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设计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与挑战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码时代的来临,是划时代的视觉艺术与设计的革命,我们在其革命的内涵上,看到更丰富的20世纪思潮之总汇,并从完成的终结中,分裂出更多变的文化游离子。电脑的彼端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而在设计师的创作过程中,虚拟空间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实体,人机之间通过软件产生不同以往的视觉刺激与知觉经验,数码时代的革命,正是这种幻知觉的开发。
  关键词:电脑设计 观念 挑战
  
  在现代生活中,电脑正默不作声却非常有力地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一切——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
  设计师,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个标志性职业,其工作方式——设计,更是经历着历史性的深刻变化。这种设计方式上的变革,事实上也已经开始改变设计的思维方式和语言风格,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设计的面貌。
  在大规模地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之前,“设计”这一工作经历过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洗礼,已经具备一套完整的操作体系和理论体系。这一套体系要求设计师具有良好的美学素养、清晰的逻辑思维、敏感的市场洞察力、对制造工艺的透彻理解力以及天才的创造力。然而,在今天,在大规模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之后,“数字化”这个挑战摆到了设计师的面前。
  
  一、新的观念
  
  工业革命之后,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以产品为主体而不是以功能为主体的生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出来的是具有固定的一个或几个功能的产品,是应该生产过程的设计师针对产品物理性的设计,其设计目的使用“形式”明确表现“功能”,强调产品的外形。而消费者只能对产品作出选择,不能对功能作出选择,也就是说,对于一個产品你只能说要或者不要,绝对没有中间的选择。一旦你希望得到其中的某一项功能,你就要毫无保留地将其他功能一并带走。不管它们有用或者没用,也不能指望那些外表漂亮,但功能单一的产品再增加别的功能。
  电脑,以其独特的存在方式改变了这些传统观念。
  大家都知道,电脑最基本的构成是各种标准化的电子元件,这些电子元件按照一定的标准集成为各个不同的功能模块,如主板、硬盘、处理器等,再由这些功能模块组装成电脑主机。电脑的这种已构成方式实际上向大家展现了一种新的生产观念——功能集成化。功能集成化建立在生产工艺标准化和零部件标准化的基础上,但二者是根本不同的。功能集成化是对多个生产工艺标准化和零部件标准化融合的结果,同时,它还必须解决兼容性的问题,功能集成化的生产观念进而形成了以功能为主体的生产过程,即新的生产过程中生产的是具有相互兼容性的功能模块。这样就使生产流程有了很大的可变性,适应于生产非系列、特异性的产品,形成了对多样性、细分化消费群体的高度适应性。
  以新的生产观念为前提和背景,电脑在消费领域又领导了一次消费观念的革命,这是一次“即插即用,非系列化”的消费观代替“固定模式化、系列化”的消费观的革命。当电脑作为个人用品进入市场后,由于其自身的高速发展,无论软件还是硬件的更新换代速度都特别快,其附加功能(经过集成化的单项功能)也越来越多。而往往一个用户又不全需要这些功能,或有其他新的需要,这就存在一个对“功能”进行挑选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电脑硬件的“即插即用”和电脑软件的“即装即用”。这样,硬件的“即插即用”和软件的“即装即用”的消费观念——个性化的消费观念,自然而然地在电脑市场得到发展与巩固,进而迅速影响到其他产品的市场,这一革命性的消费观意味着,消费者将再也不会接受任何生产者或设计者强加给他们的“无用功能”。
  随着生产观念、消费观念的改变,新的设计观念也逐步形成。仅仅围绕产品物理性的传统设计观念被较为宽泛的产品环境的设计观念所代替。
  新的观念必然导致新的设计方式的出现。
  
