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少十五年以来,方石英诗歌坚持着一块独特的“石头”形象。这是一块孤独、坚硬、惯常而又悲悯、感伤、隽永的石头,在人群中沉默发呆,却硬中有软、柔中带刺,——对应着一个脆弱得坚韧、无助得顽强的灵魂。
而方石英作品对个我生存状态和背后心灵境况的揭示,正是写照一代人灵魂。方石英是80后,他的诗歌至少是为这一代人画像。当然,方石英诗歌的价值不仅仅在此。
我一直认为,方石英诗作是“正派”诗歌手法的延续者和集大成者,每读他作品,我经常感到诗歌正道传统得以延续的欣慰。和其他80年代出生的名气诗人喜好标新立异不同,方石英诗歌恰如一块不求显眼的石头,自有其品质;他诗歌不造作不颠狂,不放纵不断裂;真切,悲戚,内敛,凝蓄,硬朗,纯净,典雅。方石英的诗确有一种勃莱式的道德力量,一种精神性,一种关切命运的生存体验。对生存状态极端关注,从自身出发,又不限于自身,本质上是对生命体验诗学的积极提倡。方石英的诗歌中洋溢着人性的光芒,充斥着真切的当代人的呼吸——准确地说,我读到的是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典型象征形象。假如按勃莱的三分论分析:兽性、人性、神性,那么,那些曾经的肢体语言创作,当属于“兽性”的范畴,当然这其中的“感官开放”的形而下努力,在激进放纵的同时也带来诗歌感官的解放;一些神性的知识化写作,往往“高蹈”而玄虚和飘渺,当然其中精神性的形而上追求,为辨别世界也提供了令人肃敬的独立存在;方石英的诗歌作品则属于人性的领域,形而上和形而下相揉,广辽坚实,自由澄净;也按勃莱的话,那是“生命的二重性和二种意识的溶合”。由此,方石英的诗歌就掌握了诗歌生命核心的部分,诗心低沉,诗意辽远。
糅合不是“中庸”。在这消费文化和极端物质的社会,对一代人生存的概括和把握,是需要眼光和能力的。首先是选择问题,是对时俗万象的外部作时尚性选择,还是遵循内心世界的真情实感,抑或是在两者的交汇中表现最具体验性和引发精神性的部分?其次是不落俗套的技巧问题,是张扬性的人为“断裂”,还是继承性的“拿来”,抑或选择一种自己喜好的诗歌语言方式进行“模仿”,还是努力发现自我天性的艰苦“创造”?方石英年轻的诗歌文本提供的答案令我们惊讶和愉悦。
方石英的诗歌文本,和极端的反叛形象本体不同,和因循守旧的背时者也相异。对内心生活具有“物质感”的发散,对低层生存个体的自在呈现,都是方石英生命的天然之处。方石英和下半身、垃圾派无关,不作高深的“学院”也不是泛滥的“口语”,没有超语义的“废话”。他致力于对新诗各种优良传统的承继,对纯粹诗艺的锤炼,对各种手法的融会。方石英是“老实”的、“正派”的诗写者,同时是沉默的、弱势的,一如石头。方石英提供的恰恰是有丰富内涵的诗歌肌体,而不是表面的花哨的高嗓门。
方石英诗歌的最大价值在于——为一代人画像。以上我提到方石英诗歌提供了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一种“典型象征形象”。所谓象征形象,它不纯粹是生活本身为起点的“个别体现一般”,它是当代生活引发的折磨和狂喜,是物质感勾起的内心精神性波澜,是心智和感官的齐力开放后所暗示出来的典型形象。黑格尔认为: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之物,对这种外在之物并不直接看其本身,而看其所暗示的较普遍的意义。方石英诗歌中的象征形象,是他文本的群体特征所显示出来的,就像艾略特认为:一首诗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和其他诗歌之间有十分重要的联系,诗是以往被写下来的所有诗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方石英诗歌的“有机整体”所体现出来的象征形象,那就是——“发呆”和“空荡”:
