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有效教学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创造性地开展和推进语文有效教学,也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使命。本文以郑桂华老师的《双桅船》课堂教学为例,从语文教学的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三个角度来阐释有效教学的意蕴,并试图为语文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效果;教学效益
2010年4月27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郑桂华老师在江苏省徐州三中进行了一节《双桅船》课堂教学。灵活、自由且充满智慧的教学,充分地演绎了何为“有效教学”,使在座的所有师生受益匪浅。
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语文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
“有效的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1]简单地说,有效的教学应包括三重意蕴: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本文试图以郑桂华老师的《双桅船》教学为例,具体阐释语文课堂教学之三重意蕴的有效实践。
一、有效率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效率”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教学的效率可以这样规定:教学效率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时间,又关注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量。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所指的效率是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上学生所学到的知识量。郑桂华老师的这堂课中,教学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师有效提问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提出具有灵活性的问题,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参与的切入点,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使教学保持一种对话式、互动式的状态。学生成为了真正的学习主体,通过独立思考、表达交流,在教师适时有效的指导和激励下,能够体验到参与学习所带来的满足。
在执教《双桅船》时,郑老师先让学生读诗,然后抛出问题: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或者说说这首诗想告诉我们什么?有的说感受到“相遇、离别”,有的说感受到“对故乡的依恋、思念”,有的说感受到“恋人或是亲人不情愿的离开”等等。灵活巧妙地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们较快地融入课堂学习,自由表达读诗后的感觉,教师也初步了解了学生对诗文的整体感知。
(二)学生有效参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也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
在课堂开始,郑老师花了一大块时间来让学生发表自己读诗的最初感受,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时间。据统计,在大约二十分钟里,有十三个同学发言并提出自己的疑问。而且,学生对诗的许多理解和问题都提的恰到好处,比如:有的学生说“感觉很朦胧,是爱情诗”,正点出这是一首朦胧诗。有的学生问“‘岸’和‘船’指代什么”,这也说明学生在感受时注意到了对意象的理解。可见,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迪,能够积极探求,深入钻研,充分表现,以主人翁的姿态有效地参与到了课堂教学过程中。
(三)板书精要设计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然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往往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课件中图片太多,分散学生注意力,导致喧宾夺主。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板书。在执教《双桅船》时,郑老师适量、适当的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了教学的知识要点和练习题目。不过,精要的板书设计更是其教学的一个亮点。
郑老师曾说,“板书,虽然大体有设想,但具体用哪个词语,我几乎都是从学生的发言中去选择,从学生的读书中去发现,在自我的调整中比较筛选。”[2]在教学中郑老师十分尊重学生的“感觉”,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答案。简要的课件及精要的板书设计既节省了时间,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有效果
“教学效果(teachingeffect)是指教学结果(teaching result)中与预期教学目标相符的部分,它考察的重点是学生,是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目标吻合程度的评价。”[1]在语文教学中,教学效果体现于在教师教授具有语文核心价值的内容前提下,学生掌握了哪些规律性知识,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也就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
(一)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
语文知识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元素之一。从语文知识到语文素养是一个学习、实践从而将知识内化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帮助学生筑牢语文知识这一支柱。
依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在有效教学的目标指引下,教师应该依据学情,善于提炼语文规律性知识,教授难易适度语文知识内容,以便更好的指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执教《双桅船》时,郑老师传授给学生“精要、好懂、有用”(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提出的语文知识教学的要求)的文学知识。她结合本文的学习,对“核心意象“和”辅助意象”作了透彻分析,并站在文学理论的高度又提出了“公共象征”与“私设象征”两个概念。这样就使学生站在意象的枝丫上又摘到了“公共象征”与“私设象征”两个新的果子。
另外郑老师还建议学生读海子的诗歌,去探求其中“麦子、太阳”等意象的私设象征意义。由抽象的概念到具体的意象,郑老师自然顺畅地把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东西引入学生的脑海,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像“核心意象”、“辅助意象”、“公共象征”和“私设象征”这些“类概念”的知识就属于规律性知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迁移、用于理解其他诗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掌握了规律性知识,又满怀探究学习的兴趣,自然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其表现为我要学。这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建立阅读“图式”