  二、新的设计方式
  
  基于传统设计观念而形成的设计方式是:“设计,一种一次成型的和基本不变的模型的方式”。“即插即用”的消费观念与产品环境设计观念使设计师形成了这样的理论认识:产品,化为一个整体,在其构建的每一时刻都是变化的。对于设计来说,设计作品在形成和最后被使用的过程中,其某些部分随时要被代替、修正、改变。
  这一理论认识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1.在整体构建过程中存在某些相对稳定并体现整体基本特性的因素(称为“初始形态”);2.在整体构建过程中同时存在某些随时要被代替、修正、改变的因素(称为“变动因素”);3.在整体构建过程中所形成的“初始形态”和“变动因素”之间的关系。
  从设计角度讲,“初始形态”使之承载一定功能的物质产品或具有某种物质形态的功能,“初始形态”是以产品的形态存在的,它具有相对稳定和单纯的特点。“变动因素”是指追加在“初始形态”之上的具有可选性和兼容性的功能群,“变动因素”并不一定以具体的产品形态出现,它具有可变、复杂、兼容的特点。新的设计方式就是“初始形态+变动因素”,即在“初始形态”的基础上追加“变动因素”,形成一个全新的可变系统(与“初始形态”相比。)“变动因素”对“初始形态”的追加决不是机械性的“变化”或“硬”加,而是固有功能与附加功能或“初始形态”群的“场”的随机和有机结合,是熵的结果,它对于任何“初始形态”来说都是全新的。
  可变系统——“初始形态+变动因素”,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随机的组合和表现,这种“随机的组合和表现”“往往是由所把握的新感觉参数和新的审美排列界定的”,这一方面指出“初始形态+变动因素”系统的丰富性、多样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了该系统的感觉和审美意味。从这一点看,新的设计方式是一种更接近艺术创作思维方式的设计方式;是更注重特殊性的设计方式;是更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式。
  变动因素分为两类,“包含附加功能模块的变动因素”和“不含附加功能模块的变动因素”。前者指在初始形态之上附加一些新的功能模块,以形成变动因素。
  “初始形态+变动因素”的设计方式在工业设计中体现得最为普遍,例如“家庭影院”系统,该系统以影碟机、电视机组成“初始形态”,以功放、音响等形成“变动因素”。
  “初始形态+变动因素”的设计方式体现到平面设计就是CIS的设计中,设计师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三要素组成“初始形态”,运用到信纸、服装、车体、名片等具体事物上,形成“变动因素”。
  环境艺术中最新设计观念——“大空间写字楼”和“大空间营业场所”,建筑设计中出现的“支撑体体系”也都反映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式。
  
  三、新的挑战
  
  电脑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时代,一个缩小了空间、缩短了时间的多维的时代,这个时代从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设计,让设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但同时也给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挑战一:新的设计工具。   电脑,这个强大的设计工具,不仅需要设计师趋势和他的高速变化及日益完善的操作方法,更需要设计师像对待其他设计工具一样,开发、丰富和完善其设计语言、设计形式。
  电脑并非只有简单的机械的复制功能,它具有的是对客观事物形象的智能复制和模仿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能够对客观事物的外在形式(如造型、色泽、纹理、声音)和外部环境(如光线)进行惟妙惟肖的复制、模仿和修改,而且能够对客观事物的一些更为内在的关系(如结构)进行复制、模仿和修改。这种能力当然也包括美术手段,例如纸张的质感、颜色的质感以及画笔的笔触的模仿。电脑的这种共恩滚涌到设计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设计语言。这是一种丰富的、多样化的语言,它既能表现画笔的随意性,也能表现圆规、直尺的准确性。
  当然,仅仅复制和模仿并不能被称为艺术,必须有自己的独特语言。“电子模拟幻象”就是电脑自身具有的独特的艺术语言。“电子模拟幻象”是一种非常接近现实或实际事物的,而又不是实际存在的事物或物质的图片、方案等,也有可能是三维全息影像或被即时制作出来的事物模型,如三维软件中制作出来的家具模型。“电子模拟幻象”不是对现实的复制和模仿,而是经过生活提炼的新的电子艺术形象。这种语言从根本上使电脑成为一种可以和画笔并列的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工具。我們将这一语言称为“电子艺术语言”。
  然而,电脑软件虽然容易学习和操作,但要真正驾驭电子艺术语言却并不容易。在实践中,运用电脑进行创作往往会出现堆砌电脑特技、堆砌照片的情况,这是违背艺术创造原则、违背设计创作发展方向、违背电子艺术本质的。另一方面也存在以传统艺术的眼光判断、评价电子艺术的倾向,对电子艺术的发展极为不利。
  