把自己放倒/在空荡的心房/拉动风箱/氧气已是如此稀薄/流下眼泪又是为了谁” (《哀歌》)。
即使知道同床共枕的是一条蛇/他也睡得心满意足(《情未了》)
光线越来越冷,在雪白的床单上/有一滩血找不到主人(《沉溺》)
所有的窗口都是告别的窗口/他们的表情过于复杂/反而被忽略,只剩下无数的手/在时光的深处久久晃动(《老照片》)
我宣布,我终于失败了/即使烂醉如泥/也无法挽回,各个朝代的瓷片/在水底一起尖叫(《运河里的月亮》)
以上是随意摘取的方石英一些诗句,就可见一斑。
方石英作品中有个屡次被应用从而“坚定”起来的词汇“石头”,他就无数次写到这个形象,甚至直接抒写《石头》。十一年前我在对方石英诗歌的阅读笔记中如下写到:
石头是发呆的,但作为具体事物的石头,有坚硬、易碎、棱角分明的一面。方石英诗中的主体形象不是外在之物所指的石头,却是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色彩的一代人的象征:它是承受的、隐忍的、韧性的,不仅处在“边缘”,而且处于“地下”(“我坐在离地六层的出租屋/一言不发”)。对外界来说,“地下”就可有可无,谁还在意暗藏的石头?因此,“多余人”的象征形象就凸显出来了。方石英在《天黑下来了》一诗中就不无感伤地说“此时我看不见鱼/鱼也看不见我/石头不说话/星辰有如童年的灯盏/亮在头顶/她们是重要的/只有我是多余的”。这“多余人”的形象,不同于“垮掉的一代”,他有理想,有精神性,有潜在的乌托邦追求;但在强大的物质面前,刚成人的80年代人赶不上时世头晕目眩的变卦,一切容不得空暇的思考,“出击”成为了一厢情愿,“被动”是他们在这世界的地位。但他们不挣脱,不埋怨,不混乱,不发泄,隐忍在地下的石头就显得星辰般高贵。在让人惊悚的《我的心是一块多余的化石》一诗内,方石英隐忍中有飞翔欲望:“日子仿佛被狗啃过的肉骨头/让我无话可说,然后就困了”“每一天都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让我拿笔的手颤抖不止/现在雪还没落下来,我要抓紧飞上天”。方石英许多诗作中有“飞”的动态,这“飞上天”是逃脱行为吗?不,它是对“真理”的向往(方石英自述影响他创作的第一个词汇即是“真理”),是精神,是新理想主义。
但“我不缺少理想,也已足够地绝望/一首只有三个和弦的原创歌谣/报废疯狂扫弦的我的右手”(《请记住今夜被荒草深深掩埋的咳嗽吧》)。这代人的绝望,是由于他们处于地下而被遗忘,被遗忘而独自沉默,被遗忘而产生不可回避的孤独:“我坐在石头上/练习叹息”“稻田荒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玩泥巴”(《诗人在此》)。《他们都唤我石头》里把孤独加码了: 他们都唤我石头
哑巴般沉默的石头,彻夜不眠
手指在黑暗中逐渐透明
我不敢相信,我居然还活着
也许真的该泪流满面
我离真理越来越远,在我的祖国
多少纸张被荒废或者错字连篇
我的心啊,捧在胸前没有人看见
“我的心啊,捧在胸前没有人看见”,而方石英的作品使我得以窥探这一代人。“一切似乎都是预先设定/我带着自己的影子/游学四方”(《独自摇滚》),这里的“游学”实际上就是“流亡”,精神上的流浪。布罗茨基说“流亡是教人谦卑的最后一堂课”,这谦卑一词正好是方石英表现出的承受命运、不反叛世界之形象的最好注释。“我只是一块绝望的石头,我老了//今生今世,到处都是我失败的消息/雁群飞过头顶,没有留下羽毛”(《今生今世》);“风会把一切吹向身后/包括我越跳越慢的心/老掉的骨头在回忆完一群少女之后/就成了一堆柴火很快被烧个精光”(《风会把一切吹向身后》)——这是流浪者的空阔和苍茫,诗中的“沧桑感”和作者年龄很不相称。探究形成这一代人沧桑和沉重的缘由,某种程度上有了社会学的意义,有意无意间揭示了一个80年代生人和社会理想主义及其制度化的关系。