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对“图式”作了如下定义:人们在长期学习中,在大脑里形成的某一类学习材料或其他事物的概括化了的经验模式,也可以将图式理解为一种经验建构起来的知识结构(或称知识组快)。[5]由此可见,每个人的图式都是带有个人特点的,建立在个人的知识储备、认知过程和经验上。构建相应的阅读图式,可以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郑老师的语文教学注重帮助学生总结阅读一类文章的普遍适用的方法,建构学习“某类文体文本”的阅读图式,总是以最少的学习资源,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手段,达到最好的语文学习目标。
在执教《双桅船》时,郑老师分析了核心意象“岸”、“船”的内涵,并引导学生思考核心意象与辅助意象的关系。在课后总结时,郑老师指出,诗歌的阅读需要找出核心意象,理解其内涵并抓住其与辅助意象的关系。这种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告别浅显的阅读,去用心体味诗歌的魅力。诗歌阅读图式的建构,拉近了学生与诗歌的距离,使学生轻松愉悦的走进诗歌,“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通过阅读图式的建构,促进学生的知识主动建构,给学生一把打开阅读大门的“金钥匙”,使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更全面更有效的提高,使阅读教学具有更高效率。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要学的,不光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各科的学习中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这是他们的一辈子的工作和生活的第一需要。”坚持授人以渔,提高学生素养是有效教学的目标。
三、有效益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效益”指“效果与利益”。 “教学效益(teaching benefit or teaching profit)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1]语文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因此,在有教学效果的同时,教学效益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更深层次的追求。
(一)学生学习结果的丰富、升华
钱理群提出的语文教育要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观,体现了他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人全面和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这一教育观是人本主义教育观的重要体现。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概念是“完整的人”,教育要开启人的灵魂,开发人的潜能。从人本主义观念出发,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是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构建起一座巍巍的精神长城。钱理群对“打底子”给出了自己的界定:打好终生学习的底子与终生精神发展的底子,以保证每一个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
钱理群先生的语文“立人”教育思想启发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不仅仅是语文知识,也不仅仅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还要注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种语文学习习惯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化精神。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在教学过程中,郑老师在心中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设有清晰的教学思路,结合教学活动的开展,重点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在学生发表见解时郑老师不仅自己板书,也不断提醒学生认真倾听、记笔记,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促进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互动。让学生学会理清、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见解;学会互相接纳、欣赏或是批评。在《双桅船》一课,有位同学就对前一位同学的发言提出异议:“把‘岸’看做故乡、亲人、朋友是不合适的,因为作者是离别一个岸,前往新的岸。‘岸’指代故乡、亲人、朋友、恋人是不合适的。我认为应该指代自己的理想。”这种质疑批判精神的培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是有益的。
(二)学生学习过程的自由、自主
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主体观,要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课程改革的最基本的理念就是要张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学生的主体精神。[4]
郑桂华老师说:“我希望自己现在的课是基于学生学习语文的课,而不是着眼于教师教的语文课,这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教学立足点的转变。”[2]郑老师把教学立足于学生,上课初始就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没有过多干预,而是让学生自主思考、表达诗歌的意思。在教学过程中,她也是始终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学习,使学生在亲自“研究”、“思索”、“探讨”中领悟知识,在探究知识中形成个人化的理解。
郑桂华老师的课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别具韵味。她以广博的智慧和对教材独到的钻研,建立了层层展开、步步递进的“三维立体”课堂。在点、面、体相结合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学到了“精要、好懂、有用”的知识,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感受、判断、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三维目标)得到协调发展,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培养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既关注了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又注重对学生的性情的陶冶,人格与个性的培育,独立、自由精神的养成。这样的语文教学就可以说是“有效益”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充满挑战,呼唤智慧。设计颇具特色的个性化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追求的。总而言之,带着新课程理念、新课标思想去创造性的开展和推进有效的语文教学,是时代赋予广大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孙亚玲著: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2]茅卫东:从关注文本内容到重视文本表达——华东师大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所所长郑桂华谈语文.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2008(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4]赵丽:中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http://research.eicbs.com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效果;教学效益
