染病一度猖獗;城郊居民使用电、煤气烧锅做饭,但是移民还像以往捡来柴草堆放在屋檐底下,由于邻里房屋彼此挨着,一旦下雨,腐烂的柴草严重影响了居住点的环境整洁;另外,尽管大多数家庭有了固定厕所,但是一些移民仍在社区旁选择一个方便点,而“扔垃圾”问题更是一个普遍问题,由于社区不像以往能够实现自然净化,垃圾污染到处都是。G屯移民们表示,“尽管这种‘混乱’让人不舒服,但是人们并不觉得有何不妥,这种生活方式人们已经保留很多年了。”
移民村的聚落变化推动了移民知识体系革新,一般认为,这种知识革新是向上的:社会的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和非农化)变迁意味着“科学知识”在移民知识体系中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比例。但是,“科学知识”和G屯的“土著知识”作用结果却并一定是科学知识战胜土著知识,两种知识的冲突与融合程度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三、当地知识的概念、形成及其成长
科学知识是建构环境问题的有效办法,但是农村区域的知识系统却比城市复杂得多。在乡土社会中,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这些“土著知识”一直发挥着教育职能;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科学知识慢慢取代土著知识,但是这种转变面临多种障碍,譬如文化本身的抵触,大众传媒的宣传效率。另外,在大众媒体借力传播、文化知识冲突与融合的综合影响之下,农村社会的知识形态中发展出区别于“科学知识”或“土著知识”的新型知识形态,在西方农业和自然资源发展管理项目研究中,一般将此类农村现有知识形态称为“当地知识”。
(一)当地知识的概念
“当地知识”是一种当地人的决策和实践的集合体,这种知识建立在世代相传的经验基础之上,但是又不断地变化,吸收新的科学知识与思想。当地知识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对不同社会群体(性别、年龄、族群、职业等)的个体来说都会存在差异;从组成上看,它包括了文化、技术知识等,与社会政治知识及技能紧密联系。
“当地知识”,由于其时代性的知识系统区别于“土著知识”。“土著知识”是长久生活在各个地区的人们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世代积累并延续下来的藉以生存发展的知识,是当地人们的发明创造。土著知识是基于族群的文化发展起来,因此更成熟并且具有封闭性,它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受到“科学知识”的冲击并与之转化融合。农村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决定了其特有、的知识系统,又以“当地知识”为主要特点。
(二)当地知识的形成及其分析
“当地知识”是“科学知识”与“土著知识”互相影响而成的知识形态,它影响着当地人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关注和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知识”状态。
一般认为,知识、环境以及建构平台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环境变量经过社会化(构建平台)对社会系统(知识、文化等)产生影响;反过来,社会系统(知识、文化等)对社会活动中的某种行动方式进行认定或者指导,对自然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正是通过这种和谐的关系,环境污染的风险才能减至最小。
由此可见,特定的环境通过特定的平台构建特定的文化知识,然而正如我们所知,文化知识是具有惰性的,从土著知识到科学知识的转变要经历一定过程。结合G屯的实际情况,按照环境发展历程将G屯分为老G屯、现状G屯和新G屯,其“知识一平台一环境”关系变迁过程可见表1。
(三)当地知识的成长
随着时间推移,土著知识与科学知识此消彼长,当地知识必然会成长为科学知识。这并不是说科学知识比土著知识优秀,而是适应土著知识的社区环 境已经转变为现代社区,环境变量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形态。
但是,当地知识的成长必须建立在知识构建平台制度化的基础上。不管是土著知识还是科学知识,这些成熟的知识形态都有制度化的构建平台,前者是“凉亭、大榕树”而后者是“大众传媒”。事实上,制度化的知识构建平台能够保障人们沟通、决议,对知识的革新具有重要意义。G屯移民在安置区没有明确的知识构建平台,这就造成了土著知识牵制知识革新的局面,进而限制了当地知识的成长。
现代社区的知识构建平台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能够满足知识传播的速度;2)知识传播的覆盖范围广;3)能够促进社区内部人员面对面交流和沟通;4)制度化。因此可见,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日臻完善,它是现代社区知识构建平台的发展方向。
四、结论和建议
正如建构主义者所言,环境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科学知识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但是科学知识并非天然存在,透过“知识一平台一环境”关系图我们就可以知道,科学知识的形成必然与相适应的现代环境以及知识构建平台分不开。正处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尽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但是相应的知识构建平台模糊,土著知识和外来科学知识相互糅合但是又“消化不良”。
结合本文,关于当前中国农村的环境污染有以下结论:
