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译者主观因素,译者在翻译工作中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会导致读者得到不同的感受。在研读《生死疲劳》原文和葛译本时,笔者发现从翻译忠实性角度来看,葛浩文在翻译中存在大量的误译与漏译;但是葛浩文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长处、局限与可能性,因此,即使想尽可能忠实地翻译原作,其译作也会以某种方式“增益”原作(孟祥春,2014)。本篇論文作者以《生死疲劳》葛译本为例,探讨葛浩文的翻译风格。
关键词:《生死疲劳》;葛浩文;翻译风格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外翻译工作者功不可没。葛浩文是莫言作品英译中至关重要的译者。学术界对《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的忠实性以及连译带改一直充满争议;笔者发现,葛浩文在尊重原文的基本原则上,由于文化、语言等差异,在翻译中大量删减与改译。而在这些删减与改译中体现了译者的翻译风格。本文从《生死疲劳》的忠实性和不忠实性两方面探讨葛浩文的翻译风格。
一、《生死疲劳》葛译本中的译者翻译风格
通过对译本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文化、习俗等差异,在翻译中不存在一一对应的翻译。对于莫言《生死疲劳》葛浩文的英译本的忠实性,学术界一直充满争议;笔者认为,对于葛浩文的翻译风格,不能单单用忠实与否来判定,但可以利用忠实性与不忠实性进行探讨。莫言也曾为葛浩文译文的“不忠”辩护:“我和葛浩文教授有约在先,我希望他能在翻译的过程中,弥补我性描写不足的缺陷。因为我知道,一个美国人在性描写方面,总是比一个中国人更有经验”(莫言,2000)。在译者看来,研究葛浩文的“不忠实性”翻译,更能探讨其译者风格。
二、“不忠实”之一:理解层面
在翻译,译者在不忠实于原作的翻译就很容易被称为误译,这一过程,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所以译者要对于原作措辞的深层含义进行诠释,然后贴近目的语读者。尽量使用归化的策略。“归化”的本质属性,是“译文接受者取向”,即译者在翻译中尽量向译文接受者靠拢。(熊兵,2014)
1.“我真他娘的光荣,全中国的一个黑点!”爹说。“我们要抹掉你这个黑点!”金龙说。
“I'm fucking honored,the one black dot in all of China!” “We are going to erase that black dot!”
在汉语中“黑”是一种颜色,常用来形容坏的、不吉祥的事物,如“黑社会、黑手”等,用英文来讲即“something ugly or bad”。在例句中,葛浩文将其翻译成black dot,这种翻译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会不理解。但是在阅读中,读者并不需要一字一句要全部理解,而可以结合上下文理解。“黑点”这一词的翻译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简洁明了。
2.你要敢揍我一下,我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Hah,try it! I'll beat you so badly there won't be enough of you left to bury!
“死无葬身之地”意思是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惨死或严厉的惩罚。原文指西门金龙和蓝解放之间就蓝解放和蓝脸和西门牛拒绝入社,引发的二人之间争执,蓝解放和西门金龙之间的对话。表达的是在二人争执时蓝解放内心的怒气。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死无葬身之地是非常悲惨的结局,但是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并不能理解。所以葛浩文在翻译的时候夸大了报复的程度,对原文没有什么影响。
三、“不忠实”之二:文化背景差异
翻译时须弄清词汇蕴含的褒贬色彩,才能避免误译。而文化背景差异就会导致文化误读。所以,在翻译时,译者需要了解原作的文化底蕴以及原作所有的文化知识。
我身受酷刑而绝不悔改,挣得了一个硬汉子的名声。
Not a word of repentance escaped my lips though I was tortured cruelly,for which I gained the reputation of an iron man.
“硬汉子”指有信念并为之坚强不屈的男子汉,文本中指西门闹为了伸冤,受了很多酷刑,但依旧不屈服。而“ iron man”出自于美国电影《钢铁侠》,主人公是一个制造武器的企业家和天才发明家,过着耀眼的花花公子的生活,但是葛浩文说译的“iron man”是出于这一角色的超能力的特性:强硬的外部盔甲,不惧怕炮弹等,就像西门闹在地狱中受尽酷刑,却依旧坚持伸冤。
“蓝脸,你这是向人民公社示威吗?”