2010年4月27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郑桂华老师在江苏省徐州三中进行了一节《双桅船》课堂教学。灵活、自由且充满智慧的教学,充分地演绎了何为“有效教学”,使在座的所有师生受益匪浅。
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语文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
“有效的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1]简单地说,有效的教学应包括三重意蕴: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本文试图以郑桂华老师的《双桅船》教学为例,具体阐释语文课堂教学之三重意蕴的有效实践。
一、有效率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效率”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教学的效率可以这样规定:教学效率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时间,又关注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量。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所指的效率是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上学生所学到的知识量。郑桂华老师的这堂课中,教学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师有效提问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提出具有灵活性的问题,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参与的切入点,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使教学保持一种对话式、互动式的状态。学生成为了真正的学习主体,通过独立思考、表达交流,在教师适时有效的指导和激励下,能够体验到参与学习所带来的满足。
在执教《双桅船》时,郑老师先让学生读诗,然后抛出问题: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或者说说这首诗想告诉我们什么?有的说感受到“相遇、离别”,有的说感受到“对故乡的依恋、思念”,有的说感受到“恋人或是亲人不情愿的离开”等等。灵活巧妙地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们较快地融入课堂学习,自由表达读诗后的感觉,教师也初步了解了学生对诗文的整体感知。
(二)学生有效参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也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
在课堂开始,郑老师花了一大块时间来让学生发表自己读诗的最初感受,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时间。据统计,在大约二十分钟里,有十三个同学发言并提出自己的疑问。而且,学生对诗的许多理解和问题都提的恰到好处,比如:有的学生说“感觉很朦胧,是爱情诗”,正点出这是一首朦胧诗。有的学生问“‘岸’和‘船’指代什么”,这也说明学生在感受时注意到了对意象的理解。可见,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迪,能够积极探求,深入钻研,充分表现,以主人翁的姿态有效地参与到了课堂教学过程中。
(三)板书精要设计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然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往往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课件中图片太多,分散学生注意力,导致喧宾夺主。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板书。在执教《双桅船》时,郑老师适量、适当的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了教学的知识要点和练习题目。不过,精要的板书设计更是其教学的一个亮点。
郑老师曾说,“板书,虽然大体有设想,但具体用哪个词语,我几乎都是从学生的发言中去选择,从学生的读书中去发现,在自我的调整中比较筛选。”[2]在教学中郑老师十分尊重学生的“感觉”,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答案。简要的课件及精要的板书设计既节省了时间,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有效果
“教学效果(teachingeffect)是指教学结果(teaching result)中与预期教学目标相符的部分,它考察的重点是学生,是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目标吻合程度的评价。”[1]在语文教学中,教学效果体现于在教师教授具有语文核心价值的内容前提下,学生掌握了哪些规律性知识,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也就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
(一)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
语文知识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元素之一。从语文知识到语文素养是一个学习、实践从而将知识内化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帮助学生筑牢语文知识这一支柱。
依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在有效教学的目标指引下,教师应该依据学情,善于提炼语文规律性知识,教授难易适度语文知识内容,以便更好的指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执教《双桅船》时,郑老师传授给学生“精要、好懂、有用”(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提出的语文知识教学的要求)的文学知识。她结合本文的学习,对“核心意象“和”辅助意象”作了透彻分析,并站在文学理论的高度又提出了“公共象征”与“私设象征”两个概念。这样就使学生站在意象的枝丫上又摘到了“公共象征”与“私设象征”两个新的果子。
另外郑老师还建议学生读海子的诗歌,去探求其中“麦子、太阳”等意象的私设象征意义。由抽象的概念到具体的意象,郑老师自然顺畅地把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东西引入学生的脑海,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像“核心意象”、“辅助意象”、“公共象征”和“私设象征”这些“类概念”的知识就属于规律性知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迁移、用于理解其他诗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掌握了规律性知识,又满怀探究学习的兴趣,自然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其表现为我要学。这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建立阅读“图式”
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对“图式”作了如下定义:人们在长期学习中,在大脑里形成的某一类学习材料或其他事物的概括化了的经验模式,也可以将图式理解为一种经验建构起来的知识结构(或称知识组快)。[5]由此可见,每个人的图式都是带有个人特点的,建立在个人的知识储备、认知过程和经验上。构建相应的阅读图式,可以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郑老师的语文教学注重帮助学生总结阅读一类文章的普遍适用的方法,建构学习“某类文体文本”的阅读图式,总是以最少的学习资源,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手段,达到最好的语文学习目标。