(1)由于知识构建平台模糊,当地知识并不是与现代社区相适应的知识形态,它不能满足现代社区的环境需要;
(2)由于土著知识残余,当地知识所指导的生产生活行动很大程度符合旧社区需要,但它可能造成对现代社区的环境污染;另外,当地知识将导致环境污染的行动视作敏感事项;
(3)当地知识是知识发展的必然阶段,这对于环境发展而言是一个振荡期。
要促进当地知识的成长,使之对农村污染“复明”,进而适应现代农村社区环境发展需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在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基础上,应加快科学知识构建平台的建设并使之制度化。首先,应加大科学知识的外部宣传和普及;其次,发展适合当地人群的科普渠道,使得当地人群在内部形成讨论机制,进而使科学知识能够在内部发育。
(2)针对当地知识,应当从相应的生产生活行动中区分出土著知识和科学知识,并找出其中与农村污染关涉的部分,贴上标签使之符号化。譬如,在G屯新村中,“人畜混居”就是环境污染的标签。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当地知识将污染行为敏感化,增强其环境问题识别能力。
(3)加强当地人集体决议、讨论和实践总结的能力,鼓励其对科学权威的支持和证实,从而加快当地知识成长。
[编辑:方 式]
关键词:建构主义;当地知识;农村污染;知识构建平台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08)04-0070-0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农村环境污染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在探讨农村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对“污染原因”的考察是关键环节。一些学者认为,在区域化发展的农村中,污染有人口因素和粗放农业因素,此外,“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城市发展对农村资源需求加速”、“片面追求速度的政绩观”、“过大的城乡差距导致的农民短期行为”以及“政府监管不力”等都是重要原因。也有研究者认为,环境教育和环境知识严重滞后是农村污染的主要原因。
二、广西“G屯”,一个移民村的环境故事
2001年以前,Y镇G屯是坐落在广西省右江江畔的普通壮族村落,2001年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后,G屯被安置到百色市城郊一个煤矿旁边。在新环境中,惯性的传统文化抵制着科学知识渗入,表现在原有生活习惯的沿袭,与新环境需要的生活方式存在巨大冲突。
民谚说:“高山瑶,矮山苗,汉族住平地,壮侗住山槽(山峒)”。G屯一共79户共331口人,他们遵循着传统的壮族生活。村头村尾有“一大一小”两棵榕树,村口有凉亭,大家平时在榕树下、凉亭边“聚会”交流经验、学习和集体决议;每家每户的房屋都是“杆栏式”建筑,过着“上人下畜”的生活,尽管如此,由于杆栏建筑的通风设计合理,“人畜合居”并没有引起疾病流行。各家各户之间距离较远,住地相对开阔,生活垃圾随手丢人山林通过自然净化不会造成太大环境影响,人们甚至在山上比较隐秘的地点设置简易厕所,这样就不需要在家里专门建厕所从而减少了生活成本和排污开销。在生计上,由于处于峡谷地带,土壤肥沃,G屯农民的生计方式大多以种植水稻、玉米和甘蔗等农作物。他们在右江江畔的河谷地带开辟了水田,种植双季水稻,在山上拓荒获得大量旱地种植甘蔗、玉米,剩下的秸秆变成燃料;人们还可以在山上取树枝棍棒、灌木等天然柴草,即取即用,也会一次收集较多堆积在檐前屋后。
作为远迁的移民村被安置在“那毕乡”后,G屯移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G屯新居位于煤厂附近,这样的地理优势帮助移民解决了再就业问题。非农化的速度比人们预期要快得多,不到两年时间,G屯几乎所有的男性移民都在煤厂附近找到了工作,人口激增促进了煤厂附近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煤厂的发展,但是煤厂每天制造出的浓烟没有引起重视。G屯的移民们对煤厂充满感情,他们认为,正是煤厂吸引了生意人,这才能提供很多的工作机会给移民,从而让他们的生活几乎和“城里人”一样。
但是大榕树和凉亭没有了,人们无法像以往聊天、商量屯里的重要事情;房屋新的格局让人和牲畜都住在一块,有的家庭甚至让猪圈和厨房相隔一墙,恶臭弥漫,传染病一度猖獗;城郊居民使用电、煤气烧锅做饭,但是移民还像以往捡来柴草堆放在屋檐底下,由于邻里房屋彼此挨着,一旦下雨,腐烂的柴草严重影响了居住点的环境整洁;另外,尽管大多数家庭有了固定厕所,但是一些移民仍在社区旁选择一个方便点,而“扔垃圾”问题更是一个普遍问题,由于社区不像以往能够实现自然净化,垃圾污染到处都是。G屯移民们表示,“尽管这种‘混乱’让人不舒服,但是人们并不觉得有何不妥,这种生活方式人们已经保留很多年了。”
移民村的聚落变化推动了移民知识体系革新,一般认为,这种知识革新是向上的:社会的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和非农化)变迁意味着“科学知识”在移民知识体系中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比例。但是,“科学知识”和G屯的“土著知识”作用结果却并一定是科学知识战胜土著知识,两种知识的冲突与融合程度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三、当地知识的概念、形成及其成长
科学知识是建构环境问题的有效办法,但是农村区域的知识系统却比城市复杂得多。在乡土社会中,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这些“土著知识”一直发挥着教育职能;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科学知识慢慢取代土著知识,但是这种转变面临多种障碍,譬如文化本身的抵触,大众传媒的宣传效率。另外,在大众媒体借力传播、文化知识冲突与融合的综合影响之下,农村社会的知识形态中发展出区别于“科学知识”或“土著知识”的新型知识形态,在西方农业和自然资源发展管理项目研究中,一般将此类农村现有知识形态称为“当地知识”。