假如说方石英们只决绝不抵抗,如“请相信我紧握石头说出的话/对你永远有效/你现在抬头眺望的方向/正是我一去不返的道路”(《请》);或者只发呆不反抗,甚至绝望,如“我一遍遍重复述说出自己的口头禅,/立志把绝望提炼成幸福的同义词。”(《我似乎已经不再年轻》);“我把石头与盐粒/统统还给你”(《愿望》);“你把救命稻草高举过头顶,像孩子一样无辜”(《辛卯年正月初五与辛酉对饮》);“还有多少个十二年,等着我抚摸/人生在世,也许只是把骰子掷向墓志铭”(《本命年》2016年)。——但这不是全部,方石英还高亢地为“石头”辩白:“石头!早已习惯在大地上独自流浪/不管以何种姿态现身/都会保持必要的坚硬/也许从不发言/但是请相信石头会把心洗得明明白白”(《石头》);而且,十几年前方石英在《本命年》(2004年)里写到个经典的反叛动作——“中指朝天”!
更让我心动的是,方石英还把这种对命运的不认同交付与他的下一代小石头:“我在失传的家谱里等你/终有一天来造我的反”(《你的名字》);“我和你,茫茫人海中的两块石头/你喊我爸爸,我的心就软了/你生猛无邪的抒情是一面镜子/……/此刻,你已熟睡成一颗星星/我在他乡的他乡独自饮酒/在醉倒之前写一首并非可有可无的诗/若盐若梦,终有一天你会相信/即使重新投胎,你我依然相拥在纯真年代”(《纯真年代》)——造反和相拥,在这里的二律背反实际上是同一指向:纯真!
“中指朝天”是方石英们的动作,带着一点亵渎一丝嘲弄。可最终的态度和姿势是“你我依然相拥在纯真年代”,以纯真抵抗浑浊和杀机。纯真,是最没有对抗性的武器,以非暴力对抗暴力,以透明反对隔阂,以无辜绝缘参与。方石英的诗歌抒情性浓厚,经常“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在白堤》),写儿子、姐姐、父亲、师傅梁健、乃至无名氏,以及娜杰日达、陆秀夫、济颠等历史人物,抒情内部既是他情绪的安放,更是他的思想性价值观的着落。使他作品不仅收放自如,而且教人领悟,如释重负。
刻画自己从而完成了一代人的刻画,刻画的程序和方式决定了效果。方石英在文本中同时回答了这代人上述象征形象形成的原由,作品构成了一个自足的空间。他的作品少有破绽,力求形式和内容的合宜,诗境和事境的和谐,杂糅众家中意象手法娴熟——这同他表现总体形象象征的主旨,紧密相关。“形式消灭了内容”,“程序”处理着“材料”,方石英有着自己明智的刻画方式和手段。随意举几句例子:
“废铜烂铁咣铛作响的黄昏/电线杆高出稻田,指向天空/少女失贞的床单/抖落一群麻雀在故乡的屋顶交头接耳”。这短短四行的《转移》简直够得上意象派诗作的典范。
“所有的人都是医生又都是病人/每个人都戴着一只雪白的口罩”,这不是2003年SARS时期写的作品,这是方石英1999年12月写的《口罩时代》。不说诗歌往往有着预言色彩,我要说的是这两句构筑的诗性的自足感。
“实在是别无选择/你这无法无天的造反分子/我将用铺天盖地西湖的湿润/将你久久地淹没”。这是《化石》一诗的末节,情感指向明确,形象唤起直接。方石英诗歌中“绝望”多于“爱”,这首“爱”的呈现还使我想起加缪的一句话:“没有生活的绝望就没有生活的爱”。
“再也不会失踪了/你就在天上/再也不会有善良的自我伤害了/你就在天上/在洁白的云朵里打坐//而我还要继续走下去/伤心不需要理由/尽管这个夏天情况有点复杂/但是请放心/我将如期收获失败的勋章”,这《云烟》的末两节,语感与语义,情绪与意识,正话反说与反话正说,糅合得如此顺畅!