  挑战二:客户与设计师的关系。
  在电脑参与设计之前,完成一项设计需要进行大量的专业化手绘工作,客户和设计师只能进行事后交流。一方面,这使得整个设计的过程所需时间较长,修改也较难;另一方面,它增加了设计创作过程的神秘感,对设计结果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的客户被排除在设计创作过程之外,只能进行事前、事后控制。从管理学角度讲,这种控制体系是不完整的、不合理的。
  通过数字化工具——电脑,每个人(不论他有没有接受过专业艺术训练)那些往日只能浮现于脑海的形象都可以很快地变成接近现实的电子模拟幻象,使得客户,这个传统意义上只能够进行形象思维而不掌握形象语言技巧的客户,具备了使用形象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设计师释放出其精神战区,使新的创造空间有了更开放的解读状态。客户与设计师的交流成为一种设计过程中的即时的形象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减少了设计创作所需的时间和交流的误差,并使客户参与到设计创作过程中,进行始终控制从而完善了客户对设计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正是在这样的“人人参与设计”的社会条件下,设计师将面对比以前更大的挑战。一方面,设计师必须对客户所表达的意见作出更迅速、更明确的反应;另一方面,设计师必须更为坚定地保持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不使自己沦为一个尾随或屈从客户设计意志的电脑操作员,从而在设计过程中,从专业的角度,对设计进行有效控制,最终完成一个从根本上符合客户要求,又符合设计科学与审美规律的设计成果。
  随着数码革命的发展,平面设计这种在历史上与艺术更接近的艺术门类将从纯粹的视觉传达方式演变为视觉交流方式,进而演变成为人一人交流、人一机交流的交流界面,成为承载交流信息的载体。如果说传统的平面设计还只能算是传达符号,那么未来的平面设计将成为和文字语言一样的可交流语言。
其他文献
无线自组织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技术,凭借其灵活、便捷的组网方式突破了传统网络的局限性,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网络的MAC协议并不适用于拥有鲜明特点的无线自组织
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无线通信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在移动环境下为用户提供多媒体通信业务正在成为发展的趋势。视频通信是多媒体业务的核心,由于视频信号的数据量大、无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各个领域的需求日趋增加。大场景遥感仿真由于其数据量大,因此提高仿真速度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大气辐射传输仿真作为成像仿真中的重要环节,其仿真的速度直接影响了全链路遥感成像仿真的效率。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遥感成像场景的大气辐射传输过程进行仿真,分别针对陆表-大气和海洋-大气两个方面,研究大气辐射传输基础理论,面向遥感成像场景区域大的特点,提出了分别适用于陆表和海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产品的普及,嵌入式系统及嵌入式操作系统成为当前IT行业研究和开发的热点。Linux凭借其源代码开放、可裁剪性、开发资源丰富等优势迅速确立了嵌入式操
在当代社会,计算机软件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的高效运转都需要软件的支持。软件的研发和维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出于商业等利益的诱惑,软件破解和软件盗
水下声信道是一个多途传播丰富、随机起伏剧烈的窄带时-空-频变信道,这些特性成为水下高速率、高可靠通信的主要障碍。对于带宽利用率较高的相干通信方式,在接收机中采用时域
在煤矿井下等复杂工业通信环境中,不同协议通信设备之间能否灵活高效的互联互通会影响通信系统整体的通信质量和效率,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在比较和分析目前市场上RS23
作为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特征,颜色信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计算机视觉任务中。但是由于图像和视频的成像过程受到场景中的光照、物体表面的反射率以及成像传感器
对视频图像序列中的多目标进行检测和跟踪一直是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图像识别技术等的飞速发展使得视频图像监控技术能够应用在国防
南通棉区临江滨海,地下水位高;四月间棉花播种出苗后,常遇阴冷潮湿气候,苗期病害往往蔓延,造成死苗缺株,需要移苗利种;蚜虫为害又极普通,稍有疏忽,易致迟熟减产。因此苗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