“Lan Lian,are you putting on a show for the People’s Commune?”
“示威”指有所抗议或要求而进行的显示自身力量和意志的行动。文中对于示威的翻译是Put on a show,该词组有装模作样之意。Show 有to present as a public spectacle之意。根据原文内容,会发现,示威在文中具有贬义色彩;这和上一个例子葛浩文要表达的效果是一样的。
四、“不忠实”之三:删减翻译
我昂然下了高台,木板钉城的台阶在脚下颤抖。我听到鬼卒喊叫着我的名字,从高台上跑了下来。
I climbed down off the wooden platform,which shook with each step,and heard the attendants shout my name as they ran down from the platform.
对比阅读,会发现,漏掉了对“昂然”的翻译,其他句子内容都比较忠实。“昂然”一词,显示出西门闹为人的气节。他在地狱中经过了种种酷刑,却依旧保持他为人的高傲和气节,同时,也能表达出西门闹的心态。葛浩文在翻译中删去了这句话的翻译,因为对原文并没有影响。
“你可真是石头蛋子腌咸菜,油盐不进啊”洪泰越恼怒地说。“You really are stubborn,” Hong Taiyue said indignantly.
“石头蛋子腌咸菜,油盐不进啊”是中国民间歇后语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葛浩文在翻译的时候翻译出了前面一半,省略掉后面的部分并不影响译文含义。
五、总结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译者没有对原文中应处理的文化信息进行处理,或者没有妥善处理,以致于目标语对目的语读者产生了混淆或误解。这就需要译者在法一种灵活的掌握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关注源语与目的语之间文化背景差异,将原文带入到目的语读者世界中,是目的语读者能达到和原文一样的阅读感受。葛浩文的翻译表面展示的是一种不忠实,但确实实实在在的传达了原作要表达的含义,体现了译者风格,在文化层面上也较为成功地实现了文化传递。
参考文献
[1]孟祥春.葛浩文论译者[J].中国翻译,2014(3)
[2]莫言.我在美国出版的三本书[J].小说界,2000(5)
[3]熊兵.翻译中的概念混淆[J].中国翻译,2014(3)
作者简介
佟慧莉(1994.8-)女,内蒙古通辽人,陕西师范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生死疲劳》;葛浩文;翻译风格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外翻译工作者功不可没。葛浩文是莫言作品英译中至关重要的译者。学术界对《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的忠实性以及连译带改一直充满争议;笔者发现,葛浩文在尊重原文的基本原则上,由于文化、语言等差异,在翻译中大量删减与改译。而在这些删减与改译中体现了译者的翻译风格。本文从《生死疲劳》的忠实性和不忠实性两方面探讨葛浩文的翻译风格。
一、《生死疲劳》葛译本中的译者翻译风格
通过对译本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文化、习俗等差异,在翻译中不存在一一对应的翻译。对于莫言《生死疲劳》葛浩文的英译本的忠实性,学术界一直充满争议;笔者认为,对于葛浩文的翻译风格,不能单单用忠实与否来判定,但可以利用忠实性与不忠实性进行探讨。莫言也曾为葛浩文译文的“不忠”辩护:“我和葛浩文教授有约在先,我希望他能在翻译的过程中,弥补我性描写不足的缺陷。因为我知道,一个美国人在性描写方面,总是比一个中国人更有经验”(莫言,2000)。在译者看来,研究葛浩文的“不忠实性”翻译,更能探讨其译者风格。
二、“不忠实”之一:理解层面
在翻译,译者在不忠实于原作的翻译就很容易被称为误译,这一过程,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所以译者要对于原作措辞的深层含义进行诠释,然后贴近目的语读者。尽量使用归化的策略。“归化”的本质属性,是“译文接受者取向”,即译者在翻译中尽量向译文接受者靠拢。(熊兵,2014)
1.“我真他娘的光荣,全中国的一个黑点!”爹说。“我们要抹掉你这个黑点!”金龙说。
“I'm fucking honored,the one black dot in all of China!” “We are going to erase that black dot!”