而在《最后的夜》里他抒写到:
折磨啊,一个人在昏黄的灯下思考
意义。什么是意义
我们的时代,自杀的变态的为富不仁的
太多了,每天都有匪夷所思的新闻
和被压制的喉咙
月光打在城市也打在乡村
其中的区别只有流落他乡的落魄者清楚
女人脱去衣服的瞬间
一千颗星星集体出走,漫长地
道路,分三次褪掉我痴心妄想的皮
还有多少酒可以用来救火
在我的祖国,有漫山遍野的映山红
我的右手紧紧握住左手,天越来越黑
刻满咒语的墓碑缓缓升起
台风沿着我宿命的掌纹终于从天而降
——方石英不消解意象,不排斥超现实;暗示和象征,自白和嚎叫,相吮相吸。他把握了呼吸一样的规则,将情绪和意识有效地发射出来。并有理性的分辨力,语言硬朗、质朴、简练,纯度和硬度都很高,努力找到“有限之物和无限之物的调和(庞德)”。尽管方石英十多年来作品变化不是很大,有些句式间或有重复自身的欠缺,但是正如方石英在《和田羊脂玉》里写的:
相信会有一枚温润洁白的羊脂玉
等着我含入口中
然后回到故乡,从此不再多说一句废话
只写诗,这心灵最初也是最后的手艺
养我性命
而方石英作品对个我生存状态和背后心灵境况的揭示,正是写照一代人灵魂。方石英是80后,他的诗歌至少是为这一代人画像。当然,方石英诗歌的价值不仅仅在此。
我一直认为,方石英诗作是“正派”诗歌手法的延续者和集大成者,每读他作品,我经常感到诗歌正道传统得以延续的欣慰。和其他80年代出生的名气诗人喜好标新立异不同,方石英诗歌恰如一块不求显眼的石头,自有其品质;他诗歌不造作不颠狂,不放纵不断裂;真切,悲戚,内敛,凝蓄,硬朗,纯净,典雅。方石英的诗确有一种勃莱式的道德力量,一种精神性,一种关切命运的生存体验。对生存状态极端关注,从自身出发,又不限于自身,本质上是对生命体验诗学的积极提倡。方石英的诗歌中洋溢着人性的光芒,充斥着真切的当代人的呼吸——准确地说,我读到的是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典型象征形象。假如按勃莱的三分论分析:兽性、人性、神性,那么,那些曾经的肢体语言创作,当属于“兽性”的范畴,当然这其中的“感官开放”的形而下努力,在激进放纵的同时也带来诗歌感官的解放;一些神性的知识化写作,往往“高蹈”而玄虚和飘渺,当然其中精神性的形而上追求,为辨别世界也提供了令人肃敬的独立存在;方石英的诗歌作品则属于人性的领域,形而上和形而下相揉,广辽坚实,自由澄净;也按勃莱的话,那是“生命的二重性和二种意识的溶合”。由此,方石英的诗歌就掌握了诗歌生命核心的部分,诗心低沉,诗意辽远。
糅合不是“中庸”。在这消费文化和极端物质的社会,对一代人生存的概括和把握,是需要眼光和能力的。首先是选择问题,是对时俗万象的外部作时尚性选择,还是遵循内心世界的真情实感,抑或是在两者的交汇中表现最具体验性和引发精神性的部分?其次是不落俗套的技巧问题,是张扬性的人为“断裂”,还是继承性的“拿来”,抑或选择一种自己喜好的诗歌语言方式进行“模仿”,还是努力发现自我天性的艰苦“创造”?方石英年轻的诗歌文本提供的答案令我们惊讶和愉悦。
方石英的诗歌文本,和极端的反叛形象本体不同,和因循守旧的背时者也相异。对内心生活具有“物质感”的发散,对低层生存个体的自在呈现,都是方石英生命的天然之处。方石英和下半身、垃圾派无关,不作高深的“学院”也不是泛滥的“口语”,没有超语义的“废话”。他致力于对新诗各种优良传统的承继,对纯粹诗艺的锤炼,对各种手法的融会。方石英是“老实”的、“正派”的诗写者,同时是沉默的、弱势的,一如石头。方石英提供的恰恰是有丰富内涵的诗歌肌体,而不是表面的花哨的高嗓门。
