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跨世纪的素质教育工程,是全党和全社会的战略任务,其主渠道在学校,真正落实的关键在广大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上。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素质教育成败的决定因素是广大教师素质的高低。在21世纪,要提高教师素质,应该“双管齐下”,切实抓好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
一方面,要从“源头”抓起,切实推进高师院校的教育改革,把素质教育作为当前高师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它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精于素质教育的师资人才,在提高全民素质的时代任务中,高师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高师教育的素质教育抓好了,对整个基础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培养与提高劳动者将发挥出持久的全面的作用。同时,高师教育只有注重素质教育,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高师教育只有密切注视并掌握中学教育转轨的新动向、新趋势,抓住机遇,因势利导,主动强化自身的素质教育,才能适应教育的转轨需要,为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注入新活力,走出新路子,创出新业绩。
具体操作: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当前,高师教育特别要强调三个转变:即从单一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传授专业技术的“授技型”向“育才型”的转变;从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向真正全面地培养能力为主的转变。2.加快教育改革,提高质量效益。国家对师范教育采取优先办好的重要决策,实行适度超前发展,大力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方针。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一趋势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努力造就一批未来教育家。3.重视师德教育,培养良好品格。思想道德教育在高师整个素质教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高师特点,突出师德教育,在师生中开展“铸师魂、立师德、练师能、树师表、扬师风”为中心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为人师表教育,着力塑造21世纪的教师人格。4.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学科渗透。教学是学校永恒的主题。高师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科教育的教育功能,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开发学生潜能,为高师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条件。5.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按照现代的教学思想大力改革高师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方面,要贯彻“启发式”原则,搞双向交流,不搞单向传导,重诱导,重探索。在教学手段方面,除了口说笔写外,还应充分运用幻灯、录音、录像、网络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6.丰富实践空间,培养各种能力。高素质的教师应该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此,应为高师能力的培养创造广阔的实践空间。通过课堂教学、师能训练、教学实习、科技制作、校园文化、文体比赛、社会实践等途径,培养高师学生掌握获取、加工和使用信息的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等。
另一方面,要“截流”提高,建立竞争淘汰机制,加大在岗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切实抓好目前在岗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这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而又非搞不可的工程。因此,必须加强继续教育的立法建设,完善继续教育的有关政策配套,加强领导和管理,教育广大中小学教师转变观念,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更新学科知识和扩大知识面,以适应社会、教育的发展,形成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要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不合格的人不能进入教师队伍,实行竞争上岗,调整不能履行岗位职责的教师,把教师继续教育与评职晋级、淘汰不合格教师结合起来。教师的继续教育应该是一种高层次、跨学科和超前性的教育。
具体操作:1.全面规划。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包括高等学校,都要制定出提高教师素质的可行性方案,特别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规划,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对策、措施,以便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防止盲目、随意,只停留在一般地、常规地抓教师队伍建设,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2.强化教育,抓好教师的在职学习和进修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要把提高教师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3.硬化管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其中,提高教师素质这项带根本性、全局性的工作,应形成相应的管理机制,纳入规范化管理。首先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教师素质能否提高,素质教育能否实施,学校的领导班子在整个管理体制中起关键作用。应该把建设一支政治可靠、品质优良、业务精干、管理有方的领导班子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其次,还要建立监督反馈机制。可以建立以学校党组织为核心、师生员工参与的监督组织,监督提高教师素质的目标、计划和方案措施的落实情况。第三要建立以质量评估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合理制定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标准,并量化指标,定期进行检测和考评。最后要建立激励机制,奖优罚劣。4.深化改革。要通过有关改革措施的出台,从根本上促进和保证教师素质的提高。可采取如下措施:进一步改革人事管理制度,严把“入口关”;加强岗位责任制,优化第一线教学力量配置,较大幅度地提高岗位教师的津贴标准;广泛开辟高校与社会紧密联系的渠道,促进教师更多地接触社会;扩大校际联合;扩大国际间的合作等。5.优化环境。优化环境要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抓起。就外部而言,从中央到地方的各政党组织和政府部门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坚决制止消极腐败现象的蔓延,改善党风和社会风气;积极而妥善地调整有关政策,发挥政策的正确导向作用;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加快信息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就内部而言,要优化教学环境,包括对青年进行一专多能的培养训练,选拔培养一批合格的学科带头人;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设备,加强学术研究,交流研究成果等等,为教师素质的提高提供良好条件。