(一)当地知识的概念
“当地知识”是一种当地人的决策和实践的集合体,这种知识建立在世代相传的经验基础之上,但是又不断地变化,吸收新的科学知识与思想。当地知识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对不同社会群体(性别、年龄、族群、职业等)的个体来说都会存在差异;从组成上看,它包括了文化、技术知识等,与社会政治知识及技能紧密联系。
“当地知识”,由于其时代性的知识系统区别于“土著知识”。“土著知识”是长久生活在各个地区的人们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世代积累并延续下来的藉以生存发展的知识,是当地人们的发明创造。土著知识是基于族群的文化发展起来,因此更成熟并且具有封闭性,它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受到“科学知识”的冲击并与之转化融合。农村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决定了其特有、的知识系统,又以“当地知识”为主要特点。
(二)当地知识的形成及其分析
“当地知识”是“科学知识”与“土著知识”互相影响而成的知识形态,它影响着当地人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关注和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知识”状态。
一般认为,知识、环境以及建构平台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环境变量经过社会化(构建平台)对社会系统(知识、文化等)产生影响;反过来,社会系统(知识、文化等)对社会活动中的某种行动方式进行认定或者指导,对自然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正是通过这种和谐的关系,环境污染的风险才能减至最小。
由此可见,特定的环境通过特定的平台构建特定的文化知识,然而正如我们所知,文化知识是具有惰性的,从土著知识到科学知识的转变要经历一定过程。结合G屯的实际情况,按照环境发展历程将G屯分为老G屯、现状G屯和新G屯,其“知识一平台一环境”关系变迁过程可见表1。
(三)当地知识的成长
随着时间推移,土著知识与科学知识此消彼长,当地知识必然会成长为科学知识。这并不是说科学知识比土著知识优秀,而是适应土著知识的社区环 境已经转变为现代社区,环境变量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形态。
但是,当地知识的成长必须建立在知识构建平台制度化的基础上。不管是土著知识还是科学知识,这些成熟的知识形态都有制度化的构建平台,前者是“凉亭、大榕树”而后者是“大众传媒”。事实上,制度化的知识构建平台能够保障人们沟通、决议,对知识的革新具有重要意义。G屯移民在安置区没有明确的知识构建平台,这就造成了土著知识牵制知识革新的局面,进而限制了当地知识的成长。
现代社区的知识构建平台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能够满足知识传播的速度;2)知识传播的覆盖范围广;3)能够促进社区内部人员面对面交流和沟通;4)制度化。因此可见,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日臻完善,它是现代社区知识构建平台的发展方向。
四、结论和建议
正如建构主义者所言,环境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科学知识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但是科学知识并非天然存在,透过“知识一平台一环境”关系图我们就可以知道,科学知识的形成必然与相适应的现代环境以及知识构建平台分不开。正处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尽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但是相应的知识构建平台模糊,土著知识和外来科学知识相互糅合但是又“消化不良”。
结合本文,关于当前中国农村的环境污染有以下结论:
(1)由于知识构建平台模糊,当地知识并不是与现代社区相适应的知识形态,它不能满足现代社区的环境需要;
(2)由于土著知识残余,当地知识所指导的生产生活行动很大程度符合旧社区需要,但它可能造成对现代社区的环境污染;另外,当地知识将导致环境污染的行动视作敏感事项;
(3)当地知识是知识发展的必然阶段,这对于环境发展而言是一个振荡期。
要促进当地知识的成长,使之对农村污染“复明”,进而适应现代农村社区环境发展需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在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基础上,应加快科学知识构建平台的建设并使之制度化。首先,应加大科学知识的外部宣传和普及;其次,发展适合当地人群的科普渠道,使得当地人群在内部形成讨论机制,进而使科学知识能够在内部发育。
(2)针对当地知识,应当从相应的生产生活行动中区分出土著知识和科学知识,并找出其中与农村污染关涉的部分,贴上标签使之符号化。譬如,在G屯新村中,“人畜混居”就是环境污染的标签。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当地知识将污染行为敏感化,增强其环境问题识别能力。
(3)加强当地人集体决议、讨论和实践总结的能力,鼓励其对科学权威的支持和证实,从而加快当地知识成长。
[编辑:方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