方石英诗歌的最大价值在于——为一代人画像。以上我提到方石英诗歌提供了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一种“典型象征形象”。所谓象征形象,它不纯粹是生活本身为起点的“个别体现一般”,它是当代生活引发的折磨和狂喜,是物质感勾起的内心精神性波澜,是心智和感官的齐力开放后所暗示出来的典型形象。黑格尔认为: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之物,对这种外在之物并不直接看其本身,而看其所暗示的较普遍的意义。方石英诗歌中的象征形象,是他文本的群体特征所显示出来的,就像艾略特认为:一首诗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和其他诗歌之间有十分重要的联系,诗是以往被写下来的所有诗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方石英诗歌的“有机整体”所体现出来的象征形象,那就是——“发呆”和“空荡”:
把自己放倒/在空荡的心房/拉动风箱/氧气已是如此稀薄/流下眼泪又是为了谁” (《哀歌》)。
即使知道同床共枕的是一条蛇/他也睡得心满意足(《情未了》)
光线越来越冷,在雪白的床单上/有一滩血找不到主人(《沉溺》)
所有的窗口都是告别的窗口/他们的表情过于复杂/反而被忽略,只剩下无数的手/在时光的深处久久晃动(《老照片》)
我宣布,我终于失败了/即使烂醉如泥/也无法挽回,各个朝代的瓷片/在水底一起尖叫(《运河里的月亮》)
以上是随意摘取的方石英一些诗句,就可见一斑。
方石英作品中有个屡次被应用从而“坚定”起来的词汇“石头”,他就无数次写到这个形象,甚至直接抒写《石头》。十一年前我在对方石英诗歌的阅读笔记中如下写到:
石头是发呆的,但作为具体事物的石头,有坚硬、易碎、棱角分明的一面。方石英诗中的主体形象不是外在之物所指的石头,却是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色彩的一代人的象征:它是承受的、隐忍的、韧性的,不仅处在“边缘”,而且处于“地下”(“我坐在离地六层的出租屋/一言不发”)。对外界来说,“地下”就可有可无,谁还在意暗藏的石头?因此,“多余人”的象征形象就凸显出来了。方石英在《天黑下来了》一诗中就不无感伤地说“此时我看不见鱼/鱼也看不见我/石头不说话/星辰有如童年的灯盏/亮在头顶/她们是重要的/只有我是多余的”。这“多余人”的形象,不同于“垮掉的一代”,他有理想,有精神性,有潜在的乌托邦追求;但在强大的物质面前,刚成人的80年代人赶不上时世头晕目眩的变卦,一切容不得空暇的思考,“出击”成为了一厢情愿,“被动”是他们在这世界的地位。但他们不挣脱,不埋怨,不混乱,不发泄,隐忍在地下的石头就显得星辰般高贵。在让人惊悚的《我的心是一块多余的化石》一诗内,方石英隐忍中有飞翔欲望:“日子仿佛被狗啃过的肉骨头/让我无话可说,然后就困了”“每一天都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让我拿笔的手颤抖不止/现在雪还没落下来,我要抓紧飞上天”。方石英许多诗作中有“飞”的动态,这“飞上天”是逃脱行为吗?不,它是对“真理”的向往(方石英自述影响他创作的第一个词汇即是“真理”),是精神,是新理想主义。
