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留下生命中的思想火花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vme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思危,这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中国风险投资之父”。2015年7月12日上午,他与世长辞。就在今年年初,病重住院的成思危仍思考着中国的未来。
  1935年,成思危出生于风声鹤唳中的北平,父亲给他取名成思危,寓意“居安思危”,希望他不忘男儿肩负国家安危的责任。事实上,成思危的一生,也充满了选择与转折。
  三次选择皆为报国
  成思危是成家五个孩子中的独子,父亲成舍我是杰出的一代报人,母亲萧宗让曾留学法国,书香门第的他自幼便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1948年底,随父亲举家搬迁到香港后,成思危就读于左派学校,受社会进步思想的影响,1951年,年仅16岁的成思危做出了他人生第一个重要转折,毅然决然地抛弃了优越的家庭生活,抱着对新中国的憧憬和理想,回到广州。自此,他开始了漫长的跨越两个世纪的报国之旅。
  成思危先是进入叶剑英兼任校长的“南方大学”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省总工会工作,还曾在解放前一直生活在水上、处境悲惨的民船业中工作了一年,上了“最好的社会大学”。由于良好的工作表现,成思危被选送到华南工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学习。
  毕业时,成思危被分配到沈阳化工研究院工作,满怀抱负地投入到“向科学进军”的祖国建设高潮中。正当成思危雄心勃勃要干一番事业时,“文革”开始了,戴着“出身官僚资产阶级”帽子的成思危,被下放当了锅炉工,后因周恩来总理评价他父亲的一句话,才最终摘掉戴了20多年的“帽子”。
  “文革”结束后,成思危做了他人生第二个重要的决定,选择去美国读书,当时已在化工界小有名气的他,却改行学了工商管理。
  毕业时,他推辞了美国公司和研究机构的邀约,也婉谢了父亲希望他回台湾继承家业,而是选择回国继续为新中国的建设出一份力,他将风险投资的理念带回国内,成为了后来享誉国内外的“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1994年,临近退休之年的成思危本打算安度晚年,去看看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姐妹。但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成思危,最大的希望是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能够达至高层,对国家和人民有所贡献,于是,成思危欣然接受了时任民建中央主席孙起孟的邀请,加入了民建,并在1996年民建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民建中央主席。1998年3月,成思危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人生的第三次转折,也让成思危从一名学者走向了政坛。
  顺境不懈怠 逆境不沉沦
  成思危的人生写满了自强不息,用他自己的话说是“顺境时不懈怠,逆境时不沉沦”。
  1981年,46岁的成思危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管理研究院学习,由于是从化工专业转学管理,最初,别人一小时能读四五十页书,成思危则只能在字典的帮助下读2-3页书,难度很大。但在短短不到三年时间里,成思危愣是凭着一股韧劲儿,发表了十来篇学术论文,赢得了奖学金。
  成思危说,“虽然我没在湖南生活过,但可能还是继承了湖南人的内在性格:一旦看准了的问题,九头牛也拉不转。就像我父亲一样,敢于屡败屡战。幸运的是,我这些选择都对了,但当时看来,都冒着风险。”
  成思危记得,12岁生日时,他拿着刚买的纪念册,去找父亲写几句祝福的话,父亲不假思索地写了4个字:自强不息。成思危感慨地说,他一生都在践行父亲给他写的这四个字。若干年后,成思危在女儿12岁生日的时候,也将“自强不息”这4个字,写在女儿的笔记本上作为赠语。
  留下生命中最后的思想火花
  生命最后时日里的思索,成了成思危留给世人的最后一篇公开文稿。翻开今年5月出版的《金融国策论》,成思危近两千字的序言映入眼帘。
  “战略目标的确定是所有研究问题中首要决定的问题,如果目标一错,满盘皆输。”在病榻上的最后时光,成思危所思所想的还是他研究了一生的中国金融改革。
  成思危今年春节后拿到书稿后,因感到金融作为国家战略至关重要,应允作序。著作等身、已执笔困难的他,用口述的方式,留下了生命中最后的思想火花。
  今年6月11日,八十寿辰的成思危写下《八十回眸》一诗:
  畅游人间八十年,狂风暴雨若等闲。
  雏鹰展翅心高远,老牛奋蹄志弥坚。
  未因权位抛理想,敢凭刚直献真言。
  功成名就应无憾,含笑扬眉对苍天。
其他文献
10月17日下午,由晚晴杂志社具体执行的首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系列讲座之“国学与养生”在贵阳孔学堂举行。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刘尚义受邀进行主讲。  刘尚义分别从中医养生的指导思想、养生应遵循的规矩、养生的法度以及养生举措等方面向在场的两百多位听众解密国学、中医与养生之间的关系。  刘尚义认为,中医里有儒医,儒医与国学有很大的关联。俗话说“秀才学医,空手捉鸡”,没有国学基础是当