在执教《双桅船》时,郑老师分析了核心意象“岸”、“船”的内涵,并引导学生思考核心意象与辅助意象的关系。在课后总结时,郑老师指出,诗歌的阅读需要找出核心意象,理解其内涵并抓住其与辅助意象的关系。这种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告别浅显的阅读,去用心体味诗歌的魅力。诗歌阅读图式的建构,拉近了学生与诗歌的距离,使学生轻松愉悦的走进诗歌,“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通过阅读图式的建构,促进学生的知识主动建构,给学生一把打开阅读大门的“金钥匙”,使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更全面更有效的提高,使阅读教学具有更高效率。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要学的,不光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各科的学习中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这是他们的一辈子的工作和生活的第一需要。”坚持授人以渔,提高学生素养是有效教学的目标。
三、有效益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效益”指“效果与利益”。 “教学效益(teaching benefit or teaching profit)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1]语文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因此,在有教学效果的同时,教学效益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更深层次的追求。
(一)学生学习结果的丰富、升华
钱理群提出的语文教育要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观,体现了他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人全面和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这一教育观是人本主义教育观的重要体现。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概念是“完整的人”,教育要开启人的灵魂,开发人的潜能。从人本主义观念出发,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是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构建起一座巍巍的精神长城。钱理群对“打底子”给出了自己的界定:打好终生学习的底子与终生精神发展的底子,以保证每一个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
钱理群先生的语文“立人”教育思想启发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不仅仅是语文知识,也不仅仅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还要注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种语文学习习惯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化精神。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在教学过程中,郑老师在心中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设有清晰的教学思路,结合教学活动的开展,重点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在学生发表见解时郑老师不仅自己板书,也不断提醒学生认真倾听、记笔记,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促进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互动。让学生学会理清、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见解;学会互相接纳、欣赏或是批评。在《双桅船》一课,有位同学就对前一位同学的发言提出异议:“把‘岸’看做故乡、亲人、朋友是不合适的,因为作者是离别一个岸,前往新的岸。‘岸’指代故乡、亲人、朋友、恋人是不合适的。我认为应该指代自己的理想。”这种质疑批判精神的培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是有益的。
(二)学生学习过程的自由、自主
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主体观,要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课程改革的最基本的理念就是要张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学生的主体精神。[4]
郑桂华老师说:“我希望自己现在的课是基于学生学习语文的课,而不是着眼于教师教的语文课,这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教学立足点的转变。”[2]郑老师把教学立足于学生,上课初始就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没有过多干预,而是让学生自主思考、表达诗歌的意思。在教学过程中,她也是始终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学习,使学生在亲自“研究”、“思索”、“探讨”中领悟知识,在探究知识中形成个人化的理解。
郑桂华老师的课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别具韵味。她以广博的智慧和对教材独到的钻研,建立了层层展开、步步递进的“三维立体”课堂。在点、面、体相结合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学到了“精要、好懂、有用”的知识,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感受、判断、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三维目标)得到协调发展,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培养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既关注了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又注重对学生的性情的陶冶,人格与个性的培育,独立、自由精神的养成。这样的语文教学就可以说是“有效益”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充满挑战,呼唤智慧。设计颇具特色的个性化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追求的。总而言之,带着新课程理念、新课标思想去创造性的开展和推进有效的语文教学,是时代赋予广大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孙亚玲著: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2]茅卫东:从关注文本内容到重视文本表达——华东师大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所所长郑桂华谈语文.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2008(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4]赵丽:中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http://research.eic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