在汉语中“黑”是一种颜色,常用来形容坏的、不吉祥的事物,如“黑社会、黑手”等,用英文来讲即“something ugly or bad”。在例句中,葛浩文将其翻译成black dot,这种翻译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会不理解。但是在阅读中,读者并不需要一字一句要全部理解,而可以结合上下文理解。“黑点”这一词的翻译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简洁明了。
2.你要敢揍我一下,我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Hah,try it! I'll beat you so badly there won't be enough of you left to bury!
“死无葬身之地”意思是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惨死或严厉的惩罚。原文指西门金龙和蓝解放之间就蓝解放和蓝脸和西门牛拒绝入社,引发的二人之间争执,蓝解放和西门金龙之间的对话。表达的是在二人争执时蓝解放内心的怒气。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死无葬身之地是非常悲惨的结局,但是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并不能理解。所以葛浩文在翻译的时候夸大了报复的程度,对原文没有什么影响。
三、“不忠实”之二:文化背景差异
翻译时须弄清词汇蕴含的褒贬色彩,才能避免误译。而文化背景差异就会导致文化误读。所以,在翻译时,译者需要了解原作的文化底蕴以及原作所有的文化知识。
我身受酷刑而绝不悔改,挣得了一个硬汉子的名声。
Not a word of repentance escaped my lips though I was tortured cruelly,for which I gained the reputation of an iron man.
“硬汉子”指有信念并为之坚强不屈的男子汉,文本中指西门闹为了伸冤,受了很多酷刑,但依旧不屈服。而“ iron man”出自于美国电影《钢铁侠》,主人公是一个制造武器的企业家和天才发明家,过着耀眼的花花公子的生活,但是葛浩文说译的“iron man”是出于这一角色的超能力的特性:强硬的外部盔甲,不惧怕炮弹等,就像西门闹在地狱中受尽酷刑,却依旧坚持伸冤。
“蓝脸,你这是向人民公社示威吗?”
“Lan Lian,are you putting on a show for the People’s Commune?”
“示威”指有所抗议或要求而进行的显示自身力量和意志的行动。文中对于示威的翻译是Put on a show,该词组有装模作样之意。Show 有to present as a public spectacle之意。根据原文内容,会发现,示威在文中具有贬义色彩;这和上一个例子葛浩文要表达的效果是一样的。
四、“不忠实”之三:删减翻译
我昂然下了高台,木板钉城的台阶在脚下颤抖。我听到鬼卒喊叫着我的名字,从高台上跑了下来。
I climbed down off the wooden platform,which shook with each step,and heard the attendants shout my name as they ran down from the platform.
对比阅读,会发现,漏掉了对“昂然”的翻译,其他句子内容都比较忠实。“昂然”一词,显示出西门闹为人的气节。他在地狱中经过了种种酷刑,却依旧保持他为人的高傲和气节,同时,也能表达出西门闹的心态。葛浩文在翻译中删去了这句话的翻译,因为对原文并没有影响。
“你可真是石头蛋子腌咸菜,油盐不进啊”洪泰越恼怒地说。“You really are stubborn,” Hong Taiyue said indignantly.
“石头蛋子腌咸菜,油盐不进啊”是中国民间歇后语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葛浩文在翻译的时候翻译出了前面一半,省略掉后面的部分并不影响译文含义。
五、总结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译者没有对原文中应处理的文化信息进行处理,或者没有妥善处理,以致于目标语对目的语读者产生了混淆或误解。这就需要译者在法一种灵活的掌握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关注源语与目的语之间文化背景差异,将原文带入到目的语读者世界中,是目的语读者能达到和原文一样的阅读感受。葛浩文的翻译表面展示的是一种不忠实,但确实实实在在的传达了原作要表达的含义,体现了译者风格,在文化层面上也较为成功地实现了文化传递。
参考文献
[1]孟祥春.葛浩文论译者[J].中国翻译,2014(3)
[2]莫言.我在美国出版的三本书[J].小说界,2000(5)
[3]熊兵.翻译中的概念混淆[J].中国翻译,2014(3)
作者简介
佟慧莉(1994.8-)女,内蒙古通辽人,陕西师范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