一方面,要从“源头”抓起,切实推进高师院校的教育改革,把素质教育作为当前高师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它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精于素质教育的师资人才,在提高全民素质的时代任务中,高师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高师教育的素质教育抓好了,对整个基础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培养与提高劳动者将发挥出持久的全面的作用。同时,高师教育只有注重素质教育,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高师教育只有密切注视并掌握中学教育转轨的新动向、新趋势,抓住机遇,因势利导,主动强化自身的素质教育,才能适应教育的转轨需要,为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注入新活力,走出新路子,创出新业绩。
具体操作: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当前,高师教育特别要强调三个转变:即从单一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传授专业技术的“授技型”向“育才型”的转变;从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向真正全面地培养能力为主的转变。2.加快教育改革,提高质量效益。国家对师范教育采取优先办好的重要决策,实行适度超前发展,大力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方针。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一趋势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努力造就一批未来教育家。3.重视师德教育,培养良好品格。思想道德教育在高师整个素质教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高师特点,突出师德教育,在师生中开展“铸师魂、立师德、练师能、树师表、扬师风”为中心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为人师表教育,着力塑造21世纪的教师人格。4.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学科渗透。教学是学校永恒的主题。高师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科教育的教育功能,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开发学生潜能,为高师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条件。5.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按照现代的教学思想大力改革高师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方面,要贯彻“启发式”原则,搞双向交流,不搞单向传导,重诱导,重探索。在教学手段方面,除了口说笔写外,还应充分运用幻灯、录音、录像、网络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6.丰富实践空间,培养各种能力。高素质的教师应该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此,应为高师能力的培养创造广阔的实践空间。通过课堂教学、师能训练、教学实习、科技制作、校园文化、文体比赛、社会实践等途径,培养高师学生掌握获取、加工和使用信息的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等。
另一方面,要“截流”提高,建立竞争淘汰机制,加大在岗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切实抓好目前在岗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这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而又非搞不可的工程。因此,必须加强继续教育的立法建设,完善继续教育的有关政策配套,加强领导和管理,教育广大中小学教师转变观念,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更新学科知识和扩大知识面,以适应社会、教育的发展,形成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要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不合格的人不能进入教师队伍,实行竞争上岗,调整不能履行岗位职责的教师,把教师继续教育与评职晋级、淘汰不合格教师结合起来。教师的继续教育应该是一种高层次、跨学科和超前性的教育。
具体操作:1.全面规划。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包括高等学校,都要制定出提高教师素质的可行性方案,特别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规划,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对策、措施,以便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防止盲目、随意,只停留在一般地、常规地抓教师队伍建设,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2.强化教育,抓好教师的在职学习和进修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要把提高教师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3.硬化管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其中,提高教师素质这项带根本性、全局性的工作,应形成相应的管理机制,纳入规范化管理。首先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教师素质能否提高,素质教育能否实施,学校的领导班子在整个管理体制中起关键作用。应该把建设一支政治可靠、品质优良、业务精干、管理有方的领导班子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其次,还要建立监督反馈机制。可以建立以学校党组织为核心、师生员工参与的监督组织,监督提高教师素质的目标、计划和方案措施的落实情况。第三要建立以质量评估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合理制定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标准,并量化指标,定期进行检测和考评。最后要建立激励机制,奖优罚劣。4.深化改革。要通过有关改革措施的出台,从根本上促进和保证教师素质的提高。可采取如下措施:进一步改革人事管理制度,严把“入口关”;加强岗位责任制,优化第一线教学力量配置,较大幅度地提高岗位教师的津贴标准;广泛开辟高校与社会紧密联系的渠道,促进教师更多地接触社会;扩大校际联合;扩大国际间的合作等。5.优化环境。优化环境要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抓起。就外部而言,从中央到地方的各政党组织和政府部门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坚决制止消极腐败现象的蔓延,改善党风和社会风气;积极而妥善地调整有关政策,发挥政策的正确导向作用;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加快信息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就内部而言,要优化教学环境,包括对青年进行一专多能的培养训练,选拔培养一批合格的学科带头人;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设备,加强学术研究,交流研究成果等等,为教师素质的提高提供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