但“我不缺少理想,也已足够地绝望/一首只有三个和弦的原创歌谣/报废疯狂扫弦的我的右手”(《请记住今夜被荒草深深掩埋的咳嗽吧》)。这代人的绝望,是由于他们处于地下而被遗忘,被遗忘而独自沉默,被遗忘而产生不可回避的孤独:“我坐在石头上/练习叹息”“稻田荒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玩泥巴”(《诗人在此》)。《他们都唤我石头》里把孤独加码了: 他们都唤我石头
哑巴般沉默的石头,彻夜不眠
手指在黑暗中逐渐透明
我不敢相信,我居然还活着
也许真的该泪流满面
我离真理越来越远,在我的祖国
多少纸张被荒废或者错字连篇
我的心啊,捧在胸前没有人看见
“我的心啊,捧在胸前没有人看见”,而方石英的作品使我得以窥探这一代人。“一切似乎都是预先设定/我带着自己的影子/游学四方”(《独自摇滚》),这里的“游学”实际上就是“流亡”,精神上的流浪。布罗茨基说“流亡是教人谦卑的最后一堂课”,这谦卑一词正好是方石英表现出的承受命运、不反叛世界之形象的最好注释。“我只是一块绝望的石头,我老了//今生今世,到处都是我失败的消息/雁群飞过头顶,没有留下羽毛”(《今生今世》);“风会把一切吹向身后/包括我越跳越慢的心/老掉的骨头在回忆完一群少女之后/就成了一堆柴火很快被烧个精光”(《风会把一切吹向身后》)——这是流浪者的空阔和苍茫,诗中的“沧桑感”和作者年龄很不相称。探究形成这一代人沧桑和沉重的缘由,某种程度上有了社会学的意义,有意无意间揭示了一个80年代生人和社会理想主义及其制度化的关系。
假如说方石英们只决绝不抵抗,如“请相信我紧握石头说出的话/对你永远有效/你现在抬头眺望的方向/正是我一去不返的道路”(《请》);或者只发呆不反抗,甚至绝望,如“我一遍遍重复述说出自己的口头禅,/立志把绝望提炼成幸福的同义词。”(《我似乎已经不再年轻》);“我把石头与盐粒/统统还给你”(《愿望》);“你把救命稻草高举过头顶,像孩子一样无辜”(《辛卯年正月初五与辛酉对饮》);“还有多少个十二年,等着我抚摸/人生在世,也许只是把骰子掷向墓志铭”(《本命年》2016年)。——但这不是全部,方石英还高亢地为“石头”辩白:“石头!早已习惯在大地上独自流浪/不管以何种姿态现身/都会保持必要的坚硬/也许从不发言/但是请相信石头会把心洗得明明白白”(《石头》);而且,十几年前方石英在《本命年》(2004年)里写到个经典的反叛动作——“中指朝天”!
更让我心动的是,方石英还把这种对命运的不认同交付与他的下一代小石头:“我在失传的家谱里等你/终有一天来造我的反”(《你的名字》);“我和你,茫茫人海中的两块石头/你喊我爸爸,我的心就软了/你生猛无邪的抒情是一面镜子/……/此刻,你已熟睡成一颗星星/我在他乡的他乡独自饮酒/在醉倒之前写一首并非可有可无的诗/若盐若梦,终有一天你会相信/即使重新投胎,你我依然相拥在纯真年代”(《纯真年代》)——造反和相拥,在这里的二律背反实际上是同一指向:纯真!