期刊
1996年,从教30多年的管家骅退休。退休后,他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管家骅家住平塘县城西街,邻居蒙大爹、蒙大奶身患风湿病,走不了路,也动不了。他了解情况后,就主动帮助他们解决营养问题,每天早上将新鲜热豆浆亲自送到他们手中,5年来从未间断过,使两个老人非常感动。  退休后,管家骅学习了按摩技术和照相、录像技术。利用按摩技术,他便常常为街坊邻居杨昌贤、何昌琼、石奶奶等老人免费按摩,
期刊
倾一生之力,注一世之情——医学之光宫开恒  这是一个白发苍苍却依旧身躯挺拔的老人,他沉默温暖的微笑和坚定果断的眼神无不展示着一个医者所有的优雅气质。他就是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退休的副院长——外科原主任宫开恒。退休的20多年时间里,他从没有停下服务科室、服务医院、服务人民的脚步。如今82岁的他,每周三都风雨无阻的前往骨科病房指导工作,每周六还要出门诊,慕名而来的患者多,他就采取了预约制管理自已的时间,
期刊
在对9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后,国际助老会9日发布了2015年全球老龄化观察指数。报告称,在环境领域中国表现最好,此外还有三项指标超过平均值。  调查全球老年人生活环境的组织“国际助老会”(HelpAgeInternational)9月9日发布了2015年全球老龄化观察指数(Global AgeWatch Index,以下简称“观察指数”),其中包括了老年人宜居程度排名,中国排名第52。瑞士位列榜
期刊
10月17日,在由晚晴杂志社执行承办的首届孔学堂图书博览会“国学与养生”讲座上,我又见到了讲座的主讲嘉宾——国医大师刘尚义老先生。古稀之年的他依旧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很难看出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  说起国学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刘尚义滔滔不绝,那些从内心深处洋溢出的对传统文化由衷的爱感染着现场的听众。在老先生看来,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一门科学,医学求真、医术求精、医德求和、医德求行。  和我
期刊
10月20日,在重阳节来临之际,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到贵州老年大学、省老干部活动服务中心走访调研,并会见我省受表彰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老同志致敬,为老年人祝福。省关工委主任龙志毅,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孙永春,部分副省级老同志参加会见。  适逢建校30周年和重阳佳节,贵州老年大学节日氛围浓厚。陈敏尔观看了学员们表演的古筝演奏、侗族大歌和越剧,现场感受老年人丰
期刊
故乡是每一个人的伊甸园,尤其对我这样外出的游子。人生如梦,看山还是那山,看水还是那水。  我的故乡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我小学六年级的儿子用古诗形容这里:“白云生处有人家”、“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从北京回到村里是一次扎实的长途旅行,儿子说每次回老家,都有跨越千山万水的感觉。  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常带着我坐在家门口的石阶上,给我讲述他年轻时在山外面闯荡的经历。远处的山
期刊
每个地方的人各有独特的“乡愁”记忆。“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如此通俗而深情的话,触动着无数人内心深处的柔情。  乡愁,每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共同的精神寄托。将来,我们的“乡愁”何处寻觅?  被切断的不只是一段历史  一棵老树、一间老屋、一出家乡戏,或是一泓碧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根脉、灵魂和风韵,每个地方的人也有着独特的“乡愁”记忆,现今在一些地方却被“跑偏”的城镇
期刊
近年来,金沙县老年大学创新办学思维,探索办学模式,拓宽办学空间,主动作为,顺势而为,成建制的“整编”城区各类广场舞健身群众组织,走出了一条老年教育“有教、有为、有乐”的新路子。  金沙县老年大学根据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了书法类、国画类、声乐类、舞蹈类、象棋类、诗词类等十二个室内教学班,学校的特色教学和明显效果吸引了大批老年人前来参加学习,但学校的教学场地、教学设施、教学师资已经不能满足
期刊
稀疏的银发,连睫毛也被岁月染得雪白。温和充满书卷气息的面孔,清瘦“娇小”的身体,不疾不徐、温软的南方普通话。这就是儒雅的行吟诗人余光中。  余光中称自己“这一生很不幸”,前半生遭遇了两个战争,第一次是中日战争,第二次就是内战。因为战争离开故乡,余光中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乡愁》。  从此,余光中被冠以“乡愁诗人”或“望乡的牧神”的称号,文学史家则称他为“怀国与乡愁”的代表。他说:“对我个人而言,乡愁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