“中指朝天”是方石英们的动作,带着一点亵渎一丝嘲弄。可最终的态度和姿势是“你我依然相拥在纯真年代”,以纯真抵抗浑浊和杀机。纯真,是最没有对抗性的武器,以非暴力对抗暴力,以透明反对隔阂,以无辜绝缘参与。方石英的诗歌抒情性浓厚,经常“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在白堤》),写儿子、姐姐、父亲、师傅梁健、乃至无名氏,以及娜杰日达、陆秀夫、济颠等历史人物,抒情内部既是他情绪的安放,更是他的思想性价值观的着落。使他作品不仅收放自如,而且教人领悟,如释重负。
刻画自己从而完成了一代人的刻画,刻画的程序和方式决定了效果。方石英在文本中同时回答了这代人上述象征形象形成的原由,作品构成了一个自足的空间。他的作品少有破绽,力求形式和内容的合宜,诗境和事境的和谐,杂糅众家中意象手法娴熟——这同他表现总体形象象征的主旨,紧密相关。“形式消灭了内容”,“程序”处理着“材料”,方石英有着自己明智的刻画方式和手段。随意举几句例子:
“废铜烂铁咣铛作响的黄昏/电线杆高出稻田,指向天空/少女失贞的床单/抖落一群麻雀在故乡的屋顶交头接耳”。这短短四行的《转移》简直够得上意象派诗作的典范。
“所有的人都是医生又都是病人/每个人都戴着一只雪白的口罩”,这不是2003年SARS时期写的作品,这是方石英1999年12月写的《口罩时代》。不说诗歌往往有着预言色彩,我要说的是这两句构筑的诗性的自足感。
“实在是别无选择/你这无法无天的造反分子/我将用铺天盖地西湖的湿润/将你久久地淹没”。这是《化石》一诗的末节,情感指向明确,形象唤起直接。方石英诗歌中“绝望”多于“爱”,这首“爱”的呈现还使我想起加缪的一句话:“没有生活的绝望就没有生活的爱”。
“再也不会失踪了/你就在天上/再也不会有善良的自我伤害了/你就在天上/在洁白的云朵里打坐//而我还要继续走下去/伤心不需要理由/尽管这个夏天情况有点复杂/但是请放心/我将如期收获失败的勋章”,这《云烟》的末两节,语感与语义,情绪与意识,正话反说与反话正说,糅合得如此顺畅!
而在《最后的夜》里他抒写到:
折磨啊,一个人在昏黄的灯下思考
意义。什么是意义
我们的时代,自杀的变态的为富不仁的
太多了,每天都有匪夷所思的新闻
和被压制的喉咙
月光打在城市也打在乡村
其中的区别只有流落他乡的落魄者清楚
女人脱去衣服的瞬间
一千颗星星集体出走,漫长地
道路,分三次褪掉我痴心妄想的皮
还有多少酒可以用来救火
在我的祖国,有漫山遍野的映山红
我的右手紧紧握住左手,天越来越黑
刻满咒语的墓碑缓缓升起
台风沿着我宿命的掌纹终于从天而降
——方石英不消解意象,不排斥超现实;暗示和象征,自白和嚎叫,相吮相吸。他把握了呼吸一样的规则,将情绪和意识有效地发射出来。并有理性的分辨力,语言硬朗、质朴、简练,纯度和硬度都很高,努力找到“有限之物和无限之物的调和(庞德)”。尽管方石英十多年来作品变化不是很大,有些句式间或有重复自身的欠缺,但是正如方石英在《和田羊脂玉》里写的:
相信会有一枚温润洁白的羊脂玉
等着我含入口中
然后回到故乡,从此不再多说一句废话
只写诗,这心灵最初也是最后的手艺
养我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